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传感器
icon
搜索文档
产品涵盖6大系列、40余款型号、20+机器人厂商深度合作 这家公司25年开发机器人力学训练系统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4-30 16:53
人形机器人市场预测 - 预计2027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超10000台,2030年达38000台,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83% [1] - 关键技术(伺服电机、谐波传动、传感器)加速迭代,开发成本已达最优水平 [1] 神源生智能公司概况 - 专注力测试技术产业化,产品包括多维力传感器、扭矩传感器,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力感知领域 [2] - 依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技术支持,具备正向设计能力,可定制高性能、低成本传感器 [6] - 产品线覆盖6系列40多型号,量程10N-100kN,合作国内20多家头部机器人企业 [10] 六维力传感器技术突破 - 2024年将发布高精度六维力测力平台,支持三维空间六自由度力学数据同步测量 [6] - 便携式六维力测力板具备30多组分析参数,整体刚度高、可自由组合,性价比优于进口产品 [6] - 测力阵列技术可应用于大健康、运动员训练及疾病早期发现(如帕金森症) [8] 传感器市场趋势 - 2025年人形机器人进入商业化阶段,传感器出货量达万级,2026/27年预计5万/10万套 [11] - 国产六维力传感器价格1.5万-3万元(外资品牌5万-8万),通用型价格将持续下探 [12] - 定制化高性能传感器价格或维持高位,市场将出现价格分化 [12] 国际化布局与贸易影响 - 产品覆盖欧美多国(英、美、德等),核心性能指标已对标国际一线品牌 [15][18] - 中美关税战短期影响出海业务,但长期贸易互补性强(2024年双边贸易额6882.8亿美元),公司计划通过区域化生产降低成本 [17][18] - 国际六维力传感器市场2019-2032年复合增长率8.17% [18] 行业竞争与未来展望 - 中美关税战或加速国产品牌替代国际品牌,公司有望扩大市场份额 [21] - 目标成为全球影响力品牌,拓展人形机器人及传感器应用领域 [21]
安培龙20250429
2025-04-30 10:0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为传感器行业 公司为安培龙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业绩情况 - 2024 年营收 94.4016 亿元,同比增长 25.93%;净利润 8264 万元,同比增长 3.37%;扣非后净利润 7460 万元,同比增长 2%;经营性现金流 9023 万元,同比增长 5.7%;销售毛利率 32.24%,同比提升 0.41 个百分点[4] - 2025 年一季度营收 2.6127 亿元,同比增长 42.15%;净利润 2037 万元,同比增长 59.49%;扣非后净利润 1856 万元,同比增长 63.85%[6] - 压力传感器是主要增长动力,2024 年营收 4.68 亿元,同比增长 32.17%,占总营收 49.78%;2025 年一季度营收 1.4013 亿元,同比增长 70.49%,占比 53.63%[4][6] - 汽车领域是主要下游驱动力,2024 年营收 5.2005 亿元,同比增长 32.84%,占总营收 55.31%;2025 年一季度营收 1.499 亿元,同比增长 54.69%,占比 57.37%[4][6] 费用端和盈利端展望 -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尤其在 IC 设计、MEMS、自驾及力传感等领域,研发费用将快速增长且总额较大;前装市场管控加强,有望减少坏账计提对利润的影响;销售规模扩大,期间费用率预计下降,对净利润产生积极影响[7] - 预计 2025 年压力传感器业务持续提升,热敏电阻和温度传感器业务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氧传感器前装市场下半年有望恢复增长;力传感领域下半年有望批量生产,但贡献可能不大;2025 年营业收入增长不低于 20%;毛利率因客户端降价和春节因素可能波动,但总体预期乐观[7][8] 折旧费用情况 2025 年折旧费用预计与 2024 年相似,每季度约三四百万,主要源于厂房;老厂房每月租金约 30 多万,下半年转移至新厂房,减少租金支出,有助于消化费用压力[9] 六维力传感器 - 更倾向采用玻璃基底或 API 高灵敏度应变片技术,传统应变片输出灵敏度低、过载能力差,不适合恶劣环境;玻璃微结构仿真精度可达 1%,实际串扰 2% - 3%,能满足用户需求;预计 