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诚益通:在脑机接口领域 已确立“侵入式与非侵入式”的战略布局
证券时报网· 2025-08-12 09:55
战略布局 - 公司确立侵入式与非侵入式双轨并行战略 [1] - 非侵入式领域结合现有康复设备与脑机接口技术升级产品功能 [1] - 侵入式领域建设脑机接口技术研究验证中心与动物实验中心 [1] 业务进展 - 非侵入式严肃医疗赛道积极推进商业化落地 [1] - 教育领域已推出专注力检测与训练的脑机接口生物反馈系统 [1] - 探索非医疗场景应用包括教育、养老、健康等多个领域 [1] 研发体系 - 侵入式领域构建基础研究—技术验证—成果转化的完整创新链条 [1] - 两大中心建设作为脑机接口领域重要战略布局 [1]
艾隆科技: 艾隆科技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2 00:26
主营业务与经营质量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839.02万元 但较上年同期上升55.47% [1] - 主营业务成本6,656.78万元 同比下降5.68% [1] - 销售费用2,778.87万元 同比下降20.46% 通过精细化管理推动降本增效 [1] - 产品覆盖国内1,200余家医疗卫生机构 其中包含580余家三甲医院 [2] - 推行"全景化和全球化"发展战略 以产品线广、定制化、快速交付和技术先进性为竞争优势 [2] 投资者回报与资本运作 - 上市以来累计派发现金红利1.11亿元 [2] - 累计回购2,650,000股 支付资金总额73,779,387.95元 [2] - 2025年4月发布回购报告书 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 [3] - 2024年经营亏损导致2025年上半年暂未实施分红 [2] 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拥有发明专利222项 实用新型专利235项 软件著作权208项 均较上年同期提升 [3] - 拥有多项非专有技术 构成技术竞争力的重要部分 [3] - 2025年4月发布员工持股计划 核心技术人员及骨干人员认购份额占比较高 [3] - 以客户需求和前沿技术为导向 将新型技术融合于新产品开发 [3] 公司治理与合规运作 - 2025年上半年新增《会计师事务所选聘制度》《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事务管理制度》《舆情管理制度》共3项制度 [6] - 全面修订内部控制制度并进行公司治理结构调整 已制定详细调整方案 [6] - 组织"关键少数"人员开展规范运作专题学习 持续提升履职能力和风险意识 [7] - 严格遵循《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 持续完善内部治理制度 [6] 信息披露与投资者沟通 - 通过股东大会、业绩说明会、热线电话、邮箱及上证e互动平台等多渠道与投资者沟通 [5] - 累计回应投资者关切问题31次 召开业绩说明会1次 接待投资者逾20人 [5] - 坚持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披露信息 增强信息披露针对性和有效性 [5] - 建立与资本市场的有效沟通机制 及时传递公司价值信息 [5]
汇聚顶尖智慧,加速医工融合技术转化!深圳成立两大关键平台
南方都市报· 2025-08-11 23:22
论坛概况与战略意义 - 论坛以"创新协同 数智融合"为主题 采用"五会联动"模式 融合高端学术交流 国家级继续教育与战略平台启动[1] - 标志着深圳在引领健康科技创新 推动"被动医疗"向"主动健康"战略转型迈出里程碑式步伐[1] - 为"健康中国2030"与"数字深圳"战略提供可推广复制的实践样本 推动医工融合进入规模化 标准化 体系化发展阶段[3] 核心平台建设 - 医工融合主动健康研究院正式揭牌 由国家主动健康指数创始人周永教授担任院长 致力于制定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 推动医疗模式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1] - 粤港澳大湾区CHART联盟作为首个区域联盟 由戴能教授任名誉主席 聚焦泛血管疾病全周期管理 构建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全链条服务体系[2] - 两大平台整合区域优质医疗资源 加速心血管影像与AI技术在大湾区的本地化应用与创新[2] 学术机制与区域协作 - 创新组织三大主题圆桌会议 汇聚深圳市区两级医院16位学科带头人 探讨AI影像诊断 交叉学科人才培养 心血管影像新技术等议题[2] - 通过"一会三平台"模式同步召开影像医工融合管理分会年会 影像学分会年会及国家级继教项目 强化区域协作与基层医疗能力建设[2] - 论坛构建医工交叉融合高端生态圈 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全球健康创新高地奠定基础[3]
泰达生物(08189)附属医数精诚与深算院签署生态合作协议
智通财经网· 2025-08-11 21:49
