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s
搜索文档
比亚迪胜诉!
深圳商报· 2025-11-20 12:19
11月20日,据@比亚迪汽车法务部: 近期,就比亚迪起诉"王悟空说车"及相关账号网络侵权责任纠纷一案,我司收到法院判决,判令被告在《人民法院报》向比亚迪公司公开道歉并支付赔偿 款等共计31.38万元。 判决认定:被告发表针对比亚迪公司旗下方程豹品牌车型的贬损言论,诋毁方程豹品牌车型商品声誉,构成对比亚迪名誉权的侵害。 我们始终尊重并接受社会各界的建议和监督,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对于任何形式的侮辱、造谣、抹黑等侵权行为,我们将持续以法律手段维护企业的合 法权益。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比亚迪的关注和支持。 另据媒体报道,2024年6月26日,汽车行业大V"王悟空说车"全网被禁,引发广泛关注。据了解,王悟空说车在平台粉丝近200万。 另据央视新闻11月12日消息,近期,国家网信办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深入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从严整治散布虚假不实信息,恶意 抹黑诋毁汽车企业、汽车产品等违法违规行为。现将部分典型案例通报如下: "王武松"等"转世"账号继续发布不实信息,抹黑诋毁汽车企业。抖音账号"王悟空说车""987疯狂奶爸"因多次歪曲事实诋毁新能源汽车性能,恶意抹黑某 汽车企业形象声誉被依法依约关闭。上 ...
第50万辆汽车下线!雷军:小米汽车到了一个新的规模化阶段
搜狐财经· 2025-11-20 12:14
公司里程碑与市场表现 - 小米汽车第50万辆整车下线,达成重要里程碑 [1] - 从第1台到第50万台的生产周期为1年零7个多月 [1] - 该产量标志着公司获得消费者认可并进入新的规模化阶段 [1] 公司未来战略重点 - 未来工作重点将坚持不懈抓安全、抓交付,确保安全和品质是基础和前提 [3] - 在确保安全和品质的基础上,公司将全力以赴加快生产 [3] - 公司将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3] - 公司将推进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 [3]
小米汽车第50万辆整车下线,三季度交付量超10万
新浪科技· 2025-11-20 12:06
【#小米汽车第50万辆整车下产线#】#王化回应小米第50万辆整车下产线# 今天上午,小米汽车官微发 文宣布:"刚刚,小米汽车第 50 万辆整车正式下产线。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我们会持续努力,感谢 所有车主的支持。" 11 月 18 日,小米集团合伙人、集团总裁卢伟冰在业绩电话会上透露,小米汽车预计本周完成全年 35 万辆的年度交付目标。 汽车当季交付破10万 官次实现单空各村 小米集团2025年Q3业绩 智能电动汽车及Al等 智能电动汽车及Al等 创新业务经营收益 创新业务收入人民币 290 亿元 F 亿元 10月SUV销量 小米YU7 当季新车交付 108796= . 可 FF 季度交付数量持续攀升 单位:小米汽车交付数量(台) 108796 2025 Q3 81302 2025 Q2 75869 2025 Q1 持续布局销售服务网络,在中国大陆地区119个城市开业402家汽车销售门店2 1. 数据来源:根据汽车之家排名,中国大陆地区 2. 截至2025年9月30日,包括小米汽车交付中心、小米汽车销售服务中心和小米之家汽车体验店 6 OHTRE 技 根据小米公司当天公布的 2025 年第三季度财报,小米汽 ...
