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赛事
搜索文档
新玩法、新引擎、新体验……“双节”引燃假日消费热潮
搜狐财经· 2025-10-09 10:33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国庆中秋双节假期的脚步迈向尾声。在这段满载团圆与欢乐的时光里,有人 奔赴山海,在非遗市集和现代文旅项目的碰撞中感受"老传统"的新表达;有人漫步城市,打卡"出圈"的 网红市集、沉浸式剧场,解锁家门口的新鲜体验;还有人看比赛、听演唱会。大家既体验了让人耳目一 新的文旅新玩法,也真切感受到消费市场的多元丰富与蓬勃活力。那么,这个双节假期,文旅融合催生 出哪些新亮点?消费市场又折射出哪些值得关注的新趋势?今天(10月8日),我们就一起来梳理。 这几天,你的朋友圈是不是也被各种旅行风景和美食打卡刷屏了?这个小长假,有人山南海北去看风 景,有人热血沸腾去追比赛,也有人悠闲地在商圈逛街、在影院看片。10月1日—8日,累计全社会跨区 域人员流动量预计24.32亿人次,日均3.04亿人次,同比增长6.2%。我国假日市场人气足、供给新、消 费旺,一派活力升腾的繁荣景象。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国庆中秋这8天是2025年的最后一个公众假期,公民出游意愿非常高。各地 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也非常丰富,开启了"花式宠客"模式,总体上是秋色美、夜色明、人欢乐、国庆 红。" 随着"文博热"持续升温,"为一座博物馆, ...
呼伦贝尔市推动“冷资源”变“热产业”
内蒙古日报· 2025-10-09 10:00
秋冬季旅游总体规划 - 呼伦贝尔市召开秋冬季旅游新闻发布会,多部门共同出席,为秋冬季旅游发展按下加速键[1] - 发布会是自8月提早谋划秋冬季旅游工作的重要成果,各旗市区及相关部门已形成联动合力[1] - 在市旅游发展领导小组统筹下,各部门通过官方平台集中发声,展现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国内一流冰雪旅游目的地的决心[1] 文旅部门举措 - 市文旅广局推出4条主题旅游线路与69个特色文旅活动[1] - 计划分三个批次投放旅游消费券,持续发放旅游补贴以释放消费潜力[1] 体育部门举措 - 市体育局公布74项涵盖冰雪运动、大众娱乐的赛事活动[1] - 详解2025—2026年大众冰雪季场地规划,推动体育与文旅深度融合[1] 商务与市场监管 - 市商务局通过多批次商贸消费券发放,助力商贸与文旅联动发展[1] - 市市场监管局将联合文旅、公安等部门协同发力,保障游客消费体验,维护市场秩序[1]
长假点亮上海 “体验感”拉满 观高端赛事、赏文博展演、逛国潮古镇 2548.5万人次游客来沪
解放日报· 2025-10-09 09:45
总体市场表现 -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上海共接待游客2548.5万人次,同比增长19.74% [1] - 宾馆旅馆平均客房出租率达63.70%,较去年同期提升3.9个百分点 [1] - 全市公园接待游客约682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2% [8] 节庆活动与消费促进 - 第36届上海旅游节以“一节两季”模式带动全要素旅游消费突破3000亿元 [2] - 文旅商体展深度联动打造高能级节庆活动,如复兴艺术节、长滩艺术节等,将文化元素融入商圈 [2] - 体育赛事如上海劳力士大师赛、F1H2O摩托艇锦标赛等构建“观赛+体验+文旅”全链条消费模式 [2] 商圈与市集活动 - 各大重点商圈举办如“最虹桥”嘉年华、“上海之夏”青浦金秋购物季等活动释放消费潜力 [3] - 年轻化市集如浦东前滩31太隐生活节、黄浦区“丑衣服市集”等以个性化玩法带来沉浸体验 [3] - 南京西路商圈联动光影活动接待游客204.83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2.1% [9] 文博展演与文化艺术 - 文博场馆如浦东美术馆、上海博物馆东馆举办高品质展览,成为“文化打卡高地” [4] - 演艺市场热度爆棚,户外交响合唱音乐会《布兰诗歌》、瓦格纳歌剧等满足不同观众需求 [5] - 