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硬件
icon
搜索文档
比亚迪长安等车企承诺账期不超60天,蔚小理尚未跟进;YU7外形被质疑抄袭,专家放话不侵权;喜马拉雅12.6亿美元卖身腾讯音乐
雷峰网· 2025-06-11 08:53
汽车行业动态 - 比亚迪、长安等传统车企统一承诺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蔚小理等新势力暂未跟进[4][5] - 比亚迪股东会透露公司已投入1000亿元用于AI驾驶辅助领域,校招薪资水平超过华为[10][11] - 小鹏G7全球首发图灵AI芯片,支持30B参数大模型,将于6月11日亮相[25][26] - 华为与上汽合作的首款车型"尚界"伪装车曝光,预计2025年秋季上市,定位15-25万元市场[30] - 外媒报道比亚迪免费"天眼"系统冲击特斯拉FSD在华战略,中国车企在自动驾驶领域快速崛起[14][15] 科技与AI进展 - 智元研究院四足机器人完成导盲测试,成功引导视障人士抵达8楼目标位置[17] - Meta组建新AI实验室开发"超级智能",重金挖角OpenAI和谷歌人才[38] - 英伟达下一代AI芯片"Vera""Rubin"开发顺利,本月流片,2026年初量产[39][40] - 亚马逊宣布200亿美元投资宾州AI数据中心,创造1250个高技能岗位[43] - 百度网盘推出"AI相机",整合拍摄、修图、翻译等全模态功能[24] 消费电子与互联网 - 华为Pura 80系列6月11日发布,搭载国产1英寸主摄CMOS,起售价约5000元[32] - iOS 26设计语言引发争议,被指界面元素过大且缺乏创新功能[28] - 腾讯音乐12.6亿美元收购喜马拉雅,布局在线音频赛道[19] - TikTok宣布在英国新增500岗位并投资1.4亿英镑,扩大欧洲业务[39] - 谷歌修复漏洞:此前可通过暴力破解15秒获取账号关联手机号[44][45] 企业战略与人事 - 理想汽车成立空间机器人和穿戴机器人事业部,加码AI布局[34] - 格力电器称工业制品等板块具备分拆上市条件,芯片自研应用占比30%[34][35][36] - 商汤绝影世界模型研发负责人武伟离职,或选择创业[19][20][21] - 阿里影业更名为"大麦娱乐控股",业务方向调整[21] - 台积电调整海外建厂策略:美国项目加速,日欧项目因需求疲软放缓[13][14] 知识产权争议 - 小米回应YU7设计抄袭质疑,专家称外观专利判定标准为"可区分性"而非相似度[7][8] - 抖音副总裁回应618期间"水军"攻击,称虚假信息传播危害行业生态[22]
总现金近65亿元!增收不增利的石头科技,要筹划港股IPO
搜狐财经· 2025-06-10 19:20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达119.45亿元,同比增长38.03%,创近五年新高,近五年累计增幅约1.64倍 [3] - 归母净利润19.77亿元,同比下滑3.64%,扣非净利润16.2亿元,同比大幅下滑11.26%,呈现增收不增利态势 [9][12] - 毛利率从2023年的55.13%下滑至50.14%,降幅4.99个百分点,其中智能扫地机及配件毛利率下滑2.87个百分点至52.07%,其他智能电器产品毛利率大幅下滑9.1个百分点至33% [6][8] - 净利率降至16.55%,创2019年以来新低 [13] 业务结构 - 智能扫地机及配件收入从五年前的44.16亿元增至108.48亿元,累计增幅145.66%,2024年同比增长34.17%,销量344.93万台,同比增长32.91% [6] - 其他智能电器产品收入从五年前的1.15亿元猛增至10.7亿元,累计增幅834.4%,2024年同比增长93.13%,销量61.89万台,同比增长141.46% [6] - 境外收入63.88亿元,超过境内收入55.31亿元,境外毛利率53.7%,高于境内46.49% [21] 费用与投入 - 