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眼科
icon
搜索文档
扣非首现负增长,“利润奶牛”屈光业务纠纷不断,爱尔眼科增长逻辑消失?
北京商报· 2025-04-27 19:31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9.83亿元,同比增长3.02%,增速远低于2023年的26.4% [1][2] - 扣非净利润30.99亿元,同比下降11.82%,为2009年上市以来首次负增长 [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8.82亿元,同比下降16.86%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7.89%,较2023年下降0.99个百分点 [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15.97%和16.71%,呈现复苏迹象 [5] 业务板块分析 - 屈光项目2024年营收增速仅2.31%,毛利率55.11%较2023年下降2.28个百分点,该业务长期占营收超30% [3] - 视光项目营收增速骤降至6.42%(2023年约30%),毛利率下降2.56个百分点 [3] - 白内障项目毛利率下降3.25个百分点 [3] 财务结构 - 2024年末商誉84.48亿元,占净资产207.15亿元的40.78%,较2023年末增长29.31% [5] - 收购子公司产生的商誉初始金额达101.69亿元,占资产总额30.58% [5] 行业竞争与风险 - 屈光手术作为消费医疗属性产品,面临消费者支出谨慎导致的增速放缓 [4] - 民营眼科机构并购扩张导致区域竞争加剧,单店收入下降 [4] - 公司及子公司涉及353条裁判文书(医疗纠纷为主)和107条行政处罚(广告违规等) [4] 市场表现 - 公司市值从高峰近4000亿元跌至不足1300亿元,蒸发约2700亿元 [2]
机构论后市丨三条线存在机会;配置上“以我为主,以内为主”
第一财经· 2025-04-27 18:41
中信证券观点 - 中长期维度三大高确定性趋势仍是选择重心 [1] - 5月存在三条投资主线:新技术和产业题材、海外科技映射链修复(光模块/PCB/服务器)、服务业扩内需(文旅产业链/医疗服务) [2] 财通证券观点 - 市场情绪逐步企稳 3月下旬至4月金融/消费板块表现优于全A 内需相关的食饮行业景气延续 [3] - 配置策略聚焦"以内为主":大金融地产链(券商/股份行/地产后周期)、消费(运动服饰/啤酒/乳品/OTA)、央企重组(军工/能源/电子信息) [3] 长城证券观点 - 资产配置建议关注红利板块 同时重视科技板块中半导体设备/AI芯片/光通信等硬科技细分赛道 [4] 开源证券观点 - 券商板块估值和机构持仓处于低位 一季报业绩超预期 看好三条主线:零售优势券商、金融科技、并购 [5]
光正眼科:2025一季报净利润0.01亿 同比增长105.26%
同花顺财报· 2025-04-27 16:07
文章核心观点 文章展示公司2025年一季报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及分红送配方案情况 [1][2][3]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2025年一季报基本每股收益0.0000元,较2024年一季报的 - 0.0400元增100%,2023年一季报为 - 0.0200元 [1] - 2025年一季报每股净资产0元,较2024年一季报的0.52元降100%,2023年一季报为0.52元 [1] - 2025年一季报每股公积金0.14元,与2024年一季报持平,2023年一季报为0.18元 [1] - 2025年一季报每股未分配利润 - 0.91元,较2024年一季报的 - 0.61元降49.18%,2023年一季报为 - 0.61元 [1] - 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2.08亿元,较2024年一季报的2亿元增4%,2023年一季报为2.16亿元 [1] - 2025年一季报净利润0.01亿元,较2024年一季报的 - 0.19亿元增105.26%,2023年一季报为 - 0.08亿元 [1] - 2025年一季报净资产收益率0.50%,较2024年一季报的 - 6.84%增107.31%,2023年一季报为 - 2.96% [1]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15177.04万股,累计占流通股比29.87%,较上期变化9.92万股 [1] - 光正投资有限公司持有12916.87万股,占总股本比例25.41%,持股不变 [2] - KING JOIN GROUP LIMITED持有508.52万股,占总股本比例1.00%,持股不变 [2] - 乌鲁木齐绿保能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持有313.89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62%,持股不变 [2] - 宋益群持有232.33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46%,持股不变 [2] - 林炎德持有227.33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45%,为新进股东 [2] - 郝才明持有222.8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44%,为新进股东 [2] - 郝呈祥持有222.67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44%,为新进股东 [2] - 贾君华持有212.0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42%,较上期减56.00万股 [2] - 刘静芳持有160.75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32%,持股不变 [2] - 李明持有159.88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31%,持股不变 [2] - 寻艳红、邱琬书、罗文华退出前十大股东,退出前分别持股300.00万股、155.22万股、151.66万股,占总股本比例分别为0.59%、0.31%、0.30% [2] 分红送配方案情况 - 公司本次不分配不转赠 [3]