浪人早报 | 英伟达第三季度营收570亿美元、理想内部承认低估小米、OpenAI最强编程模型发布…
新浪科技· 2025-11-20 10:51
英伟达业绩表现 - 第三季度营收达5701亿美元 超出市场预期的5519亿美元 [2] 汽车行业动态 - 理想汽车召开战略会对销量下滑等问题进行反思 计划调整产品策略并加快出海及AI投入 [2] - 理想汽车承认低估小米汽车竞争力 小米凭借两年两款爆品车型成为重要对手 [2] 人工智能与模型发布 - OpenAI发布GPT-51-Codex-Max编程模型 提升长远推理和实时交互能力 将取代GPT-51-Codex成为默认模型 [3] - 马斯克预测生成式AI发展将使金钱失去意义 货币将变得无足轻重 [4] - Meta首席AI科学家杨立昆在效力12年后离职 将创办自己的AI创业公司 [5] 消费电子与硬件 - 华为Mate80系列传闻最高支持双实体SIM卡加双eSIM 实现四卡功能 [5] - 传闻iPhone18Pro系列测试咖啡色、紫色和酒红色新配色 将替代iPhone17Pro的星宇橙色 [6] - 报告预测DRAM价格在2025年第四季度可能再上涨30% 2026年初进一步上涨20% 累计涨幅或达50% [8] 公司财报与战略 - 快手第三季度总营收同比增长142%至356亿元 核心商业收入同比增长192% [5] - 快手第三季度经营利润同比增长699%至53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263%至50亿元 [5] - 小米宣布将于12月17日举办合作伙伴大会 新加入的MiMo大模型负责人罗福莉将进行首秀 [5]
长安汽车正式进入印尼市场
中国新闻网· 2025-11-20 10:48
印度尼西亚作为东南亚第一大汽车市场,拥有超过2.8亿人口和快速增长的汽车保有量,是全球车企布 局区域战略的关键枢纽。今年2月,长安汽车与印尼当地汽车集团——Indomobil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打 响进军印尼市场的第一枪。 长安汽车常务执行副总裁叶沛表示:"印尼在东南亚绿色出行的发展中拥有战略地位。我们坚持'在印 尼,为印尼'的原则,以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为引擎,与合作伙伴一道,推动产品、研发和制造的本地 化,共同打造世界级的产品、技术与服务,推动印尼汽车市场向电动化转型。" Indomobil集团董事Andrew Nasuri表示,长安汽车进入印尼,不仅是一个新汽车品牌的到来,更是为印 尼汽车市场的未来出行带来了全新视角。 除为印尼市场带来绿色智能的产品外,长安汽车也将构建完善的本地售后服务体系,包括覆盖印尼全国 的服务中心等。展望未来,长安汽车还将考虑进行本地生产,助力技术转移,强化本地汽车供应链,并 培育印尼本地汽车人才。 据悉,长安汽车正加速推进其全球战略"海纳百川"计划,如今已进入印尼在内的全球103个市场。(完) 【编辑:苏亦瑜】 中新网雅加达11月20日电 (李志全 李珂)19日,长安汽车印度尼西亚 ...
小米汽车官宣:第50万辆整车正式下线!
新浪科技· 2025-11-20 10:43
责任编辑:杨赐 新浪科技讯 11月20日上午消息,小米汽车在社交平台宣布:"刚刚,小米汽车第50万辆整车正式下产 线。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我们会持续努力,感谢所有车主的支持。" ...
