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制药
icon
搜索文档
安旭生物: 安旭生物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1 19:08
分红方案 - 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利润分配方案,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8元(含税),以总股本127,082,805股为基数,共计派发现金红利101,666,244元 [1][2]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5月22日,除权(息)日和现金红利发放日未明确具体日期 [1][3] 分配实施方式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红利由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通过资金清算系统派发,已办理指定交易的股东可在红利发放日领取,未办理指定交易的股东红利暂由中登上海分公司保管 [1] - 公司股东杭州艾旭控股有限公司、凌世生、丽水创圣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姜学英的现金红利由公司自行派发 [2] 税收政策 - 自然人股东及证券投资基金持股超过1年免征个人所得税,持股1年以内(含1年)暂不扣税,实际税负根据持股期限分为20%(1个月内)、10%(1个月至1年) [3] - 有限售条件流通股个人股东解禁前股息红利按10%税率计税,解禁后按持股期限差异化计税 [4] - QFII股东按10%税率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税后每股实际派发0.72元 [5] - 香港市场投资者(包括企业和个人)按10%税率代扣所得税,税后每股派发0.72元 [5] - 其他机构投资者和法人股东需自行申报所得税,公司税前每股派发0.8元 [6] 咨询方式 - 权益分派相关问题可通过公司证券部联系,电话0571-85391552 [6]
“新冠疫苗”之王科兴生物派发巨额分红,七年内斗迎来终局?
观察者网· 2025-07-11 18:11
控制权争夺 - 股东投票通过赛富基金提案罢免现任董事会并选举以创始人尹卫东为核心的新十人董事会[1][4] - 李嘉强质疑决议合法性双方围绕董事会合法性的争议未解决[1] - 控制权争夺始于2016年李嘉强在2018年通过积累股份参与董事会争夺并在2025年英国枢密院推翻"毒丸计划"后巩固地位[1] 清仓式分红 - 公司抛出总额最高75亿美元分红计划每股分红上限达124美元相当于停牌前股价6 47美元的19倍[1][4] - 首期每股55美元股息已支付股息率高达850%逾33亿美元现金涌入股东账户[1][4] - 分红后公司现金储备消耗超七成仅剩约20亿美元维持运营[1][6] 业绩波动与现金流 - 2021年疫苗收入飙升至193 75亿美元净利润暴增7572%至84 67亿美元[1][7] - 2023年迅速跌入亏损非新冠业务收入始终未突破2亿美元/年[1][8] - 子公司科兴中维通过"专利费用"转移资金截至2025年中账面积压103亿美元现金[7] 业务结构问题 - 公司拥有四款WHO认证疫苗但非新冠产品收入始终未突破2亿美元/年[7] - 2024年外销收入增长84 33%但总营收同比下降1 97%[8] - 分红后公司将仅剩年收入不足2亿美元的非新冠业务几乎沦为壳公司[8] 市场反应与风险 - 特别股息方案每股55美元分红对应停牌前6 47美元股价收益率高达850%[4] - 若叠加后续拟派发的每股19美元及20-50美元股息总分红上限将达每股124美元[4] - 新冠疫苗已停产研发投入连续萎缩审计机构辞职年报难产退市风险高悬[2]
透露与养生堂更多合作细节,锦波生物唐梦华:北交所上市正当其时
贝壳财经· 2025-07-11 17:59