策略聚焦|再次高低切换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27 16:00
中美贸易谈判 - 在彻底取消所有对华单边关税措施前,中美贸易谈判可能进展有限 [1][2] - 特朗普针对关税问题表态持续反复,试图利用关税武器制造谈判筹码,中国商务部要求彻底取消所有对华单边关税措施 [3] - 特朗普未来一年面临债务上限谈判和减税法案通过、中期选举两大约束,目前支持率仍在40%以上,铁杆支持者未动摇 [3] - 46%受访者认为关税由出口国家支付,未来几个月通胀上行和经济数据走弱可能影响特朗普支持率 [3] 国内政策 - 国内政策是托底和应对式的,4月是第一波以试验和预防为特征的政策 [1][4] - 政策表现为定向帮扶受贸易摩擦冲击企业和扩大服务业支持力度,需要摸索过程 [5] - 4月政治局会议提出"大力发展服务消费",帮扶外贸企业,强调新兴支柱产业重要性 [5] - 判断年内第二轮政策可能在年中出现,届时出台更大力度总量型政策的掣肘会减少 [5] 市场表现 - 筹码出清相对彻底且对业绩不敏感的主题阶段性占优 [1][6] - 地产高频数据边际走弱,新房成交面积同比连续4周负增长,一线城市二手房房价连续5周环比下行 [7] - 消费数据与2024年同期相比不算弱,但社零增速和消费者信心指数位于历史低位 [7] - 物价水平偏弱,3月CPI同比-0.1%,核心CPI改善到0.5%,一季度GDP平减指数为-0.77% [7] 科技板块 - 科技板块相对医药和消费更接近情绪冰点,对风偏回升更敏感 [1][8] - 市场整体情绪有所降温但不低位,融资买入额/总成交额8.4%,位于2023年以来67%分位 [9] - 中证1000期权隐含波动率26.8,A股交易损耗指标位于2023年以来83.7%分位 [9] - 计算机、通信、传媒行业融资买入额/成交金额指标远低于医药、纺织服装、农林牧渔和消费者服务 [9] - 消费医药相对科技的超额收益达到阶段性极值,最多跑赢科技达13.5% [10] 投资机会 - 5月关注新技术和产业题材轮动、海外科技映射链修复以及服务业扩内需政策落地 [1][11] - 新技术和产业题材包括多模态AI、MCP+AI Agent、可控核聚变等 [12] - 海外科技映射链修复关注光模块、PCB、服务器等 [12] - 服务业扩内需关注文旅产业链和医疗服务领域 [12] - 中长期三大高确定性趋势:中国科技自主可控、欧洲需求增加、中国与非美市场合作加强 [12]
爱尔眼科2024年营收净利增速放缓,63岁副总唐仕波薪酬189万元高于董事长
搜狐财经· 2025-04-27 10:30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09.83亿元,同比增长3.02%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35.56亿元,同比增长5.87% [1] - 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为近五年最低,2020-2023年营收增速分别为19.24%、25.93%、7.39%、26.43%,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5.01%、34.78%、8.65%、33.07% [1] 高管薪酬 - 2024年公司董监高实际报酬总额为1251.51万元 [4] - 副总经理唐仕波薪酬最高,为189.19万元 [4] - 董事长陈邦和总经理李力薪酬均为114.9万元 [4] - 其他高管薪酬:韩忠87.53万元、吴士君101.93万元、刘多元78.13万元、李爱明74.8万元、杨智宽122.57万元、王丽华72.49万元、冯珺69.18万元、张艳80.78万元、张咏梅86.11万元 [5] 高管背景 - 唐仕波为教育部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德国洪堡基金获得者 [5] - 唐仕波1992年获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士学位,曾在德国Regensburg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6] - 唐仕波1999-2012年任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眼科医院副院长 [6] - 唐仕波现任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副会长等多项社会职务 [6]
爱尔眼科(300015):2025Q1业绩超预期 数智化转型+高端术式升级驱动全年增长动能强劲
新浪财经· 2025-04-27 08:47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09.83亿元(YoY+3.02%),归母净利润35.56亿元(YoY+5.87%),扣非归母净利润30.99亿元(YoY-11.82%)[1] - 2025Q1公司实现营收60.26亿元(YoY+15.97%),归母净利润10.50亿元(YoY+16.71%),扣非归母净利润10.60亿元(YoY+25.78%)[1] - 2024年毛利率48.12%(YoY-2.67pct),净利率17.81%(YoY-0.14pct)[2] - 2025Q1毛利率48.02%(YoY-0.27pct),净利率19.36%(YoY+0.65pct)[3] 业务分析 - 屈光业务2024年营收76.03亿元(YoY+2.31%),增速放缓但新术式推出对冲价格压力[2] - 视光业务2024年营收52.79亿元(YoY+6.42%),受益于青少年近视防控政策推动[2] - 