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端装备
icon
搜索文档
北京昌平做强先进制造业
经济日报· 2025-09-13 08:28
昌平区先进制造业发展态势 - 昌平区上半年规上先进制造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14.8亿元 同比增长11% 占全区工业总产值90% [1] - 过去5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2% 总量突破1800亿元 [1] - 先进制造产业上半年收入增速达15% 产业量级持续提升 [1] 产业转型与创新成果 - 通过数字化转型、头部培育和延链补链推动制造业动能转换 [1] - 小米智能工厂实现高度自动化 单条产线每6秒下线一部高端手机 入选国家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 [1] - 爱康宜诚医疗建成投用3D打印与智能制造基地 展示国内首个3D打印人工全膝关节系统 [2] 产业体系与政策支持 - 构建以高端装备、医药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制造业链群 [2] - 出台"专精特新"支持政策包 针对企业用能、用地、用工诉求提供定制化服务保障 [1] - 坚持制造业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 制造业比重持续提高 [1]
优质项目带动骨干企业支撑 北京昌平做强先进制造业
经济日报· 2025-09-13 05:57
昌平区先进制造业整体表现 - 2024年上半年昌平区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14.8亿元,同比增长11%,占全区工业总产值90% [1] - 过去5年昌平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2%,总量突破1800亿元 [1] - 2024年上半年昌平区先进制造产业收入增速达15%,产业量级持续增加 [1] 产业发展战略与动能转换 - 昌平区从数字转型、头部培育、延链补链等方面推动制造业实现动能转换 [1] - 紧扣先进制造主线,坚持制造业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制造业比重不断提高 [1] - 以高质量项目带动,以骨干企业为支撑,构建以高端装备、医药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制造业链群 [2] 企业案例与智能化成果 - 小米首座自有数字化智能工厂实现高度自动化,单条产线每6秒下线一部高端智能手机,入选国家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 [1] -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依托昌平产业基础和政策支持,于2024年5月建成投用3D打印与智能制造基地 [2] 政策支持与发展环境 - 针对高端制造企业用能、用地、用工等核心诉求,昌平区出台"专精特新"支持政策包,提供定制化服务保障 [1] - 营造"服务有温度、办事有速度"的发展环境,旨在让制造业企业不仅"搬进来",更要"留下来" [1]
会长话封关:“迎来产业升级与国际化布局的重要机遇”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19:43
海南自贸港封关机遇 -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临近 为在琼渝商带来产业升级与国际化布局的重要机遇[1] - 在海南注册的重庆企业数量超过19000家 商会推动企业从传统商贸向高新技术、绿色智造、现代服务等主导产业转型[1] - 商会已推动保亭光伏整村汇流、儋州国际木业零碳新材产业园、全液冷超充电站等多个重大项目落地 总投资额超过50亿元[1] 政策红利与产业协同 - "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进出口管理制度实施后 海南与境外货物流通更加便利 有助于降低贸易成本并拓宽全球市场渠道[3] - "双15%"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及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成为吸引企业落地的关键优势[3] - 渝商可依托重庆制造业基础 采用"重庆研发+海南加工"或"重庆核心部件+海南组装增值"模式 推动产业链高效布局与升级[3] 企业服务与营商环境 - 商会通过"商汇通"数字化服务平台组织政策解读和实操培训 邀请税务专家及权威机构提供专业辅导[4] - 海南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若干规定》等政策法规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企业负担明显减轻[4] 国际化市场拓展 - 商会多次组织企业赴东盟国家考察 推动环保设备、智能装备等"重庆造"产品通过海南走向国际市场[6] - 已推动重庆侨商产业园落户万州 未来将继续支持企业拓展东南亚及全球市场 提供跨境对接等系统化服务[6] 未来发展规划 - 海南自贸港将于12月18日启动全岛封关运作 商会计划推动更多高质量项目落地并培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渝商品牌[8] - 打造"重庆商会企业重庆38区(县)暨海南18市(县)行"等品牌投资活动 推动"商汇通"平台与政府资源深度对接[8]