战略合作与资本运作 - 锦波生物向养生堂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并签署股份认购协议 同时控股股东杨霞向杭州久视转让股份 两项交易合计金额达34 03亿元 [1] - 养生堂实际控制人为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 交易完成后钟睒睒将成为锦波生物间接第二大股东 [2] 合作协同方向 - 渠道协同:锦波生物医疗领域渠道优势突出 但大众消费领域存在短板 养生堂可提供深度支持 [2] - 生产协同:锦波生物当前聚焦高端植入产品产能 护肤品等需求大的产品可借助养生堂大规模生产能力加速商业化 [2] - 研发协同:养生堂在生命健康领域积累深厚 双方计划在生物医药及严肃医疗场景产品研发商业化上形成协同 [2] - 品牌协同:养生堂品牌与运营能力显著 将探讨如何助力锦波生物市场发展 [2] 北交所上市成效 - 2025年锦波生物股价与市值位列北交所第一 上市时营收超1亿元 净利润介于3000万-4000万元 [2] - 北交所机制更匹配公司需求:发行规模灵活 可根据实际需要融资 为再融资奠定基础 同时提升品牌公信力并推动业务发展 [3]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半年报预告密集披露,关注业绩表现-20250711
渤海证券· 2025-07-11 16: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行业“看好”评级 [7][7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近期进入半年报业绩预告密集披露期,建议关注管线兑现、业绩放量、商务合作等相关创新药及相关产业链的投资机遇 [7][70] - 行业集采政策持续优化,建议关注业绩反转相关板块的投资机遇,如海外需求改善、订单逐步回暖的CXO板块,受益于集采规则优化的医疗器械和制药板块,与科技相关的AI+板块 [7][7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要闻 - 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布《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等相关文件 [2][14] - 默沙东100亿美元收购Verona,获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重磅新药 [2][14] - 7.2mg司美格鲁肽申报上市 [2][15] 行业数据 - 2025年7月10日维生素原料药价格如下:维生素B1为217.5元/千克,维生素K3为80元/千克,维生素D3为180元/千克,维生素A为66元/千克,维生素E为69元/千克,维生素B6为163.5元/千克,维生素B2为76.5元/千克,泛酸钙为45元/千克,生物素为30元/千克,均环比7月9日保持不变 [15] - 2025年7月10日,中药市场价格指数(综合200)为2874.55,同比下降19%;亳州中药材价格指数为1399.17,日涨跌幅为 -0.01%;亳州药市连翘市场价为45元/千克,同比下降64%;亳州药市党参市场价为125元/千克,同比下降17%;亳州药市当归市场价为75元/千克,同比下降42% [17] 公司公告 - 亚盛医药 - B:新型Bcl - 2抑制剂利沙托克拉(利生妥®)正式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成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患者 [3][27] - 药明康德:2025年半年度预计实现营业收入约2,079,928万元,同比增长约20.64%等多项业绩预增 [28] - 甘李药业:2025年半年度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0,000 - 64,000万元,同比增加100.73% - 114.12%等业绩预增 [29] - 艾力斯:甲磺酸伏美替尼片EGFR 20外显子插入突变NSCLC二线治疗适应症拟纳入优先审评程序 [3][32] - 泽璟制药:注射用ZG006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公示名单 [3][33] - 广生堂:乙肝治疗一类创新药GST - HG131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 [34] - 佐力药业:2025年半年度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800 - 38,800万元,同比增长24.30% - 31.06% [35] - 合富中国:2025年1 - 6月合并营业收入人民币36,765.82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3.53%,下降幅度收窄0.62% [36] - 华北制药:2025年半年度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2,350万元左右,同比增加72%左右 [37] - 