静安国际光影展活动覆盖区域客流累计达371.43万人次,同比增长12.33% [9] 古镇乡村与郊野旅游 - 古镇古街如嘉定南翔、青浦朱家角融合国潮文化,推出“千桌万人小笼宴”等创新产品 [7] - 郊野公园如浦江郊野公园、长兴岛郊野公园举办农文旅活动,提供沉浸式自然体验 [7] - 奉贤旅游风筝会、松江辰山自然生活节等活动将自然生态与休闲体验完美融合 [7] 公园与光影活动 - 10月2日为游园客流高峰日,当天约有97.5万人次市民游客前往公园绿地 [9] - 上海国际光影节以“点亮上海”为主题,在16个分会场举办1185场活动 [8] - 上海动物园蝴蝶展、古猗园非遗文化月等主题游园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参与 [8]
2025年世界无人机足球锦标赛将在上海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5-10-09 09:11
赛事核心信息 - 2025年世界无人机足球锦标赛将于11月15日至18日在上海体育馆举行,这是该赛事的全球首秀 [1] - 赛事已获得国际航空运动联合会官方A类赛事认证,是上海时隔31年再次承办国际航联旗下的单项最高级别赛事 [1] - 比赛采用5V5或3V3团队对抗形式,融合无人机技术与传统足球运动 [1] 参赛规模与组别 - 赛事设有F9A-A和F9A-B两个组别 [2] - 来自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支顶尖队伍将参与角逐 [1][2] - 作为东道主,中国队将在两个组别各派出两支队伍参赛 [2] 配套活动与产业影响 - 赛事期间将设置观众体验区、科技展示区,并举办专业讲解和表演活动,以推动运动普及 [2] - 该赛事旨在增强上海全民科技体育参与感,丰富“国际一流体育赛事之都”内涵 [2] - 赛事将助力上海打造科技创新中心,推动“低空经济”及“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创新发展 [2]
体育运动添彩假日生活(建设体育强国)
人民日报· 2025-10-09 06:11
体育赛事活动概况 -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全国各地举办了多项精彩的体育赛事活动,展现了大众的参与热情和体育消费的火热[7] 中国网球公开赛(北京) - 2025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入园总人数达36万人,赛事整体票房为8800万元,两项数据均创新高[8] - 知名球员辛纳、郑钦文的比赛场次上座率均超95%,男单决赛上座率高达97%[8] - 赛事在商圈设置观赛“第二现场”,其中北京房山首创奥特莱斯区域在10月1日单日客流超过10万人次[8] WTT中国大满贯赛(北京首钢园) - 2025年WTT中国大满贯赛门票收入近8800万元,同比增长54.3%[10] - 赛事期间首钢园区累计消费额突破4100万元,同比增长近50%[10] - 赛事带动石景山区假期前5天文体旅商消费总额近3.2亿元,同比增长约32%[10] “苏超”足球联赛(江苏) - 南京市升级“跟着演出(赛事)游南京优惠活动”,参与活动的经营主体增至418家,观众凭票根可享受多重优惠[11] - 国庆中秋假期南京市接待游客2009.7万人次,牛首山景区约3500名游客凭“苏超”票根享受优惠政策[12] - 徐州市在国庆假期前5天28家重点景区接待游客总量392.48万人次,同比增长35.5%,全市银联文旅消费金额9.8亿元,同比增长24.23%[12] 户外运动与体育消费新场景(山东日照) - 日照市“经山历海·骑游日照”户外运动线路入选国家体育总局“2025年国庆假期户外运动精品线路”[14] - 当地文旅商店文创产品热销,非遗石画彩绘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京表示其产品每日能卖出上千元[14] 成都赛艇公开赛(四川新津) - 2025年成都赛艇公开赛期间,新津区发放了40万元餐饮消费券,并推出60余项文体旅活动[15][16] - 赛事配套开放皮划艇、桨板等水上项目体验,并围绕南河打造一系列体育场景[15]
体育消费的活力与潜力(编辑手记)
人民日报· 2025-10-09 06:11
