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钛白粉
icon
搜索文档
龙佰集团(002601):钛白粉低迷业绩承压 持续完善产业链布局
新浪财经· 2025-08-27 10:4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3.31亿元 同比下降3.34% 归母净利润13.85亿元 同比下降19.53% [1] - 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62.82亿元 同比下降3.50% 归母净利润6.99亿元 同比下降9.24% [1] -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3.47亿元 同比下降19.61% [1] 分业务收入与毛利率 - 钛白粉业务收入86.64亿元 同比下降7.68% 毛利率27.11% 同比下降6.40个百分点 [1] - 海绵钛业务收入14.90亿元 同比增长12.96% 毛利率-0.05% 同比下降10.54个百分点 [1] - 新能源材料业务收入5.27亿元 同比增长27.23% 毛利率12.39% 同比上升14.97个百分点 [1] 产品销量表现 - 钛白粉销量61.20万吨 同比增长2.08% 市场占有率提升但销售收入下降 [1] - 海绵钛销量3.87万吨 同比增长25.51% [1] 行业市场环境 - 钛白粉价格受成本推动年初冲高 但二季度因海外反倾销导致出口受阻大幅回调 [2] - 海绵钛市场价格累计上涨10.64% 现货供应偏紧 军工和新能源领域需求增长支撑价格上涨 [2] - 钛精矿价格2025年上半年有所回落 [2] 公司战略与竞争优势 - 公司通过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和设备大型化持续降低成本 形成差异化低成本核心优势 [3] - 作为中国唯一贯通钛全产业链的钛白粉生产企业 实现钛产业与锂电产业耦合发展 [3] - 积极实施海外建厂策略 直接贴近终端市场生产销售 规避反倾销税并扩大产业规模 [3] 未来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301.04亿元/327.17亿元/347.62亿元 同比增长9.3%/8.7%/6.2%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61亿元/37.88亿元/43.93亿元 同比增长36.5%/27.9%/16.0% [4] - 对应市盈率分别为15.0倍/11.7倍/10.1倍 [4]
华金证券:给予龙佰集团增持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8-26 19:27
核心观点 - 华金证券给予龙佰集团增持评级 公司为国内钛产业链龙头 通过完善产业链布局和拓展海外市场应对短期业绩压力 预计未来三年盈利将稳步增长[1][3][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3.31亿元 同比下降3.34% 归母净利润13.85亿元 同比下降19.53%[1] - 第二季度单季营业收入62.82亿元 同比下降3.50% 归母净利润6.99亿元 同比下降9.24%[1] - 钛白粉业务收入86.64亿元 同比下降7.68% 毛利率27.11% 同比下降6.40个百分点[2] - 海绵钛业务收入14.90亿元 同比增长12.96% 毛利率-0.05% 同比下降10.54个百分点[2] - 新能源材料业务收入5.27亿元 同比增长27.23% 毛利率12.39% 同比上升14.97个百分点[2] 业务运营 - 钛白粉销售量61.20万吨 同比增长2.08% 市场占有率提升但销售收入下降[2] - 海绵钛销售量3.87万吨 同比增长25.51%[2] - 钛白粉价格受海外反倾销影响大幅回调 行业呈现供给宽松需求承压态势[2] - 海绵钛市场价格累计上涨10.64% 现货供应偏紧 军工和新能源领域需求增长支撑价格上涨[2] 战略布局 - 公司贯通钛全产业链 通过设备大型化和产业链一体化持续降低成本[3] - 将钛产业与锂电产业耦合发展 形成钛锂电材料全产业链布局[3] - 积极实施海外建厂策略 直接贴近终端市场生产销售 规避反倾销税并扩大产业规模[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收入301.04亿元 同比增长9.3% 归母净利润29.61亿元 同比增长36.5%[4] - 预计2026年收入327.17亿元 同比增长8.7% 归母净利润37.88亿元 同比增长27.9%[4] - 预计2027年收入347.62亿元 同比增长6.2% 归母净利润43.93亿元 同比增长16.0%[4] - 对应市盈率分别为15.0倍 11.7倍和10.1倍[4] - 最近90天内10家机构给出评级 其中7家买入 3家增持 目标均价21.7元[7]
中核钛白盘中涨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10:56
