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

搜索文档
来场“暴汗”挑战!体能训练成健身新风尚
新华网· 2025-07-04 09:10
行业趋势 - 体能训练在中国持续升温,CrossFit综合体能训练、HYROX健身跑、斯巴达障碍赛等体能赛事吸引了大量健身爱好者参与 [1] - 健身项目细分化及体能类综艺节目涌现推动体能训练被更多人了解和接受,训练内容从增肌减脂转向综合能力提升 [2] - 体育消费场景从健身房延伸至户外等更多空间,消费者更关注运动的功能性 [2] 市场表现 - 重庆市解放碑十字金街举行的体能挑战赛吸引约200名选手参与,涵盖专业运动员、健身教练及各行各业运动爱好者 [1] - 社交媒体平台上体能训练和赛事相关话题阅读量超过数千万次,社群化传播显著 [2] - 各大城市体能赛事兴起激活运动服装、营养补剂等体育消费,部分人群开始"跟着赛事去旅行" [3] 用户行为 - 大众体能赛事门槛低,爱好者广泛参与,例如电商从业者苏晓龙一年内参加国民体能赛等多个赛事 [1] - 体能训练强调团队氛围和挑战精神,社群中互相鼓励、合作训练,赛后社交活动丰富 [2] - 健身人群社交化趋势明显,通过线上打卡、线下赛事建立新的社交认同感 [3] 产品形态 - CrossFit融合举重、体操和有氧训练,强调多样性 [2] - HYROX健身跑将跑步与功能性训练结合 [2] - 斯巴达障碍赛突出越野、负重与团队协作,兼具挑战与趣味 [2] 行业影响 - 体能赛事针对不同年龄段、训练基础人群设组别,推动全民参与 [2] - 体能训练逐渐从健身手段发展为融入日常的生活方式 [2] - 体能赛事成为推动体育消费升级与全民健身融合发展的新引擎 [3]
银发经济新蓝海:当60后70后成为“有钱有闲”消费新贵,日本新象
搜狐财经· 2025-06-30 08:07
中国银发经济市场潜力 - 中国60-75后人群正处于日本当前银发族的"镜像阶段",拥有相对充裕的财富和时间,具备消费能力但常被市场忽视 [8] - 未来15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从15%飙升至30%,60-75后正用财富和时间重新定义"老年生活" [15] - 中国60-75岁人群不认同"老人"标签,勇于尝试新品牌、购买小众商品,接受新事物能力甚至超越年轻人 [10] 日本银发经济成功案例 - 东京迪士尼超过30%游客年龄超过40岁,通过怀旧元素和轻松氛围成功俘获老年消费群体 [4] - KRPS健身房2000家门店专为中老年女性打造,每月350元人民币低价+蛋白粉销售构成其商业模式,同时创造老年人社交的"第三空间" [5] - 日本健身房会员中20%是银发族,70岁退休高管全球授课,60岁奶奶时尚穿梭迪士尼,展现"银发活力" [2] 银发经济核心需求 - 针对银发族的商业模式需关注三大刚需:情绪价值、健康管理和社交需求 [12] - 银发经济应定位为"初老生意"而非"养老院生意",50-70岁"银发族"更关注如何活得精彩而非护理需求 [14] - 日本经验显示老年人愿意为"快乐"和"怀旧"消费,日常生活中精打细算但在情感需求上毫不吝啬 [4] 中国银发经济现状与挑战 - 国内创业者开始关注银发市场但模式较粗放,缺乏规范,容易陷入"割韭菜"风险 [10] - 中国银发经济更多依赖商业驱动而非成熟社会保障体系,需要更谨慎的商业策略和监管体系 [10] - 与日本70岁奶奶代言化妆品形成对比,国内同类产品鲜有针对中老年群体的营销策略 [8]
居家健康放松方式研究白皮书
艾瑞咨询· 2025-06-28 22:46