6 个月内实现玻璃微绒技术的六维力传感器产品,正在测试精度和串扰性能[10] - 目前在抗冲击方面有改进空间,未来发展方向可能转向 AIN 或硅基材料,这些材料鲁棒性和耐久性更好,适合人形机器人应用[21][22] 氧传感器和氮氧传感器 - 是国内首家在车载端实现氧传感器国产替代的公司,已有两个车厂品牌使用产品,八个规格获工信部公示,每月供应量达几千个,预计未来增加;氮氧传感器是氧传感器升级版,将成欧七标准前装必选项,预计 2027 年 1 月实施,进口替代空间乐观[2][11][12] - 在氮氧传感器和氧传感器领域有显著技术优势,氮氧传感器在乘用车领域有先发优势,直接进入氮氧检测环节;2024 年 11 月开始小批量向主机厂供应氧传感器并装车认证,反馈满意;欧 7 法规实施将带来巨大市场增量[13] 力传感器领域 - 构建了完整的力传感器产品体系,包括单向力、3D 力和六维力三大核心品类,服务于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汽车领域;掌握金属应变片技术和 MEMS 硅基应变片技术[14] - 力矩和单向力采用玻璃微焊技术路径,已与客户进行样品交付及测试;六维力金属片已实现样品交付,准确度 0.5%、互扰串扰 1%、重复精度 0.2%,正在通过知名工业自动化企业验证以进入批量应用阶段[15] - 自动驾驶 IMU b 传感器适用于最新一代自驾系统的产品获国内头部厂商项目定点,2025 年第四季度小批量量产;投入约 4000 万元建设年产约 160 万支 EMB 力传感器生产线[15] 客户结构及收入构成 - 2024 年汽车业务增长快,麦格纳、北美 t 客户等新客户贡献显著,北美 t 客户温压一体化管理系统占全球供应比例接近 30%;新增大客户斯坦利斯预计 2025 年贡献率提升;热敏电阻方面,杰温、尼尔、赛力斯、英博等是重要合作伙伴[16] - Selenex 2025 年增速快,预计年收入达比亚迪级别(约两亿以上),目前比亚迪在公司收入占比不到 20%[5][17] - 海外客户毛利率相对更好,预计未来占比上升[5][18] 应对降价压力措施 采取自动化提升、供应链降本以及技术降本措施应对降价压力,有望使毛利率回到 30%以上[5][18][19] 力矩传感器项目 2025 年规模可能几万套,2026 年几十万套,后年至少上百万套;单个前轮传感器价值约 160 元,2025 年预计出货几千到几万个,最乐观一两万个;2025 年以国内客户为主,先国内应用推广再对接北美大客户[20] 传感器产能及市场情况 - 2024 年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产能约 2000 万 - 2200 万支,产能利用率理想,生产约 1600 万支,销售接近 1400 万支;2025 年一季度增长迅速,预计全年产量 2000 万 - 2200 万支[24][25] - 温压一体传感器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占整体陶瓷压力传感器数量比例约 30% - 40%,营收占比达 40%,比例预计继续上升;2024 年交付约三四百万支,T 客户份额不到 100 万支,占比不到 30%;2025 年 4 月每月平均向 T 客户交付约 5 - 6 万套,累计 15 - 18 万套,营收约 700 - 900 万元;目前在 T 客户中的供给份额略高于 1/3[26][28][29] 各客户产品供应情况 - 在比亚迪热管理领域,PTC 热敏电阻供应量超 70%,温度传感器供应量约 40% - 50%,主要提供陶瓷电容和其他陶瓷元件;2025 年预计多种新产品量产,扩大温度传感器应用,销售额预计快速增长[30] - 向特斯拉提供陶瓷电容及 CCM 一体化产品,未来计划扩展至 ECU 等领域[31] - 2025 年在赛力斯批量供应空调系统及发动机温压一体传感器,成为电机系统主力供应商,预计相关业务收入达几千万元,还为赛力斯旗下厂商提供热管理解决方案[32] 机器人业务进展 - 主要应用单轴力传感器和六维力传感器,3D 力传感器应用场景少;产品单例应用扩展到机器狗、割草机器人等领域;力矩传感器 2025 年已有多个客户交样,预计有较好增长[33][34] - 六维力传感器金属工艺已完成送样,玻璃微容工艺在测试阶段;明确送样本体厂商 1 家,交流合作厂商至少 10 家以上,部分进入批量结账阶段[35] - 单向力应用于机器狗等,已陆续送样,部分达第二轮或第三轮;基于硅基芯片和玻璃微机电系统工艺的产品开始批量生产,2025 年 6 月产能达批量生产水平;六维力基于金属应变片技术的工艺已供样给国内一家整车厂,硅基六维力传感器预计 2025 年下半年推出市场;2025 年销售额乐观估计几万个单位,不乐观几千个单位,总销售额预计百万级别,2026 年收入展望更好[36][37] 业绩展望和重点布局方向 - 2025 年汽车领域重点发力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应用、MEMS 压力传感器应用、陶瓷电容增长、温度传感器应用;储能温度传感和电机温度保护生产预计有较大增长;压力传感器多年持续增长,氧和氮氧传感器成重要增长点,力矩传感等方面也会发展;公司有短期、中期、远期项目,9 