我国已布局建设80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新华财经· 2025-09-12 14:31
行业布局 - 中国已布局建设80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 高端装备 新材料等六大行业 [1] - 80个国家级集群分布于26个省级行政区 形成国家级集群为骨干 省级集群为基础的梯次发展体系 [1] 产业资源 - 产业集群汇聚2200余个国家级创新载体 主导及参与国际标准2100余项 [1] - 集中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各类产业投资基金规模超3万亿元 [1]
“宁”聚创新 “质”赢未来——江苏南京加快打造以质量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阵地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12 12:44
质量强企 - 企业获得江苏精品认证产品79个 覆盖70家企业 包括高淳陶瓷 南京云锦 卫岗乳业 A O史密斯等品牌 [2] - 培育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组织5家 江苏省省长质量奖及提名奖组织各15家 市长质量奖企业34家 个人26名 [2] - 质量小站服务覆盖15个高新园区和重点产业链 辐射2万余家中小微企业 重点帮扶企业5000余家 服务企业超1万家 培训首席质量官1 5万余人 [3] - 累计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140家 企业专利导航项目264家 专利导航实验区18个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及高价值专利数量居全国第三 [4] 质量强链 - 构建4266产业体系 推动1个万亿级 1个5000亿级 1个3000亿级 3个2000亿级 若干个1000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5] -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分别达41%和57% 4个产业集群跻身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5] - 建设创新联合体63家 其中省级5家 市级58家 推动产业链关键技术突破 [6] - 智能电网产业链实现基于国产芯片的自主可控装置替代开发 现场运行数量超30万台 新招标设备100%自主可控 [6] 质量强区 - 建邺区 浦口区 高淳区纳入全国首批质量强县培育库 建邺区入选质量强县创新试点任务名单 [8] - 全市1221家店铺推出异地异店退换货承诺 线下七日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达2 6万家 [9] - 重点民生消费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 2022年创成江苏省首个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9] - 培育雨花茶 龙池鲫鱼 横溪西瓜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发展食礼秦淮 固城湖螃蟹等公用品牌 [10] 质量基础设施 - 承担ISO IEC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5个 近3年牵头参与制定国际标准38项 国家标准1200余项 完成55个国家级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 [15] - 建成国家级省级质检中心 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40余个 覆盖参数9万余项 [17] - 国家软件 智能电网 生物药物等质检中心直接建在产业园区 提供一站式技术服务 [17]
上交所副总经理王泊最新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9-11 22:44
