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业软件
icon
搜索文档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 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央广网· 2025-07-21 13:16
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 上半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左右,动能持续增强[1] - 前5个月数字产业完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3%,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2] - 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展现出强劲竞争力[1] 核心技术突破 - 千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测控系统在合肥交付使用,集成度较前代提升10倍[1] - 集成电路、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等技术协同攻关力度加大[1] - 人工智能大模型在电子、原材料等行业应用形成新模式新业态[3] 产业集群建设 - 重庆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汇聚数千家工业软件、新兴平台软件企业[2] - 上海"模速空间"打造国内首个"算力生态超市",企业算力成本降低近50%[2] - 吉林省在农业、交通等领域形成数据驱动的创新应用场景[3] 产业融合应用 - 人工智能终端产品超百款,包括AI手机、电脑等新增长点[3] - 中国一汽实现人形机器人多场景作业技术规模化应用[3] - 电商平台构建全球最大网络零售市场,云计算支撑企业数字化转型[3] 政策规划目标 - 《数字中国建设2025年行动方案》提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超10%[4] - 将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消费电子产品创新[5] - 开展"人工智能+软件"行动加速软件智能化进程[5]
帮主郑重:黄仁勋喊的“物理AI”,到底是啥?散户该盯哪些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7-17 13:13
物理AI概念解析 - 物理AI指无需人工编程即可根据物理规律从数据中自主学习并预测结果的技术[3] - 相比传统方法可大幅提升效率 如台风预报从依赖人工公式转为数据自主建模[3] - 应用场景包括飞机设计(机翼优化时间从半年缩短至三天)和新药研发(跳过试错直接计算分子结构)[3] 行业应用价值 - 工业领域成本削减显著 如飞机设计成本可降低50%[3] - 材料科学研发效率可能翻倍 尤其利好新型电池和特种材料研发[3] - 被描述为各行业的"加速器" 具备跨领域渗透潜力[3] 投资机会聚焦 - 算力需求激增 物理AI对芯片算力要求远超普通AI 英伟达GPU占据核心地位[3] - 国内算力集群相关企业存在长期发展空间[3] - 工业软件赛道迎来升级机遇 工程仿真/CAE软件企业需与物理AI技术结合[3] 技术落地周期 - 商业化落地预计需3-5年或更长时间 属于中长期投资主题[4] - 类比早期AI发展路径 长期持有算力/算法公司者最终获得超额收益[4] 核心逻辑总结 - 技术本质是通过机器学习物理规律替代人工重复劳动[5] - 符合该方向的硬科技公司具备持续价值创造能力[5]
2025工业软件创新发展大会将于10月在湖南株洲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7-17 01:06
大会概况 - 2025工业软件创新发展大会将于10月22日-24日在湖南株洲举行,主题为"软件赋能·智创未来",聚焦人工智能与工业软件的深度融合 [1] - 大会设置一场主论坛及两场平行论坛,分别探讨"大模型赋能工业软件智能化发展"和"智能工业软件解决方案项目路演及供需推介会" [1] - 政产学研用各界精英将参与,分享新一代工业软件范式构建、人形机器人与工业软件集成应用等前沿经验 [1] 工业软件行业趋势 - 工业软件是工业制造的"大脑和神经",正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向全方位、全过程、全链条的高阶智能化转型 [1] - 工业智能体加速形成,以场景化、图谱化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1] 湖南省工业软件发展现状 - 湖南省拥有2个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和92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2] - 建成全省首家工业软件园(株洲天元工业软件园)和全国首家以工业场景应用为核心的华为工业软件云工程应用创新中心 [2] - 已形成覆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运维服务等全生产周期的工业软件产业生态 [2] - 2024年湖南省基础工业软件产品收入达32.9亿元(同比+19.6%),嵌入式工业软件收入189.2亿元(同比+11.5%) [2] 大会配套活动 - 株洲天元工业软件园将同步开展推介活动,吸引优质企业、人才与资源集聚,完善产业集群生态 [2]
“五专体系”破局科创融资,银行如何让科技企业“轻装快跑”?—中信银行上海分行赋能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成长
第一财经· 2025-07-16 17:16