白内障手术2024年营收34.89亿元(YoY+4.87%),需关注集采扩面风险[2] - 眼后段手术2024年营收14.99亿元(YoY+8.22%)[2] - 2025Q1屈光手术量价齐升,视光业务受开学季催化需求释放[3] 费用结构 - 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0.25%/14.25%/1.53%/1.02%,同比+0.6/+1.14/-0.11/+0.66pct[2] - 2025Q1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9.03%/12.63%/1.31%/0.70%,同比-0.32/-0.82/-0.13/-0.50pct[3] 技术创新与全球化 - 公司推出眼科垂直大模型AierGPT和数字人"爱科(Eyecho)"[4]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全球网络扩展至163家眼科中心[4] - 2024年港澳台及海外地区营收26.25亿元(YoY+13.53%)[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36.23、268.36、305.6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2.58%、13.60%、13.91%[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45、48.46、56.5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6.55%、16.92%、16.78%[4]
浅谈牧原股份、恒瑞医药、爱尔眼科2025年一季度业绩
雪球· 2025-04-26 11:38
牧原股份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360.61亿元,同比增长37.26%,净利润46.19亿元,同比增长287.87%,归母净利润44.91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3.79亿元 [2] - 成本优势显著,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从去年初的15.8元/公斤下降到2025年3月的12.5元/公斤,行业领先 [3] - 产业链一体化模式覆盖饲料加工、种猪选育、商品猪饲养、屠宰肉食等环节,有效控制质量和成本 [3] - 技术创新包括基因组选育技术和智能环控系统,提升生产效率 [3] - 短期弹性最大,受益于猪周期上行和成本优势 [10][17] 恒瑞医药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2.06亿元,同比增长20.14%,归母净利润18.74亿元,同比增长36.90%,扣非净利润18.63亿元,同比增长29.35% [5] - 研发投入强度大,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15.33亿元,同比增长25.66%,占营收21.3% [6] - 创新药管线丰富,国内获批19款新分子实体药物,9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在临床开发,400项临床试验进行中 [6] - 国际化战略加速,新增默沙东和德国默克两笔海外授权合作,潜在交易总额超39亿美元 [6] - 长期壁垒高,创新药研发和国际化BD打开增长空间 [13][16] 爱尔眼科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60.26亿元,同比增长15.97%,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16.71%,扣非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25.78% [7] - 品牌与规模优势显著,医疗网络遍及中国、欧洲、东南亚等地 [8] - 分级连锁模式成熟,通过中心医院、区域医院、社区医院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9] - 专业技术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注重患者就医体验 [9] - 需求稳健但商誉风险压制估值,需观察自建医院盈利拐点 [12][18] 投资价值对比 - 短期弹性排序:牧原股份 > 恒瑞医药 > 爱尔眼科 [10][11][12] - 长期壁垒排序:恒瑞医药 > 牧原股份 > 爱尔眼科 [13][14][15] - "王者归来"潜力排序:恒瑞医药 > 牧原股份 > 爱尔眼科 [16][17][18]
爱尔眼科年报季报双增,数智医疗赋能高质量发展
全景网· 2025-04-25 14:15
业绩表现 - 2024年门诊量达1,694.07万人次,同比增长12.14%,手术量129.47万例,同比增长9.38% [1]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09.83亿元,同比增长3.02%,归母净利润35.56亿元,同比增长5.87%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5.9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达16.71%,释放回暖信号 [1] 战略布局与网络扩张 - "1+8+N"战略持续落地,长沙医学中心成立,上海、沈阳、南宁等六大眼科中心投入运营 [2] - 境内形成352家医院、229家门诊部的医疗网络布局,通过新建或收购深化分级连锁 [2] - 全国布局近百家眼内注药中心,县级医院成立糖尿病眼病患者管理门诊,提升基层诊疗覆盖率 [2] - 收购英国Optimax集团100%股权,境外机构总数达163家,覆盖亚美欧三大洲 [2] 学术与技术国际化 - 主办第19届世界近视眼大会等国际盛会,吸引全球50多国超500位专家学者参会 [2] - 持续引进全球领先诊疗技术、设备及药品,确保与国际先进水平"三同步" [2] - 通过欧洲Clínica Baviera收购加速全球化,增强品牌国际化软实力 [2] 数字化与科技创新 - 发布眼科垂直大模型AierGPT,整合眼科资源赋能科普、诊疗及培训 [3] - 打造"AI数字眼科医生"数字人"爱科",结合生成式AI和计算机图形学技术 [3] - 自主研发少儿视力管理智能眼镜"小青葵",获国家专利,实现个性化视力监管 [3] - 全面上线蓝蜻蜓院感系统,探索手术风险智能监管,推动医疗质量管理数字化转型 [3]