科创板发展规模与成就 - 科创板已汇聚589家上市公司 总市值突破9万亿元 [1] - 2025年上半年科创板企业研发投入总额达841亿元 是净利润的2.8倍 [2] - 研发投入占比中位数高达12.61% 在全A股市场中独占鳌头 [2] 产业布局与硬科技集聚 - 集成电路领域集聚120家企业 实现全产业链覆盖 占A股同行业公司数量六成以上 [2] - 生物医药领域共有113家企业聚焦癌症、艾滋病等重大疾病治疗 [2] - 高端装备领域有超百家企业提供核心设备 为产业智能化升级奠定基础 [2] 代表性企业创新案例 - 百利天恒推动创新药出海 西部超导完成超导材料从克级实验到吨级量产的跨越 概伦电子牵头构建国产EDA生态圈 [2] - 三生国健自研新药海外授权创下国产纪录 中微公司打破国外设备垄断 联影医疗推出全球首创产品 [7] 投融资机制与市场建设 - 科创板首倡"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成效显著 [3] - 32条科创板指数覆盖全领域 跟踪产品规模超2800亿元 成为A股指数化投资比例最高的板块 [3] - 科创50ETF跻身A股第四大指数产品 [3] 包容性制度与政策创新 - 科创板推出"多元上市标准" 首次允许未盈利企业、红筹企业、特殊股权结构企业登陆A股 [4] - 2025年新推"1+6"政策 设立"科创成长层" 重启第五套上市标准 纳入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 [4] - "1+6"政策发布后新增受理15家企业的IPO申请 其中4家为未盈利企业 1家适用第五套标准 [4] 企业成长支持与并购成效 - 2024年推出"科八条"改革提出35项举措 涵盖股份对价分期支付、并购重组简易程序等创新机制 [5] - "科八条"发布后新披露并购交易达134单 交易金额超400亿元 项目数量超过过去五年之和 [6] - 海光信息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创下A股吸收合并规模新纪录 华海诚科收购衡所华威70%股权后环氧塑封料产能将跃居全球第二 [6] 全链条服务体系 - 监管人员累计走访科创板企业430家次 联合证监局、地方政府协同解决企业诉求300余项 [7] - 2025年已举办30余场并购重组、ESG等定制化培训 组织7次产业交流活动 [7] - 针对企业规则适用、信披实务中的常见问题主动研究解读、推广典型案例 [7] 科创成长层企业表现 - 32家科创成长层存量企业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7.79% [4] - 净利润同比大幅减亏71.23亿元 [4]
上交所副总经理王泊最新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9-11 22:43
科创板发展规模与成就 - 科创板已汇聚589家上市公司 总市值突破9万亿元[2]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总额达841亿元 为净利润的2.8倍 研发投入占比中位数达12.61%[4] - 形成集成电路(120家企业占A股同行业超60%) 生物医药(113家企业) 高端装备(超百家企业)三大产业集群[4] 产业创新突破案例 - 百利天恒推动创新药出海 西部超导实现超导材料吨级量产 概伦电子构建国产EDA生态圈[4] - 三生国健自研新药海外授权创国产纪录 中微公司打破国外设备垄断 联影医疗推出全球首创产品[12] 投融资机制创新 - 指数化投资规模超2800亿元 为A股指数化投资比例最高板块 科创50ETF跻身A股第四大指数产品[5][6] - 并购交易创新高:"科八条"改革后新披露并购134单 交易金额超400亿元 超过去五年总和[9] - 海光信息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创A股纪录 华海诚科收购后环氧塑封料产能跃居全球第二[9] 制度包容性改革 - "1+6"政策新增科创成长层 重启第五套上市标准 覆盖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领域[8] - 政策发布后新增受理15家IPO 含4家未盈利企业和1家适用第五套标准企业[8] - 32家科创成长层企业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7.79% 净利润同比减亏71.23亿元[8] 全链条服务体系 - 监管人员累计走访企业430家次 协同解决企业诉求300余项[11] - 2025年举办30余场并购重组/ESG定制培训 组织7次产业交流活动[11] - 通过现场调研/定制培训/主动解读三类举措强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支持[11]
借助服贸会平台 绍兴放大“文化会展名城”声量
北京商报· 2025-09-11 21:14