销售费用高达29.67亿元,同比大增73.23%,其中广告及市场推广费用19.24亿元,同比增加8.4亿元,增幅77.5%,平台服务费及佣金费用6.82亿元,同比增加3.17亿元,增幅86.94% [13][14] - 研发费用9.71亿元,同比增长56.93%,研发人员增至1043人,同比增加421人,研发费用职工薪酬5.02亿元,同比增加1.69亿元 [14][15] - 管理费用3.46亿元,同比增长63.83% [14] 资金与分红 - 2024年末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64.55亿元,资产负债率不到30% [1][23] - 2024年拟现金分红仅1.98亿元,股利支付率10%,近五年累计归母净利润79.82亿元,是同期现金分红的6倍有余 [21][22][23] - 公司披露筹划港股上市,旨在提升全球品牌知名度及竞争力 [18] 行业与运营 - 扫地机器人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普遍下滑,公司存货增至14.9亿元,存货周转天数从81.3天延长至92.87天 [8][17] - 2024年Q4收入49.38亿元,同比增长66.54%,显著高于前三季度增速,与"国补"政策相关 [9] - 2024年Q1收入同比增长86.22%至34.28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2.92%至2.67亿元 [9]
全线爆发!医药牛市这次真来了?丨南财号联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0 18:29
小米汽车高管集体辟谣 - 小米汽车副总裁李肖爽通过微博发布严正声明,明确表示"小米汽车高阶驾驶培训发生致命车祸"传闻为恶意造谣 [1] - 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雷军等多位高管转发该声明并表示将追究造谣者法律责任 [1] 黄金价格震荡 - 国际现货黄金价格一度跌至3301美元/盎司,后反弹至3328.7美元/盎司 [1] - 国内部分品牌首饰金价格下跌,周六福足金999饰品报978元/克,较昨日跌7元/克 [1] - 上海黄金交易所发出关于做好近期市场风险控制工作的通知 [1] 贵州"村超"组委会辟谣 - 针对"贵州'村超'被足协叫停"等传闻,贵州村超组委会发布声明称这些为不实信息和虚假谣言 [1] - 组委会表示这些负面言论对"村超"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 [1] 全国婚假延长情况 - 目前已有27个省份在地方性法规中明确延长婚假 [1] - 甘肃、山西婚假达30天,是全国婚假最长的省份 [1] - 河南、四川、黑龙江、新疆婚假天数达到20天以上 [1] - 广东、广西、湖北目前仅执行3天法定婚假 [1] 医药板块表现强劲 - 申万医药生物一级行业指数6月9日大涨2.3%,领涨31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 [2] - 万得CRO指数、减肥药指数均涨超5% [2] - 今年以来申万医药生物一级行业指数上涨10.29%,万得创新药指数上涨27.62% [2] 星巴克中国降价策略 - 星巴克中国宣布6月10日起星冰乐、冰摇茶、茶拿铁三大品类数十款饮品集体降价,降幅2~6元 [2] - 大杯平均降5元左右,单杯最低仅需23元 [2] - 此次降价动作显示公司加码"非咖场景"的决心 [2] 图书电商市场现状 - 被董宇辉带火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总销量近600万册,连续两年包揽图书虚构榜总销量榜、货架销售榜和内容电商榜三大榜榜首 [3] - 虽然图书线上销售增速放缓或下滑,但抖音电商、拼多多、京东等平台对图书的重视有增无减 [3] 无弦吉他市场表现 - 2023年4月首款无弦吉他品类产品发布后迅速掀起消费热潮 [4] - 小红书相关笔记高达上万篇,抖音相关话题播放量达2.3亿次 [4] - 据头豹研究院数据,2024年全球智能吉他市场规模为14亿元,到2030年将达到32.3亿元 [4] - 2025-2030年间CAGR预计为13.9%,无弦吉他是增长最快的品类之一 [4]
