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

搜索文档
中国-加蓬商品展览会促进经贸合作
新华网· 2025-08-12 14:22
7月24日,在加蓬首都利伯维尔举行的中国-加蓬商品展览会上,当地顾客向参展中企咨询机械配件产品。新华社记者 郑扬子 摄 新华社利伯维尔7月24日电(记者郑扬子)2025年中国-加蓬商品展览会24日在加蓬首都利伯维尔开幕,来自中加两国的50余家企业参展。 本届展览会为期4天,主题为"共商贸易机遇,共促贸易发展",将展出农业食品、光伏、车辆及配件、建材、纺织、美妆等产品,并举办企业交 流、中华文化、美食展示等活动。 7月24日,在加蓬首都利伯维尔举行的中国-加蓬商品展览会上,当地顾客向参展中企咨询汽车零配件产品。新华社记者 郑扬子 摄 【纠错】 【责任编辑:成岚】 加蓬创业、贸易和中小企业部长泽娜巴·宁加·查宁在开幕致辞中说,展览会为两国贸易合作注入新动能。查宁赞赏中国对非零关税政策,表示将持 续深化对华经贸合作,落实中非合作论坛成果。 中国驻加蓬大使周平表示,中加传统友谊深厚,务实合作成果丰硕。本次展览会是中非合作论坛成果落实的生动实践,将进一步增进两国贸易往 来,丰富中加合作内涵。 ...
悦达投资扣非连亏8年,非经常性损益撑业绩
搜狐财经· 2025-08-12 12:00
核心观点 - 公司扣非净利润连续8年亏损 累计亏损36.77亿元 主营业务持续失血且缺乏自我造血能力 [1][2][4] - 新能源转型收效甚微 光伏和储能业务收入贡献低 投资回报率远低于预期 [6][8] - 公司依赖出售资产和政府补贴维持账面盈利 非经常性损益占归母净利润445.71% [4][5][9] - 债务规模大幅上升 有息负债超32亿元 利息支出近8000万元 财务压力持续加剧 [9][11] - 传统业务毛利率低下 棉纱业务毛利率仅8.19% 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4] 财务表现 - 2024年扣非净亏损7266万元 2025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转正至1144万元 但依赖参股子公司投资收益3245万元 [2][11] - 2024年销售费用1.07亿元 管理费用2.08亿元 财务费用6796万元 研发费用7942万元 [4] - 2025年一季度销售费用0.19亿元 管理费用0.46亿元 财务费用0.21亿元 研发费用0.03亿元 [5]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9992万元 资产处置及政府补贴贡献1.21亿元 [5] 业务转型 - 2021年放弃增资东风悦达起亚 股权从25%稀释至4.2% 变相剥离汽车业务 [4] - 2024年以2.79万元转让悦达智行100%股权 退出汽车销售服务领域 [4] - 当前主营转向棉纱、纺织、农业装备、物流等领域 2024年棉纱业务营收11亿元 占总营收36.27% [4] - 新能源业务2024年营收3795万元 仅占总营收1.25% [6] 新能源项目详情 - 投资15.8亿元建设华丰378MW渔光互补光伏项目 2024年实际收入仅1112万元 净利润944万元 [8] - 灌东150MW光伏项目和70MW光伏项目仍在推进 [8] - 储能业务2024年营收仅293万元 [8] - 弶港100MW/200MWh储能项目2025年6月并网 投资2.6亿元 [8] 债务与资金状况 - 2024年末有息负债超32亿元 同比增加10亿元 [9] - 短期借款18.65亿元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7951万元 短期有息债务超19亿元 [9] - 货币资金13.91亿元 交易性金融资产3.8亿元 类现金资产无法完全覆盖短期债务 [9] - 资产负债率46.89% 连续两年攀升 [9] 行业环境 - 光伏行业进入平价上网时代 补贴减少与弃光率上升使盈利难度加大 [11] - 光伏电站净利润率通常仅3%-5% 应收账款回收周期长 [11] - 智能制造板块多家子公司亏损 悦达智能农装亏损4096万元 悦达专用车亏损479万元 [11] - 新材料领域磷酸锰铁锂项目已量产 但对整体营收贡献微乎其微 [11] 管理层战略与目标 - 聚焦"两新一智"战略(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 [12] - 目标未来三年实现新能源装机1-2GW 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不低于50% [12] - 实际转型效果受行业竞争、债务压力和盈利难题制约 [12]
忍无可忍!中方绝地反击震撼全球,特朗普被逼急转弯,世界为之变色
搜狐财经· 2025-08-12 08:33
