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网约车
icon
搜索文档
盛威时代IPO:关联交易扮演重要角色 营收三年接近翻倍却只是赚“吆喝”?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9 20:21
盛威时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威时代")正冲刺港股IPO(首次公开募股)。《每日经济新 闻》记者注意到,作为盛威时代最主要业务的网约车服务,在报告期(2022年至2024年各年度以及2025 年上半年,下同)内大幅扩张,但这却是以牺牲短期利益为代价,其毛利率在2024年甚至为负。 在网约车服务方面,盛威时代通过高德等主要聚合平台以及公司的自营平台365约车来提供服务。其 中,盛威时代的网约车服务业务绝大部分来自高德。报告期内,盛威时代通过高德产生的GTV占网约 车服务业务同期总GTV的比例分别为92.9%、89.5%、93.9%和94.5%,通过高德产生的收入占网约车服 务业务同期总收入的92.8%、89.2%、93.6%和94.4%。 与此同时,关联交易在盛威时代的三大业务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在网约车服务中,盛威时代的业 务绝大部分来自阿里巴巴旗下高德平台,而阿里巴巴旗下的浙江阿里旅行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 里旅行")则是盛威时代的第一大股东。 此外,尽管收入规模持续增长,但盛威时代在报告期内却持续亏损。在盛威时代的成本中,除司机服务 费外,来自网约车服务业务的聚合平台费占比最高。 以牺牲短 ...
数百万网约车司机,给平台出了一道平衡难题
吴晓波频道· 2025-09-29 08:29
行业定位与就业价值 - 网约车行业已从单纯的出行工具演变为整合分散时间、车辆和劳动力的超级基础设施[2] - 行业成为重要的就业蓄水池,截至2024年全国网约车持证司机达748.3万人,较2020年增长159%[2] - 行业吸纳了产业升级溢出的群体,近七成被调研司机来自制造业、建筑业、餐饮业等传统蓝领工种[6] - 行业呈现从业者多样化和中年化、女性化趋势,司机平均年龄约40岁,2024年有超过105万女性网约车司机获得收入[6] 司机收入与职业表现 - 网约车司机月均收入为7623元,在一线城市日均上线时间≥8小时的司机月均收入达11557元[8] - 从业限制少、即时现金流和工时弹性等特点使其成为家庭收入的快速接续和缓冲带[10] - 以武夷山茶农林姐为例,其2024年跑车流水达17万元,接近茶园一年营收[4][5] - 79%的女性网约车司机将其作为唯一收入来源[6] 平台运营与抽成机制 - 平台抽成机制本质是通过抽成形成资金池,再根据供需反哺司乘的运营模式[22] - 实测滴滴司机月度平均抽成比例为15.3%,九成司机月均抽成低于20%,2024年平台所有订单平均抽成为14%[14] - 抽成包含二次分配(用于协调运力)和平台运营费用(系统维护、客服、保险等)两大支出[20][21] - 平台采取动态抽成,部分收入用于建立补贴池,在高峰、恶劣天气或冷区进行激励和兜底[20] 市场挑战与竞争格局 - 司机数量增速(159%)远高于月均订单量增速(38.3%),行业供给过剩问题显现[27] - 全国数百个网约车平台资质良莠不齐,以价格内卷谋求市场,拖累司机收入[27] - 具体城市数据表明压力:苏州网约车单车日均订单13.86单,日均营收322.58元;珠海司机超6.5万人,扣除成本后平均月收入约4000元[27] 平台应对与未来策略 - 头部平台转向精细化运营,通过规模效应和算法优势提高派单效率、减少空驶率[30] - 细分产品场景,如与文旅部门合作、落地滴滴车站、推出宠物快车等新品类[30] - 过去10个季度,滴滴通过精细化运营实现了订单量的两位数增长[35] - 平台上线透明账单功能,公开抽成区间和派单算法权重,并推出司机保障计划以强化信任[35] 下沉市场与生态建设 - 平台在下沉市场持续投入,2023年8月至2025年3月在县域市场累计投入33亿元,增加59万就业,带动司机收入增长24%[25] - 平台通过授权代理商模式进行本地化管理,截至2025年7月覆盖全国22个省,共计270余位代理商[25] - 平台承担生态基建角色,例如在广西东兴市通过合规审核和保险保障,替代当地无证黑车市场[22]
“滴滴海外出行”新上线澳大利亚、新西兰、埃及
证券时报网· 2025-09-28 18:15