独家丨理想新设两大机器人部门,加速推进 AI 战略
晚点Auto· 2025-06-10 11:25
公司战略调整 - 理想汽车成立"空间机器人"和"穿戴机器人"两个新二级部门,均隶属于产品部,由高级副总裁范皓宇领导 [1][2] - 空间机器人部门负责人为帅一帆,此前担任产品规划负责人;穿戴机器人部门负责人为张文博,此前担任软件产品经理,两人均为理想早期员工 [2] - 两个新部门负责人直接向范皓宇汇报 [2] 空间机器人战略 - 空间机器人部门与"智能空间"概念相关,将智能电动车乘员舱视为"第三空间"进行深度开发 [4] - 公司2020-2021年将"车机"概念升级为"智能空间",2023年秋季战略会将其明确为公司第二战略,仅次于智能辅助驾驶 [4] - CEO李想认为汽车将从交通工具进化为空间机器人,人工智能是造车的必经之路 [4] - 公司目标是在空间体验领域成为全球标杆企业,对标苹果在交互体验领域的地位 [5] 穿戴机器人布局 - 穿戴机器人部门呼应李想提出的跨设备一致体验愿景,计划将"理想同学"AI产品扩展到眼镜等终端设备 [5][6] - 公司已在App中销售第三方AR眼镜,去年秋季战略会讨论过自研智能眼镜的可行性 [6] - 行业普遍看好智能眼镜成为下一代消费硬件,Meta、阿里、字节等公司都在布局该领域 [6] 技术发展方向 - 公司定位为AGI时代的终端企业,产品需具备感知、决策、推理等类人能力 [4] - 智能空间技术需解决可信赖、安全、易用等挑战,满足个人效率提升和群体沟通连接两大需求 [5] - 智能眼镜面临核心使用场景不明确和中国近视率高(超40%)的市场挑战 [6][7]
618消费新风向,知乎“BOSS开箱”把脉AI科技产品
搜狐财经· 2025-06-09 23:39
618大促与AI科技产品评测 - 知乎"答主评审团"推出"BOSS 开箱"特别篇,邀请多位行业BOSS和品牌主理人参与AI拍摄眼镜、儿童AI玩具等5款科技产品的测评 [1] - 参与测评的行业领袖包括东风猛士科技高管、简单心理CEO、Cargo bike主理人等来自科技、美妆、运动、汽车等不同领域 [1] - 测评重点关注AI科技产品如何融入日常生活场景,如儿童教育、工作效率提升等 [1][2][6] AI产品应用场景 - Haivivi巴波泡儿童AI玩具通过讲故事、背诗词等功能成为儿童陪伴工具,但需要家长配合使用 [2][4] - 雷鸟V3智能眼镜在商务场景中用于面试记录,在家庭场景中用于拍摄生活Vlog和亲子互动 [6] - 大疆DJI Flip航拍机被用于商业拍摄和家庭生活记录,获得90%的用户友好度评价 [9] 专业评测与技术分析 - 东风猛士全地形越野滑板车ZT3 Pro采用汽车级工艺和越野车通过性设计 [6] - 专业答主指出ZT3 Pro的拖曳距设计和双联板减震系统带来优秀性能 [7] - 大疆DJI Flip在3级风条件下可悬停,4级风自动返航,高温环境下单电池续航25分钟 [11] 内容社区与消费趋势 - 知乎通过专业答主评审团建立品牌与用户的连接,提供中立客观的消费决策内容 [12] - 答主评审团的专业意见曾影响扫地机器人产品改进,并揭露食品行业营销问题 [12] - 专业评测内容正在引领"智性消费"趋势,成为消费者信赖的决策指导 [13] 产品改进建议 - 雷鸟V3智能眼镜需要改进防抖功能、重量优化和降噪功能 [12] - Haivivi巴波泡儿童AI玩具的数据标注精度和语料设计需提升以满足复杂交互需求 [12]
石头科技赴港二次上市对接国际,市占率提升之下业绩增收不增利,实控人昌敬造车与减持遭质疑
搜狐财经· 2025-06-09 20:42
