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产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广发证券资产管理(广东)有限公司广发资管现金增利货币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基金经理变更公告
基金经理变更公告 - 广发证券资产管理(广东)有限公司旗下广发资管现金增利货币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发生基金经理变更 [1] - 公告发布日期为2025年8月2日 [1][2] 产品性质说明 - 该产品为按照《证券公司大集合资产管理业务适用〈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操作指引》进行规范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1] - 产品经中国证监会备案,投资者人数不受200人限制 [1] - 产品按照《基金法》等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及中国证监会规定管理运作 [1]
黑石集团告诉员工他们可以于8月4日返回纽约办公室。
快讯· 2025-08-02 01:06
公司动态 - 黑石集团通知员工将于8月4日返回纽约办公室 [1]
Silvercrest Asset Management Group(SAMG)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01 21: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第二季度可支配资产管理规模(AUM)增加10亿美元 主要受益于市场表现强劲 但净资金流为负值[4] - 2025年新增有机客户账户资金达50亿美元 过去四个季度累计新增约20亿美元[4][5] - 截至第二季度末 可支配AUM达237亿美元 环比增长4.4% 同比增长9.7% 总AUM创新高达367亿美元[5][8] - 第二季度营收3070万美元 同比下降1% 主要因AUM组合变化导致平均管理费率下降[8] - 第二季度净利润310万美元 归属于A类股东的净利润为190万美元 每股收益0.21美元[8][10] - 调整后EBITDA为570万美元 占营收18.7% 调整后净利润330万美元 每股收益0.26/0.25美元(基本/稀释)[1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全球价值股票团队组建一年来已取得进展 新增分析师和营销支持人员 正在集中机构分销资源[19][20] - OCIO业务近期赢得一个3亿美元家族办公室客户 目前有1亿美元项目进入最终阶段[47] - 财富管理业务表现稳定且粘性强 机构业务费率较低导致整体费率下降[3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持续在亚特兰大、都柏林和新加坡进行战略投资 拓展欧盟市场 正在向爱尔兰央行申请信托牌照[38] - 已完成1200万美元股票回购计划 5月23日宣布新2500万美元回购计划 第二季度已执行1530万美元回购[6][25] - 董事会批准季度股息从每股0.20美元增至0.21美元 增幅5%[7] - 公司采取平衡资本配置策略 在股价具有吸引力时优先回购 同时保持并购灵活性[29][3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对2025-2026年有机资金流入持乐观态度 预计战略投资将逐步见效[5] - 可衡量的新业务管道约2亿美元 较上季度翻倍 但实际潜在机会远大于此[22] - 运营杠杆效应需要时间体现 预计到2026年随着招聘放缓将显著改善[38][39] - 市场营销支出增加暂时推高G&A费用 已识别部分节省措施将在未来季度显现[44]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业务管道情况与全球价值团队进展[16][17] - 全球价值团队建设进展顺利 已增加分析师和营销人员 正在招聘国际业务开发专员[19][20] - 可量化管道约2亿美元 但实际潜在机会更大 团队六个月内获得大额投资者被视为快速进展[22] 问题: 股票回购细节与资本配置策略[24][27] - 第二季度回购1530万美元股票 平均价格低于当前交易价 剩余约1000万美元回购额度[25][26] - 资本配置优先考虑股息增长和有吸引力的回购 并购需符合战略且估值合理[29][30] 问题: 费率趋势与运营杠杆前景[35][36] - 机构业务增长将继续压低整体费率 但长期将带来运营杠杆[36] - 运营杠杆需待招聘放缓后显现 预计2026年恢复历史水平[38][39] 问题: OCIO业务发展状况[45][46] - OCIO管道较前期有所减弱 但有一个1亿美元项目进入决赛 此前赢得3亿美元家族办公室业务[47]
匡伟离任兴证资管金麒麟领先优势一年持有期混合
中国经济网· 2025-08-01 16:21
基金经理变动 - 匡伟离任兴证资管金麒麟领先优势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经理 [1] - 匡伟2008年进入金融行业 曾任天相投资和万家基金医药分析师 [1] - 2014年10月加入兴证资管 历任研究员 投资经理 部门总经理助理等职 [1] - 现任公募业务部副总经理 权益投资副总监 基金经理 [1] 基金表现 - 兴证资管金麒麟领先优势一年持有期混合A/C成立于2020年4月13日 [1] - 截至2025年7月31日 今年来收益率均为20.10% [1] - 成立以来收益率分别为29.61%和36.77% [1] - 累计净值分别为1.3651元和2.1003元 [1]
又一次,全球市场的逻辑该变了!
