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urities
搜索文档
三季度金融机构被罚没超10亿,四家机构收超6000万大额罚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1 15:47
三季度金融机构处罚总体情况 - 第三季度金融机构共收到罚单2133张,罚没金额达10.24亿元,罚单数量和金额分别环比大增36.12%和190.91%,同比也明显增加 [1] - 从前三季度整体趋势看,一季度处罚力度大,二季度回落,三季度处罚力度再次大增 [3] 监管机构处罚力度分析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第三季度开出罚单1141张,合计罚没6.5亿元,罚单数量同比减少20.82%,但罚没金额同比增加46.4% [1] - 央行第三季度处罚力度显著增强,开出罚单718张,罚没金额2.84亿元,罚单数量和金额均同比大增超3倍,增幅分别为357.32%和353.34% [1] 银行机构处罚情况 - 银行第三季度收罚单1448张,同比增加18.3%,罚没金额8.29亿元,同比大增84.63% [6] - 部分股份制银行罚没金额居前,华夏银行以9161.93万元排第一,广发银行以7284.15万元排第二,恒丰银行以6555万元排第三 [17] - 国有大行中邮储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合计罚没金额较多,政策性银行中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罚没金额也进入前十 [17] 非银行金融机构处罚情况 - 保险公司(含保险经纪公司)第三季度罚单数量471张,同比略增7.29%,罚没金额9385.98万元,同比增41.57% [6] - 券商第三季度收罚单45张,同比减少30.77%,但环比增加40.63% [6] - 三家保险资管公司被处罚,合计罚没金额893万元,违规事项包括债权投资计划操作不符合监管要求及投资违规 [6] - 两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被罚,涉及服务收费定价程序不规范及债转股项目开展不审慎 [6] - 三家理财公司被处罚,涉及投资运作不规范及理财产品投资比例不符合监管要求 [6] 大额罚单详情 - 第三季度出现4张6000万元以上大额罚单 [11] - 华夏银行因贷款、票据、同业等业务管理不审慎及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被罚没8725万元,为金额最大罚单 [10][11] - 广发银行因类似违规行为被罚没6670万元 [10][11] - 恒丰银行除类似违规外还涉及理财业务管理不审慎,被罚没6150万元 [10][11] - 东海证券因在财务顾问业务中未勤勉尽责,出具文件存在重大遗漏、虚假记载被罚没6000万元 [10] 金融合规典型案例 - 华安证券员工向客户推介虚假金融产品,造成客户重大损失,营业部因未对员工廉洁从业情况予以考察评估被采取监管措施 [12] - 东华期货向控股股东采购二手车辆导致资金被占用60万元,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相关责任人被采取监管措施 [13] 互联网展业违规处罚特点 - 第三季度互联网展业违规处罚增多,相关罚单有15张,环比二季度增加275% [14] - 违规行为包括互联网贷款业务管理不审慎、管理不到位、未对互联网营销人员进行有效监督与管理、合规管控不足等 [14] - 邮储银行、浙商银行、中信百信银行等因互联网贷款业务违规被重罚,罚没金额分别为2791.67万元、1130.80万元和1120万元 [15] - 部分券商和期货公司也存在互联网展业违规,如未对互联网投资顾问人员进行有效管理、互联网营销合规管控不足等 [15][16] 贷款资金挪用问题 - 第三季度贷款资金被挪用相关罚单有60张,环比增加130.77% [17] - 资金挪用领域出现新特点,较少用于房地产,更多用于归还贷款、购买股票/基金、办理质押贷款,部分银行贷款被挪用于归还他行不良贷款 [17] - 主要原因包括贷款管理不审慎、贷后管理不尽职、资金用途监控不严、未严格执行受托支付规定等 [17]
78家机构入场!集中债券借贷业务破冰,首日融券池规模破万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1 14:12
业务推出概况 -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与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于10月10日联合推出集中债券借贷业务 [1] - 首批参与机构共计78家,覆盖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外资行、农商行、农信社、证券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等多种机构类型 [1] - 业务上线首日,融券池债券规模突破1.3万亿元,涵盖国债、地方政府债、政策性银行债等多种债券品种 [7] 业务模式与定义 - 集中债券借贷业务是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自动融券服务,核心是债券融通,通过设置“中央交易撮合方”角色大幅提高交易效率 [1] - 业务在债券结算日融入方应付债券不足时,通过集中借贷交易达成债券融通,并提供担保品管理和结算服务 [1][8] - 该业务是对2006年推出的债券借贷业务和2012年后加速发展的双边交易模式的重要补充和创新 [9] 参与机构分析 - 首批78家参与机构包括5家国有大行、7家股份行、27家城商行、1家外资行、15家农商行、1家农信社、21家证券公司和1家金融租赁公司 [2] - 融券池规模前十大参与机构依次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北京农商行、南京银行、浙商银行、富邦华一银行 [7] - 参与者应为银行间债券市场法人类金融机构或外国银行分行,需在同业拆借中心开立交易账户并在中央结算公司开立债券账户 [13] 业务优势与影响 - 集中债券借贷业务有利于提升市场运行效率,通过自动化融券机制便捷融出方盘活存量资产,并提供透明统一的费率基准 [9] - 业务要求担保品担保价值100%覆盖风险敞口,有助于消除风险敞口、降低风险承担并防范结算失败风险 [9] - 引入的中央对手方机制可将风险归拢至中央进行集中管理,有效降低市场主体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 [12] 政策背景与规范 - 业务推出前,中央结算公司与同业拆借中心于9月12日联合发布《关于开展集中债券借贷业务的通知》及配套实施细则和业务指引 [8] - 《通知》及其配套文件明确操作细则,推动形成统一的业务标准和操作流程,提升市场规范化程度 [10] - 该业务是前期监管措施的落实,在标的券范围、定价模式及担保品方面进行了详细规范 [9]
广发证券:“25 广 D13”票面利率为 1.71%
智通财经· 2025-10-10 22:06
债券发行信息 -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短期公司债券(第九期) [1] - 本期债券简称为"25广D13",债券代码为524462 [1] - 债券票面利率确定为1.71% [1]
申万宏源(06806):申万宏源证券2025 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五期)在深交所上市
智通财经网· 2025-10-10 20:17
经深圳证券交易所审核,本期债券定于2025年10月10日起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面向专业投资者中的 机构投资者交易,品种一债券简称"25 申证09",债券代码为"524452";品种二债券简称"25 申证10",债 券代码为"524453"。 智通财经APP讯,申万宏源(06806)公布,公司所属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 2025 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 发行公司债券(第五期)(以下简称"本期债券")发行工作于 2025 年 9 月 25 日结束,本期债券发行规模人 民币 45 亿元,分两个品种,其中品种一发行规模人民币 15 亿元,期限 384 天,票面利率 1.78%;品种 二发行规模人民币 30 亿元,期限 20 个月,票面利率为 1.93%。 ...
主动投案,证监会原发审委主任委员郭旭东被查
南方都市报· 2025-10-10 17:29
10月10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证监会纪检监察组、浙江省纪委监委消息:中国证监会原发行审 核委员会主任委员、发行监管部副主任、一级巡视员郭旭东涉嫌严重职务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证监会纪检监察组和浙江省台州市监委监察调查。 不过仅仅一年后,证监会于2020年7月发布公告称,郭旭东因工作原因,不再承担发审委委员相关工 作。证监会决定免去郭旭东第十八届发审委委员职务。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吴鸿森 公开资料显示,郭旭东在证监会系统任职多年,2015年4月任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部副主任;2017年9月 任中国证监会第十七届发审委专职委员。 此外,2019年2月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聘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第十八届发行审核委员会委 员的公告》,郭旭东入选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第十八届发行审核委员会委员。 ...
长城证券:联合资信维持公司“25长城05”评级在AAA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0 16:45
南财智讯10月10日电,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公告,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对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 司及其"25长城05"进行了信用评级。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A,本期债项信用等级为AAA,评级 展望为稳定。公司作为全国综合性上市证券公司之一,具有很强的股东背景,业务资质齐全,主要业务 处于行业中上游水平,具备较强行业竞争力。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先增后稳,净利润逐年增 长,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均大幅增长。整体盈利能力很强,资本充足性很好,资产流动 性很好。本期债项发行规模较小,主要财务指标对发行后全部债务的覆盖程度略有下降,仍属良好,对 公司偿债能力影响不大。公司经营易受环境影响,经济周期变化、国内证券市场波动以及相关监管政策 变化等因素可能对公司经营带来不利影响。公司证券投资规模较大,易受证券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 2022—2024年,证券投资及交易业务收入波动较大;受行业政策变化影响,投资银行业务收入持续下 降。公司面临一定短期集中偿付压力,需对其偿债能力和流动性状况保持关注。 ...