小鹏汽车-预计 2026 年第一季度将呈现高于行业的季节性表现,明年新车型管线强劲;买入评级
2025-11-20 10:17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1] * 公司:小鹏汽车[1] 核心观点与论据 财务表现与近期指引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 但2025年第四季度收入指引低于预期 主要由于销量增长放缓(从2025年第三季度的同比增长149%放缓至2025年第四季度预期的41%)以及持续的市场竞争[1]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总毛利率为20.1%(同比提升4.9个百分点 环比提升2.8个百分点) 车辆毛利率为13.1%(同比提升4.5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1.2个百分点)[7] * 总毛利率环比改善主要得益于更高的服务收入(主要是来自大众汽车的里程碑付款) 车辆毛利率环比下降主要由于MONA M03销售占比提升以及为清理旧库存进行的针对性促销[7] * 公司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公司层面毛利率将稳定在约20%[7] * 公司维持2025年全年研发费用指引为90亿元人民币[7] * 公司预计在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GAAP盈亏平衡[7] 2026年展望与增长驱动力 * 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将表现出优于同业的季节性 因公司将发布三款车型的EREV(增程电动)版本(G6/G7/P7+) 基于X9 EREV的预售数据 管理层预计其订单量可能达到BEV(纯电动)版本的3倍[1][6] * 预计2026年全年收入将增长40% 主要驱动力包括7款新车型发布(3款EREV版本 2款MONA SUV 2款全新双能源车型)以及与大众汽车合作的扩大[2][6] * 预计2026年销量达到60.3万辆 同比增长36% 管理层预计销量增长将超过行业平均水平[2] * 预计2026年毛利率将提升至19.4%(2025年为18.5%) 得益于规模效应和持续的成本降低努力[2] * 预计2026年将首次实现全年GAAP净利润转正 达到22亿元人民币 净利润率为2.0%[2] 新车型与技术 * 2026年新车规划包括:2026年第一季度发布G6/G7/P7+的EREV版本 全年发布四款全新双能源车型(含2款MONA SUV和G01六座SUV) X9 EREV于2025年11月20日正式发布[6] * 海外市场计划在2026年发布三款车型 包括上半年的P7+和两款MONA SUV[6] * 公司与大众汽车的合作扩展至图灵AI SoC 该芯片已获得大众汽车两款B级车的设计订单 并于2025年第四季度开始向测试车辆发货[7] * 公司计划在2024年至2026年间推出10款新车型或改款车型 相比2019年至2023年每年仅推出1-2款新车型的频率大幅提升[9][11] 海外扩张与运营 * 2025年第三季度海外总销量为1.1万辆(同比增长54% 环比下降1%)[6] * 公司已在海外建立本地生产:印尼KD工厂(与PT Handal Indonesia Motor合作 2025年7月开始量产 产能逐步爬升至数千辆高位)奥地利工厂(与Magna Steyr合作 2025年第三季度开始量产 产能逐步爬升至数万辆)[6] * 海外车辆毛利率通常高于国内水平 但公司也注意到海外竞争加剧[6] * 公司预计2026年海外销量增速将快于国内销售[6] 研发投入与新业务 * 预计2026年研发费用将增加至110亿元人民币(2025年为90亿元) 源于将技术许可收入再投资于新业务 包括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Robotaxi等[2][7] * 在人形机器人方面 公司目标在2026年第二季度实现IRON机器人的多种功能 并在2026年底实现先进人形机器人的量产 管理层对人形机器人的需求和定价持乐观态度 预计量产后其物料清单成本最终将与一辆电动汽车的价格相当 并期望到2030年实现年销量约100万台[10] 财务状况与现金流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末净现金为290亿元人民币(对比2025年第二季度为290亿元 2024年第三季度为170亿元)[10] * 应收账款天数缩短至7天(2025年第二季度为9天 2024年第三季度为21天) 预计2026年将保持在10天[2][10] * 应付账款天数延长至197天(2025年第二季度为185天 2024年第三季度为180天) 库存天数为52天(2025年第二季度为40天 2024年第三季度为65天)[10] * 2025年第三季度总负债权益比为39% 总负债资产比为69%[10] 其他重要内容 投资主题与风险 * 投资主题:公司是中国专注于智能汽车功能的增长最快的纯电动汽车制造商之一 通过一系列努力(如提升新车发布频率 执行成本削减计划)已转型其产品和成本结构竞争力 未来销量增长和利润率改善的能见度更高[9][11] * 成本削减计划目标通过技术创新和传感器套件优化 将整体物料清单成本降低25%(ADAS物料清单成本降低50%)[11] * 目标价与评级:维持买入评级 基于DCF的12个月目标价为美国存托凭证25美元/港股96港元 隐含上涨空间约11%-12%[3][5][8][12] * 主要风险:销量低于预期 价格竞争比预期更激烈 市场需求弱于预期[12] 预测调整 * 在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后 将2025年至2027年的盈利预测从-4亿元/38亿元/55亿元人民币下调至-8亿元/28亿元/33亿元人民币 主要原因是新业务的研发费用增加[3] * 营运资本变动预测上调 主要由于应付账款天数缩短[3]
岚图泰山,凭何“争峰”豪华SUV新高度?