美股IPO· 2025-07-31 21:32
美国经济与美元资产表现 - 美国二季度经济超预期反弹 美元有望迎来2025年首个月度上涨 涨幅高达3% [1][3] - 美股在AI热潮推动下不断刷新历史新高 [1][3] - 全球投资者此前共识认为特朗普政策将损害美元与美股前景 但该逻辑正面临剧烈反转 [3] 非美资产表现遇冷 - 欧洲股市 新兴市场资产和黄金集体遇冷 金价经历去年11月以来首次三月连跌 [5] - 新兴市场股指连续三日下跌 欧元兑美元跌破1.15 创2023年5月以来最大月度跌幅 [5] - 欧洲股市相对于美股的领先优势已消失 [5] 全球资产重新定价 - "非美交易"逻辑正被重估 投机资金开始撤退 趋势型对冲基金平掉美债空头头寸并减持欧洲股票仓位 [7] - 市场过去极度低配美元 如今正逐步回补 投资者准备增配美元资产因美国经济与企业盈利将跑赢欧洲 [8] - 美欧贸易协议框架缓解全球贸易紧张局势 打击了非美资产溢价逻辑 [8] 美元资产前景分歧 - 有观点认为向美股的轮动不会持续到年底 并计划在欧元兑美元1.14时买入欧元 [9] - 部分机构仍坚持美元长期下跌观点 但若美国增长持续超预期将改变看法 [9] - 美国科技股和AI热潮或继续推动美股表现优于其他市场 但关税可能推高消费者价格导致增长停滞 [9] 美元强势的潜在影响 - 美元更持续的反弹将成为全球投资者的关键痛点交易 市场情绪正发生实质性转变 [10] - 美元强势若持续 将对非美资产配置者构成挑战 对全球股市 黄金和新兴市场资产产生下行压力 [10]
中泰资管天团 | 田宏伟:对FOF投资组合构建、基金选择以及投资目标的再思考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7-31 19:32
FOF投资的时代变迁与演化趋势 - FOF投资经历了从多资产配置到多策略配置的演变 随着国内投资工具的丰富 全球配置和跨资产类别配置成为可能 QDII基金 港股通 商品基金和ABS/Reits产品拓展了配置空间 [3][4] - 2022年后公募FOF多资产配置条件成熟 2024年FOF配置黄金比例显著提升 对业绩稳定作出贡献 [4][5] - 多资产配置需关注资产间低相关性 但极端情况下可能出现相关性骤升 如2009年金融危机中股票与信用债同步大跌 [7] 组合构建:从多资产到多策略 - 多策略配置在量化私募中应用广泛 结合多种指增策略可提升超额收益稳定性 高频交易策略护城河更高 [7] - 公募FOF广泛采用多策略配置 通过分散子基金组合降低单一风险因子暴露 但需警惕策略间的多重共线性风险 如2024年2月小盘股流动性危机导致量化产品大幅回撤 [8] - 真正有效的多策略配置需规避单一因子过度暴露 某团队管理的量化FOF在2024年事件中回撤较小即得益于此 [8] 基金选择的重要性 - 基金优选仍是FOF投资核心支柱 优秀基金经理的alpha能力在2025年出现全面回归 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大幅超越主流指数 [11] - 评估基金经理alpha需剥离行业beta和主题beta 风险管理能力成为新考察维度 监管政策开始强调基金业绩不能过度偏离基准 [12] - FOF产品可通过资产配置和组合投资 在保留alpha能力的同时降低最大回撤 [12] 投资目标的锚定 - 绝对收益应作为基金第一目标 但需拉长考察周期至三年以上 监管层建议将投资者平均盈利幅度纳入考核 [16] - 跑赢业绩基准是资管业务本源 2021年后部分权益基金跑输沪深300影响行业健康发展 FOF产品需长期超越自身基准 [17][18] - 排名领先不应刻意追求 否则易引发羊群效应 实现绝对收益和基准超越后自然能获得较好排名 [19]