公司赴港上市计划 - 石头科技拟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发行及上市,拟聘任安永会计师事务所负责H股发行及上市审计 [3] - 此次募资主要用于国际化业务拓展、产品研发拓展及产品组合扩充、运营资金补充及公司一般业务用途 [3][7] - 市场认为赴港上市基于两方面考虑:港股市场前景广阔且国际化程度高,公司海外业务占比大且拥有良好海外用户及投资者基础 [7] 股权结构与股东信息 - 昌敬为第一大股东,截至2025年3月31日持有流通A股38841008股,占总股本的21.03% [3] - 丁迪持股4.77%,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4.53% [3] - 昌敬自2023年起两次减持股票,累计套现8.88亿元,持股比例从23.15%降至21.03% [8] 业务表现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主营业务为智能扫地机器人等智能硬件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核心产品包括智能扫地机器人、洗地机、洗烘一体机 [3] - 2024年全球扫地机销量345万台,同比+32.9%,全球市场份额16.0%首次排名第二,中国市场第二(仅次于科沃斯),海外市场第二(仅次于iRobot) [3] - 2024年境内主营业务收入55.31亿元(同比+25.39%),境外收入63.88亿元(同比+51.06%),海外收入首次超过国内 [7] 财务数据与业绩变化 - 2022年营业收入66.29亿元(同比+13.56%),净利润11.83亿元 [6] - 2023年营业收入86.54亿元(同比+30.55%),净利润20.51亿元 [6] - 2024年营业收入119.45亿元(同比+38.03%),净利润19.77亿元 [6]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4.28亿元(同比+86.22%),净利润同比减少32.92% [6] 市场策略与研发投入 - 公司采取压低利润提升份额的市场策略,2024年三季度销售费用达6.8亿元(同比+55%,环比+135%) [7] - 产品创新保持领先,推出双机械臂拖布模组、底盘升降功能等 [7] 创始人相关动态 - 创始人昌敬创办的极石汽车累计交付1236台,首款车型极石01因设计车尾餐厨系统引发投资人质疑 [8]
一家钠离子电池研发商,A轮融了近3亿丨投融周报
投中网· 2025-06-09 10:55
新消费赛道 - 师渡智能完成数百万元种子轮融资,专注于AI智能眼镜领域 [5] - 星灿智能获千万级人民币天使轮融资,聚焦家庭智能机器人 [6][7] - 康渡酒业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8] - 光子跃迁完成数亿元天使轮融资,研发AI影像算法与高端运动相机 [9] 硬科技赛道 - 欣奕华智完成超3亿元B+轮融资,专注于泛半导体高端装备 [11] - 海舶无人船完成A轮融资,近两年内第三轮融资 [12] - 星传新材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由衢州产投领投 [13] - 钧联电子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聚焦汽车半导体 [14] - 加速进化完成A轮融资,专注于人形机器人 [15] - 为旌科技完成A2轮融资首次交割,专注于端侧AI SoC芯片 [16][17] - 华创智企完成A+轮融资,研发工业自动化核心零部件 [18] - 富兴电机获战略投资,弘晖基金领投 [19] - 威晟科技完成2.5亿元战略融资,东风资管与国寿资本联合领投 [20] - 景略半导体完成数亿元融资,专注于车载以太网芯片 [21] - 希奥端计算完成数亿元Pre-A轮融资,聚焦Server CPU设计 [22] - 众钠能源完成近3亿元A轮融资 [23] - 本末科技完成数亿元B轮及B+轮融资 [24] - 坐标系完成2亿元Pre-A+单轮融资,两年累计融资4亿元 [25][26] - 德智航创完成五千万元A+轮融资 [27] 大健康赛道 - 天辰生物完成超2亿元C轮融资 [29] - 国研汉因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30] - 