新华网· 2025-11-20 10:16
作为岚图汽车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后发布的第一款产品,岚图泰山也将与岚图追光L、岚图梦想家 组成"三旗舰"豪华阵容,实现岚图汽车从轿车、MPV到SUV的全品类旗舰布局。 "泰山是东方的脊梁,也是岚图的精神图腾。我们要做的,不是去复制BBA(奔驰、宝马、奥迪)的豪 华,而是让世界知道,东方也有定义旗舰的标准。"岚图汽车董事长、总经理卢放表示。 背靠东风汽车深厚造车底蕴,融合华为顶级智能科技,岚图泰山展现了"新能源国家队"在高端技术领域 的体系化实力与资源整合硬功,更在产业维度上,成为中国高端新能源从"规模追赶"迈向"技术引领"的 鲜活注脚。 破局而立,重塑高端秩序 BBA依托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精湛的制造水准,长期稳居豪华汽车市场第一梯队,形成了一套全球广泛 认可的豪华车评判逻辑与市场规则。 但在行业变革下,曾经的竞争维度迎来根本性重塑。"在传统燃油车时代,合资及外资品牌凭借在发动 机、变速箱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及多年品牌积淀,占据了国内高端乘用车市场的主导地位,但随着中国新 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高端市场格局有望重塑。"汽车行业分析师吴坤表示,自主品牌中高端 车型正以"科技豪华"切入豪车市场。 中国汽车品牌,还 ...
理想汽车战略会
数说新能源· 2025-11-20 10:09
产品与技术:效率滞后与战略调整 - 公司反思产品迭代节奏过慢,增程平台过去四年一换代,而行业已进入半年改款、一年换代的快节奏[1] - L系列车型月销量从超5万辆跌至2万辆左右,纯电车型i8面临蔚来ES8和问界M8竞争,i6面临小米SU7强力竞争[1] - 公司策略转向该卷就卷,放弃抵触堆配置思路,聚焦单一配置打磨极致产品[2] - 打破套娃设计,新车型通过外观设计实现差异化以提升辨识度,例如i8与i9[2] - 平台迭代周期从四年一次大迭代缩短为两年一次,供应链体系同步配合提速[2] - 研发体系进行改革,淡化费效比考核以避免预算压缩影响创新,公司创始人亲自管理人力资源[3] - 计划成立独立研发架构部,直接向高层汇报,类似小米的模式[3] 出海战略:从摇摆到全力加速 - 过去依赖俄罗斯和中东的平行出口是重大失误,L9在俄罗斯售价翻倍至90万元,单月最高出口4000辆[4] - 2025年俄罗斯和中亚政策收紧,平行出口量暴跌至数百辆每月,2026年新规将彻底切断此路径[4] - 对比同行,小鹏和蔚来早已将出海列为战略重心,而公司海外团队在2022年撤编,决策在直营和经销之间摇摆[4] - 新布局聚焦中东、中亚和欧洲市场,已在德国和美国设立研发中心,在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设立零售中心[5] - 2026年新车型将全面兼容海外法规,并采用部分经销商合作的模式[5] AI与芯片战略:重押推理算力与生态探索 - 公司算力投入月均超1亿元,当前储备10EFLOPS训练算力和3EFLOPS推理算力,后者持续增加[6] - 第一代自研芯片于2025年初流片,计划于2026年部署在旗舰车型上[7] - 第二代芯片侧重推理能力,采用新数据流架构,运行大模型性能提升2倍,视觉模型提升3倍,预计两年后推出[7] - 战略目标超越汽车AI化,成立空间机器人和穿戴机器人部门,探索智能眼镜等终端硬件[8] - 公司目标从懂AI的汽车公司升级为AGI时代的终端企业,以拓宽AI交互的应用场景[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