类产品品类丰富,要求每年保持 20% - 30%稳定增长[39][40] 市场拓展情况 - 国内夯实车规级压电陶瓷领域领先地位,加大对头部汽车厂商销售拓展力度;泰国工厂年底有望逐步实现建设目标;在比利时设立研发公司专注手机产业链研发,2025 年在德国成立新公司拓展欧洲主机厂市场;拓展日本、韩国和印度等国际市场[41] 增长潜力领域 MEMS 压力传感器和玻璃微熔压传感器领域未来增量市场明确,随着 MEMS 压力传感器数量级增长和玻璃微熔压力传感器需求增加,将成重要增量市场[43] 国产替代受益情况 在汽车和机器人领域,定点客户持续增加,受益于国产替代,未来增长确定性高[4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 年北美 T 客户涉足储能领域,2025 年第二季度可能小批量交付匹配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的订单[18] - 国内机器人厂商优必选明确高灵敏度应变片适合需求,北美大客户 ATI 主要使用硅基应变片,硅基材料在人形机器人应用中更具前景[20] - 硅基材料技术壁垒高,但公司有多年积累,认为玻璃微结构可能是可行路径并充满信心[23] - 天玑智能 2025 年 6 月后收入情况预计较好,2025 年放量集中在一维力传感器,六维力传感器量不大[38] - 每年持续增加定点客户,2025 年过年至今来访客户数量显著增加[42]
柯力传感一季报净利润同比大增76% 机器人赛道成战略支点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11:13
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达3 16亿元 同比增长27% 净利润7565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76% [1]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约13亿元 同比增长20 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61亿元 同比减少16 6% 但扣非净利润达1 93亿元 同比增长10 7% [1] 战略布局 - 公司锚定工业测控与计量 智慧物流 能源环境测量 机器人传感器四大投资板块 机器人赛道战略地位显著提升 年报中"机器人"一词出现频次从2023年17次激增至2024年38次 [1] - 2025年一季度完成对开普勒机器人的战略投资 核心产品为人形机器人和灵巧手 同时通过产业基金参投德壹机器人 主攻AI理疗健康机器人领域 [1] 技术研发与市场开拓 - 2024年公司六维力 力矩传感器完成人形机器人手腕 脚腕 工业臂 协作臂末端的产品系列开发 掌握结构解耦 算法解耦 高速采样通讯等关键技术 已向50多家国内人形机器人 协作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客户送样 部分客户进入批量订单阶段 [2] - 新组织架构"机器人传感事业部" "深圳机器人传感器研发团队"首次在年报中高频出现 公司提前储备独立厂区以保障机器人传感器产能 计划于2025年全面运营机器人传感器事业部 [2] 研发规划与未来展望 - 公司组建跨区域研发团队 推进甬深两地协同 规划建设工业传感器研究院与物联网产业研究院 深化多物理量融合传感器开发 [2] - 2025年战略投资从"投广"向"投专"转变 聚焦机器人全身传感器领域 重点突破六维力 力矩 编码器等核心传感器投资 [2] - 2025年将向低空经济 环境能源设备测量 智能制造等领域广泛延伸 通过投资与业务协同发展 打造航空母舰式产业矩阵 [2]
安培龙(301413):汽车领域多点突破 垂直产业链布局打造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50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9.40亿元,同比增长25.93%,归母净利润8263.76万元,同比增长3.44% [1]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 [1] - 2024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9023万元,与利润匹配 [2] 产品与业务 - 压力传感器实现收入4.68亿元(+32.17%),收入占比49.8%,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 [1] - 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实现收入3.69亿元(+2.7%),汽车领域收入快速增长 [1] - 氧传感器及其他实现收入1775.83万元,公司成为国内首家获得汽车前装市场氧传感器定点的企业 [1] - 氮氧传感器芯体已实现小批量交付 [1] 盈利能力与成本 - 2024年综合毛利率32.24%,同比上升0.42pct [1] - 管理费率上升1.38pct,研发费率上升0.31pct [1] - 资产减值损失1158万元,信用减值损失1521万元 [1] 技术与研发 - 公司依托敏感陶瓷技术、MEMS技术两大平台,布局集成电路设计与研发技术 [2] - 形成材料+IC芯片+传感器模组的垂直产业链布局 [2] - 与天机智能合作研发基于MEMS硅基应变片+玻璃微熔工艺的力传感器 [2] - 单向力传感器及力矩传感器已完成开发,25年将重点开发六维力传感器 [2] 行业与市场 - 公司是国内车规级压力传感器进口替代的领先企业 [1] - 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为力传感器带来新机遇 [2]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76亿元、14.39亿元、16.88亿元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4亿元、1.52亿元、1.83亿元 [2]
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
郑州日报· 2025-04-29 08:45
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支持 - 国家重申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鲜明立场,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1] - 郑州市召开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号召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 - 郑州市将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摆在全局更加突出位置,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2] 郑州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 郑州市拥有213万户市场主体,其中超过97%是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3] - 民营经济贡献了77%的税收、93%的就业、65%左右的进出口总值[3] - 23家郑州企业入选河南民营企业100强,4家领军企业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1] 郑州民营企业代表案例 - 蜜雪冰城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全球最大现制饮品企业[3] - 宇通客车连续21年国内销量第一[3] - 三全、思念为代表的速冻食品企业全国市场占有率超60%[3] - 安图生物体外诊断试剂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前列[3] - 致欧科技家居产品销往全球70余个国家[3] 民营经济发展措施 - 郑州市印发《关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30条"[2] - 设立"郑州企业家日",搭建"郑惠企""郑好融"服务平台[2] - 推动民营企业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提升创新发展能力[4] - 加强信用郑州建设,坚持依法护企安商[4]
数读·解码江苏经济一季报⑤从51.4%看江苏创新发展动能
新华日报· 2025-04-28 07:23
创新驱动发展 - 江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1.4% [1] -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5.7万家 科技型中小企业达8.9万家 [2] - 50家企业入围中国独角兽企业榜单 占全国13.3% 潜在独角兽企业181家 占全国23.1% [2] 企业创新与前沿技术 - 749家江苏企业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等称号 [2] - 苏州穿山甲机器人等8家服务机器人企业展示人形机器人等前沿产品 [2] - 天奇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开发汽车制造工艺场景算法 推动机器人"进厂"上岗 [2] - 徐州工程机械集团研发全球首个4000吨履带式起重机等重大技术装备 [3] - 南瑞集团实现智能电网核心技术国际领先 保障电网安全 [3] 