Workflow
碳交易
icon
搜索文档
全国碳市场行情简报(2025年第137期)-20250815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8-15 10: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强制流通配额耗尽节点或成碳价反转支撑,预计10月中上旬耗尽,但Q3可能现反转迹象 [5] - 8月前碳价或因强制流通配额释放慢和成交意愿不足维持震荡,9月起履约压力显现,价格有望趋势性回升 [5] - 建议缺口企业在8月底前分批逢低采购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 - CEA:CEA22暂稳,主力标的继续阴跌,挂牌16.0万吨,大宗10.0万吨 [3] - CCER:挂牌协议成交量0.08万吨,成交均价80.25元/吨,跌幅2.53% [3][9] 各碳配额行情信息 |碳配额|收盘价(元/吨)|涨跌幅(%)|新旧价差(元/吨)|大宗成交均价(元/吨)|总成交量(万吨)|挂牌协议成交量(万吨)| | ---- | ---- | ---- | ---- | ---- | ---- | ---- | |CEA19 - 20|71.34|0.00%|/|N/A|0.00|0.00| |CEA21|70.00|0.00%|-1.34|N/A|0.00|0.00| |CEA22|70.80|0.00%|0.80|74.00|10.00|0.00| |CEA23|72.42|-0.29%|1.62|N/A|5.69|5.69| |CEA24|72.47|-0.48%|0.05|N/A|10.30|10.30| [7] 各碳配额成交额 - CEA19 - 20总成交额740.00万元,CEA21总成交额412.28万元,CEA22无成交额数据,CEA23无成交额数据,CEA24总成交额746.41万元 [8] CCER交易信息 - 成交均价80.25元/吨,跌幅2.53%,成交额6.50万元,成交量0.08万吨,累计成交量248.08万吨 [9]
上海全面深化碳市场改革 将探索个人参与碳交易模式与路径
上海证券报· 2025-08-15 02:23
◎记者 宋薇萍 8月14日,《上海碳市场全面深化改革行动方案(2026—2030年)》(下称"行动方案")正式发布。根 据行动方案,上海要建成规则完善、诚信透明、广泛参与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管理体系,逐步形成以碳 市场为主体的碳定价机制,将上海碳市场打造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碳交易、碳金融、碳定价和碳 创新中心。 行动方案明确,上海要实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提质增效行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引导激励行动和碳市场 创新能力协同提升行动等三大行动,共提出16条具体举措。 一位碳市场行业资深人士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与今年3月发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行动方案在实施 细则上有了显著突破,不仅明确了纳管范围扩大的具体路径,还对有偿分配比例等关键指标设定了量化 的时间节点,特别是在退出行业配额结转管理等方面作出了更明确规定。这些制度性安排为上海碳市场 的长期稳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其中,围绕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提质增效,行动方案明确,上海将建立同碳排放总量与强度双控制度相衔 接的碳排放配额分配制度,对碳排放总量相对稳定的行业试点实施配额总量控制,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 未来产业预留发展空间。同时,上海将稳妥有序提高有偿分配比例。到2027 ...
广东三部门出台全国首份省级碳排放配额担保意见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14 15:57
政策背景与意义 - 广东省发布全国首份省级碳排放配额质押融资司法保障政策文件《关于推进碳排放配额担保助力绿色金融发展的若干意见》 提出13条具体规定 [1] - 政策首次在省级层面明确碳排放配额属于合法质押标的 首创"双登记"模式确认碳资产权属 设置有效违约处置机制 [1][4] - 政策旨在破解金融机构"不敢贷"和企业"贷不到"的难题 推动统一碳金融市场建设 [1][4] 碳市场现状 - 广东是全国最活跃区域试点碳市场 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累计成交配额2.3085亿吨 总成交金额67.01亿元 占全国八个试点市场比重超三成 [2] - 碳配额抵质押融资业务规模有限 累计仅31笔 抵押配额569.97万吨 融资金额9352.81万元 [2] - 企业通过节能减排产生的剩余配额可在碳市场交易或作为担保物申请质押融资 [2] 发展障碍 - 碳排放配额法律属性模糊 未被明确定性为担保物权 各地操作标准、价值评估和跨部门协作存在差异 [3] - 配套法律不明确、登记规则不统一导致金融机构对违约处置缺乏依据和保障 [3][4] - 金融机构核心顾虑集中在碳配额价值稳定性、交易流动性及违约后优先受偿权保障 [4] 政策创新措施 - 确立"人民银行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省级交易平台"双登记模式 防止重复质押和资产转移风险 [4][5] - 明确担保合同法律效力 规定质权依法登记后生效 设置"协商—竞价—诉讼"违约处置流程 [4][5] - 加强司法服务保障 实行"诉前协商优先 司法诉讼托底"维权机制 创新交易平台竞价和价款代收代付机制 [5] 产品创新方向 - 鼓励开发年度预分配配额担保融资、碳汇未来收益权质押、碳排放配额担保债券及碳资产证券化产品 [5] - 通过多元化融资场景满足企业多层次融资需求 [5]