上海:到8月末金融“五篇大文章”贷款余额达4.8万亿元
新华财经· 2025-10-10 15:34
新华财经上海10月10日电 据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消息,10月10日,上海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推进 会在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召开。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政府副秘书长顾军、 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司长彭立峰出席会议,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主任兼上海市分行行长金鹏辉主持会议。 上海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专班成员单位、相关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及在沪主要金融机构负责同志参加会 议。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会议指出,前期,在人民银行等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人民银行上海总 部等16个部门组建了上海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专班,形成92项工作任务、275项具体工作项目,以目 标清单、任务清单、项目清单、责任清单"四张清单"的方式,认真抓好工作推进落实,取得明显成效。 截至2025年8月末,上海市"五篇大文章"贷款余额达4.8万亿元,同比增长13.7%,比各项贷款增速高6.6 个百分点。 会议强调,做好上海金融"五篇大文章",要顺应上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要、阶段特征和结构 特点,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实现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要紧 扣高水平科技自立自 ...
开盘:三大指数集体低开 创指跌近1%
新浪财经· 2025-10-10 10:11
市场开盘表现 - 三大指数集体低开,沪指报3915.48点跌0.47%,深成指报13633.19点跌0.67%,创指报3230.46点跌0.96% [1] - 贵金属板块跌幅居前 [1] 宏观流动性环境 - 美联储已启动降息周期,推动全球流动性环境趋于宽松 [1] - 全球流动性宽松拓宽国内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市场对央行后续出台宽松措施的预期升温 [1] 市场结构与风险 - 前期热门的中游制造板块拥挤度不断提升,可能加剧市场短期波动风险 [1] - 近期市场表现出较强的结构性特征,热点集中在成长板块 [2] - 8月底后A股市场进入盘整震荡期,但不乏结构亮点 [2] 行业配置观点(中原证券) - 建议兼顾成长与价值风格均衡配置 [1] - 重点关注TMT、医药、证券板块 [1] 行业配置观点(中金公司) - 海外AI算力需求强劲持续被印证,中国能源转型目标清晰 [2] - 中国以制造业大国角色参与技术革命,推动制造升级将是中长期趋势 [2] - 10月建议关注AI算力和机器人等相关产业链 [2] - 10月建议关注创新药、消费电子、电池和有色金属等行业 [2] - 10月建议关注工程机械、电网设备、养殖业与饲料等行业 [2] - 10月建议关注"十五五"相关领域 [2]
申万宏源证券荣获“2025中国证券业君鼎奖”多项大奖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10-10 09:55
公司获奖与行业认可 - 公司在2025财富证券数字化年度生态峰会中荣获4项重磅奖项,标志着其在财富管理领域和数字化实践的探索成果获得业界高度认可 [2] 公募基金服务能力 - 公司通过应用金融科技和整合业务资源,为公募基金客户提供“研究+交易+代销+做市+托管+衍生品”的一揽子主经纪商服务 [4][5] 财富管理数字化运营 - 公司基于技术底层系统和数据能力,聚焦客户生命周期管理,全链路构建“触达-培育-转化”闭环,实现客群价值最大化的精细化APP运营 [5] - 公司借助AI智能算法融合金融学理论,从客户动态、投资偏好及持仓诊断三方面全面了解客户,并将信息赋能客户经理以提升服务效率和客户投资水平 [5] 做市业务技术创新 - 公司建成基于多中心架构的超低时延期权做市平台,极大提升了自动化报价能力,并打磨出“低延迟、高周转,准定价、优持仓”的做市交易体系 [5] - 该平台上线后期权做市交易量市占率位居行业前列,累计创收数亿元,并获得18个做市商奖项及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2023年度金融科技发展奖”二等奖 [5]
机构策略:成长占优有望延续 关注景气行业
搜狐财经· 2025-10-10 09:09
宏观政策与市场环境 - 尽管整体制造业PMI受外部不利形势影响,但政策对反内卷和服务业的推动已显现,企业信心更加亮眼 [1] - 后续外贸冲击逐步消化,内需扩大的政策基调与实际成效将体现在数据中 [1] - 美联储启动降息周期,推动全球流动性环境趋于宽松,拓宽国内货币政策操作空间 [1] - 市场对央行后续出台宽松措施的预期升温,有望提振市场风险偏好 [1] 市场表现与风险 - 近期市场表现出较强结构性特征,热点集中在成长板块 [2] - 前期市场成交迅速放大、交易集中,8月底后A股市场进入盘整震荡期,但不乏结构亮点 [2] - 前期热门的中游制造板块拥挤度不断提升,可能加剧市场短期波动风险 [1] 行业配置与投资机会 - 建议兼顾成长与价值风格均衡配置,重点关注TMT、医药、证券板块 [1] - 海外AI算力强劲需求持续被印证,中国能源转型目标清晰,推动制造升级将是中长期趋势 [2] - 10月建议关注AI算力和机器人等相关产业链、创新药、消费电子、电池和有色金属等行业 [2] - 建议关注工程机械、电网设备、养殖业与饲料等行业及十五五相关领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