爱尔眼科年报、一季报双增,创新驱动夯实长期增长潜力
证券之星· 2025-04-24 23:10
经营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9.83亿元,同比增长3.02%,归母净利润35.56亿元,同比增长5.87% [1]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60.26亿元,同比增长15.97%,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16.71% [1] - 公司拟10派1.6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4.87亿元,分红率达41.82% [12] 门诊量与手术量 - 2024年门诊量1694.07万人次,同比增长12.14%,手术量129.47万例,同比增长9.38% [2] 战略布局与网络扩张 - "1+8+N"战略布局取得进展,长沙医学中心稳步运营,上海爱尔、南宁爱尔等区域眼科中心已建成 [3] - 新建、收购多家眼科医疗机构及诊所,完善医疗网络终端布局 [4] - 截至2024年末,境内医院352家、门诊部229家,连锁规模优势凸显 [5] 医疗质量与服务提升 - 开展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强化医疗风险管控,引入智能化手段提升医疗安全水平 [6] - 修订《投诉与纠纷管理制度》,患者诉求响应率达100%,推出多项智慧医院新功能 [7] -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发生率0.0156%,低于三甲医院平均水平(0.03%),处方率97%,医嘱合格率99.1% [7] - 完成160余万人次满意度调查,总体满意度近99.0% [7] 数字眼科与AI应用 - 与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合作探索"爱尔AI眼科医院" [8] - 发布自主研发的眼科垂直大模型AierGPT [9] - 推出数字人"爱科(Eyecho)" [10] 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 - 巩固屈光手术、白内障等亚专科学科优势,推进眼眶病、眼肿瘤等学科建设 [11] - 加强高度近视眼底病、飞蚊症等专病门诊建设,依托长沙医学中心强化临床研究 [11] - 获批纵向科研项目73项(国家级5项),发表论文161篇(SCI/Medline收录103篇) [11] 股东回报与社会责任 - 上市以来累计分红71.2亿元,2023-2024年回购3136.32万股,金额5.86亿元 [13] - 实施眼健康扶贫与乡村振兴行动,开展"光明工程"等公益项目,年度捐赠2.17亿元 [14] - 公益项目累计873个,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 [14]
爱尔眼科一季度重现快增长 再创业关键词“高质量”
证券时报网· 2025-04-24 21:23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收209.83亿元,同比增长3.02%,净利润35.56亿元,同比增长5.87% [1] - 2024年门诊量1694.07万人次,同比增长12.14%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60.26亿元,同比增长15.97%,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16.71%,扣非净利润同比增幅25.78% [1] - 现金分红14.87亿元,过去三年累计派息36亿元,累计派息率近40% [1] 增长驱动因素 - 开展新一轮变革与创新,涉及数智化建设、模式创新、组织变革等,推动"二次创业" [2] - "1+8+N"战略布局初见成效,长沙、上海等眼科中心已运营,北京、深圳项目在建 [3] - 完善纵向分级连锁体系与横向同城分级网络,形成"横向成片、纵向成网"布局 [3] - 2024年收购英国Optimax集团100%股权,境外布局163家眼科中心及诊所 [3] 技术及学科建设 - 引进全球领先诊疗技术,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三同步",完成多项"全国首例"手术 [5] - 2024年主办第19届世界近视眼大会等国际会议,吸引全球50多国专家参与 [6] - 2025年重点加强学科建设,拓展眼眶病、眼肿瘤等学科,完善巩膜镜技术等门诊 [6] - 推出全光塑、全飞秒4.0等升级术式,计划推出全飞秒Pro、ICL V5晶体 [6] 数智化转型 - "高真实感个性化眼科数字人底座开发与应用"项目入选湖南省"数字新基建"标志性项目 [7] - 以AierGPT为底座构建超10万文本语料数据集,接入DeepSeek-R1模型提升交互准确性 [7] - 数字人服务覆盖术前术后全流程,提供眼健康科普、诊疗决策支持及个性化康复方案 [7] - 未来重点建设"爱尔AI眼科医院",完善AI辅助诊断系统及远程医疗平台 [8] 战略规划 - 未来3年目标:旗舰医院扩大优势,省会医院成为省域疑难眼病中心,地级医院成长为本地龙头 [8] - 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形成立体化眼科网络,打造创新型眼健康服务集团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