博腾股份: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5.5 - 16.2亿元,同比增长15% - 20%,实现扭亏为盈 [38] - 沃华医药: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00 - 5300万元,同比增长233.89% - 378.27% [40] - 上海医药:2025年上半年度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4.50亿元,同比增长约52% [41] - 纳微科技:2025年半年度预计实现营业收入40,000 - 42,000万元,同比增加18% - 24%等业绩增长 [42] - 吉贝尔:在研抗肿瘤新药注射用JJH201601脂质体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43] - 中国生物制药:库莫西利胶囊一线治疗乳腺癌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得受理 [44] - 联邦制药:UBT37034注射液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新药临床试验批准 [45] - 基石药业 - B:普吉华®(普拉替尼胶囊)由境外转移至境内生产的药品上市注册申请已获批准;与Gentili就舒格利单抗在西欧和英国达成独家战略合作 [46] - 海思科:发布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说明书 [48] - 微芯生物:西达本胺一线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III期临床试验获得顶线分析数据 [49] - 智飞生物:重组带状疱疹疫苗(CHO细胞)获得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50] - 先声药业:乐德奇拜单抗新药上市申请(NDA)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受理 [51] - 以岭药业:化药创新药G201 - Na胶囊临床试验申请获得批准 [52] - 远大医药:集团全球创新放射性产品SIR - Spheres®钇[90Y]微球注射液提前正式获得FDA批准新增适应症 [53] 行情回顾 - 本周(2025/07/04 - 2025/07/10)上证综指上涨1.40%,深证成指上涨0.92%,医药生物上涨0.88%,大部分子板块上涨(医疗服务1.56%>医药商业1.41%>化学制药1.19%>医疗器械1.03%>中药II 0.52%>生物制品 - 0.72%) [5][54] - 2025年7月10日,SW医药生物行业市盈率(TTM,整体法,剔除负值)为28.55倍,相对沪深300的估值溢价率为144% [5][61] - 个股涨幅前五位分别是美迪西(40.03%,主要系创新药、CXO概念拉动)、前沿生物(35.92%)等;跌幅前五位分别是健尔康( - 23.49%)、昂利康( - 16.01%)等 [66] 本周策略 - 关注管线兑现、业绩放量、商务合作等相关创新药及相关产业链的投资机遇 [7][70] - 关注业绩反转相关板块的投资机遇,如海外需求改善、订单逐步回暖的CXO板块,受益于集采规则优化的医疗器械和制药板块,与科技相关的AI+板块 [7][70]
基石药业(2616)公告:通过一般授权配售新股募资约4.7亿港元 抗肿瘤药物研发
新浪财经· 2025-07-11 15:27
融资概况 - 基石药业通过一般授权以"配售新股"方式融资,配售100,000,000股(约1.0亿股),募集约4.7亿港元(扣除费用后净得约4.7亿港元)[1] - 配售新股配售价4.72港元,较前一交易日收市价5.18港元折让约8.9%,较前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折让约3.0%[1] - 配售股份占现有已发行股本约7.3%,完成后占扩大股本约6.8%[1] 融资用途 - 所得款项中,约4.2亿港元将用于与集团"管线2.0"中的资产相关的进一步研发,约0.5亿港元将用于其他一般公司用途[1] 交易安排 - 本次融资由摩根士丹利担任独家整体协调人、独家配售代理及独家账簿管理人[1] - 本次发行根据股东大会授予的一般授权实施,预计于2025年7月16日完成[1] 公司背景 - 基石药业是一家专注于抗肿瘤药物研发的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1]
近2周新增规模同类第一,生物疫苗ETF(562860)半日收涨1.32%,机构:关注中国疫苗出海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7-11 12:30