战略合作 - 泰达生物附属公司医数精诚与深圳计算科学研究院签署生态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数据库、数据质量和数据分析价值的研发及市场应用方面深度合作 [1] - 合作旨在整合深算院在数据库系统、数据质量系统和数据分析系统方面的自主研发技术,构建"数据治理+模型迭代+场景落地"的闭环生态 [2] AI医疗大模型业务发展 - 公司正大力发展AI医疗大模型业务,医疗大模型的训练优化、临床应用落地及个性化服务交付需要高质量、高安全、高可用的医疗大数据支撑 [1] - 医疗数据涵盖病历、影像、检验报告等多元形态,涉及大量专业医学术语与复杂指标,对数据清洗标注精准度、数据库系统适配性及数据分析深度要求严苛 [1] 合作预期效益 - 通过合作可快速整合双方资源,为医疗机构、企业、政务部门及行业AI应用客户提供涵盖数据清洗、智能分析、定制化模型训练的数据全流程服务,拓展公司在AI数据服务领域的业务边界 [2] - 借助高质量数据与精准分析能力,加速公司AI医疗大模型性能优化与商业化落地,强化公司在AI医疗赛道的核心竞争力 [2]
新开源股价上涨1.73%,百川开源医疗大模型引关注
搜狐财经· 2025-08-11 18:55
股价表现 - 2025年8月11日收盘价17.65元 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73% [1] - 当日开盘价17.44元 最高价17.97元 最低价17.36元 [1] - 单日成交额达2.97亿元 [1] 主营业务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涵盖化学制品、CAR-T细胞疗法及固态电池领域 [1] - 所属板块包括河南板块和消毒剂概念 [1] 行业动态 - 百川智能8月11日发布开源医疗增强大模型Baichuan-M2 其医疗能力超越OpenAI最新开源模型 [1] - 该技术进展可能对医疗科技企业产生潜在影响 [1] 资金流向 - 8月11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89.20万元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7159.22万元 [1]
铂丝的应用与回收价格:揭秘 “白色黄金” 的工业价值与变现逻辑
搜狐财经· 2025-08-11 17:06
铂丝回收价格表现 - 2025年8月高纯度PT999铂丝回收价达292元/克 超越同期黄金回收均价289.67元/克 [1] - 不同纯度铂丝回收价格呈现梯度差异 PT990为289元/克 PT950为277元/克 [7] - 2025年初因氢燃料电池需求激增 铂价一度飙升至350元/克 后回落至260-300元区间 [8] 工业应用领域 - 石油化工行业将铂丝作为催化剂核心组件 大型炼化装置铂丝催化剂系统年创经济价值达数亿元 [2] - 汽车尾气处理系统中每台国Ⅵ标准汽车三元催化器含铂量达3-5克 [2] - 氢燃料电池车每辆消耗30克铂材 其中高纯度铂丝占比超60% [6] - 航天卫星高温部件使用铂丝 可在-200℃至1772℃极端温差保持稳定性能 [6] - 医疗科技领域将铂丝用于心脏起搏器和神经刺激器 直径0.1毫米铂丝即可承载生命维持功能 [6] 回收价值驱动因素 - 铂在地壳中含量仅为黄金1/20 开采成本达黄金3倍以上 [7] - 宁夏某企业采用微波预处理技术 将铂丝废料回收率从85%提升至98% 处理成本降低40% [9] - 含铂量仅0.5%的废料仍可以280元/克价格成交 [9] - 《资源综合利用目录》政策支持使合规回收企业享受15%所得税减免及专项补贴 [8] 回收渠道价格差异 - 银行按上海黄金交易所裸铂价回收(8月10日为318.32元/克) [8] - 商场金店回收价较银行低30元/克左右 另需扣除7%手续费 [8] - 合规回收企业报价较黑市高出25% 2025年8月数据显合规渠道回收价较黑市平均高出65元/克 [8][10] - 宁夏地区含铂3%的工业废料回收价达800-1200元/公斤 [10] 市场波动与变现策略 - 2025年7月30日铂价出现330.86元/克高点 较日常均价高出13% [10] - 建议关注国家氢能补贴政策窗口和上海黄金交易所每周行情报告 [10] - 长期持有量较大企业可采用分批出售策略平抑市场波动风险 [10]
合富中国: 合富中国2025年1-7月营业收入简报
证券之星· 2025-08-11 16:14
公司经营数据披露 - 合富中国2025年1-7月合并营业收入为人民币4.25亿元(42,512.74万元)[1] - 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出现下降[1] - 数据为初步核算结果 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或审阅[1] 信息披露机制 - 公司间接控股股东合富控股为台湾证券柜台买卖中心上柜公司[1] - 控股股东需按月披露营业收入数据[1] - 公司同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指定媒体披露经营数据[1] - 信息披露媒体包括《上海证券报》等四大报刊及上交所官网[1] 公司治理结构 - 合富中国为合富医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间接控股子公司[1] - 控股股东受台湾证券交易所相关规定约束[1] - 公司董事会对公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1]
全流程AI落地,宁企重塑足脊矫正
新华日报· 2025-08-11 03:51