智晟生物完成数千万元融资 [31] - 瑞宙生物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32] - 思璞锐完成超2亿元天使轮融资 [33] - 柳叶刀机器人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34] - 启愈生物完成亿元C1轮融资 [35] 互联网/企业服务赛道 - 巧思华夏完成A轮2000万融资 [37] - 锦创科技完成3000万元A轮融资 [38] - 晟为数科完成近亿元融资,专注于AI赋能的云应用生态融合 [39] - 船长BI完成数千万元战略融资 [40]
周鸿祎准备干掉360整个市场部,一个人办一场发布会,一年省几千万元;荣耀高管曝友商内部通知要干死荣耀;石头科技冲刺港股二次上市
雷峰网· 2025-06-09 08:33
字节跳动内容审核业务转型 - 内容质量中心负责人李彤离职 该职位由王虎接任 李彤已卸任CQC负责人一年并以顾问形式存在[10] - CQC业务模式发生显著变化 审核基地从一线城市向四五线城市下沉 2021年审核人员超2万人 现正被AI技术取代[10] - 数据标注业务逐步转移至大模型部门 为豆包等AI产品提供语料支持 反映传统人工审核模式在AI时代的衰退[10] 石头科技港股二次上市 - 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募资主要用于国际化业务拓展 产品研发及运营资金补充[11] - 2020年科创板上市首日涨幅超73% 2021年股价突破千元成为A股第二只千元股[11] - 海外业务占比大是选择港股上市重要原因 港股国际化程度高更契合全球资本对接[11] 比亚迪回应市场质疑 - 李云飞澄清"常压油箱"事件 2021-2023年方案符合法规 后因客户体验切换为高压油箱[14][15] - 驳斥"车圈恒大"传言 称河北某车企恶意举报 经监管部门调查确认公司财务无问题[15] - 王传福在股东会哽咽回应股东支持 强调比亚迪是其唯一企业 去年销量427.2万辆蝉联全球新能源车销冠[21][22] 周鸿祎改革市场部门 - 宣布将裁撤整个市场部 预计年省数千万 计划单人完成6月11日AI搜索智能体发布会[4] - 认为网红企业家可为公司节省数十亿广告费 其做网红目的是为AI产品代言[5] - 验证AI能否使人成为"超级个体" 通过智能体替代传统员工工作[4] 小红书估值动态 - 老股报价已达350亿美元(约2500亿元) 且市场无份额可供收购[21] - 朱啸虎回应称"没有股东愿意卖" 投资人透露该估值由金沙江创投对外报价[21] - 3月内部文件显示估值260亿美元 近期成交价或已升至300亿美元[21] 特斯拉人事与业务变动 - 人形机器人Optimus项目负责人科瓦奇离职 由AI软件副总裁Elluswamy接管[28] - 计划2025年在弗里蒙特试点生产Optimus 年底工厂部署数千台机器人[29] - 试图阻止NHTSA公开自动驾驶碰撞数据 称可能被竞争对手分析技术有效性[25][26] 广汽传祺销量困境 - 1-5月累计销量117,455辆 同比下滑24.76% 连续5个月单月销量同比下降[17][18] - 1月销量同比暴跌45.78% 5月销量23,564辆同比降28.34%[18] - 与华为合作成立华望汽车(注册资本15亿元) 主攻30万元级高端智能新能源车市场[18] Meta与Scale AI合作 - 拟超百亿美元投资Scale AI 或成史上最大规模未上市私人公司融资[32] - Scale AI上轮融资估值140亿美元 客户包括微软和OpenAI[33] - 双方在国防技术领域有共同利益 正为美军开发AI驱动头盔等产品[34] 其他行业动态 - 快手可灵AI月度付费金额连续两月破1亿人民币 P端订阅贡献70%营收[22] - 阿尔特汽车进军智能机器人领域 成立阿尔瑞特公司研发多款特种机器人[20] - 英特尔四名顶级架构师离职创业 押注RISC-V架构开发"全球最强CPU"[36]
石头科技拟赴港上市拓展全球化 2024年海外营收63.8亿占53.5%
