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煤化工
icon
搜索文档
石化行业共绘能源“3060”蓝图
中国化工报· 2025-05-06 10:53
能源转型与政策导向 - "十五五"规划期间中国将继续引领全球能源转型进程,化石能源定位转向化工原料,新能源和CCUS技术将取得长远发展[1] - 中国坚持"先立后破"策略,推动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预计2035年一次能源需求达70亿吨标煤峰值,206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升至78%[1] - 全球气候目标与行动存在巨大鸿沟,新能源发展需进一步提速以实现气候目标[1] 氢能与海洋能源发展 - 氢能将在能源转型中发挥战略作用,预计2060年达到8600万吨产业规模,呈现多元应用格局[1] - 海洋油气资源已成为国内石油增储上产主力军,海上风电预计2060年装机总量超3.5亿千瓦,发电量超1.1万亿千瓦时[2] - 能源管道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全国一张网"基本形成,预计2040年油气管网总里程达30万千米以上[2] 炼油与化工行业转型 - 炼油行业正从传统燃油生产向化工原料生产转型,面临产能封顶和产品结构调整压力[2] - 原油加工量将于2060年降至3亿吨,主要用于生产化学品及材料,催化裂化工艺将聚焦重质原料处理[2] - 煤化工行业面临结构性供需矛盾,需从"用好煤"向"用好碳"转变,提前布局绿色碳源和耦合技术[3] CCUS技术与碳中和发展 - CCUS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技术,中国已取得显著进展,未来将实现规模化、集群化发展[3] - 预计到2060年中国将实现碳埋存量30亿吨,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3] - 企业需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推动煤化工行业转型升级[3]
2025石化产业发展大会石化与煤化工论坛指出——一次能源利用从燃料转向材料
中国化工报· 2025-05-06 10:53
能源转型与石化行业趋势 - 全球能源转型推动石油、煤炭从燃料向材料属性转型,带动相关技术与装备突破 [1] - 中国炼油产能过剩,行业需聚焦"减油增化"战略,推动炼化一体化规模化发展,提升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产能 [1] - 行业面临地缘冲突、中东及北美成本优势挤压等外部压力,国内大宗化工品产能过剩风险显现 [1]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原料多元化与技术创新为应对挑战关键,需突破轻烃裂解、原油直接制化学品等技术 [1] - 煤化工产业加速绿色低碳转型,开发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 [1] - 煤化工与新能源深度耦合趋势明确,通过绿电替代燃煤锅炉、绿氢优化合成气碳氢比,有望实现零碳排 [2] 装备制造与产业链协同 - 沈鼓集团实现煤化工领域进口设备国产化替代,完成680余套机组交付于大型煤化工及炼化项目 [2] - 行业需强化产业链协同,精准定位市场需求,聚焦核心技术攻关与差异化竞争策略 [2] - 建议依托通用矩阵模型优选高增长、高盈利领域投资项目,创新激励机制激发活力 [2] 新材料与高附加值布局 - 行业需布局生物基材料、高性能聚烯烃等"新赛道" [1] - 国家能源集团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示范性布局一体化产业 [1]
6万吨/年聚甲醛项目签约
DT新材料· 2025-05-05 22:31
新业能化聚甲醛项目 - 新业能化与中国化学赛鼎宁波工程签署6万吨/年聚甲醛项目EPC总承包合同 [1] - 该项目是公司“煤-电-油-气-化-材”多联产战略的关键环节,旨在打造甲醇-甲醛-聚甲醛产业链,推动煤化工高端化、低碳化发展 [2] - 一期4万吨/年项目总投资13亿元,2021年4月开工并于同年7月试车成功,创国内同类型装置最快开车纪录 [2] - 二期6万吨/年项目总投资15亿元,将实现甲醇原料高附加值转化 [2] - 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最大聚甲醛生产基地 [2] - 公司正筹划通过中基健康借壳上市,拟发行股份收购其100%股权 [2] 聚甲醛行业现状 - 聚甲醛是五大工程塑料之一,被称为“塑料中的金属”,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制造、军工等领域 [2] - 全球产能约200万吨/年,主要生产商包括杜邦、巴斯夫、旭化成等国际巨头 [3] - 2024年中国POM产能超80万吨/年,新增产能包括恒力石化8万吨、天津渤化4万吨、南通宝理9万吨等 [3] - 国内产品以中低端为主,高端仍需进口 [2] - 2024年3月新公示项目:利华益8万吨/年和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6万吨/年 [3] 生物基产业动态 - 第十届生物基大会将于2025年5月在上海举办,主题为“向绿而行,向新求质” [8][15] - 活动包含1场大赛、5大论坛、17大专场,覆盖生物基全产业链 [9] - 特色活动包括4场终端品牌对接会(汽车、鞋服、食品等) [7] - 参展品牌涵盖安踏、李宁、蔚来汽车、农夫山泉、美的等各领域头部企业 [5] - 论坛议题涉及生物基材料(聚酯、尼龙、橡胶等)、AI赋能、国际合作等 [11] - 同期举办第三届新叶奖颁奖典礼及生物基产业展览 [10][14]