又一次全球市场的逻辑该变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7-31 18:49
全球资产配置逻辑反转 - 市场共识从"非美交易"转向重估美元资产 美国二季度经济超预期反弹推动美元结束上半年颓势 美元有望迎来2025年首个月度上涨 涨幅达3% [1] - 美股在AI热潮推动下不断刷新历史新高 欧洲股市相对于美股的领先优势消失 新兴市场股指连续三日下跌 欧元兑美元跌破1.15 创2023年5月以来最大月度跌幅 [1] - 黄金经历去年11月以来首次三月连跌 投机资金开始撤离美元贬值押注 对冲基金平掉美债空头并减持欧洲股票仓位 [1][2] 机构观点分歧 - Pictet资产管理认为市场过去"极度低配"美元 现正回补美元资产 因美国经济与企业盈利将跑赢欧洲 [2] - 巴克莱分析显示"世界其他地区交易"由做空美元浪潮推动 但该趋势已减弱 CTA基金关闭美债空头并减少欧洲股票敞口 [2] - Edmond de Rothschild预计向美股的轮动不会持续到年底 计划在欧元兑美元1.14时买入欧元 [3] 美元资产持续性争议 - 东方汇理坚持美元长期下跌观点 但承认若美国增长持续超预期将改变看法 预计科技股和AI将继续推动美股跑赢其他市场 [3] - 英国对冲基金Nutshell提醒标普500在8-9月历史表现最差 波动性最高 建议本周减仓进入防守状态 [3] - 巴克莱警告美元持续反弹将成为"关键痛点交易" 市场情绪已转变 投机资金撤离欧洲股票和美债空头 [4] 潜在市场影响 - 美欧贸易协议框架缓解全球贸易紧张担忧 打击了欧元、黄金、新兴市场等"非美资产"的溢价逻辑 [2] - 美元强势持续将挑战非美资产配置者 对全球股市、黄金和新兴市场构成进一步下行压力 [4]
摩根资产管理王琼慧:多元配置时代,让投资更从容
中国基金报· 2025-07-31 18:20
多元资产配置策略 - 多元资产解决方案在全球快速崛起,核心逻辑在于跳出对单一资产的依赖,通过科学分散配置应对市场波动 [1] - 近二十年间多元配置策略解决投资者三大痛点:低利率环境收益渴求、资产价格高波动、经济周期频繁轮动 [1] - 60/40股债组合(60%MSCI全球股票+40%彭博全球债券)在1990年以来的36年中,27个年度实现正收益,正回报比例达75% [1][5] - 资产配置类比均衡饮食:股票为"蛋白质"、债券为"碳水"、黄金等商品资产为"维生素" [1] 摩根资产管理优势 - 全球多资产配置产品线规模突破3万亿元人民币 [2] - 全球布局覆盖70多地,拥有超过1300位投资专家全天候解析市场 [2] - 国内团队对港股市场具有独特敏锐度,同时共享全球平台对美国AI产业等前沿研判 [2] 产品创新与成果 - 2024年推出摩根中证A50ETF并增设强制季度分红机制,带动宽基ETF分红潮流 [3] - "A系列ETF"累计为持有人分红2.3亿元 [3] - FOF产品矩阵(如双季鑫FOF、海外稳健配置FOF等)融合跨市场跨资产配置需求 [3] - 摩根盈元稳健三个月持有期混合FOF即将推出,旨在优化持有体验 [3]
李公明︱一周书记:国家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会……破产?