特朗普的关税"回旋镖":一场由印度引发的国际关系震荡 特朗普政府对印度挥下的关税大棒,原本意图杀鸡儆猴,却意外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可能成为一把射向自身的 回旋镖。这出国际政治大戏,以印度为中心,牵涉到中美、美印、以及更广泛的国际关系格局,其背后是各方利益的博 弈和战略的调整。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影响到印度,也波及巴西等其他国家。巴西总统卢拉公开批评特朗普的策略,并表示将与莫迪商 讨应对措施。卢拉直言不讳地指出与特朗普谈判是"自取其辱",特朗普的强硬政策反而将新兴国家推向了更紧密的合 作。 这场由关税引发的国际关系震荡,正深刻地改变着全球格局。在深度捆绑的世界,单打独斗的路注定越走越窄。莫迪潜 在的访华,或许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全球舞台上的互动将更加复杂而精彩。 然而,在对华政策上,特朗普却展现出出人意料的暧昧态度。面对是否会对中国加征新关税的提问,他罕见地犹豫沉 默,最终含糊其辞,与他此前强硬的贸易战姿态形成鲜明对比。这并非特朗普的战略转变,而是中国实力的体现。数年 来,美国对中国在能源、半导体等领域实施技术封锁,但中国不仅没有屈服,反而在诸多领域取得技术突破,并以精准 对等的实际行动回应美国的制裁,让 ...
镇江上半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总投资额同比增长5.9%项目提速蓄动能 产业集聚势如虹
新华日报· 2025-08-12 07:05
金融支持与授信 - 镇江市金融机构向航空航天产业链新增专项授信280亿元 [1] - 镇江市发布2025年首批金融助企"六张清单",涵盖六大领域,564家企业和机构入选 [1] - 自2022年以来,镇江累计为775家企业提供授信总额超过2200亿元 [1] 经济发展与投资 - 镇江市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幅5.9%,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全省第3,工业技改投资增幅全省第4 [1] - 镇江市上半年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总投资达1158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主导产业项目占比保持在75%以上 [3] - 镇江市19个省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56.9%,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224个新建市重大项目已开工206个,开工率达92% [2] 重大项目进展 - 高光AMOLED金属掩膜版项目一期建成后将形成年产高精密金属掩膜版10万条的产能,预计四季度送样验证,二期项目预计明年下半年投产运营 [2] - 扬中威腾储能系统项目厂房主体竣工,设备同步调试 [3] - 中储粮新民洲基地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成为京口区首个省级重大项目 [3] 制造业与技改 - 江苏瑞尔隆鼎实业有限公司通过智能化改造,生产效率提升12%,人力成本降低42%,每年投入超2000万元用于智能化改造 [4] - 镇江市重点推动54个省重大工业项目和163个市级重点工业技改项目建设 [4] - 镇江科技创新集群上榜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位居第77位 [4] 智能化与数字化转型 - 镇江未来三年每年实施重点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项目200个,到2027年培育省认定的先进级智能工厂250家 [5] - 《镇江市深化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印发,通过六大行动引导企业技术改造 [4] 科技创新与产学研合作 - 南京大学(镇江)生命健康产业研究院与3家企业签署产学合作协议,开展联合攻关 [6] - 镇江上半年促成各类产学研合作260余项,完成科技招商企业356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5.6%,高于省均3.8个百分点 [6] - 丹盛纺织有限公司每年投入超1000万元用于产品创新,预计今年企业产值近3亿元 [6] 未来产业布局 - 镇江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型储能和氢能等未来产业加快布局,推动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突破 [7]
美国50%关税下,印度哪些行业将受重创?