流动性及规模表现 - 生物疫苗ETF盘中换手率1.9% 成交额489.22万元 近1周日均成交1087.57万元 [3] - 近2周规模增长878.44万元 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3] 收益能力与估值 - 近1年净值上涨22.89%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6.27% 最长连涨月数3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14.87%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6.41% [3] - 跟踪的中证疫苗与生物技术指数PB为2.6倍 低于近3年88.03%时间 估值性价比突出 [3] 指数构成与权重 - 中证疫苗与生物技术指数覆盖不超过50家疫苗研发、生产、耗材及设备等生物科技公司 [3]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8.14% 包括智飞生物(10.06%)、万泰生物(8.43%)、沃森生物(6.19%)等 [4][6] 政策与市场动态 - 国家医保局联合卫健委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提出16条全链条支持政策 推进商保目录制定 [6] - 机构建议关注中国疫苗出海机会 一带一路国家已完成产能及渠道布局 重点布局新兴市场且有稳定合作伙伴的企业 [7]
董事会被血洗前,“疫苗之王”抛出75亿美元“清仓式”分红计划
科兴生物董事会洗牌 - 赛富基金提出的两项提案在特别股东大会上获得通过 罢免现任董事会成员并选举其提名的十位资深董事候选人进入董事会 [4] - 尹卫东阵营占据董事会绝大多数席位 [5] - 新董事会成员包括西蒙·安德森 付山 焦树阁 李嘉强 卢毓琳 裘育敏 王宇 肖瑞平 阎焱 尹卫东 [6] - 特别股东大会召开时现任董事长宣布休会未允许股东参与议程 股东代表自行召开会议并通过提案 [8] - 科兴生物抛出总额最高75亿美元的"清仓式"分红方案 每股最高可获得124美元分红 股息率高达1917% [9][10] - 新董事会承诺推动复牌并落实分红计划 [11] 股东缠斗历史 - 公司内斗始于创始人尹卫东与潘爱华之间的资本博弈 持续近十年 [13] - 2001年尹卫东技术入股持股24% 潘爱华出资占股76% 2003年核心资产赴美上市 [14] - 2016年私有化过程中双方各自拉拢资本站队 尹卫东阵营包括赛富基金 康桥资本 维梧资本等 潘爱华阵营包括未名医药 中信并购基金 1Globe Capital等 [16] - 内斗过程中出现抢夺公章 占厂房 剪电线等事件 尹卫东启动"毒丸计划"稀释对手股权 [17] - 2019年纳斯达克以"治理失效"为由强制公司停牌 [18] - 2024年潘爱华因职务侵占罪 挪用资金罪被判刑13年 [19] - 2024年英国枢密院裁定2018年股东大会程序违规 "毒丸计划"无效 1Globe提名的李嘉强等四人接管董事会 [20] 当前治理争议 - 维梧资本指出当前董事会中1Globe和奥博资本占据绝对多数席位 且两位成员未获枢密院认可 [23] - 赛富基金指控当前四人董事会存在重大治理缺陷 仅卢毓琳一人经股东正式选举且获枢密院认可 [24] - 公司账户积压103亿美元现金 75亿美元分红将消耗超七成资金 [25] - 新董事会计划分红后仅预留20亿美元运营资金 [28] 业务现状 - 核心产品"克尔来福"疫苗面临停产 [26] - 现有产品包括肠道病毒疫苗 甲肝疫苗 流感类疫苗 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水痘疫苗等 [26] - 在研管线包括百白破系列疫苗 狂犬疫苗 手足口系列疫苗 [27] - 非主营业务收入寥寥 公司面临股东内斗和业务困境 [27][28]
映恩生物20250710
2025-07-11 09:05