新浪财经· 2025-07-31 14:36
书籍背景与作者 - 瑞·达利欧新著《国家为什么会破产:大周期》英文版于2025年3月出版,中译本由中信出版社于2025年6月推出,翻译出版周期仅三个月[2] - 作者为桥水基金创始人,管理资产规模位列"美国最重要的私营公司"榜单第5位(《财富》杂志),被CIO称为"投资界的史蒂夫·乔布斯"[2] - 书中附赠解读本手册,包含15位金融机构人士、经济学家和财政官员的推荐语及5篇评论文章,目标读者为经济决策者、金融从业者及投资人士[2] 核心理论框架 - 提出"整体大周期"理论,由五大驱动力量构成:债务/信贷/货币/经济周期、内部秩序周期、外部秩序周期、自然力量及人类创造力[7] - 短期债务周期平均持续6年(±3年),长期债务周期约80年(±25年),不可持续的债务创造是引发危机的永恒普适因素[8] - 当前处于大周期第80年,特征为:主要国家高负债、内部政治分裂、国际关系紧张、自然灾害频发及技术加速创新[9] 债务与货币体系分析 - 国家破产本质是央行丧失正常偿债能力,印钞偿债将导致货币贬值与通胀性衰退[12] - 历史大周期晚期典型应对措施包括:强制他国购买债务、选择性冻结资产、债务货币化重组、资本管制及创造新货币[9] - 美国2025年面临五大挑战:巨额债务、国内政治冲突、中美科技战、气候变化及国际秩序重构[14] 政治经济周期 - 民主国家政治周期与经济周期同步,领导人支持率随承诺落空而下降,可能转向极端政策[10] - 专制制度常取代失效的民主制度,通过民粹主义宣传、简化复杂问题及权力集中实现转型[10] - 国际秩序正从多边主义转向单边主义,联盟关系随利益快速重组,特朗普政策加速这一进程[11] 技术与其他驱动因素 - 人工智能等技术进步与其他四大力量交互影响,在良好金融环境下加速发展,但依赖信贷扩张易引发泡沫[12] - 自然灾害成本持续上升,主因包括环境污染、人口密度增加及全球化接触[11] - 应对大周期需采用"3%三部分"方案(削减支出、增税、降利率),配合"和谐去杠杆化"[16] 投资方法论 - 建议依据概率行事,进行全球化多样化投资,重点关注基本面稳健的国家[17] - 强调风险意识原则:"无担忧者应担忧,忧心者无须过虑",主动防范优于被动暴露[17] - 未来5-10年将现秩序巨变,当前强势主体可能衰落,需动态调整投资策略[16]
摩根资产管理美联储7月会议快评: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 淡化9月降息预期
新浪基金· 2025-07-31 09:01
美联储7月利率决议分析 - 美联储维持基准利率区间在4 25%至4 5%不变 符合市场预期 但有两名委员投票支持立即降息25个基点 这是自1993年以来首次出现两位理事反对多数决议 [1][2] - 声明将经济不确定性描述从"已经减少"改回"仍然偏高" 鲍威尔解释这反映自上次会议以来不确定性未减 主要与对等关税谈判扰动有关 [2] - 6月美国失业率降至4 1% 二季度GDP环比折年率达3% 但制造业PMI连续4个月低于荣枯线50 显示经济数据分化 [1] 货币政策立场与前瞻指引 - 美联储强调政策需平衡双重风险:过早降息可能无法彻底解决通胀 过晚行动或伤害就业市场 当前货币政策维持适度紧缩 [2] - 鲍威尔回避政治问题 强调美联储独立性 未正面回应9月降息可能性 表示需观察关税对通胀和经济韧性的长期影响 [2] - 联邦利率期货显示市场对9月降息概率预期从63%降至49% 关键取决于未来两次就业和CPI数据是否显示失业率急升且通胀未大幅上升 [3] 经济与市场影响 - 摩根资产认为美国经济衰退风险有限 增长放缓或温和 欧洲等地经济复苏及企业盈利势头对风险资产形成支撑 [3] - 美股表现分化:道指跌0 38% 标普500跌0 12% 纳指涨0 15% 美元指数持平 10年期美债收益率收于4 38% [1] - 对等关税政策对通胀影响刚开始显现 需求疲软和不确定性增加可能导致就业增长放缓 但公司维持美联储年内至少降息一次的预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