公司业务拓展 - 滴滴海外出行服务新上线澳大利亚、新西兰、埃及三个国家 [1] - 公司海外出行服务迄今已覆盖全球12个国家 [1] - 公司海外出行服务已进入超过1000座城市 [1]
澳大利亚、新西兰、埃及支持使用国内版滴滴App打车
凤凰网· 2025-09-28 17:28
业务扩张 - 公司海外出行服务近期扩展至澳大利亚、新西兰与埃及三国 [1] - 公司服务目前已覆盖全球12个国家、超过1000个城市 [1] 产品功能与服务 - 海外服务支持用户直接使用国内版App呼叫车辆,并提供全中文界面、微信与支付宝支付及实时中英翻译功能 [1] - 为提升境外出行体验,公司在新加坡、泰国、越南等7个国家上线“发送照片”功能,方便乘客与司机快速会合 [1] - 国庆假期期间,公司推出海外打车优惠活动,用户可领取不同国家的专属券包,例如韩国单次最高减40元、新加坡减50元 [1] 运营数据与市场表现 - 今年暑期使用公司海外出行服务的用户需求较前期增长超过50% [1] - 悉尼、墨尔本、开罗与奥克兰成为新开通服务国家中的热门城市 [1]
万科业主出行福利升级!"住这儿"APP领滴滴打车券包,16个社区已设专属车站
格隆汇· 2025-09-28 15:43
社区应急救护能力建设 - 公司通过"邻居好服务"视频号开展心肺复苏培训 实时观看人数达20,917人创吉尼斯世界纪录 总观看人次超10万[1][2] - G4行动聚焦心脏骤停抢救黄金4分钟 全国2,431个项目配置AED设备3,435台 其中2025年新增685台[4] - 深圳市住宅小区实现AED全覆盖 配置密度达每10万人153台 远超全国每10万人0.2台的平均水平[4] - 公司拥有CPR培训讲师超800人 5万余人掌握实操技能 27万人次完成线上理论学习 已成功挽救31条生命[4] 本地生活服务生态合作 - 与美团合作上线专属外卖优惠券 月均活跃骑手规模达336万 通过数据对接实现骑手一键登记即时验证[5][7] - 与滴滴合作提供累计最高100元优惠券包 打车7折起 已在16个社区铺设滴滴车站提升叫车效率[8][10] - 正探索通过机器人和接力送方式解决外卖最后100米难题 进一步提升服务效率[7] 数字化平台建设 - "住这儿"APP接入4,100余个社区 拥有注册用户1,569万 从物业服务工具升级为本地生活平台[12] - 平台嵌入AI大模型 提供生活便利/街道活动/邻里闲置等信息 服务对象延伸至街道居民[12] - 未来将实现面客服务者CPR技能100%覆盖和住宅小区AED全面配置 持续深化与美团/滴滴的合作模式[12] 品牌价值提升 - 通过跨界合作体现"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理念 使"住在万科物业"成为品质生活代名词[12] - 创新服务模式为行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推动社区服务品质全面提升[12]
清华最新调研:七成滴滴司机高估抽成数据,服务意识与满意度和收入呈正相关
华夏时报· 2025-09-28 14:00
新能源汽车与网约车行业生态循环 - 新能源汽车-网约车平台-司机生态循环对促进消费、稳定就业和提升制造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1] - 电动化在环境层面效益显著 同时重塑行业经济格局 [1] 平台抽成比例实测数据 - 实测全部滴滴司机月度平均抽成比例为15.3% [1][2] - 约49.0%司机月均抽成比例为15%~20% 24.6%司机为10%~15% 4%司机为负抽成 [2] - 89%司机实际月均抽成处于或低于其认为合理的16%~20%比例范围 [8] - 实测数据略高于平台公布的2024年所有订单平均抽成14% [2] 司机对抽成比例的认知偏差 - 71.8%司机高估自身抽成比例 超三分之一误认为月均抽成高于25% [1][4] - 实际768位司机中仅1人月均抽成超过25% [4] - 认知偏差源于关注单笔订单抽成、损失厌恶心理以及对平台透明化措施了解不足 [6] 负抽成机制与抽成定义 - 抽成定义为乘客实付与司机实收(含车费和奖励)之间的差额 [8] - 存在负抽成现象 即司机劳动报酬超过乘客支付金额 [8] - 见过负抽成的司机对平台抽成水平的判断更接近实际情况 [8] 司机群体构成与收入特征 - 高中及以下学历中壮年为主力群体:36-45岁占比39% 26-35岁占比28% 46-55岁占比27% [9][12] - 高中及以下学历司机占比75.4% [9] - 调研司机平均月收入超8000元 上海司机达1.4万元 北京深圳约1万元 [9] - 36-45岁司机月均收入8802元 46-55岁司机8506元 高中学历群体8693元 [12] 平台运营机制与司机满意度 - 平台抽成主要用于乘客优惠、司机奖励/补贴、权益保障、安全体验和技术研发 [12] - 抽成机制形成"水库"模式 反哺司乘双方并解决供需问题 [12] - 女性、年长和大专及以下学历司机对平台满意度相对较高 [1] - 认可"好服务带来好收入"的司机群体满意度显著较高 且收入水平较高 [1][13]