国民健康管理趋势 - 国民健康管理意识经历从身体健康到身心灵平衡的三级跃迁,运动和放松成为健康管理的双引擎[1] - 中国国民健康认知经历结构性迭代,未来将向全方位、深度发展方向迈进,单一身体或心理健康指标无法满足需求[5] - 多重生活压力导致当代人身心灵三重失衡,形成连锁反应的恶性循环,需多维度调适改善[8] 居家健康放松的核心特征 - 居家是当代人第一大放松场所,放松方式动静结合,包括看电视/刷手机、运动/瑜伽拉伸和冥想等[12][13] - 家具舒适度是影响放松效果的关键因素,智能床架/床垫和沙发/沙发椅是主要放松产品[37][38] - 居家空间演变为综合能量补给站,满足工作疲惫后、日常休闲、运动后等多场景放松需求,"躺平式"休息是主要方式[35] 四类人群细分及需求 悦活高能族 - 通过动态恢复提升睡眠质量,偏好运动恢复友好型智能床架/床垫,核心诉求包括面料亲肤透气、分区弹簧支撑等[43][50] - 运动/健身后是首要放松场景,泡澡/淋浴是最大放松方式,其次为沙发上休息和卧床娱乐[46][47] 自律管理派 - 重视身心灵能量平衡,通过静态休息实现能量循环,青睐能智能监控健康的沙发/沙发椅和智能床架/床垫[53][60] - 工作/学习疲惫后是最大放松场景,静态休息如床上睡觉、刷手机为主要方式,厨房烹饪也是重要放松仪式[58] 宅家躺平派 - 倾向于宅家疗愈,保持松弛感是核心需求,卧床刷手机/看电视、沙发上小憩是主要放松方式[64][69] - 偏好长期舒适体验的沙发/沙发椅,需求包括久坐不累、材质柔软亲肤等[71][72] 松弛养生党 - 追求低压力生活,居家养生疗愈是关键,放松需求集中在肌肉放松和能量补充[74][76] - 工作/学习疲惫后是主要放松场景,沙发上小憩、床上刷手机/睡觉是三大方式,偏好身心休闲放松的智能床架/床垫[78][80] 行业驱动因素 - 国家健康战略深化和政策导向加速全民运动意识觉醒,技术进步推动专业级身心恢复方案入户[16] - 高线城市90后是核心群体,追求高品质健康生活,以居家为健康枢纽实现身心灵动态平衡[25][27]
老年人去健身房为何常被拒之门外(民生一线·关注老年人消费)
人民日报· 2025-06-26 06:21
老年人健身需求与市场现状 - 老年人经常锻炼比例达26.1%,80岁以上仍有14.7%保持活跃参与 [3] - 杭州市多家健身房设置年龄门槛,拒绝60岁以上老年人办卡 [3][4] - 规模较小的健身机构和24小时无人健身房对老年人限制更严格 [5] 健身房拒绝老年人的原因 - 担心老年人基础疾病引发意外,健身房面临法律责任与经济赔偿 [5] - 部分健身器械重量大、跑步机调速快,不适合老年人使用 [5] - 教练缺乏指导老年人经验,且不愿承担安全责任 [5] 专家建议与政策支持 - 健身房应创新经营模式,开发老年专属课程并加强教练培训 [7] - 政府可出台税收优惠、资金补贴政策,鼓励健身房接纳老年人 [7] - 国家体育总局要求公共体育设施为老年人提供优惠便利服务 [8] 社区与企业的适老化实践 - 杭州拱墅区社区运动健康中心提供适老化器材,如带扶手的跑步机(时速限1-8公里) [9] - 社区健身房为老年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提供运动前血压检测 [9] - 西湖区街道与乐刻健身房合作开设老年人小班课,结合体质检测与康养训练 [10] 市场机遇与行业趋势 - 银发健身消费需求旺盛,市场前景广阔 [6][7] - 适老化健身器材(如垂直律动系列)可改善老年人失眠、便秘等问题 [9] - 政府引导企业开发适老化服务,探索老年健身赛道 [10]
中英人寿 “悦养健康·夏日燃脂局”广东站启幕,共探健康生活新方式
财富在线· 2025-06-24 11:10