京长合作联通实验室和生产线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02 04:53
文章核心观点 北大—长治襄垣化工联合实验室推动北京科技成果在长治襄垣县落地转化,解决当地煤化工“卡脖子”技术问题,通过产学研合作助力企业发展,是京长对口合作资源互补的实践 [1][4] 分组1:联合实验室成立背景 - 煤化工是长治市襄垣县重要产业,但存在“卡脖子”技术问题,得益于京长对口合作,2023年11月北大化学学院与襄垣经开区签约共建北大—长治襄垣化工联合实验室 [1] 分组2:山西华星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受益情况 - 2022年该主营危废处理的公司面对新标准时现有技术体系有短板,转机出现在与北大联合实验室对接会,北大团队结合研究成果重构技术路线图,助其成功申报长治市科技重点研发项目,提升煤炭利用率 [1][2] 分组3:山西裕英永旭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受益情况 - 该农药中间体生产商杀虫剂关键中间体呋虫胺回收率长期徘徊在68%,每提升1个百分点年效益增加200万元,在北大联合实验室帮助下成功申报博士工作站,吸引3名北大博士驻站,开展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建立紧密产学研合作关系 [3] 分组4:联合实验室作用及京长合作成果 - 联合实验室将“需求池”与“资源池”精准匹配,搭建“需求—研发—转化”全链条平台,促进多项技术成果落地,推动多家企业受益;自2022年京长对口合作关系建立以来,两地共建50个重点项目,涵盖多领域 [4][5]
【最全】2025年煤化工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附业务布局汇总、业绩对比、业务规划等)
前瞻网· 2025-05-01 11:09
转自:前瞻产业研究院 行业主要上市企业:中国神华(601088);兖矿能源(600188);宝丰能源(600989);中煤能源(601898);陕西煤业 (601225)等 本文核心数据:煤化工行业上市公司业务布局;煤化工行业上市公司煤化工业务业绩对比;煤化工行业上市公 司煤化工业务规划对比 煤化工行业上市公司汇总 从煤化工行业产业链的参与企业上看,煤化工产业的上游为煤炭采选行业,为其煤化工行业企业提供原材 料,参与企业主要有神华集团、山西焦煤等;煤炭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煤化工行业的生产成本,进而对细分产 品的利润产生影响。 中游按发展成熟度不同,可分为传统煤化工和现代煤化工。传统煤化工主要包括煤制化肥、合成氨和焦炭, 现代煤化工主要是新型煤基能源和新型煤基材料,中游煤化工企业主要包括中国神华、中煤能源和陕西煤业 等,需要强调的是,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的煤化工厂商目前已具备了全产业链的发展能力。我国煤化工行业主 要上市公司汇总如下: | 产业链环节 | 公司简称 | 股票代码 | 要点 | 关联度 | | --- | --- | --- | --- | --- | | | 潞安环能 | HS 669109 | 产业规 ...
立足岗位 开拓进取
人民日报· 2025-05-01 06:01
高质量发展与劳动创新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动员激励广大职工和劳动群众建功立业、创新创造 [1] - 全国先进工作者魏文斌表示要珍惜荣誉、保持本色,尽最大努力为患者守住光明 [1] - 全国劳动模范钱栋带领创新团队获得授权专利150余项,表示要将创新成果应用到工作中 [1] 科技行业与创新劳动 - 全国劳动模范余亮表示要让中国的人工智能既有技术突破又能服务老百姓的美好生活 [1] - 全国先进工作者陈照春强调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努力成长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 [1] 劳动模范与技能报国 - 全国劳动模范刘伟表示将继续勤奋工作、踏实劳动,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2] - 全国劳动模范邓晶表示要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带动身边更多人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2] 工会改革与职工服务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工会改革和建设,不断增强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 [2] - 全国先进工作者王玥丁表示要扎根一线、创新实干,做职工群众信赖的贴心人 [3] - 全国劳动模范李华强调工会工作关乎职工福祉与企业创新发展,要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工作 [3]
中煤能源(601898):降本增效助力稳健经营 高长协下防御价值仍强
新浪财经· 2025-04-30 14:30