公司股价表现 - 中核钛白股价盘中涨停 涨幅达10.02% [2] - 成交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 [2]
ETF盘中资讯|化工板块盘中猛拉!政策严控产能+盈利底部回升,机构看好中长期配置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8-26 10:48
化工板块市场表现 - 化工ETF(516020)盘中价格一度上涨超过2% 截至发稿时涨幅达1.67% [1] - 成交量达2.45万手 场内价格报0.732元 较前日上涨0.012元 [2] - 细分领域龙头股表现强势:中化国际涨停 中核钛白上涨9.19% 新凤鸣与鲁西化工涨幅均超5% [1][2] 行业供给侧改革动态 - 多个化工细分行业推进"反内卷"措施 政策与自律双管齐下促进行业格局优化 [2] - 制冷剂行业反内卷成效显著 涤纶长丝和粘胶短纤行业在集中度提升背景下有望加速周期拐点到来 [2] - 2025年上半年行业资本开支同比增速自2021年初首次转负 供给侧调整加速 [3] 行业盈利与估值水平 - 细分化工指数市净率2.22倍 处于近10年35.42%分位点低位 配置性价比凸显 [3] - 行业盈利处于底部区间 大宗化工品盈利有望改善 [3] - 化工行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充沛 产能扩张放缓可能推动股息率大幅提升 [3] 中长期发展驱动因素 - 欧美高能耗装置退出及亚非拉地区经济增长推动出口成为重要增长引擎 [3] - 多部门政策落地有望出清落后产能 优化行业竞争格局并修复盈利水平 [4] - 化工ETF(516020)覆盖全细分领域 近50%仓位集中于万华化学等大市值龙头股 [4] 投资布局策略 - 化工ETF(516020)跟踪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指数 全面覆盖磷肥、氟化工、氮肥等细分领域龙头 [4]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联接基金(A类012537/C类012538)参与化工板块投资 [4] - 行业兼具高弹性与高股息优势 成本减压及需求改善环节或率先复苏 [3][4]
化工板块盘中猛拉!政策严控产能+盈利底部回升,机构看好中长期配置机遇
新浪基金· 2025-08-26 10:39
化工板块市场表现 - 化工ETF(516020)盘中价格一度上涨超过2%,截至发稿时上涨1.67% [1] - 中化国际涨停,中核钛白上涨超过9%,新凤鸣和鲁西化工均上涨超过5%,桐昆股份、凯赛生物、恒力石化等多只股票上涨超过4% [1] - 橡胶制品、钛白粉、石化等细分板块个股涨幅居前 [1] 行业基本面与政策动向 - 多个化工细分行业持续推进"反内卷",行业反内卷需行政与自律双管齐下 [2] - 制冷剂行业反内卷的成功案例印证了政策的关键作用,涤纶长丝、粘胶短纤等行业在集中度提升基础上,叠加灵活自律和政策引导,有望加速周期拐点到来 [2] - 行业盈利已处于底部,在政策引导下供给侧有望加快调整,大宗化工品盈利或迎改善 [3] - 2025年上半年供给端行业资本开支同比增速自2021年初以来首次转负,供给侧加快调整下2025年下半年或迎复苏起点 [3] - 多部门具体政策逐步落地,化工行业部分落后产能有望出清,行业供给端竞争格局有望优化,产品逐步进入有序竞争,盈利水平或将修复 [4] 估值与配置机会 - 细分化工指数市净率为2.22倍,位于近10年来35.42%分位点的低位,中长期配置性价比凸显 [3] - 反内卷措施有望使全球化工行业产能扩张大幅放缓,中国化工行业具有充沛的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潜在股息率将大幅提升 [5] - 供给端的改变将带来景气度止跌回升,化工标的有望兼具高弹性和高股息优势 [5] 投资工具与布局策略 - 化工ETF(516020)跟踪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指数,全面覆盖化工各个细分领域 [6] - 近5成仓位集中于大市值龙头股包括万华化学、盐湖股份等,其余5成仓位布局磷肥及磷化工、氟化工、氮肥等细分领域龙头股 [6]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化工ETF联接基金(A类012537/C类012538)布局化工板块 [6]
机构风向标 | 金浦钛业(000545)2025年二季度已披露前十大机构持股比例合计下跌5.09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08-26 09:28