高新区与产业集聚 - 54家省级以上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65.4% 国家高新区占比65.6% [4] - 霍尼韦尔南京工厂年产3亿个传感器 平均每秒生产9.5个 [4] - 江苏18家国家高新区经济规模占全国1/7 9家进入全国50强 [5] - 施耐德电气无锡工厂升级为"可持续灯塔工厂" 产品上市时间缩短25% [5] 科技金融支持 - 江苏银行等金融机构参与人工智能领域项目路演 达成对接意向 [6] - 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与独角兽瞪羚企业联盟合作 提升企业竞争力 [6] - 无锡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最高3000万元贷款 [6] - 苏州"科创指数贷"支持143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获贷57.6亿元 同比增长30% [7] - 银行机构通过"科创指数"为4700多家企业提供贷款超1300亿元 [7]
量子传感器提升粒子探测时空精度
快讯· 2025-04-28 06:08
量子传感器技术突破 - 联合研究团队开发出基于量子传感技术的超导微线单光子探测器(SMSPD),可实现粒子物理实验中的时空同步高精度追踪 [1] - 该探测器在美国费米实验室测试中表现出色,暴露于高能质子束、电子束和π介子束下,探测效率极高 [1] - 与传统探测器相比,SMSPD在探测粒子时效率显著提升 [1] 研究团队与发表平台 - 研究团队由美国、瑞士、委内瑞拉等多国科学家组成,研究成果发表于《仪器仪表期刊》 [1] -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官网发布了相关消息,证实了技术突破的可靠性 [1] 技术应用前景 - SMSPD的时空同步高精度追踪能力有望推动粒子物理实验的进一步发展 [1] - 量子传感技术在探测器领域的应用展示了其在科学实验中的潜力 [1]
聚焦人形机器人“电子皮肤”:年出货千只灵巧手已算“大量”,下游应用场景仍需加强开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7 17:01
行业热度与市场表现 - 人形机器人热度飙升带动电子皮肤成为资本市场焦点 电子皮肤即柔性触觉传感器并非新技术 早年已应用于汽车 家电 消费电子等领域[1] - A股代表性企业股价大幅上涨 福莱新材(SH605488)自2024年12月2日至2025年4月25日上涨188.10% 汉威科技(SZ300007)同期上涨111.02%[1] - 多家电子皮肤厂商已与机器人公司展开合作 行业已具备量产能力 但当前出货量较低 1年出货1000只灵巧手已属行业较大规模[1] 技术路线与产品特点 - 压阻式技术路线是目前市场主流 汉威科技 福莱新材 墨现科技均采用该路线 具有稳定性好 易于批量生产等优势[8][9] - 他山科技采用电容式技术路线 可实现高分辨率非接触触觉感知 支持材质识别(超30种) 位置判断等功能[10] - 汉威科技已构建纳米敏感材料体系 掌握柔性压阻 压电 电容 汗液四大核心技术 具备多品种传感器设计能力[8] - 福莱新材基于涂布工艺优势选择压阻式路线 与特斯拉技术方向一致 在成本方面更具性价比[8][9] 企业布局与产能情况 - 汉威科技2013年通过苏州能斯达布局柔性传感器 现有8大系列产品 在医疗健康 可穿戴设备领域已有批量出货[5][6] - 汉威科技已建成4条成熟产线 产能利用率较高 计划2025年上半年新增产线 具备批量生产能力[13] - 福莱新材2023年7月开始产业立项 在不同技术路线布局多项专利 中试线主体已安装完毕正在调试[7][13] - 他山科技2024年已实现电子皮肤量产出货 具备大规模量产能力 包括自主研发的AI触感芯片[11][13] 应用场景与市场前景 - 当前电子皮肤下游应用处于早期阶段 机器人行业以试样 小批为主 汉威科技柔性材料年营收约四五千万元[14] - 灵巧手是电子皮肤应用最难部分 技术要求高 福莱新材已与灵巧手公司合作开发 但客户需求持续变化[14] - 他山科技预测未来3年触觉传感技术可能在酒店服务 物流配送 工业柔性工位等领域率先商用落地[17] - 行业预期电子皮肤将集成温度 湿度等更多传感数据 衍生机器人市场(如机械臂扫地机器人)可能短期爆发[16] 成本与量产挑战 - 当前电子皮肤成本较高 福莱新材表示量产前难以将单只灵巧手触觉方案成本降至2000元以内[12] - 墨现科技当前单只灵巧手解决方案价格约1000元 预计量产后可降至500元甚至300元以内[12] - 特斯拉等人形机器人厂商尚未大规模量产 整体市场需求量较小 制约电子皮肤成本下降[16]
韦尔股份:手机/汽车CIS高增长,2024年业绩创新高