全国碳市场行情简报(2025年第136期)-20250813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8-13 19: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建议缺口企业在8月底前分批逢低采购 [3] - 强制流通配额耗尽的节点或将成为碳价反转的现实支撑,预计10月中上旬强制流通配额耗尽,Q3或许会看到碳价反转迹象 [5] - 8月前碳价或维持震荡,9月起随着履约压力逐步显现,价格可能趋势性回升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国碳市场行情 - CEA缩量下跌,CEA22大跌,主力标的延续弱势,挂牌29.3万吨,大宗19.0万吨 [2] - CCER成交清淡,挂牌协议成交量0.21万吨,成交均价82.33元/吨,涨幅4.26% [2][9] 全国碳配额(CEA)最新行情信息 - 现货 | | CEA19 - 20 | CEA21 | CEA22 | CEA23 | CEA24 | | --- | --- | --- | --- | --- | --- | | 收盘价(元/吨) | 71.34 | 70.00 | 70.80 | 72.63 | 72.82 | | 涨跌幅(%) | 0.00% | 0.00% | -3.01% | -0.23% | -0.05% | | 新旧价差(元/吨) | | -1.34 | 0.80 | 1.83 | 0.19 | | 大宗成交均价(元/吨) | N/A | N/A | 74.50 | N/A | N/A | | 单项竞价成交均价(元/吨) | N/A | N/A | N/A | N/A | N/A | | 总成交量(万吨) | 0.00 | 0.00 | 34.03 | 5.37 | 8.89 | | 挂牌协议成交量(万吨) | 0.00 | 0.00 | 15.00 | 5.37 | 8.89 | | 大宗协议成交量(万吨) | 19.03 | 0.00 | 0.00 | 0.00 | 0.00 | [7][8] 全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交易信息 - 成交均价82.33元/吨,涨幅4.26% - 成交额17.50万元 - 成交量0.21万吨 - 累计成交量248.00万吨 [9]
双良集团与北京绿交所达成战略合作
证券时报网· 2025-08-13 18:41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 - 双良集团与北京绿交所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 - 合作领域包括绿色低碳方法学开发、零碳园区/工厂建设、碳资产管理能力建设、CCER开发、ESG及人才培育 [1] - 合作旨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推动企业绿色转型与产业高质量发展 [1]
双碳周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有所上涨-20250813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8-13 13:25
国际碳市场动态 - 欧洲EUA现货价格周涨幅3.36%至72.56欧元/吨,成交量下降55.17%至10.40万吨[6][10] - 美国EUA期货价格周涨幅3.33%,成交量增长0.75%至136.29百万吨[9] - 韩国KAU24现货价格周降幅1.54%,成交量下降14.20%至66.95万吨[13][17] 国内碳市场表现 - 全国碳市场CEA成交量周涨幅30.17%至324.28万吨,成交金额增长23.92%至22583.95万元[18][20] - 国内试点碳市场周交易总量下降64.00%至21.17万吨,深圳/上海/湖北/广东占比97.47%[24][26] - 全国CEA成交均价周降幅4.85%至69.59元/吨,广东GDEA价格周降幅最大达4.53%[22][23] 政策与技术进展 - 央行等七部门发布新政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建立科技金融"绿色通道"[25] - 上海推进新能源电价市场化改革,2025年底全面实行市场定价机制,存量项目电价0.4155元/千瓦时[28]
全国碳市场行情简报(2025年第135期)-20250812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8-12 20: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建议缺口企业在8月底前分批逢低采购 [4] - 强制流通配额耗尽节点或成碳价反转现实支撑,预计10月中上旬耗尽,但预期交易或使Q3现碳价反转迹象 [6] - 8月前碳价或因强制流通配额释放缓慢和成交意愿不足维持震荡,9月起随着履约压力显现,价格可能趋势性回升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国碳配额(CEA)现货行情 - CEA19 - 20收盘价71.34元/吨,涨跌幅0.00%;CEA21收盘价70.00元/吨,涨跌幅0.00%;CEA22收盘价73.00元/吨,涨跌幅0.00%;CEA23收盘价72.80元/吨,涨跌幅 - 0.18%;CEA24收盘价72.86元/吨,涨跌幅 - 0.46% [8] - CEA19 - 20总成交量0.00万吨,CEA21总成交量0.00万吨,CEA22总成交量0.00万吨,CEA23总成交量76.67万吨,CEA24总成交量5.08万吨 [8] - CEA主力标的延续弱势,挂牌7.2万吨,大宗74.6万吨 [13] 全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交易信息 - 成交均价78.97元/吨,涨跌幅1.24%,成交额5.93万元,成交量0.08万吨,累计成交量247.79万吨 [10] - 挂牌协议成交量0.08万吨 [13]
