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

搜索文档
江苏探索城市更新“新解法”
新华日报· 2025-06-02 05:54
城市更新进展 - 江苏省已启动南京、盐城、南通、淮安、扬州、常州、镇江7市的市级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1] - 全省累计确定80个省级试点项目 [1] - 形成南京"梧桐语"、昆山"昆小薇"等更新改造品牌 [1] - 无锡、常州、苏州多个项目入选全国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案例 [1] 未来规划方向 - 江苏省将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城市更新实施规划 [1] - 2024年系统制定任务清单 [1] - 一体化推动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 [1] - 构建城市规划体系 [1] - 搭建省市联动项目库 [1] - 形成政策"工具包" [1] 资金与参与模式 - 苏南地区吸引社会资本聚焦产业用地或商业用地更新 [2] - 南京、无锡等地社会组织积极参与 [2] - 中国经济发达城市正从3.0阶段(重质量)迈向4.0阶段(智能化、可持续) [2] 行业协同发展 - 政府、高校、企业等多方协同破解空间治理与城市更新难题 [2] - 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联合三大协会举办创新大会 [2] - 江苏规划行业拥有110余家甲乙级资质单位 [2] - 2000余名注册规划师提供专业支撑 [2] 技术创新 - 国土空间规划向绿色宜居、安全韧性、精细管理转型 [2] - 深化产权制度与规划融合研究 [2] - 创新编制方法 [2] - 强化政策协同 [2] - 推动城镇集约绿色发展 [2] - 成立"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市更新规划设计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2]
【省发展改革委】陕西今年从7个方面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
陕西日报· 2025-05-28 06:55
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重点工作任务 - 推进创新协同共享:以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总牵引,推动西安科研仪器平台向咸阳开放,联合组建"科学家+工程师"团队,协同开展技术攻关 [1] - 强化产业双向联动:支持两市联合开展招商推介、文旅宣传活动,建设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共享跨境电商综试区线上平台通关服务等功能 [1] - 加强生态联保共治:实施两市统一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政策,协同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整治和中小河流治理 [1] - 提升交通互联水平:推进机场、地铁、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 [1] - 加快城市更新建设:持续开展老旧小区改造,推进供水、公园绿地等项目进度 [1] - 深化公共服务共享:推动两市各40所学校开展结对帮扶,探索推进"三甲"医院检验结果互认,开通异地贷款提取还贷业务线上办理渠道 [1] - 统筹规划空间布局:制定《"十五五"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规划》,编制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健全重大项目配套建设用地制度 [1] 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现状与成效 - 2024年"两市一区"发展态势良好:西安经济总量超1.3万亿元,咸阳经济增速全省第一,西咸新区各项指标增速居西安前列 [2] - 工作重点:发挥西安领头作用和辐射功能,增强咸阳主体作用和承接功能,凸显西咸新区纽带作用和缝合功能 [2] - 未来方向: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打通堵点难点,全面落实年度重点工作任务 [2]
在规划中看见“吴越名城·幸福临安”
杭州日报· 2025-05-22 11:19
临安发展规划 战略定位与空间格局 - 临安定位为杭州六大"辅城"之一 承担疏解主城功能 类似上海松江新城 [6] - 构建"山林环抱 田园镶嵌 一城两圈 魅力轴带"空间格局 形成多中心网络化开发保护体系 [7] - 四大发展定位:杭州都市新城区 创新策源集聚区 吴越文化魅力区 生态富美示范区 [7] 产业布局与创新驱动 - 划定超23平方公里工业用地规模底线 保障制造业发展空间 [8] - 形成"一个策源地 两个产业副中心 一个主承接平台"产业布局 青山湖创新圈为核心引擎 [8][9] - 2024年腾拓产业空间2345亩 盘活"三块地"6587亩 推动工业上楼和产业高精尖化 [9] - 粤浦科技主体结顶 工创园暾澜南区投用 新增高端产业载体 [9] 交通体系升级 - 329国道玲珑至於潜段通车 全长31.48千米 促进东西区域协同 [10] - 规划"一横三纵"交通廊道 新增杭临绩高铁 杭徽复线高速 合温高速 [11] - 构建"两高两快四主三次"跨区道路网 强化与杭州主城衔接 [11] 公共服务配套 - 规划新增4所高中 在青山湖科技城等区域补充基础教育设施 [12] - 新建青山湖科技城综合医院 预留多处医疗用地 [12] - 建设青山湖文体中心 艺术活动中心等区级文化设施 [12] - 加密公园绿地网络 实现300米见绿 500米见园标准 [13] 城乡协同发展 - 完成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7宗30.4亩 成交金额1841万元 [17] - 天目未来谷项目划定475亩开发边界 带动农创客和民宿发展 [16] - 探索集体土地入市 通过多田套合等路径优化乡村资源配置 [16] 历史文化与生态保护 - 落实640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 打造生态富美示范区 [15] - 建设吴越国衣锦城考古遗址公园 保护净土寺遗址等历史遗存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