纪要涉及的公司 映恩生物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竞争力**:拥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管线,包括 HER2 ADC、B7S3 ADC、HER3 ADC 和 TROP2 ADC 四个在研 ADC 产品,临床设计差异化,预计全球销售峰值约 50 亿美元;与 BioNTech 深度合作,探索 PDL1 VEGF 双抗和多种 ADC 联合疗法,组合方案进入后期阶段,具备竞争优势;在非肿瘤领域布局自免 ADC 平台,具备稀缺性,海外患者入组数量处于国内 Biotech 和 Biopharma 第一梯队,展现强大的体系化创新能力;管理层国际化程度高、执行力强,善于利用 BD 资源及合作伙伴高效落地项目 [2] - **股价表现**:首次覆盖报告发布后,公司股价在两个月内上涨了近 40%,市值达到 260 亿港币 [3] - **早期潜力品种**:BCHS4 ADC 全球权益授予百济,2025 年 ASMO 展现初步潜力,预计 Q3 开始进行分肿瘤剂量递增探索,百济认为该款 ADC 具有 20 亿美元潜力;EGFR HER3 双抗 ADC 完成了一期首次患者给药;BHS3 PDL1 ADC 剂量爬坡到较大组并表现出良好安全性和疗效信息 [6] - **市值预估**:预计 2025 年 9 月 8 日进入港股通;后期产品国内销售峰值可达 50 亿至 60 亿元,对应国内市值 150 亿元以上;海外部份市值三款 ADC 加起来估计为 50 至 60 亿美元峰值水平,对应 300 至 400 亿港币;当前公司市值可达到 450 至 550 亿港币 [2][8] - **重要催化剂事件**:2025 年期待公司在 WCLC 大会以及 ASMO 大会上持续公布三个合作 ADC 联用探索及单药数据;自免 ADC 将在美国风湿学会大会上披露安全性数据;HER2 ADC(1,301, 1,303)对比化疗治疗 HR 阳性和 HER2 low 乳腺癌三期注册临床数据预计 2026 年上半年公布;HER3 ADC 实体瘤 127 爬坡实验数据预计 2025 年下半年至 2026 年上半年公布;EGRF 突变非小细胞肺炎长期随访数据;HES3 ADC 前列腺癌长期随访数据及 OS 数据读出,以及一线小细胞肺炎 biotech 推进 combo 注册临床时间节点;PFS 数据读出 [2][9][23] - **BCS3 ADC 进展**:BCS3 类药品全球进度排前三,一线小细胞肺癌适应症组合疗法进度全球最快;前列腺癌 CRPC 适应症数据显示释放潜在 best - in - class 潜力,全球峰值有望达 10 亿美元以上;1,311 选择性超过 1,000 倍,高出其他同靶点十倍以上,更好富集肿瘤细胞,同时使用更 potent payload;临床前动物实验中无毒性剂量爬坡到 80 毫克每千克,高于 DS7,300 或 MGC018 等同靶点药品;截至 2025 年 ASCO 已入组 465 人,今年 6 - 7 月更新至 500 人左右;在 CRPC 患者基线更靠后情况下,中位随访时间 5.7 个月 PFS 为 8.3 个月,与合药去年 SOC 情况下 PFS8.7 个月相比显示出超越潜力 [10][11] - **1,311 在前列腺癌治疗表现**:单药治疗的 PFS 接近或超过联合标准疗法效果,随访时间为 6 个月,后续有望持续延长;合药治疗后的 ORR 约为 25%,未经合药的患者 ORR 率为 18%,保持了一致性;发现 1,311 在前列腺癌是否经过治疗对疗效影响不大,可能进一步探索单药后线合药治疗方案的潜力;若 BCHS - 3 在前列腺癌顺利获批,1,311 有望凭借更低成本和便利性抢占核药市场,但现阶段仍需关注更大样本量及更成熟随访时间的数据表现 [12] - **1,311 在小细胞肺癌领域发展计划**:将重点放在一线小细胞肺癌,因为目前一线尚无同类产品开展 Pivotal FURTHER 研究;未来开发计划包括前列腺癌单药和 combo 的持续探索,combo 与 Batag 合作推进临床三期,并可能连用恩杂鲁胺等激素疗法;探索鲁 177 金之后的适应症;在小细胞肺癌领域,进行一线、头颈鳞状细胞癌连用 PDL - 1、VEGF 的 COMBO FURTHER 研究 [13][14] - **HER2 ADC 发展现状及未来计划**:全球及中国目前均无 HER3 靶向疗法获批,有 4 个 HER3 ADC 候选药物正在进行全球 MRCT 临床;映恩生物的 13,110 采用差异化 payload(11,021),体外活性是 Dxd 的两到三倍,同时加入 spacer 以降低血液毒性,抗体亲和力较好,整体疗效显著;通过差异化临床推进策略探索 EGFR 突变非小细胞肺癌、Kras 突变非小细胞肺癌、前列腺癌及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等适应症;今年 ASCO 展现出 EGFR 突变三线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数据,PFS 达到 8.3 个月,对比达启仅 5 个月且已撤回适应症上市申请,以及其他 Trop - 2 ADC 国内数据最长 7 个月;三级以上 TRAE 发生率 36%,对比其他同类双抗 ADC 反应发生率较低且缓解持续时间长,有望持续延长 PFS;未来在 EGFR 突变非小细胞肺炎后线上展现出不错潜力,一线将联合或单独使用奥西替尼探索一线或辅助、新辅助适应症,也会探索 