活动概述 - 活动以"悦养健康·夏日燃脂局"为主题,由中英人寿广东分公司主办,联动多个品牌构建"运动健身、健康饮食、品质生活"生态场景 [1] - 参与品牌包括大悦汇、长城葡萄酒、福临门、悦活、梅林、名庄荟、keep、宾尼健康、禾福里等 [1] - 活动旨在为客户和市民带来全方位健康体验 [1] 参与方 - 中英人寿广东分公司总经理王美湘、广州黄埔大悦汇推广部副总监曾俏、中粮福临门华南特渠总监胡小龙等高管出席活动 [3] - 其他参与方包括中粮悦活广东区域负责人谢小虎、中粮长城葡萄酒华南高端酒负责人龙泽霖、中粮名庄荟啤酒部谢静怡等 [3] - Keep合作教练赵丽文及中英人寿客户、市民朋友参加活动 [3] 公司战略 - 中英人寿以"悦养健康"战略为核心,致力于成为客户"身、心、财"全维度健康守护者 [3] - 公司联动多品牌打造健康联盟生态圈,践行"悦养健康在中英"理念 [3] - 活动为健康生活场景赋予新内涵 [3] 活动内容 - Keep健康操表演活力开场,拉开"夏日燃脂局"序幕 [5] - 活动包括KEEP悦动健康操互动燃脂、宾尼健康瑜伽舒缓拉伸及健康检测 [5] -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陈然老师带来趣味控脂营养课 [5] - 夏日梅兰饮清甜沁心,中粮特卖会汇聚优质产品 [5] 附加活动 - 中英人寿广东分公司消保部门通过案例讲解、游戏互动等形式开展消保宣传活动 [7] - 运用新型媒体进行金融知识教育宣传活动——《消保讲堂之"代理退保"违法金融活动大揭秘》 [7] 活动意义 - 活动不仅是夏日燃脂聚会,更是健康生活方式的推广契机 [9] - 参与者在运动、饮食与课程中探寻专属"健康密码" [9] - 活动让健康生活理念深度融入大众日常 [9] - 跟随国家健康战略号召,倡导"身、心、财"平衡的美好人生 [11]
高考体育生不少,为什么健身教练本科率不高?
36氪· 2025-06-24 08:10
健身教练行业现状 - 健身教练中48%无专业背景 52%为体育院校学生 入职1-3年教练群体呈现低学历特征 [4] - 行业学历分布分散 高中/中专占18% 大专33.8% 本科41.1% 硕士及以上仅3.5% [20] - 体育院校毕业生仅10%选择健身教练职业 主要流向中小学教师/公务员/考研方向 [22][23] 高校体育人才培养趋势 - 高考体育专业报考人数持续增长 2020年山东增加5000人 山西达11784人 [15] - 体育院校扩招明显 上海体育学院招生从2019年650人增至2020年690人 医学技术专业增长60人 [15] - 社会体育专业课程包含460课时专项实践 设置健身房评估/器械使用等模块化教学 [18] 人才供需错配原因 - 体育院校教育侧重竞技体育 与大众健身需求脱节 实操能力不足 [27][29] - 健身房更需标准化服务教练 高阶运动科学应用场景有限 [10][32] - 社会体育专业实习与就业关联度低 28.91%毕业生选择教育行业 26.76%进入文化娱乐业 [23][30] 职业发展改进方向 - 专业教练需具备运动科学知识+沟通能力 体育硕士在增量价值创造中表现突出 [41] - 院校尝试引入职业培训 学生从业意愿可从10%提升至30-40% [43][44] - 行业需建立healthy coach理念 融合生活方式引导与专业技术服务 [41]
减重市场,也需“健康管理”
新华日报· 2025-06-24 07:34
减重经济市场概况 - 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及肥胖率已突破50% [1] - 国家卫健委启动"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计划 推动减重经济发展 [1] - 减重经济在健身、医疗、食品、智能科技等领域全面爆发 成为拉动内需新引擎 [1] - 中国体重管理市场预计2021-2027年年均增长10.6% 2027年规模达926亿元 [5] 医疗健康领域发展 - 医院减重门诊量每月增长30%-50% 需求显著提升 [1] - 公立医院普遍设立多学科联合减重门诊 包括营养干预/药物治疗/外科手术等 [11] - 司美格鲁肽等药物需严格按适应症使用 BMI>30或BMI>24合并并发症人群适用 [10] 健身行业动态 - 国内现存健身房相关企业96.62万家 江苏6.46万家排名第三 [5] - 2024年前5月新增健身房企业11.55万家 同比增长2.54% [5] - 乐刻健身等连锁品牌推出100多元/月会员制 晚间7-8点人流量最大 [2] - 健萌等高端私教机构按3/6/9个月周期销售 已服务超100名会员 [2] - 魔瘦训练营等高端减重营地28天周期收费2-5万元 目标减重15-20斤 [3] 食品行业创新 - 代餐市场规模从2017年58.2亿元增长至2023年175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76.34% [6] - 预计2027年代餐市场规模将达3534.9亿元 [6] - "三低"食品市场占比居高不下 企业加速推出低卡食谱和健康餐配送服务 [6] - 国家新规禁用"不添加""零添加"等误导性食品标识 [8] 行业乱象与监管 - 部分景区和网络博主利用"体重换门票"等噱头设置消费陷阱 [7] - 食品标签存在"0糖"等文字游戏 实际含糖量与普通饮料无异 [7] - 部分消费者擅自购买减肥注射液等产品 导致健康风险 [8][9] - 行业需建立全链条监管机制 规范产品宣传和服务标准 [11]
订单大涨!这一市场,火了→
新华网财经· 2025-06-23 17:41
体重管理带火"瘦身经济" - 运动场馆到店人数明显增多 北京24小时健身房、壁球馆等运动场所客流显著上升 [2][3] - 健身房延长营业时间至24小时 并新增普拉提、瑜伽、燃脂热舞等多样化团课服务 [5] - 健身消费呈现爆发式增长 6月以来"健身月卡次卡"搜索量同比+31.6% "24小时自助健身房次卡"搜索量同比+96.9% [7] - 趣味性运动需求激增 "室内蹦床运动馆"搜索量同比+96.4% "壁球馆"搜索量同比+188% [7] 轻食餐饮成消费新宠 - 轻食成为体重管理重要选择 典型门店日销外卖200单+堂食100单 客单价30-40元 [9][11] - 消费者反馈轻食效果显著 连续食用一个月可减重5斤 [12] - 行业扩张势头强劲 某连锁品牌计划年内新增10家门店 [12] - 轻食消费数据亮眼 6月北京"轻食餐厅"搜索量同比+145% 健康套餐团购订单量同比+356% [12] - 热门单品包括酸奶牛油果、蔬果茶、鲜虾能量碗等 [12]
“瘦身经济”正在升温 6月以来北京地区主打“健康”“低脂”的轻食套餐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356%
快讯· 2025-06-23 03:35
瘦身经济升温趋势 - "瘦身经济"在国家政策引导与大众健康意识提升的双重驱动下持续升温 [1] - 6月以来"健身月卡 次卡"搜索量同比增长31 6% [1] - "24小时自助健身房次卡"搜索量同比增长96 9% [1] 运动消费新趋势 - 消费者对趣味性运动需求攀升 [1] - "室内蹦床运动馆"搜索量同比增长96 4% [1] - "壁球馆"搜索量同比增长188% [1] 健康饮食消费增长 - 北京地区"轻食餐厅"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145% [1] - 主打"健康""低脂"的轻食套餐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356% [1] - 酸奶牛油果、蔬果茶、鲜虾能量碗成为消费热门品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