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船舶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威海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样板
大众日报· 2025-09-01 09:51
制度保障与组织建设 - 成立威海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工作指挥部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领导小组统筹重点工作 [1] - 全省率先印发实施《关于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实施方案》并配套重大事项工作台账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 [1] 实体经济与项目投资 - 上半年全市101个实施类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92.6亿元 [1] - 新投产亿元以上项目185个显著增强发展后劲 [1] 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 - 船舶制造自动化率高达80%实现黑灯车间改造 [2] - 服装行业采用AI大模型平台使效率提升30% [2] - 新增钓具和房车2个省级产业大脑 [2] - 3家企业被评为国家级数字领航典型案例 [2] 科技创新与产业地位 -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稳居全省首位 [2] - 成功获批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数字经济特色集聚区 [1][2] 国际市场拓展 - 对拉美中东中亚进出口分别增长22.7% 23.5%和98.4% [2] - 在坦桑尼亚建设东非商贸物流中心实现跨国合作 [2] 能源结构优化 -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达771万千瓦占比73.48%居全省前列 [3] -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 [3] 生态环境建设 - 修复造林4.4万亩 [3] - PM2.5浓度连续4年达世卫组织标准 [3] - 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连续5年保持100% [3] - 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连续6年全省最优 [3] 试点示范项目 - 入选国家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 [3] - 获批全域美丽海湾建设国家级试点 [3] - 成为省级海洋垃圾循环利用试点 [3]
威海|威海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样板
大众日报· 2025-09-01 09:18
制度保障与产业升级 - 威海市成立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工作指挥部和先行区建设领导小组 统筹推进重点工作并率先印发实施方案 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1] - 上半年全市101个实施类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92.6亿元 新投产亿元以上项目185个[1] - 新增钓具和房车2个省级产业大脑 3家企业被评为国家级数字领航典型案例[2] 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 船舶制造自动化率达80% 纺织服装行业通过AI大模型平台实现全链条数据驱动 效率提升30%[2] -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稳居全省首位[2] - 成功获批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数字经济特色集聚区[1][2] 绿色能源与环保成效 -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达771万千瓦 占比73.48%[3] -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3] - 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连续6年全省最优 PM2.5浓度连续4年达世卫标准[3] 对外开放与市场拓展 - 对拉美 中东 中亚进出口分别增长22.7% 23.5%和98.4%[2] - 在坦桑尼亚建设东非商贸物流中心 获总统现场支持[2] - 入选国家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和全域美丽海湾建设国家级试点[3] 生态治理与民生改善 - 完成42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 修复造林4.4万亩[3] - 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连续5年保持100%[3] - 入选省级海洋垃圾循环利用试点[3]
擅自改变海域用途!山海关造船重工被罚
齐鲁晚报· 2025-09-01 06:40
公开信息显示,山海关造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7年05月30日,法定代表人刘鹏,股东为秦皇岛城市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秦皇岛首秦金属材 料有限公司、青岛国海海工投资有限公司和河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Q 企业信用 青输入企业 山海关造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存续(在营、开业、在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30351662239678E 注册号: 法定代表人: 刘鹏 登记机关: 秦皇岛市山海关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成立日期: 2007年05月30日 基础信息 行政许可信息 行政处罚信息 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信息 列入 ■ 营业执照信息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30351662239678E · 企业名称: 山海关造船重 · 注册号: ·法定代表人: 刘鹏 ・类型: · 成立日期: 2007年05月3 · 注册资本: 124097.903901万人民币 · 核准日期: 2020年01月0 · 登记机关:秦皇岛市山海关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登记状态: 存续(在营、 · 佳所: 秦皇岛市山海关经济技术开发区船厂路1号 ・经营范围: 金属船舶、海洋工程装备的制造、修理及技术服务;金属结构制造、修理与 ...