体育消费市场活力 - 假期体育消费需求旺盛,消费者乐于为体育赛事和活动买单 [1] - 中国网球公开赛刷新客流和票房新高 [1] - 体育消费活力反映人们对身心健康和品质生活的向往 [1] 体育产业发展模式 - 地方赛事如“苏超”、“湘超”与景区、酒店联动发展 [1] - 飞拉达、低空运动等新潮运动项目日益普及 [1] - 行业不断涌现新纪录、新模式和新项目 [1] 政策支持与行业前景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1] - 政策支持为从业者带来信心,行业面临时代机遇 [1] - 体育产业有望为健康中国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和动能 [1]
WTT中国大满贯赛事收入超1.5亿元
北京青年报· 2025-10-09 02:15
赛事财务表现 - WTT中国大满贯2025赛事直接收入近1.54亿元,累计售出门票超8.8万张,实现门票收入近8800万元,同比增长54.3%,创WTT赛事销售纪录[1] - 位于首钢滑雪大跳台南广场的WTT大满贯公园自9月25日开赛至10月5日累计消费额突破410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近50%[2] - 配套主题公园"大满贯公园"累计入园人数突破1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幅达137%,消费额突破1000万元[2] 观众参与与市场热度 - 票务平台上中国大满贯两个场馆累计"想看"人数逼近100万人,球票一经开售便秒售罄[1] - 国庆假期前五天园区日均客流量达12.4万人次,较去年日均7万人次大幅增长[2] - WTT首席执行官表示中国是乒乓球最大的市场,拥有最庞大的球迷群体和最顶级的运动员,公司正探讨未来增设更多赛事或选择容量更大的场馆以提供更多观赛机会[2] 战略定位与城市发展 - 赛事是北京"双奥100"精品赛事体系中重要的标志性活动,是北京"双奥"基因的生动延续[1] - 中国乒协主席表示赛事是促进体育赛事"进景区、进商圈",深化文商体旅融合的重要平台,旨在激活首都经济新动能,擦亮北京"双奥之城"的金名片[2] - 两年来赛事的成功举办探索了推动赛事经济发展、促进文商旅体融合的发展模式[1] 赛事运营与未来规划 - WTT首席执行官表示本届赛事在竞技水平、观赛体验、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显著进步,未来将持续加大投入,进一步提高赛事奖金,完善全球赛事布局[1] - 集观赛、互动、展示、餐饮于一体的WTT大满贯公园成为赛事直播的"第二现场",高标准的场地与周到的服务保障赢得了嘉宾和参赛选手的诸多好评[2]
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学校)羽毛球联赛收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8 23:36
赛事概况 - 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学校)羽毛球联赛于10月8日下午圆满收官 [1] - 赛事作为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倒计时一个月之际的关键赛事 提前激活了湾区体育热情 [1] - 赛事以团体赛为核心形式 细分大学组和中学组两个组别 [1] - 共有28支参赛队伍跨越11座城市 历经两日高强度比拼最终决出各组别冠军 [1] 赛事组织与意义 - 赛事在广东省体育局和广东省教育厅指导下 由主办部门精心统筹 全程融入"体教融合"理念 [2] - 赛事延续了国家羽毛球学院探索的"青少年体育培育闭环"模式 [2] - 赛事是延续"以赛促融"理念的生动实践 加深了三地学子友谊 让"湾区一家亲"共识落地生根 [1] - 赛事为粤港澳三地青少年搭建了交流竞技平台 提前为十五运预热了湾区体育氛围 [2] 赛事成果与未来展望 - 赛事采用"小组赛抽签分组+小组前两名晋级淘汰赛"的两阶段赛制 [1] - 未来将以本次赛事为基础 推动三地校园体育资源共享和人才互通 [2] - 期待羽毛球运动成为连接湾区青少年的"情感纽带" 持续为体教融合发展和大湾区体育事业进步注入动力 [2] 比赛成绩 - 初中女子团体冠军为广东实验中学 亚军为香港福建中学 季军为香港协恩中学和深圳市宝安区孝德学校 [3] - 初中男子团体冠军为深圳市宝安区孝德学校 亚军为中山市华侨中学 季军为广州实验中学和广州市白云区新华学校 [3][4] - 高中女子团体冠军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亚军为中山市华侨中学 季军为香港协恩中学和东莞市石龙中学 [4] - 高中男子团体冠军为广东实验中学 亚军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季军为东莞市石龙中学和香港福建中学 [4] - 大学混合团体冠军为深圳大学 亚军为华南理工大学 季军为广州体育学院和澳门理工大学 [4]