长江商报· 2025-06-09 07:19
赴港上市计划 - 公司拟赴港交所主板上市,募资投向国际化拓展、产品研发及运营资金补充[1][2] - 若成功将成为少数"A+H"双平台智能硬件企业之一[3] - 募资三大方向:深化欧洲/亚太市场布局、升级AI导航等核心技术、补充贸易摩擦下的供应链资金[2] 全球化战略成果 - 2024年海外收入63.88亿元,占总营收53.5%首次超越国内[1][4] - 全球扫地机器人市场出货量份额16%、销售额份额22.3%位居第一[1][3] - 北美市占率达57%,产品进入Target 1398家/Bestbuy 900家门店[1][3] - 产品覆盖230个国家和地区,超2000万家庭使用[3] 研发投入与技术优势 - 2024年研发费用9.71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56.93%,占营收8.13%[1][10] - 研发人员1043人占总人数40.74%[1][10] - 2020-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27.83亿元[10] - 已获47项扫地机/31项洗地机/7项洗烘一体机研发成果[1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19.45亿元同比增38.03%,首次突破百亿[10] - 2025Q1营收34.28亿元同比增86%,净利2.67亿元同比下降33%[10] - 利润下滑主因海内外市场拓展及研发投入增加[10] 产品与市场策略 - 智能扫地机器人2024年营收108.48亿元占比90.8%[3] - 采取多元化渠道策略与当地平台合作[3] - 未来将聚焦北美/欧洲/亚太市场优化销售结构[5] - 2025年重点提升AI/智能算法/激光导航技术[11]
追觅宇宙大爆炸
经济观察报· 2025-06-08 11:55
业务扩张与组织架构 - 公司实行BU(业务单元)化管理,按产品线划分独立BU,负责全流程从研发到销售[9] - 近3个月用工规模从8000人快速增长至1.2万人,吸纳家电、智能硬件等行业头部企业员工[8] - 已形成智能清洁、个护、科技机器人、汽车、大家电等事业群,孵化出超过30个细分产品线[21] - 通过10个孵化器平台进行新业务孵化,每个孵化器对应特定赛道并配备独立投融资团队[24][25] 运营模式与效率 - 新业务开发速度极快,空调BU从立项到量产仅用16个月[13] - 各BU采用"对标头部+快速复制"策略,例如挖角竞品员工快速组建团队[18][19] - 新业务启动资金通常为2000万元/BU,但需严格控制费用,部分项目因支出过高被暂停[25][26] - 高端化是核心战略,目标新业务净利润率达30%,远超行业5%-8%平均水平[19]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 - 推行"工时考核"制度,非工作日加班费55元/小时,节假日77元/小时,工作日加班无补偿[9] - 部门间形成工时比拼氛围,HR每月公布排名,最低者会被点名批评[9] - 创始人提出"要么不做,要么世界第一"口号,欧洲市场扫地机市占率多国第一[12] - 采用"万人大群"管理模式,创始人频繁直接发布业务指令[16][17] 品牌发展与市场表现 - 子品牌MOVA尝试独立运营,在CES等国际展会刻意淡化母公司品牌关联[5] - 2024年扫地机在德国、法国、波兰等欧洲国家市占率排名第一[12] - 2019-2023年公司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0%[12] - 新孵化的茶饮品牌"山也觅茶"已开6家门店,计划年底扩展至数百家[22] 争议事件 - MOVA因高管要求"在家继续工作"的言论引发舆论危机,导致品牌关联受损[2][3] - 公司已就相关网络言论报警处理,苏州相关部门立案调查[6] - 创始人捐款1亿元成立慈善基金会,暗示竞争对手抹黑[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