脊柱侧弯行业现状 - 脊柱侧弯已成为我国中小学生继肥胖、近视后的第三大健康杀手,发生率为1%—3% [1] - 专业筛查资源少导致等待周期长,缺乏专用3D打印设备,定制化矫形支具费用动辄上万元 [1] - 多地已将足脊健康检查纳入中小学生必检项目,轻则支具矫正,重则手术干预 [2] - 行业缺乏高效精准的脊柱矫正产品定制系统,打印产品质量差、成本高,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存在瓶颈 [2] 云兮生物的技术解决方案 - 开发AI自助筛查系统,患者上传照片或视频可自动分析预检,疑似有问题的引导就医复诊 [3] - 确诊患者上传三维扫描数据和X光片数据,系统自动完成矫形器设计及力学仿真分析,快速打印生产 [3] - 自主研发专用生物材料,相比传统3D打印矫形器降低50%以上成本 [3] - 矫形器可智能感知力学矫正状况及患者生理指标,实现实时监测和远程监控 [4] 产品竞争优势 - 数据采集系统实现自动上传云端,国内外竞品依赖第三方设备手动传输或存在传输壁垒 [5] - 脊柱矫形器匹配设计1分钟内完成,实现90%人工替代,鞋垫自动化设计45秒、力学仿真50秒,100%人工替代 [5] - 构筑"筛查—设计—生产—监测"全流程闭环,用AI技术和材料创新降低医疗门槛 [5] 市场潜力与认可 - 我国扁平足人数7000万以上,糖尿病患者约1亿人,足底力学代偿鞋垫需求巨大 [4] - 全国足脊康健市场到2027年将达2100亿元规模 [5] - 技术已获上海九院、苏州市立医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支具矫形部等机构认可并开展合作 [5] 团队与研发能力 - 核心团队10人,一半为博士,包括生物材料、增材制造、医学人工智能等领域专家 [3] - 董事长陈凯博士主持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参与制定国家医药行业标准 [3] - 运营总监邵漠宇有10余年互联网、数字化医疗行业经验,主导过医疗器械领域重点研发计划 [3] 产业化支持 - 借助中科(南京)智汇工场三级验证体系,厘清产品定位和商业逻辑,获得立项支持 [5] - 中科(南京)智汇工场提供从公司注册到人才政策申报、商业计划书完善、产业资源对接的全方位支持 [6]
即将开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健未来领军人才第十期
思宇MedTech· 2025-08-10 21:10
项目背景与定位 - 项目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主办,聚焦医疗产业全生态布局,链接临床、资本、渠道与监管资源,推动医工交叉与科技创新 [1][9]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拥有13家附属医院、21位院士及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提供强大学术支持与临床转化资源 [9] - 独创"价值引擎方法论",强调产学研用协同,培养具备战略眼光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9][10] 课程体系与内容 - **课程模块**: - 开学模块:企业家思维破茧、中国宏观经济底层逻辑、医疗行业周期穿越 [16] - 趋势研判:医疗行业新形势、企业第二曲线、未来布局策略 [16] - 战略落地:从机遇捕捉到战略定制,包含微咨询与路径解码 [16] - 创新实践:医疗产品设计思维工作坊、投融资与并购决策(含丹纳赫策略方法) [16] - **跨界融合专题**:覆盖银发经济(养老/智慧养老)、消费医疗(医美/口腔)、医疗科技(AI/机器人/可穿戴设备) [17][19] 校友生态与资源 - 医健未来校友会成立首支孵化基金,推动产学研转化与价值链融通 [9][18] - 校友活动包括每年10+场行业交流、3+场国际游学(美国斯坦福/梅奥、德国MEDICA展等)及头部企业参访(迈瑞/联影/美敦力等) [18][20][22] - 师资涵盖政策制定者(原国家卫健委体改司司长)、临床专家(冬雷脑科创始人)、投资界人士(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等 [22][23][30] 招生与运营 - 学制1年,2025年9月开班,学费9.9万元/人(团购价8.8万元),含教材与教学服务费 [25] - 学员可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结业证书并进入校友库 [25] - 往届校友包括君联资本、为来资本等投资机构高管 [26][30]
湖北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联盟成立 央视直播同济医院全球首创成果
长江日报· 2025-08-10 08:41
医疗科技创新成果发布会 - 湖北省医疗科技创新成果发布会在同济医院光谷院区举行 主题为"聚力医疗创新 建成健康支点" [1] - 湖北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联盟成立 同济医院当选联盟理事长单位 [1] - 同济医院展示46项全国或全球首创成果 其中10项为聚焦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的重磅成果 [1] 脑机接口技术突破 - 同济医院完成华中地区首例植入式脑机接口手术 术后1个月患者实现自主饮水功能 [1] - 医院在胃肠外科研发全球首创非侵入式脑机接口设备 用于慢性便秘治疗 [2] - 康复医学科开发眼控脑卒中智能外骨骼康复机器人 通过人眼运动信息提升患者功能 [2] - 神经外科开展华中首例半侵入式脑机接口临床试验 改善脊髓损伤患者运动能力 [2] 跨学科技术应用 - 医院采用多技术路线并行策略 涵盖植入式/非侵入式/半侵入式脑机接口 [1][2] - 技术涉及神经内科、胃肠外科、康复医学科、神经外科等多个临床科室 [1][2] - 创新成果覆盖功能重建、慢性病治疗、运动康复等多元医疗场景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