华安证券· 2025-04-27 12: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4月16日韦尔股份发布2024年度报告,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57.3亿元,同比增长22.4%;归母净利润33.2亿元,同比增长498.1%;扣非归母净利润30.6亿元,同比增长2114.7%;毛利率29.4%,同比增长7.7pct [6] - 2024年度业绩高增归因于下游高端智能手机和汽车市场需求复苏、市场份额逐步提升,以及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和成本控制拉动毛利率提升 [7][10]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46.92亿、61.31亿、84.17亿元,对比此前预期2025 - 2026年净利润有所提升,对应EPS为3.86、5.04、6.92元/股,对应2025年4月25日收盘价PE为31.60、24.19、17.62倍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图像传感器业务 - 2024年CIS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91.9亿元,营收占比约74.8%,同比增长23.5%;毛利率达34.5%,同比增长10.5pct [10] - 手机市场:智能手机CIS产品收入约98.0亿元,同比增长26.0%,产品和供应链结构优化强化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力 [10] - 汽车市场:汽车CIS产品收入约59.1亿元,同比增长约30.0%,凭借先进紧凑解决方案覆盖广泛汽车应用,丰富车规级产品矩阵 [10] - 新兴市场/物联网市场:新兴市场/物联网CIS产品收入约7.60亿元,同比增长42.4%,图像传感器产品适配AR/VR需求,新成立机器视觉部门获客户高度认可 [10] 重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5731|30751|37084|43723| |收入同比(%)|22.4%|19.5%|20.6%|17.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3323|4692|6131|8417| |净利润同比(%)|498.1%|41.2%|30.7%|37.3%| |毛利率(%)|29.4%|31.8%|33.4%|37.0%| |ROE(%)|13.7%|16.2%|17.4%|19.3%| |每股收益(元)|2.77|3.86|5.04|6.92| |P/E|37.69|31.60|24.19|17.62| |P/B|5.25|5.11|4.22|3.40| |EV/EBITDA|27.39|20.57|16.13|11.70|[11] 财务报表与盈利预测 - 资产负债表:2024 - 2027年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资产总计、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负债合计等项目有相应变化 [12] - 利润表:2024 - 2027年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等项目有相应变化 [12] - 现金流量表:2024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筹资活动现金流、现金净增加额等项目有相应变化 [12] - 主要财务比率: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指标在2024 - 2027年有相应变化 [12]
泸州市壹期产业基金招GP
FOFWEEKLY· 2025-04-24 17:03
泸州市产业引导基金子基金设立 - 泸州市先进制造创业投资基金总规模不低于10亿元 采取认缴制分期到位 泸州市产业引导基金及市内国企出资总和原则上不高于子基金实缴总额80% 剩余不低于20%由GP募集 管理机构及关联方认缴出资比例不低于1% [1] - 泸州市化工新材料基金总规模不低于20亿元 采取认缴制分期到位 泸州市产业引导基金及市内国企出资总和原则上不高于子基金实缴总额60% 剩余不低于40%由GP募集 管理机构及关联方认缴出资比例不低于1% [4] 先进制造创业投资基金投资领域 - 装备制造领域包括增材制造 无人机 医疗装备 汽车零部件 机器人 民用航空等 [2] - 电子信息领域包括汽车电子 新型显示 智能传感器 服务机器人等 [3] - 数字经济领域包括智慧医疗 智能制造等 [4] 化工新材料基金投资领域 - 投资领域涵盖能源化工 化工新材料 精细化学品 电子化学品等项目 [5] 其他产业资本动态 - 2025中国产业资本峰会圆满落幕 CVC成为投资行业枢纽 [8] - 2025产业投资100强榜单正式发布 [8] - 《2025中国CVC影响力报告》发布 探讨独角兽的新双轮驱动模式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