滴滴启动国庆中秋安全保障 AI助力全流程守护
格隆汇· 2025-09-28 13:11
假期安全保障部署 - 公司在主管部门指导下全面部署假期安保工作,完成风险排查、组织应急演练并升级技术体系 [1] - 各业务线、区域及安全团队结合节假日特点加强全天候值班部署,并针对台风等极端天气制定风险防范方案 [11] - 平台通过分析出行热区、实时动态研判、多种激励措施引导司机出车,并在交通枢纽、景区等区域加强车辆调度 [11] 技术驱动安全体系建设 - 公司应用大数据和AI技术升级安全体系,实现从风险识别到及时干预的订单全过程实时关注,安全客服与专家提供7×24小时服务 [4] - 研发安全AI模型平台,借助多模态风险研判大模型和信号融合异常识别技术,针对不同风险场景进行分级提醒与干预 [6] - 基于桔视的智能识别模型日均提示司机环境风险约1000万次,通过车联网技术向附近车辆实时提示风险 [6] - 系统智能识别驾驶安全隐患,日均阻断疲劳驾驶隐患1300余单,识别并提醒分心驾驶5000余单 [6] 用户服务与体验优化 - 平台提供多种引导工具如滴滴车站、上车点实景图、图文指引和AR导航,以帮助司乘快速会合 [11] - 车费卫士服务通过拦截、退还、赔偿三项功能保障用户车费无忧,应对未坐车收费、未及时结束订单等异常情况 [11] - 在全国超200个城市上线秋季及假期专属优惠活动,天天打车5折起,同时向司机端发放超4亿元司机奖励 [15] 司乘行为引导与协作 - 平台恳请司乘双方相互尊重、文明沟通,建议司机避免急躁、超速和疲劳驾驶,建议乘客尊重司机劳动并协助保持车内整洁 [11] - 建议乘客上车前核对车辆和司机信息,系好安全带,开启录音录像保护,并设置"亲友守护"功能分享行程 [15] - 平台鼓励用户反馈个性化安全需求,如设置"亲友守护"、报备醉酒乘车信息或选择无障碍等精准服务 [8] 账号安全与风险防范 - 平台将账号安全作为重点,识别到异常登录行为时自动启动安全防护机制并进行多重验证 [12] - 平台提醒用户切勿泄漏验证码,避免线下交易以防脱离平台保障,遭遇价格欺诈或人身安全风险 [12]
网约车司机的愤怒,更多来源于不理解市场规律
凤凰网· 2025-09-28 12:34
行业核心观点 - 网约车行业的效率和服务建立在弹性抽成机制之上 [1][7] - 司机对收入的不满源于对市场规律的不理解和不切实际的预期 [1][5][7] - 行业需遵循市场规律以促进经济复苏和生产力恢复 [9] 平台抽成政策调整 - 2025年8月滴滴、T3、曹操等平台宣布将最高抽成上限从29%降至27%以保障司机收入 [2] - 降低抽成被视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大势所趋和平台应尽的社会责任 [2] - 抽成问题复杂,需通过平台活动(如滴滴开放日)与司机、专家等多方讨论 [2] 司机收入水平分析 - 网约车司机月均收入为7623元,在六类蓝领岗位中位列第二,高于外卖和快递 [3] - 一线城市滴滴司机月收入可达11000元,宁波电动车司机月纯利润约7400元 [4] - 北京专车司机案例显示月收入可达18000元,但未计入车辆折旧成本 [3] - 网约车帮助中产家庭将车辆从生活资料转化为生产资料 [3] 行业供需与就业趋势 - 网约车司机数量持续增长,广州一个月内新增注册司机约5800人,新增日均活跃司机约4200人 [5] - 深圳和成都同期新增司机分别为4208人和4616人 [5] - 2023年滴滴在中国拥有活跃司机超过1900万,仅2025年二季度新增司机77万 [5] - 尽管司机感觉收入下降,但现有收入水平仍持续吸引新从业者进入行业 [5] 司机诉求与市场规律认知 - 部分司机提出平台联合提价诉求,但此举既违反法律也违背市场规律 [6] - 网约车需求对价格敏感,微小价格变动(如贵1元)即可能影响用户选择 [7] - 更灵活的抽成机制使平台能通过优惠券调节需求,降价反而可能带来更高收入 [7] - 司机普遍低估技术、数据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分配中的作用 [7] 司机群体结构与意见领袖影响 - 司机意见领袖通过短视频等社交媒体连接司机群体与平台,减少沟通成本 [8] - 该群体文化程度较高且交流理性,但为取悦粉丝可能采取激进姿态激发愤怒 [8] - 超过1000万网约车司机通过社交媒体紧密联系,其动向将深刻影响社会发展 [8]