环球时报· 2025-08-12 06:45
美国对印度加征关税的影响 - 美国宣布将对印度商品征收50%关税 主要针对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的行为 这将使印度成为美国在亚洲关税最重的贸易伙伴 [1][3] - 关税可能严重影响印度对美865亿美元的年出口额 占印度总出口的18%和GDP的2.2% [4] - 25%的关税可能导致印度GDP下降0.2%-0.4% 经济增长率可能跌破6% [4] 受影响行业分析 - 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冲击最大 包括珠宝(年出口90亿美元)、纺织、化工等行业 [3] - 汽车零部件、钢铁、宝石等行业也将受到严重影响 [3] - 电子代工企业本土市场已现紧张迹象 PG Electroplast大幅下调本财年利润和营收目标 [3] 印度经济前景 - 印度总理莫迪表示印度正稳步迈向"世界三大经济体之一" [1][5] - 穆迪认为高关税可能严重打击印度制造业雄心 减缓经济增长 并逆转近年吸引的投资成果 [4] - 印度智库认为美国的行动可能促使印度深化与俄罗斯、中国等国家的合作关系 [8] 印度应对措施 - 印度取消国防部长访美行程 暂缓采购美国军事装备 [6] - 印度坚称其石油进口由市场因素驱动 对国家能源安全至关重要 [5] - 印度前副总统表示不会在购买俄罗斯石油问题上"屈服于威胁" [5] 潜在连锁反应 - 若印度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占进口45%) 将导致消费者和制造业承受更高价格 [7] - 重新安排石油海运路线和改造炼油设施将耗费高昂成本 [7] - 印度供应美国约65%的仿制药 美国企业高度依赖印度IT服务 [7]
棉花棉纱周报:新棉长势普遍较好关注旺季需求提振-20250811
浙商期货· 2025-08-11 19: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棉花处于震荡下行阶段,后期价格中枢有望下降,因短期宏观有不确定性、需求预期偏弱、新棉种植面积或增及结构性供给受关注形成阶段性支撑,中长期全球棉花供需预期宽松、国内产量或维持高位、需求预期不佳,故棉花反弹空间有限,行情承压,操作上建议反弹后沽空为主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内供需情况 - 新年度棉花供需预期宽松,2021/22年度起棉花消费受挫但产量偏高水平,国内棉花由去库转为累库、价格重心下移,2024/25年度产量高位、进口下降、需求相对稳定,2025/26年度产量预期乐观但需求有压力,预计供需继续偏宽松;7月数据显示该年度产量预期高位、消费平稳、进口显著下降、期末库存有所下降 [12][13] - 2024年棉花种植面积小幅下降但单产好、产量达近年来高位,预计新疆产量640万吨左右、全国产量685万吨左右,较上一年度增幅13.8%;2025年意向种植面积增长,新季产量炒作空间有限、丰产预期强,目前新棉生长状态普遍较好,全疆棉花进入花铃盛期,需关注产区天气 [19] - 2023/24年度棉花供给充足、结转库存高位,9月底工商业库存季节性去化,新棉收获后库存压力回升,现阶段处于去库期,商业库存去化显著,市场关注阶段性结构性供给偏紧现象,但工业库存持续高位,整体工商业库存仍旧偏高;截至6月底,商业库存282.98万吨,环比减62.89万吨,去年同期327.35万吨,五年同期324.29万吨;工业库存90.3万吨,环比减3.81万吨,去年83.75万吨,五年同期74.83万吨 [23][24] - 疆棉问题影响国内用棉格局转换,纺织企业需进口棉满足特定出口订单生产需要,2024年滑准税配额发放量不及预期,棉花进口呈下行趋势,近期内外棉价差走扩,需关注棉花进口情况;2025年6月我国棉花进口量3万吨,环比减1万吨、减幅25.0%,同比减13万吨、减幅82.1%,2025年累计进口棉花46万吨,同比减少74.3%,2024/25年度累计进口棉花95万吨,同比减少75.4% [34][43] - 需求改善有限,海外降息节奏和美国加征关税政策有变数、疆棉问题未解决,外贸形势严峻,国内政策加码但需求回升待观察;近期下游纱线部分地区走货好转、坯布订单回升,但整体订单仍不足,开机负荷低位,产成品库存增加;6月纺织品服装零售额1275亿元,同比和环比均增长1.9%,1 - 6月累计零售额7428亿元,同比增长3.1%;6月出口纺织品服装273.15亿美元,同比下降0.13%、环比增加4.22%,1 - 6月出口130.78亿美元,同比增加0.76% [46][52] 