焦点访谈|新玩法、新引擎、新体验……“双节”引燃假日消费热潮
央视网· 2025-10-08 21:41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国庆中秋双节假期的脚步迈向尾声。在这段满载团圆与欢乐的时光里,有人奔赴山海,在非遗市集和现代 文旅项目的碰撞中感受"老传统"的新表达;有人漫步城市,打卡"出圈"的网红市集、沉浸式剧场,解锁家门口的新鲜体验;还有人看 比赛、听演唱会。大家既体验了让人耳目一新的文旅新玩法,也真切感受到消费市场的多元丰富与蓬勃活力。那么,这个双节假期, 文旅融合催生出哪些新亮点?消费市场又折射出哪些值得关注的新趋势?今天(10月8日),我们就一起来梳理。 这几天,你的朋友圈是不是也被各种旅行风景和美食打卡刷屏了?这个小长假,有人山南海北去看风景,有人热血沸腾去追比赛,也 有人悠闲地在商圈逛街、在影院看片。10月1日—8日,累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24.32亿人次,日均3.04亿人次,同比增长 6.2%。我国假日市场人气足、供给新、消费旺,一派活力升腾的繁荣景象。 这个假期,文旅活动不但在形式和内容上有了新创意,在与科技的结合上也是花样迭出。深圳龙岗的机器人主题街区成了新晋热门打 卡地!这里有机器人巡游、人机互动游戏、零部件DIY体验等环节。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国庆中秋这8天是2025年的最后一 ...
2025国庆文娱消费报告:影演市场持续火热,假日“大屏化”成新趋势
搜狐财经· 2025-10-08 20:44
国庆档电影市场表现 - 国庆档前6天总票房达15.39亿元,多部影片票房突破1亿元[4] - 票房前五影片为《志愿军:浴血和平》《731》《刺杀小说家2》《浪浪人生》《震耳欲聋》[4] - 上海以6765.02万元票房位列城市榜首,其次为北京5005.53万元、深圳4299.90万元、广州4203.21万元、成都3957.97万元[6] - 平均票价为36.8元,较去年同期的40.4元明显下降[6] - 影片类型丰富,涵盖历史战争、奇幻动作、家庭喜剧等,满足不同观众需求[4] 电影消费地域偏好 - 三四线城市观众更偏爱《731》,一二线城市观众更青睐《三国的星空第一部》《毕正明的证明》和《震耳欲聋》[6] - 东北地区观众偏好喜剧片《浪浪人生》,华南观众更关注港片《风林火山》[6] 线下演出市场趋势 - 10月1日至6日国内演出项目总数超3100个,近1.5万场次,同比上涨约4.4%[8] - 总观演人次达194万,同比增长39.5%[8] - 体育赛事、音乐节、演唱会观演人次同比增长分别为264%、66.6%和39.7%[9] - 话剧和脱口秀等剧场类演出票房同比增长16.8%,Livehouse演出票房同比增长16%以上[9] 演出市场下沉化与小众化 - 三线及以下城市演出总场次同比增长34.1%,总票房同比上升86.6%[3][11] - 宝鸡、马鞍山、泸州、日照、郴州等城市演出数量增速显著[11] - 脱口秀、Livehouse等小众演出受到更多年轻人青睐[3] 线上文娱消费特征 - 国庆期间大屏端观看时长环比节前一周上涨23%[12] - 动漫类节目观看时长激增76%,电影、综艺、纪录片涨幅也较大[12] - 纪录片板块观看时长环比增长超过40%[15] - 30-39岁群体假期观看时长环比增长最为显著,达38.2%[22] 线上内容多元化 - 体育赛事成为假期新热点,例如“苏超”淘汰赛吸引近5万人在线观看,ATP上海网球大师赛累计观看量超50万次[15] - 国漫内容成为连接两代人的娱乐新纽带,推动客厅文化[12] - 观众倾向于有深度、有思想的文化类节目以及体育赛事等新兴热点[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