机构持股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25日 6家机构投资者合计持有金浦钛业A股股份2.53亿股 占总股本比例25.63% [1] - 机构投资者包括金浦投资控股集团 BARCLAYS BANK PLC UBS AG J.P. Morgan Securities PLC自有资金 MORGAN STANLEY & CO. INTERNATIONAL PLC 高盛国际自有资金 [1] - 机构持股比例较上一季度下降5.09个百分点 [1] 公募基金持仓变动 - 本期较上一季度未再披露的公募基金有2只 分别为金元顺安元启灵活配置混合和渤海汇金新动能主题混合A [1] 外资机构持仓变化 - 本期新披露4家外资机构 包括UBS AG J.P. Morgan Securities PLC自有资金 MORGAN STANLEY & CO. INTERNATIONAL PLC 高盛国际自有资金 [1]
金浦钛业:8月25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21:33
公司治理 - 公司第九届第二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25日以通讯方式召开并审议《关于变更公司内审部负责人的议案》等文件 [1] 财务表现 - 2025年1至6月营业收入构成中钛白粉行业占比97.43% 供应链占比2.08% 其他行业占比0.49% [1] - 截至发稿时公司市值为32亿元 [1] 行业动态 - A股成交连续8天破2万亿元 券商启动秋招并开放25个岗位 [1]
金浦钛业(000545.SZ)发布上半年业绩,归母净亏损1.86亿元,扩大829.71%
智通财经网· 2025-08-25 20:13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9.21亿元 同比减少18.5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86亿元 同比扩大829.71%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1.87亿元 同比扩大727.36% [1] - 基本每股亏损0.1884元 [1]
金浦钛业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减少829.71% 控股股东所持2000万股股份待拍卖
证券时报网· 2025-08-25 19:5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21亿元 同比减少18.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86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829.71%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1.87亿元 同比骤降727.36% [1] - 基本每股收益-0.19元 [1] 业务结构 - 公司为国内主要硫酸法钛白粉生产企业 产品涵盖金红石型及锐钛型钛白粉 [1] - 南京钛白专注金红石型产品生产 徐州钛白同时生产两种类型产品 [1] - 锐钛型钛白粉在白度、纯度等关键指标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1] 经营困境 - 受房地产市场需求变化、产业政策、市场竞争及成本压力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 [1] - 缺乏产品价格优势 能源与人工成本高于同业 [1] - 无矿产资源及规模优势 导致原材料成本高企 [1] - 吨产品毛利显著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 [1] 亏损原因分析 - 南京钛白因处置子公司产生投资损失3421万元 [2] - 钛白粉售价持续下滑 同时硫酸采购单价上涨压缩毛利空间 [2] - 徐州钛白6月停产检修 锐钛型生产线计划9月复产 金红石型生产线复产时间未定 [2] - 徐州钛白计提固定资产减值5608万元 [2] - 硫磺采购成本上升进一步加剧生产压力 [2] 战略转型 - 公司筹划置出钛白粉业务 拟以南京钛白、徐州钛白及金浦供应链资产与负债置换利德东方91%股权 [2] - 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资产置换差额部分及利德东方剩余9%股权 [2] - 同步募集配套资金用于支付交易对价、中介费用、在建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2] 标的资产概况 - 利德东方为橡胶新材料领域应用研发平台型企业 技术覆盖全产业链 [3] - 形成管路、密封、减震、套管四大核心产品体系 服务汽车、轨道交通、新能源及国防军工等领域 [3] - 交易旨在置出亏损业务 置入盈利能力强、市场空间广阔的橡胶制品业务 [3] 股权状况 - 控股股东金浦集团持股1.86亿股 占总股本18.82% [3] - 所持股份100%被质押 总计1.86亿股 [3] - 1.12亿股遭司法冻结及标记 占持股比例60.31% [3] - 2000万股待拍卖 占持股比例10.77% [3]
反内卷,化工从“吞金兽”到“摇钱树”