政策—轮储 - 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国储棉轮换来调整棉花市场供需、稳定价格,2023年国储棉轮出从7月31日开始至11月14日结束,其间灵活调整拍储量,有效补充市场供给、引导新棉收购价格、保障市场平稳运行;此次轮出计划121.21万吨,实际成交86.39万吨,成交率71.27%,成交均价17430.49元/吨 [55][57] 全球供需情况 - 2024/25年度全球棉花产量预期增长、消费明显恢复、库存消费比小幅攀升,2025/26年度预计全球棉花产量小幅下降、需求有所修复、期末库存继续增长;南半球新棉处于生长收获期、产量预期乐观,北半球主产国处于播种生长期,美棉产区天气基本正常,印度产区播种同比落后,需关注种植面积与单产波动 [66] - 2024/25年度美棉种植面积增加、收获面积显著增加、干旱影响下单产下调、产量增长,2025/26年度种植面积下降、收获面积高位、单产预计下降、产量预计有所回升;美国纺服需求有所回升,但受宏观不确定性影响,后续需求仍待跟踪;上周美棉签约下滑、装运有所回升 [72] 产业链操作建议 - 轧花厂采购管理可按原料采购量折算,按比例买入棉花看涨期权CF509C14600对冲以防未来好棉采购价大幅上涨;库存管理可按比例卖出期货CF509套保,也可选择CF509P13400,因棉价整体仍承压,随买随用为主 [5] - 贸易商采购管理可买入虚值看涨期权CF509C14600以防极端上涨控制采购成本,同时卖出虚值看跌期权收取一定权利金;库存管理可按比例卖出期货CF509套保,也可选择CF509P13400,因棉价整体仍承压,随买随用为主 [5] - 纺织企业采购管理可买入虚值看涨期权CF509C14600以防极端上涨控制采购成本,同时卖出虚值看跌期权收取一定权利金;库存管理可按比例卖出期货CF509套保,因短期棉价仍承压 [5]
中国高科上周获融资净买入2999.86万元,居两市第266位
搜狐财经· 2025-08-11 18:19
融资交易数据 - 上周累计融资净买入额2999.86万元,位列沪深两市第266位 [1] - 上周融资买入额1.62亿元,融资偿还额1.32亿元 [1] 资金流向表现 - 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56亿元,期间股价跌幅达11.55% [1] - 近1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740.17万元,期间股价跌幅0.97%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1992年,注册地位于北京市,实缴资本58665.6002万元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聂志强,公司主营业务为纺织业 [1] 概念板块归属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教育、北京板块、融资融券、机构重仓、信创、职业教育、AMC概念、在线教育、长江三角、创投 [1] 企业投资与经营 - 对外投资企业数量达28家,参与招投标项目25次 [1] - 拥有商标信息34条,专利信息6条,行政许可4个 [1]
印度还在死战,巴西却先妥协?卢拉提出谈判,特朗普等的就是此刻
搜狐财经· 2025-08-11 12:02
回顾此前消息我们可以看到,特朗普的贸易战炮火从未停歇。7月30日,他通过社交媒体发布"最后通牒",对印度输美商品加征25%关税,并威胁可能追 加"惩罚性附加费" 更狠的是,特朗普高级顾问斯蒂芬·米勒8月3日补刀,抨击印度购俄油是"资助冲突的不可接受行为",堪称美国近些年来对印度最严厉的指责。 然而,印度外交部发言人贾伊斯瓦尔当即回敬:"印俄关系稳定且久经考验,无需第三方审视!" 两名政府消息人士更向路透社透露底牌,俄印签有长期石 油合同,一夜断供绝无可能。 8月3日,特朗普政府宣布美国已经确定了对各个国家的关税税率。在这之中,特朗普政府重点打击印度、巴西这两个金砖国家,想要起到"杀一儆百"的作 用。 美国对印度加征"25%惩罚性关税",理由是印度"持续采购俄罗斯石油与军备"。然而,新德里非但未退缩,反而强硬回击,"长期合同不可废,俄油照买不 误!"。 但与此同时,面对美国施压的巴西总统卢拉,却火速表态"愿进行公平贸易谈判"。"一硬一软"之间,特朗普政府正面临新的关税战局面。 事实上,印度政府清楚地知道,若25%关税全面实施,印度医药、纺织、珠宝、软件等支柱产业将遭重创。但莫迪政府认为美国存在软肋,其在"印太战 ...