EGFR 野生型适应症,还在开发乳腺癌相关适应症 [15][16] - **Herstory ADC 在乳腺癌领域布局**:在乳腺癌领域布局相对较少,主要集中于后线治疗,包括与曲妥珠单抗或丹药联合治疗阴和突那药患者,以及 HR 阳性和突阴性的患者;也关注前线治疗,通过 CDK46 或内分泌疗法替代化疗 [17] - **HER2 ADC 产品发展进度**:是公司进度最快的 ADC 产品之一,在子宫内膜癌领域已完成单臂注册临床,计划于 2025 年向 FDA 递交上市申请,并启动子宫内膜癌三期确诊性临床;在其他适应症如 HR 阳性、HER2 低表达乳腺癌方面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有望达到 20 亿美元的全球销售峰值 [4][18] - **1,303 在子宫内膜癌及 HER2 低表达乳腺癌领域表现**:在子宫内膜癌二线治疗中展示了良好的抗肿瘤活性,10 名患者中 ORR 率达到 60%,DCR 达到 94%,安全性方面未出现任何死亡或停药的不良事件,与竞争对手银河 two 比较,显示出更好的安全性,有潜力成为 me - better 产品;在 HER2 低表达乳腺癌适应症中,作为二线加疗法,与 in HER2 产生直接竞争,尽管 ORR 数据稍低,但三级以上 Tae 发生率降低了 20%,显示出更好的安全性,有望实现约 20 亿美元的全球销售峰值 [19] - **TROP - 2 ADC 发展情况**:已进入全球 27 个临床阶段,在该靶点进度上处于全球前五名,预计销售峰值有望达到 15 亿美元以上;正在进行 PDL1 和 VEGF 联合探索治疗,在一期爬坡实验中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性的毒性(DLT),后续研究将涵盖非小细胞肺癌及三阴性乳腺癌 [20] - **自免 ADC 平台发展情况**:处于早期阶段,已进行布局;自免 ADC 有望为自免疾病提供风险更低、疗效更强的靶向治疗;临床前研究中,该分子展现了有效且广泛的抗炎活性;包括 DB2,304 品种正在探索 SLE 及 CLE 治疗,靶点为 BDCA - 2,通过抑制干扰素产生影响患者免疫应答并调控免疫系统,同时通过靶点内吞释放 payload 发挥协同效应;已在澳大利亚进行健康人一期研究,并将在 2025 年美国风湿学会大会上披露相关数据 [21][2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鲁 177 峰值预计为 50 亿美元,但其使用要求较高,包括放射性管理和患者使用便利性问题 [12] - HER2 阳性乳腺癌常伴随 HER3 的共表达和激活,抑制 HER2 可能导致 HER3 补偿性上调或激活,靶向治疗 HER3 可以克服 HER2 潜在耐药性 [17]
乐普生物20250710
2025-07-11 09:05
纪要涉及的公司 乐普生物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产品研发进展** - **EGFR ADC(MRG003)**:全球领先,鼻咽癌适应症预计2025年底至2026年初获批上市,头颈鳞癌预计2027年内获批;与PD - 1联用治疗鼻咽癌二期临床队列完成入组,30位患者确认客观缓解率达67%,头颈鳞癌二期临床正在入组[2][3][5] - **TFADC(MRG004A)**:全球第二,在胰腺导管腺癌方面显示良好信号,已完成国内扩组实验,计划今年10月ASCO大会公布37个患者样本量数据,已向CDE提交注册性临床沟通交流申请[6] - **GPC3 ADC(MRG006A)**:具有全球首创潜力,针对肝癌进行一期临床试验,预计2026年分享一期临床数据并寻求海外合作[7][8] - **Claudin 18.2 ADC(CMG901)**:与康诺亚共同开发,授权给阿斯利康,处于全球注册性三期临床阶段,预计2026年底提交NDA申报[2][9] - **CDH17 ADC(MRG007)**:针对结直肠癌,授权给美国Biotech Avent,获国内IND批件,即将启动临床试验,总交易金额含4700万美元首付款及超12亿美元里程碑付款[2][10] - **溶瘤病毒CG0,070**:用于治疗非肌浸润性膀胱癌,美国注册性三期临床试验表现良好,预计2026年美国获批并商业化,2027 - 2028年初国内获批上市[4][14][15] - **PD - 1药品普特利单抗**:2022年底获批上市,2023年销售收入1亿,2024年3亿,2025年目标5亿[13] - **T cell engager(TCE)平台**:引入4 - 1BB共刺激因子,构建三抗分子CTM012,针对DLL3靶点治疗小细胞肺癌,本周获国内NDA批件,将进临床试验并计划尽快向FDA提交IND申请[13] - **贺岁ADC项目**:处于注册性三期临床入组阶段,预计2027年完成三期临床试验[26] 