清华大学调研:滴滴月度平均抽成15.3%,九成司机低于20%
新浪科技· 2025-09-28 12:00
调研中,司机普遍认为最合理的抽成比例是16%-20%,而事实上,有89%的滴滴司机实际月均抽成比例 处于或低于这一比例。 该报告还分析了滴滴司机的构成和收入情况。据调研样本,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中壮年是滴滴司机的主力 群体,本次调研的滴滴司机平均月收入超过8000元,但呈现显著的群体和城市差异。其中,上海司机平 均月收入最高,达到1.4万元,北京和深圳也保持在1万元左右。但中小城市则受制于市场和价格水平, 收入处于相对低位,且更多呈现兼职特点。 责任编辑:杨赐 新浪科技讯 9月28日中午消息,近期,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相关团队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对网约车行业影 响的实证研究》,认为电动化不仅在环境层面具有显著效益,也在重塑行业的经济格局。团队还对平台 抽成和满意度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发现:实测的全部滴滴司机月度平均抽成15.3%,九成司机月均抽成低 于20%;71.8%的司机在问卷中高估了自己的抽成比例。 报告显示,本次研究在今年7-8月展开,共对894个滴滴司机进行问卷调研、与31位司机深入访谈,并获 768位司机许可对其"收入报告"照片取证。全部调研司机中,约49.0%的司机月均抽成比例为15%-20%, 24.6%的 ...
出行量上升 滴滴发布国庆假期安全提醒
央广网· 2025-09-28 11:19
假期安全保障部署 - 公司在主管部门指导下全面部署假期安保工作,完成风险排查、组织应急演练并升级技术体系 [1] - 各业务线、区域及安全、客服、应急办等团队结合节假日特点加强全天候值班部署,并针对台风等极端天气制定风险防范方案 [14] - 平台与警方紧密协作,以保障紧急情况下用户的安全与合法权益 [14] 技术体系与AI应用 - 安全体系借助大数据和AI技术进行升级,实现从风险识别、分析研判、预警到干预的订单全过程实时关注 [3] - 安全客服和安全专家提供7×24小时在线服务,以应对各类安全需求 [3] - 公司研发安全AI模型平台,利用多模态风险研判大模型和信号融合异常识别技术,针对不同风险场景和行为进行分级提醒与干预 [5] - 基于桔视的智能识别模型日均向司机提示环境风险约1000万次,并通过车联网技术向附近车辆实时提示风险 [5] - 系统智能识别驾驶安全隐患,日均阻断疲劳驾驶隐患1300余单,识别并提醒分心驾驶5000余单 [5] 司乘体验与纠纷处理 - 平台分析出行热区并实时动态研判,通过激励措施引导司机出车,并在交通枢纽、景区等区域进行车辆调度 [14] - 采用滴滴车站、上车点实景图、图文指引、AR导航等方式引导司乘快速会面 [14] - 车费卫士服务为用户在未坐车收费、未及时结束订单等场景下的车费异常问题提供拦截、退还和赔偿三项功能保障 [14] - 呼吁司乘双方相互尊重、文明沟通,司机应避免急躁、超速和疲劳驾驶,乘客应尊重司机劳动并协助保持车内整洁 [14] 账号安全与风险防范 - 平台重点守护账号安全,识别到异常登录行为时将自动启动安全防护机制并进行多重登录验证 [15] - 平台提醒用户切勿泄漏验证码,如账号出现异常登录将第一时间发送预警信息,并避免进行脱离平台的线下交易 [15] 假期供需平衡与激励措施 - 为平衡供需,公司在超200个城市上线秋季及“十一”假期专属优惠活动,提供天天打车5折起的优惠 [16] - 在司机端发放超4亿元司机奖励,并举办司机家宴、送月饼等关怀活动 [16] - 提示乘客上车前核对车辆和司机信息,系好安全带,建议开启录音录像保护并设置“亲友守护”分享行程 [16] - 建议司机师傅规律作息,平稳驾驶 [16] 安全生态共建与挑战 - 出行场景生态复杂,安全治理面临信息少、识别难、研判和干预难度大等挑战,同时需兼顾司乘体验 [13] - 平台在夯实通用安全体系的同时,鼓励用户反馈以定制更适合自身的安全功能,如个性化设置“亲友守护”、报备醉酒乘车信息、选择无障碍或宠物出行等服务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