绍兴会展经济发展现状 - 绍兴构建以绍兴国际会展中心为核心 中国轻纺城国际会展中心 绍兴奥体会展中心 嵊州国际会展中心等五大专业展馆集群 总建筑面积达49.1万平方米 [1] 会展品牌建设与产业升级 - 巩固中国轻纺城国际纺织品博览会 中国国际黄酒产业博览会等传统品牌展会优势 [3] - 培育中国(绍兴)低空经济展览会 中国(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大会等新兴展会 推动城市由纺织大市向新兴产业强市转型 [3] - 采用文化IP+会展场景模式打造特色会展品牌 王阳明故里 青藤书屋等古宅书院成为高端论坛举办地 [3] - 创新行走的展会模式 中国兰亭书法节组织沿浙东唐诗之路文化采风 纺博会设置面料设计进古镇路线 带动参会者平均停留时长提升15% [3] 产业基础与贸易成果 - 绍兴是亚洲最大化纤面料生产及印染加工基地 全球最大淡水珍珠基地 全球重要袜业生产基地 国家重点培育的全国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 [5] - 构建以纺织 化工 金属加工三大产业为支撑 黄酒 珍珠两大历史经典产业为特色 高端装备 现代医药 新材料和电子信息四大新兴产业为引领的3+2+4现代产业体系 [5] - 2025年春季纺博会吸引80余个国家共7773名国际采购商 达成意向订单3.69亿元 [5] - 今年计划组织300个团组 3000家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 目前已派出236个团组 2139家企业 达成意向成交额3.7亿美元 [5] 创新发展模式与未来规划 - 拓展展会+常年展+线上平台模式 加快建设国际纺织品常年展示中心 打造永不落幕的展会 [5] - 未来三年计划与国际机构合作创办3-5个高层次国际性会展项目 [6] - 通过做强产业+文化双特色会展IP 打造数字赋能智慧会展生态 拓展国际合作提升全球话语权 融入长三角会展经济一体化等四项重点任务 推动会展业从规模增长向质量跃升转变 [6]
中上协孙念瑞:上市公司“科技叙事”主线愈加鲜明,新质生产力加速成长
中国经营报· 2025-09-11 19:25
A股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上市公司总数达5427家 总市值超过110万亿元[1] - 上半年上市公司实现营收35万亿元 同比增长0.16%[1] - 六成上市公司营收实现增长 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增长明显[1] - 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万亿元 同比增长2.54%[1] - 超四分之三上市公司实现盈利 整体盈利情况与2024年相近[1] 科创板核心特征 - 研发投入达1680亿元 是净利润470亿元的3倍多[3] - 研发强度保持在10%-11% 显著高于创业板(5%)、北交所(5%)和全市场平均水平(2.3%)[3] - 589家科创板公司中415家获得国家级评选 占比70%[3] - 形成发明专利超12万项 平均每家216项[4] - 超八成公司隶属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制药、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5] - 超八成公司核心产品瞄准进口替代和自主可控目标[5] - 380家公司850项产品或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 资本市场政策支持 - "科创板八条"和"1+6"政策推动要素资源向创新领域聚集[4] - 并购重组政策激发市场活力 上半年披露重大资产重组120单 为去年同期3.5倍[6] - 现金分红水平稳中有升 2024年A股上市公司合计现金分红2.4万亿元[5] 科创板制度创新 - 持续深化发行上市、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适配性改革[4] - 优化制度和产品供给 提升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制度包容性[4] - 作为注册制改革"试验田" 政策支持力度突出[4]
上交所王泊:“硬科硬客”的成长,是科创板六年发展的生动缩影
中国经营报· 2025-09-11 19:25
科创板发展成果 - 科创板坚守硬科技定位六年 从资本市场服务科创试验田成长为科技创新示范田 [2][4] - 科创板汇聚589家上市公司 A股总市值超9万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板块整体研发投入841亿元 为净利润2.8倍 研发投入占比中位数达12.61% [5] - 拥有24万名研发人员及13万项发明专利 138家次企业获国家级科技奖项 [5] - 六成公司核心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三成公司产品实现行业首创 [5] 产业布局成就 - 集成电路领域120家企业实现全链条覆盖 占A股同行业公司数量超六成 [4] - 生物医药领域113家企业专注癌症艾滋病等疑难病症治疗 成为美股港股外全球主要生物医药上市地 [4] - 高端装备领域超百家企业提供核心设备 为产业智能化升级奠定基础 [4] 硬科硬客项目影响 - 高端访谈节目已举办15期主题沙龙 覆盖创新药半导体设备低空经济等科创板优势产业 [3] - 累计邀请近60家科创板头部企业负责人参与 覆盖公司市值合计超过2万亿元 [2][3] - 组织超100家投资机构深度参与 通过多渠道实现5000万次阅读量 [3] - 具体案例包括百利天恒创新药出海 西部超导实现超导材料量产突破 概伦电子牵头构建国产EDA生态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