财务表现 - 2025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3.9亿元,同比下降15.4% [1] - 归母净利润39.8亿元,同比下降20.0% [1] - 扣非归属净利润39.4亿元,同比下降19.4% [1] 煤炭业务 - 商品煤销量6414万吨,同比+0.4%,其中自产商品煤销量3268万吨,同比+1.1% [1] - 煤炭售价487元/吨,同比-17.0%,自产煤均价492元/吨,同比-17.7% [1] - 动力煤售价454元/吨,同比-11.7%,炼焦煤售价922元/吨,同比-39.1% [1] - 自产商品煤成本270元/吨,同比-7.3%,吨毛利222元/吨,同比-27.6% [2] - 煤炭收入312.50亿元,同比-16.6%,营业成本237.97亿元,同比-13.0%,毛利74.53亿元,同比-26.4% [2] 煤化工业务 - 烯烃销量35.5万吨,同比-4.8%,均价6876元/吨,同比+0.4%,单位成本5775元/吨,同比-2.1% [2] - 尿素销量60万吨,同比+8.9%,均价1702元/吨,同比-23.9%,单位成本1342元/吨,同比-14.0% [2] - 甲醇销量52.9万吨,同比+33.6%,均价1794元/吨,同比+7.1%,单位成本1414元/吨,同比-18.8%,吨毛利从亏损66元转为盈利380元 [2] 新产能进展 - 大海则煤矿年产2000万吨优质动力煤产能稳定释放 [3] - 里必煤矿400万吨/年无烟煤项目预计明年投产 [3] - 陕西榆林煤化工二期年产90万吨聚烯烃项目开工建设 [3] - 安太堡2×350MW低热值煤发电项目投产,100MW农光互补及后续260MW光伏项目加快建设 [3] - 图克10万吨级"液态阳光"示范项目加快实施 [3] 分红与盈利预测 - 2024年终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58元(含税),中期分红每股0.221元,合计0.48元,分红比例超过30%,对应股息率4.7% [3]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1621/1565/1560亿元,同比-14.4%/-3.46%/-0.32%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50/147/146亿元,同比-22.16%/-2.35%/-0.85% [3]
光大期货煤化工商品日报-20250430
光大期货· 2025-04-30 14:04
光大期货煤化工商品日报 光大期货煤化工商品日报(2025 年 4 月 30 日) 一、研究观点 | 品种 | 点评 | 观点 | | --- | --- | --- | | | 周二尿素期货价格震荡走弱,主力09合约收盘价1735元/吨,跌幅2.09%。现货市 | | | | 场 中偏强 行,山东、 河地区价格小幅反弹,其余地区价格多数维稳。目 | | | | 山东、河南市场价格分别为1800元/吨、1820元/吨,日环比分 上涨10元/吨 | | | | 、20元/吨。基本面来看, 期尿素日产 持在20万吨以上 平波动, 日20.51 | | | 尿素 | 万吨。 求端继续跟进, 业 单成交明 增加,多数地区产销继续维持100% | 震荡 | | | 以上,但河南、山东价格小幅上涨后市场跟进有所放缓。整体来看,节前企业 | | | | 收单情况良好或继续支撑市场情绪, 一 期期 尿素现货市场或坚挺运行。 | | | | 期货盘面 期 增驱动有 , 出口消息扰动增强, 期 最后一个交易日资 | | | | 金及持仓变化值得关注。 | | | | 周二纯碱期货价格偏强震荡,主力09合约收盘价1376元/吨,微幅 ...
西北总投资105亿元锂电项目开工
起点锂电· 2025-04-29 18:46
西北地区锂电产业链加速完善 - 宁夏宝丰集团总投资310亿元的新型储能及烯烃新材料项目集中开工 项目建成后年工业总产值达490亿元 创造就业近1万人 [2] - 储能项目投资105亿元 规划年产2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15万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 17万吨电解液 100GWh锂电池及储能系统 [2] - 烯烃新材料项目投资205亿元 为四期工程 前三期烯烃产能累计达170万吨/年(60+60+50) [2] 宝丰集团储能产业布局 - 2021年宣布投资964亿元建设储能全产业链 涵盖锂电材料 电芯制造 光伏电站等 [3] - 原计划包括200GWh电芯 5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 30万吨石墨负极 34万吨电解液产能 [3] - 近期开工项目各环节产能约为原规划50%(正极25/50 负极15/30 电解液17/34) [4] 宝丰能源经营表现 - 2024年营收329.83亿元(同比+13.21%) 扣非净利润67.8亿元(同比+13.97%) [5] - 2025Q1营收108亿元(同比+30.92% 环比+23.68%) 归母净利润24亿元(同比+71.49% 环比+35.31%) [5] - 主要产品聚乙烯/聚丙烯销量分别达51/50万吨 同比增加21/23万吨 [5] 企业背景 - 宝丰集团为宁夏民营龙头 业务覆盖化工 新能源 农业 医疗等多领域 [3] - 旗下上市公司宝丰能源(600989)主营煤化工与新能源业务 [5]
阳煤化工:2025年第一季度净亏损1.4亿元
快讯· 2025-04-29 18:40
阳煤化工(600691)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23.4亿元,同比下降15.11%;净亏损1.4亿元,去年 同期净亏损3743.9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