2025-08-25 17:13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化工行业整体及多个细分领域(煤化工、炼油、聚氨酯、工业硅、纯碱、氯碱、钛白粉、轮胎、个研行业、制冷剂、草甘膦、磷肥、农药、民爆等)[1][5][13][40][42][47] * 公司包括华鲁恒升、宝丰能源、鲁西化工、万华化学、华峰化学、合盛硅业、博元化工、中泰化学、龙佰集团、赛轮轮胎、玲珑轮胎、森麒麟、振华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巨化股份、云天化、兴发集团、江山股份、新安股份、江南化工、广东宏大、易普力等[5][9][32][33][35][36][39][40][42][46][48] 核心观点和论据 * 化工行业处于周期底部 中国龙头企业现金流充沛且资产负债率低 产能扩张放缓将提升潜在股息率[1][3] * 全球GDP增长支撑化工需求 供给端改变叠加需求增长有望带来行业景气度回升[1][4] * 反内卷政策预期导致国内化工产能大幅放缓 中国作为全球化工主要力量其产能放缓将对全球供给端产生重大影响[2] * 欧洲化工品产能利用率处于74%左右的历史低位 反映高成本产能难以恢复 中国化工业凭借成本优势具备强大竞争力和市场份额提升空间[10][12] * 中国基础化工行业上市公司资本支出放缓 自由现金流有望在2025年或2026年周期底部转正 为历史性转变[1][6][7] * 石油化工上市公司2024年自由现金流已开始转正 在建工程处于固定资产比例降至25%左右[8] * 烯烃行业面临价格低位挑战 煤制烯烃和气头乙烯具备成本优势 聚乙烯供需平衡良好 丙烷脱氢路线导致PP供需过剩但未来若该路线产能收缩行业可能触底回升[1][16] * 聚氨酯板块处于周期底部 全球扩张主要来自万华化学 若盈利恢复到历史中枢位置万华化学业绩有望从2025年的140亿恢复到190亿左右[18][19] * 工业硅市场价格承压但大厂减产及期货价格拉涨带动现货报价提高 需限制扩张并进行去产能动作以释放价格弹性 合盛硅业成本曲线最优净利润有望翻倍[3][32] * 纯碱行业重碱价格跌至1300元/吨左右 全行业基本只有博元化工一家盈利 未来新增产能以天然碱法为主[33] * 制冷剂行业价格持续上涨 R32和R134a缺口逐渐扩大 巨化股份在配额分配中占比接近30%[40] * 磷矿石价格处于历史高位 磷肥盈利能力处于历史低位但国内外价差较大使得出口利润可观[42] * 草甘膦行业2024年底价格见底回升 因终端市场去库存结束且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无新增产能 全球约70%产能集中在中国[44][45] * 民爆行业政策不允许新增产能 产能利用率达83%左右 新疆和西藏等区域需求增速明显[47] 其他重要内容 * 反内卷政策情景下重点关注三类领域:控制新增产能(如煤化工、炼油、聚氨酯)、控制新增和存量产能(如工业硅、纯碱、氯碱、钛白粉、轮胎)、自然演绎景气度上行(如个研行业、制冷剂、草甘膦、磷肥)[5] * 华鲁恒升2024年市值约506亿 现金流量金额约50亿 预计2027年股息率可能达11.5%[9] * 欧洲天然气价格2024年约36欧元 比2014至2019年平均18欧元翻倍 高成本对化工行业产生深远影响[12] * 欧洲产能退出可能影响聚氨酯(MDI、TDI欧洲产能占全球约27%)、氯碱(PVC)、纯碱、己二酸、丙烯腈、轮胎、维生素、化肥、醋酸和聚烯烃等领域[13] * 炼化行业面临成品油需求达峰与产能过剩矛盾 反内卷政策通过设置能效门槛、减量置换和淘汰机制解决[17] * 氨纶行业价格和价差处于历史最低位 预计供给扩张拐点2026年出现 华峰化学成本比行业平均低1500-2000元/吨[21] * 涤纶长丝行业盈利处于历史低位 2025年上半年FDY单吨亏损600-700元 若单吨盈利提升100元每吨以500万吨有效产能计算可提升归母净利润3.5亿元[22][23] * 有机硅市场新增供应逐渐消退 中长期或有反弹机会 陶氏计划2026年中期关闭英国14.5万吨产能工厂[24][25] * 抗老化剂行业价格见底企稳 龙头企业利安隆抗氧化剂毛利率约20% 光稳定剂毛利率超30%[27] * 锦纶行业盈利能力中偏低 工厂库存较高 但长期消费增速较快[29] * 钛白粉价格跌至13500至14000元/吨 同比跌幅约10% 中小企业每吨亏损约1300元[35] * 轮胎行业外销毛利上升 内销毛利率达近十年最低 半钢胎开工率超75% 全钢胎开工率约65%[36] * 铬盐行业需求端高增长 金属铬下游应用复合增速可达20% 预计2025年全球重铬酸钠有4万吨供需缺口 2028年缺口扩大至25万吨[38][39] * 磷矿石70%需求来自化肥领域 新能源领域如磷酸铁锂电池需求每年增长30%以上[42] * 草甘膦行业未来新增产能较少 仅江山股份计划2025年第四季度投产5万吨 拜耳可能退出38万吨产能[44] * 民爆行业主要公司江南化工产能76万吨左右 广东宏大70万吨(包括收购雪峰科技后)[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