2. **公司经营与财务** - **研发费用**:2025年预计约4亿元,现金支付约3.5 - 3.6亿元,计划推进主要管线进关键性试验阶段[4][25] - **利润预期**:预计2028年左右整体利润端扭亏为盈,与核心产品商业化落地节奏匹配[4][29] - **经营情况**:基于CTH SEVENTEEN ADC交易及上半年商业化,中报预期良好,全年有望实现EBITDA为正及经营现金流收支平衡[20] 3. **市场与销售** - **销售团队**:截至去年末约200人,2025年计划扩至约250人,负责PD - 1和EGFR IDC首个适应症NPC商业化[18][21] - **销售目标**:2026年希望两品种商业化落地,国内销售额达6 - 8亿元[22] - **销售峰值预期**:EGRADC国内市场销售峰值约30亿人民币,适应症为鼻咽癌和头颈部癌[27] 4. **平台发展** - **ADC平台**:2014年始建,有完整分子评审机制和体系,未来开发差异化新型ADC分子[11][12] - **TCE平台**:首个靶点DLL3,验证平台技术,计划开发其他实体瘤及免疫项目,引入合作伙伴,精力集中于ADC部分[28] 5. **专利与竞争**:EGFR ADC产品有明确专利保护,从金曼特独占授权获单抗GMT101开发ADC,获中美专利保护,竞品无影响[2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数据发布与会议安排**:下半年ASCO大会发布TFADC、MRG004A胰腺适应症EB期扩组数据;ESMO大会发布EGFRC与PD - 1联合治疗NPC适应症二期随访数据;12月ASH大会发布CD20 ADC MRG001与BTK联合治疗数据[19] 2. **产品适应症市场情况**:鼻咽癌国内每年新发患者约6 - 7万人,存量约30万;头颈部癌发病率更高但进展快[27]
甘李药业半年净利预增超100% 集采助力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
长江商报· 2025-07-11 07:48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6亿元至6.4亿元,同比增长100.73%至114.12%,扣非净利润4.6亿元至5亿元,同比增长262.47%至293.99% [1][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9.85亿元,同比增长75.76%,归母净利润3.12亿元,同比增长224.9% [3] - 2025年二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2.88亿元至3.28亿元,同比增长41.87%至61.58%,连续9个季度净利润增长 [3] 业绩驱动因素 - 通过两轮胰岛素集采扩大市场份额,2024年接续集采协议量较上次增长32.6%,形成量价齐升协同效应 [1][3] - 营业收入显著提升及费用精细化管控推动业绩增长 [3] - 深耕各层级市场,产品销量增长显著 [3] 历史业绩趋势 - 2017年至2021年营业收入从23.71亿元增长至36.12亿元,归母净利润从10.8亿元增长至14.53亿元 [2] - 2022年受集采影响营业收入下滑52.6%至17.12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4.4亿元 [2] - 2023年营业收入26.08亿元(+52.31%),归母净利润3.4亿元(+177.37%),2024年营业收入30.45亿元(+16.77%),归母净利润6.15亿元(+80.75%) [2] 股份回购 - 截至2025年6月末累计回购354.0021万股(占总股本0.5890%),金额1.5亿元,达到回购计划下限 [1][4] - 回购价格区间37.65元/股至45.14元/股,原计划用于员工持股计划后调整为注销减资 [4] - 上市以来累计分红16.12亿元,分红率34.45% [4]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旭特宏达拟减持不超过339.95万股(占总股本0.57%),原因为员工持股平台退出资金需求 [5] - 董事焦娇拟减持不超过6.75万股(占总股本0.0112%),高级管理人员孙程拟减持不超过2万股(占总股本0.0033%),均因偿还个人债务 [5] 公司背景 - 国内领先胰岛素类似物生产企业,覆盖长效、速效、预混三大细分市场,2020年A股上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