中国宏观周报(2025年8月第1周):天气因素扰动线下活动-20250811
平安证券· 2025-08-11 10:40
工业生产 - 钢铁建材产量本周环比提升3.7%[3] - 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本周环比提升[6] - 浮法玻璃开工率本周环比提升0.5%[8] 地产市场 - 30大中城市新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5.9%,增速较上周提升2.2个百分点[1] - 近四周二手房出售挂牌价指数环比-0.27%[21] 内需表现 - 7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83.4万辆,同比增长7%[1] - 本周日均电影票房收入24143万元,同比增长98.7%[1] - 近四周主要家电零售额同比增长10.5%[25] 外需数据 - 近四周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6.8%,较上周回落4.0个百分点[30] - 近四周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2.5%,较上周回落3.1个百分点[30] 价格走势 - 焦煤期货收盘价上涨12.3%,山西焦煤现货上涨2.8%[1] - 螺纹钢期货收盘价上涨0.3%,现货价格基本持平[1]
“对等关税”重压东盟:“配角”撬动地缘经济重组?丨南洋飞语
第一财经· 2025-08-10 19:18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 - 特朗普政府于2025年4月5日实施"对等关税"政策 设定10%基准税率并授权动态调整 对"转运规避"行为加征40%惩罚税 [1][2] - 欧盟和日本获得约15%的专门税率 东盟国家因议价能力不足被征收18%-40%不等的差别税率 [1][2] - 政策核心是通过关税手段迫使贸易伙伴让步 建立"动态平衡"机制而非单纯互惠减税 [2] 对东盟国家的行业影响 - 越南电子装配/家具/纺织三大行业受20%关税冲击 2024年对美1235亿美元顺差面临压缩 影响数十万产业工人就业 [3] - 泰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受19%税率影响 订单可能向墨西哥转移 春武里府工业园区空置率承压 [3] - 菲律宾农产品(菠萝罐头/香蕉干)面临19%加税 外汇收入骤降 [3] - 柬埔寨服装出口被严重挤压 短期缺乏宏观应对工具 [3] 产业链应对策略 - 东南亚代工厂加强供应链可追溯性 试点区块链和数字产品护照方案 引入第三方审计 [4] - 部分企业考虑将汽车电子/电池配套产能转移至墨西哥 利用USMCA原产地规则进入美国市场 [4] - 印尼通过吸引美资进入关键矿产与电池产业链寻求缓冲 其棕榈油/生物柴油/镍产品对美依赖度有限 [4] RCEP的潜在对冲作用 - RCEP已覆盖92%商品零关税 2024年东盟内部贸易额同比增长7% [6] - 原产地累积规则允许15成员国零部件"拼单" 降低跨境装配成本 助力供应链再平衡 [6] - 亚开行测算RCEP全面实施后 2030年可为成员年增2450亿美元实际收入(约0.6%增幅) [7] 中长期挑战 - RCEP难以快速对冲美国市场缩水 老挝/柬埔寨需10年过渡期 中小企业难满足多边规则要求 [7] - 东盟内部消费结构偏中低端 无法短期吸纳因附加税流失的高端订单 [7] - 关税政策加速贸易与安全议题绑定 如泰国-柬埔寨冲突导致美国暂停关税谈判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