碳交易实战渐近 市场规模需进一步扩大
北京商报· 2025-08-08 14:59
全国碳市场启动与规模 - 全国碳市场预计覆盖排放量超过40亿吨,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1] - 市场规模预计为35亿-40亿吨,超过欧盟碳市场 [1] - 首批225家发电企业业务规模预计达到20亿元 [1] 市场交易机制与规则 - 交易主体包括重点排放单位及符合规则的机构和个人,交易产品为碳排放配额 [2] - 交易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价格”计价,买卖申报最小变动为1吨,申报价格最小变动为0.01元人民币 [2] - 生态环境部已发布碳排放权登记、交易和结算三份试行管理规则 [1][2] 市场建设进程与试点基础 - 全国碳市场拟于今年6月底前启动上线交易,已完成配额预分配和系统测试 [1] - 2011年以来在7个省市开展试点,覆盖20多个行业近3000家企业,累计覆盖4.4亿吨碳排放量,累计成交金额约104.7亿元 [3] - 试点市场存在区域不均衡、市场规模不大、定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3] 当前覆盖范围与未来扩展 - 目前市场限于碳排放企业,仅覆盖电力行业 [1][3] - 未来将纳入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等行业,市场配额可能超过50亿吨 [5] - 从电力行业开始因其排放量易于计算和管理,扩展至其他行业对市场真正发挥作用至关重要 [4] 市场影响与近期表现 - 2021年我国碳交易市场成交量预计达2.5亿吨,为2020年试点总量的3倍,成交金额将达60亿元 [3] - Wind碳中和指数自5月6日以来累计上涨8.3% [3] - 市场建设明显提速,生态环境部已组织完成排放报告、核查、配额核定等工作并发布多项技术规范 [1]
为何美企依然看好中国市场
经济日报· 2025-08-06 06:13
中美经贸合作 -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董事会主席芮思博率团访华传递美国企业界对两国经贸对话的支持与期待 [1] - 美国企业坚定看好中国市场折射出中国发展不可替代的确定性魅力 [1] - 82%美国企业在华实现盈利使所谓"美国吃亏论"不攻自破 [3] - 2001年至2023年美国对华服务贸易年度顺差扩大11.5倍至265.7亿美元 [3] - 2022年美资企业在华销售额高达4905.2亿美元是同期中资企业在美销售额的6倍 [3] 中国经济发展 - 2024年上半年中国经济以5.3%的增速交出高含金量答卷总量向140万亿元迈进 [1] - 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定在30%左右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关键支撑 [1] - 中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6.1%对照发达国家超过50%的比重显示成长空间 [2] 中国市场机遇 - 中国服务业扩大开放加速推进155项试点任务金融医疗等领域新空间不断拓展 [2] - 绿色转型浪潮催生清洁能源碳交易储能等新赛道为外企技术合作开辟蓝海 [2] - 高质量实施RCEP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结构性深化使外企以中国为枢纽辐射新兴市场 [2] - 中国拥有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升级浪潮方兴未艾 [2] 中国科技创新 - 中国在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中依托强大产业配套能力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最佳试验场 [3] - 未来在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等新兴赛道的持续开拓将为外资开辟更广阔发展空间 [3]
价跌量缩后,全国碳市场后市如何走?
证券时报网· 2025-08-05 13:03
全国碳市场价格走势 - 8月1日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收盘价72.43元/吨 较前一日下跌0.07% [1] - 7月全国碳市场收盘价72.48元/吨 较6月底下跌3.39% 价格区间从月初74.28元/吨收窄至月末72.33元/吨 [1] 全国碳市场交易量变化 - 7月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1166.42万吨 环比下降26.57% [1] - 7月日均成交量51.03万吨 较6月79.42万吨下降35.75% 终结连续4个月增长态势 [1] 未来价格预期 - 2025年8月碳排放配额买入价格预期71.25元/吨 卖出价格预期76.04元/吨 中间价73.65元/吨 [2] - 2025年8月核证自愿减排量买入价格预期76.25元/吨 卖出价格预期83.59元/吨 中间价79.91元/吨 [2] 市场发展建设 - 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量68.11亿吨 累计成交额468.23亿元 [2] - 2024年5月1日起施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 首次以行政法规形式明确交易制度 [2] - 2025年首次扩围纳入钢铁 水泥 铝冶炼行业 新增单向竞价交易方式 [2] - 将持续推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发展与完善 发挥政策工具作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