中上协:上半年全市场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01万亿元 分红回购规模再创新高
新华财经· 2025-08-31 13:50
新华财经北京8月31日电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度经营业绩报告》, 2025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态势,GDP同比增长5.3%,内需贡献率近七成,居民收入 保持增长。截至8月31日,我国境内股票市场(沪、深、北三家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全市场")共 5432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数据显示,我国上市公司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内生动能基础稳 步夯实,科技叙事主线愈发鲜明,新质生产力加速成长,股东回报意识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 成效。 一、整体经营情况 2025年上半年,全市场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01万亿元,同比增长0.16%。第二季度营收18.11万亿 元,同比增长0.43%,环比增长7.15%。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00万亿元,同比增长2.54%,增速较上年全 年提升4.76个百分点。 全市场近六成公司营收正增长,超四分之三公司实现盈利,2475家公司净利润正增长,1943家公司营 收、净利双增长。 剔除金融行业,实体上市公司实现营收30.42万亿元,与上年同期持平;实现净利润1.59万亿元,同比增 长0.94%。 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上市公司上半年 ...
5432家上市公司亮出半年成绩单,总营收超35万亿元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31 12:34
A股半年报披露收官。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的最新报告,截至8月31日,我国境内股票市场 (沪、深、北三家证券交易所,简称"全市场")共5432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 数据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内生动能基础稳步夯实,科技叙事主线愈发鲜明,新质生 产力加速成长,股东回报意识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半年实现净利润3万亿元 从整体经营情况看,上半年,全市场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01万亿元,同比增长0.16%;实现净利润 3.00万亿元,同比增长2.54%,增速较上年全年提升4.76个百分点。 全市场近六成公司营收正增长,超四分之三公司实现盈利,2475家公司净利润正增长,1943家公司营 收、净利双增长。 剔除金融行业,实体上市公司实现营收30.42万亿元,与上年同期持平;实现净利润1.59万亿元,同比增 长0.94%。 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上市公司上半年营收增幅明显,分别为9.03%、4.90%、6.08%,创业板净利润 增速11.18%,远超市场整体水平。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盈利水平大幅修复,营收、净利增速分别为 4.80%、10.01%,分别比上年同期提升0.97和2 ...
中国船舶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盈利能力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31 07:27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403.25亿元,同比增长11.96%,归母净利润29.46亿元,同比增长108.59% [1] - 第二季度单季度营业总收入244.67亿元,同比增长17.93%,归母净利润18.19亿元,同比增长79.88% [1] - 扣非净利润28.91亿元,同比增长141.23%,显示主营业务盈利大幅改善 [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从8.17%提升至12.21%,同比增幅49.37%,净利率从4.06%提升至8.32%,同比增幅104.94% [1] - 每股收益0.66元,同比增长108.54%,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53元,同比转正并增长161.73% [1] - 三费占营收比从1.11%升至1.81%,但费用增长被收入增长有效覆盖 [1] 资产负债结构 - 货币资金617.66亿元,同比增长7.98%,现金资产状况健康 [1][2] - 应收账款从28.19亿元降至18.15亿元,同比下降35.61%,回款能力增强 [1] - 有息负债从185.62亿元降至141.24亿元,同比下降23.91%,负债结构优化 [1] 投资回报与历史对比 - 公司去年ROIC为3.32%,净利率4.91%,产品附加值不高 [1] - 近10年中位数ROIC为-0.03%,2016年最低达-6.48%,历史投资回报表现较差 [1] - 上市26年年报中亏损5次,长期财务表现一般 [1] 机构持仓与市场预期 - 国泰中证军工ETF持有2595.35万股为最大持仓基金,规模156.01亿元,近一年净值上涨57.42% [5] - 广发基金刘彬管理的广发成长精选混合A持有580万股,该基金经理擅长价值股和成长股挖掘 [3][4] - 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全年业绩73.47亿元,每股收益1.64元 [3] 现金流与偿债能力 -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比例为73.5%,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为9.29%,需关注现金流状况 [3] - 每股净资产11.79元,同比增长8.25%,资产积累稳步提升 [1] 业务驱动因素 - 公司业绩主要依靠研发驱动,需关注技术创新的实际转化效果 [2]
中国重工(601989.SH)上半年净利润17.45亿元,同比增长227.07%
格隆汇APP· 2025-08-31 00:49
营业收入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6.21亿元 同比增长47.56% [1] 净利润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45亿元 同比增长227.07% [1] 每股收益 - 基本每股收益0.077元 [1]
中国船舶(600150.SH)上半年净利润29.46亿元,同比增长108.59%
格隆汇APP· 2025-08-31 00:46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03.25亿元 同比增长11.96% [1] -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9.46亿元 同比增长108.59%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659元 [1]
象屿海装冲刺新三板,厦门象屿造船业务上半年营收31.92亿元,启东新厂已接16艘新船订单
华夏时报· 2025-08-30 21:18
公司资本运作 - 控股子公司象屿海装申请在新三板挂牌 已完成公司更名及注册资本从2.41亿元增至3.60亿元的关键筹备工作 [2] - 厦门象屿对象屿海装持股比例由36%提升至51% 并承诺挂牌后继续保持51%控股股权 控制权不会变更 [3] - 象屿海装通过司法拍卖进行资产扩张 2017年出资5.76亿元收购南通明德重工资产 2024年8月斥资4.4亿元竞得宏强重工核心资产 [3][4] 财务表现 - 2023年象屿海装实现扭亏为盈 资产总额35.29亿元 营业收入47.50亿元 净利润6.94亿元 [5] - 2024年象屿海装资产总额65.16亿元 营业收入59.32亿元 净利润5.44亿元 [5] - 厦门象屿2024年上半年整体营业收入2039亿元 归母净利润10.32亿元 同比增长32.48% 净资产收益率4.99% [7] 业务运营 - 造船业务2024年上半年营收31.92亿元 同比下降4.97% 主要因部分订单转移至处于投产准备阶段的启东新船厂 [2][6] - 启东象屿海装8月1日正式投产 目前已接单16艘 预计满产年产值突破30亿元 [2][6] - 三基地(南通/如皋/启东)协同生产格局形成 全面达产后合计年产值预计达100亿元 [6] 订单情况 - 2021-2023年新接订单分别为26/35/37艘 年末在手订单分别为35/50/64艘 [5] - 截至2024年末在手订单89艘 排产至2029年 2024年上半年新签订单15艘 6月底在手订单91艘 [5] - "吉象"型64000DWT散货船成为标杆产品 累计订单127艘 市场占有率连续三年居同吨位船型国内前二 [7] 行业发展 - 船舶行业自2021年起进入景气周期 推动象屿海装实现扭亏为盈 [5] - 公司交付多型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 包括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海上风电安装船/海缆敷设船等特种船舶 [7]
中国重工因吸收合并股票将于9月5日摘牌,此前被处罚正面临股民索赔
搜狐财经· 2025-08-30 20:02
公司终止上市及合并安排 - 中国重工因被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而终止上市 股票将于2025年9月5日终止上市暨摘牌 不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 [2] - 中国重工A股股东持有股票按1:0.1339比例转换为中国船舶A股股票 [2] - 合并完成后中国船舶承继中国重工全部资产、负债、业务及权利义务 中国重工注销法人资格 [2] 财务违规及行政处罚 - 中国重工因未准确计提子公司存货减值导致2018年多计利润7181.24万元 2019年多计利润10711.29万元 2020年少计利润12200万元 [2] - 北京证监局对公司处以150万元罚款 对王良、姚祖辉分别处以60万元罚款并警告 [3] - 投资者在2019年4月28日至2023年7月12日期间买入且期末持有可依法索赔 [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注册资本228.02亿元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王永良 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 [3] - 主营业务涵盖海洋防务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深海装备、舰船配套及机电装备、战略新兴产业五大板块 [3] - 员工人数27681人 参股公司91家包括大连船舶重工集团等企业 [3][4] 近期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41.55亿元、466.94亿元和554.36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11.67%、5.75%和18.70% [4]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12亿元、-7.82亿元和13.11亿元 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106.06%、64.64%和266.60% [4] - 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55.49%升至2024年62.04% [4] 企业风险状况 - 天眼查显示公司自身风险314条 周边风险5906条 预警提醒风险725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