科技创新与金融支持 - 科技创新被视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金融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血脉,培育新质生产力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1] - 上海正加速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对科技金融的需求与日俱增 [1] - 中信银行上海分行将支持中小企业与科技创新作为工作重点,围绕"新质生产力"培育目标,打造科创金融"成长伙伴"特色品牌 [1] 中信银行上海分行的科技金融体系 - 中信银行上海分行构建科技金融"五专体系",包括专营架构、专业队伍、专项考核、专业审批和专属服务 [2][3] - 专营架构方面,形成"1+5+N"的专营机构体系,包含1个科技支行、5家科技特色支行和N家科技重点区域支行,覆盖重点产业集群和科创园区 [2] - 专业队伍方面,组建科创客户经理队伍,聚焦三大先导产业与六大重点产业,提升团队对技术路径和产业政策的理解力 [2] - 专项考核方面,为科技金融业务设置专项考核指标,并对科技专业支行实施差异化考核,激发一线人员服务科技企业的热情 [3] - 专业审批方面,组建科创专职审批团队,推出差异化授信方案,聚焦企业的研发能力、技术优势、核心团队和专利质量等 [3] - 专属服务方面,依托中信集团资源禀赋,提供一站式全生命周期综合金融服务,联合集团内外百家投资机构成立"股权联盟" [3] 对EDA企业的金融支持案例 - 上海合见工业软件集团有限公司是EDA领域的破局者,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推出国内首款数字芯片验证EDA全流程平台工具 [4] - 中信银行上海分行为合见工软定制纯信用授信方式,累计授信额度达8亿元,支持企业研发和市场开拓 [5] - 分行为企业提供"小天元"财资生态服务平台,助力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并通过流动资金贷款支持EDA产品研发 [5][6] - 发挥集团协同优势,联动信银国际等单位为合见工软提供跨境金融服务,支持企业国际化布局 [6] 对功能助剂材料企业的金融支持案例 - 上海三瑞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功能助剂材料行业的领军者,在国内外设立多个制造基地 [10] - 中信银行上海分行为三瑞高材定制"智慧财资"解决方案,使用"天元司库"系统提升财务管理效率 [10] - 分行为三瑞集团两家企业发放5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支持企业研发投入和业务扩张 [11] - 针对企业并购融资需求,主动提供并购方案及融资建议,增强企业发展信心 [11] 科技金融产品与生态建设 - 科技型企业差异化授信政策采用"标准化积分卡+分层审批"机制,淡化财务指标,聚焦企业无形价值,已审批科创企业授信超千笔,批复金额超500亿元 [12] - 中信银行上海分行发布"启航计划——科技成果转化赋能行动",构建"六维产品矩阵+五圈生态中枢+三核协同平台"的体系化服务框架 [15] - "六维产品"包括科技成果转化贷、积分卡贷款、科技人才贷等,形成全周期、多维度的金融工具箱 [15] - "五圈生态"构建资本助力圈、上市培育圈、政策扶持圈等五维生态体系,深度融入上海科创梯度培育体系 [15] - "三核协同"依托中信股权投资联盟、中信金控投行子委员会等平台,发挥集团协同优势 [16] 服务成果与未来展望 - 中信银行上海分行服务的科技企业超5000家,授信客户近2000家,科技企业贷款余额近300亿元 [17] - 服务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客户超3800家,在沪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服务覆盖率超80% [17] - 未来将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为引领,加快金融与科创深度融合,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17]
宝信软件20250514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公司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宝武实际控制、宝钢股份控股的上市软件企业 [1]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竞争力** - **填补行业空白**:建设自主可控国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填补冶金流程行业空白,支撑智慧制造与产业生态圈建设 [2] - **技术创新能力**:作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国家级技术中心,在工业软件相关领域不断突破,结合行业应用,展现综合竞争力 [2] - **综合集成能力**:拥有强大的系统、应用、数据集成和项目管理能力,具备完整专业技术链,提供全面数字化集成服务 [2] - **业务构建能力**:长期致力于智慧制造建设,拥有完整产业数字化解决方案和服务能力,以宝莲灯平台重构软硬件解决方案与产品,推动业务转型 [3] - **主营业务分类** - **信息化业务**:聚焦制造业数字化升级,基于宝莲灯平台构建新一代工业软件产品,提供全场景整体解决方案,覆盖不同规模企业需求;为大中型企业提供智慧治理等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发展 [3][4] - **自动化业务**:构建全站国产化产品体系,提供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三维融合;依托相关服务为客户提供数字化转型路径,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4][5] - **机器人业务**:专注工业机器人全产业链自主研发,构建完整产品矩阵,在多行业布局;深耕钢铁行业,打造机器人嵌入式应用体系,提供汽车领域工程解决方案及平台加生态服务体系 [5] - **智慧交通业务**:以安全智慧绿色为宗旨,基于宝莲灯平台提供智慧城轨解决方案,融入新技术构建支撑体系,拥有创新应用和系统解决方案 [6] - **算力中心业务**:具备全生命周期实施与管理能力,围绕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布局,提供信息基础设施综合解决方案,中标某互联网巨头IDC项目 [7][8] - **2024年度财务情况** - **营业收入**:2024年营业收入为136.44亿元,2017 - 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6.12%,业绩有韧性和稳健性 [9] - **净资产收益率**: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0.67%,较上一年度略有下滑,主要因宏观环境及下游行业影响,业务毛利率下降 [9] - **净利润**:2024年实现规模净利润22.65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11% [9] - **分红**:已公告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 [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年9月20日宝信软件历时十多年自主研发的工业控制系统核心部件完成 [4] - 宝信软件智慧车站创新性构建云边端协同信息化架构,成果在南宁、重庆等多地轨道交通线路广泛应用,获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2024年度科学进步奖一等奖 [6][7] - 公司致力于打造更值钱的公司,以工程精品化、产品规模化、运营平台化三化转型推动业务转型和效益提升,成为一流的工业互联网科技公司 [10]
剑维软件中国智能创新中心成立
中国经济网· 2025-07-14 22:11
公司战略与本土化布局 - 剑维软件宣布成立中国智能创新中心,标志着本土化与创新研发战略进入新阶段[1] - 该中心是公司首个面向本地化需求的研发机构,将成为全球研发创新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1] - 中心旨在满足中国工业升级对数字生产力的迫切需求,应对传统生产模式、数据孤岛和减碳挑战[1] - 公司将继续加大对"在中国,为中国"战略的投入,深耕本土市场[1] 中国市场定位与发展机遇 - 亚太区工业发展和数字化势头强劲,中国已成为全球工业创新前沿阵地[1] - 中国活跃的数字经济和新质转型为技术创新提供广阔发展机遇[1] - 中国成熟且庞大的工业体系和产业链为技术创新提供绝佳实践平台[1] - 公司将中国定位为全球创新的重要中心,支持国内工业数字化转型需求[1] 本土化运营策略 - 公司强调要"本土生"而不仅是"引进来",需深入洞察本土需求[1] - 公司将敏捷响应中国市场变化,与中国客户并肩同行[1] - 公司持续深化与本地伙伴的生态协作,推动数字化创新和迭代[1] 行业趋势与解决方案 - 全球绿色智能发展趋势下,工业企业亟需集成化智能工具[1] - 智能化转型和"双碳"目标背景下,构建互联互通的工业生态系统至关重要[1] - 施耐德电气与剑维软件合作提供更具韧性、更高能效的解决方案[2] - 结合工业智能和自动化技术,赋能企业实现智能运营和可持续发展[2]
重磅快讯:中国批准新思科技收购Ansys
是说芯语· 2025-07-14 14:28
监管审批与市场影响 - 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新思科技以350亿美元收购Ansys的交易 [1] - 交易在光学软件、光子软件及RTL功耗分析工具领域存在显著市场集中风险 双方在中国光学软件市场合计份额达65%-70% [1] - 交易后HHI指数从2527 65飙升至4802 49 远超国际反垄断警戒线 [1] - 中国要求新思科技剥离光学解决方案集团(OSG)并出售给是德科技 Ansys需剥离PowerArtist功耗分析业务 [1] - 监管要求两家企业以"公平、合理、无歧视"原则向中国客户供应产品 维持行业标准格式和互操作性协议 禁止捆绑销售或设置歧视性条款 [1] - 中国监管方案与欧美形成协同 但进一步强化对本土供应链安全的保护 明确要求不得限制中国客户购买独立产品并持续提供技术支持 [1] 交易战略与行业格局 - 新思科技(全球EDA市占率32%)与Ansys(仿真软件市占率42%)合并旨在打造"芯片到系统"全栈解决方案 满足3DIC、光子芯片等先进制程需求 [2] - Ansys电源完整性工具已与新思科技FusionCompiler平台集成 实现芯片与封装联合优化 [2] - 交易完成后新思科技潜在市场规模(TAM)将扩大1 5倍至280亿美元 [2] - 预计第三年实现4亿美元成本协同效应 长期效应有望突破10亿美元 [2] - 中国EDA企业加速突围 九同方已推出6款射频EDA工具 计划2025年完成全工具链替代 [2] - 芯和半导体聚焦3DIC封装仿真 对标Ansys的Totem系列产品 [2] - 政策层面"大基金"二期等专项持续注资 推动华为、中芯国际等优先采购本土解决方案 [2] 交易进程与未来影响 - 双方于2024年1月签署协议 原计划2025年上半年完成 中国批准为最后环节 [2] - 资产剥离已启动 市场预期合并后将在AI芯片、自动驾驶等领域形成技术优势 [2] - 中国通过精准监管为本土企业预留发展空间 此次整合或将改写全球工业软件权力版图 [2]
工信部:鼓励研发推广面向典型场景的工业智能体
快讯· 2025-07-11 19:12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2025年工作要点 - 深化关键融合技术攻关 支持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 [1] - 组织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揭榜挂帅"攻关 加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的研发布局 [1] - 鼓励研发推广面向典型场景的工业智能体 支持一批企业开展智能体试点建设 [1] - 提升工业全流程智能化水平 支持工业智能技术研发 制订工业智能技术体系图谱 [1]
深耕制造业,赛意信息携手高技术制造业推进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证券时报网· 2025-07-11 16:24
PCB行业市场表现与技术升级 - 国内PCB高端制造企业胜宏科技、景旺电子、深南电路6月以来股价分别上涨67.73%、57.21%、39.44%,市场关注度显著提升 [1] - 2024年全球AI/HPC服务器系统PCB市场规模预计达19亿美元,同比增长近150%,2028年有望增至31.7亿美元,2023-2028年CAGR为32.5% [2] - AI服务器推动PCB向20-30层高密度发展,GPU主板升级HDI技术,生产复杂度显著提升 [2] 赛意信息PCB行业解决方案 - 自主研发AI中台"善谋GPT",实现PCB工程图纸参数自动提取(95%准确率),将4-6小时人工流程缩短至分钟级 [3] - 应用场景覆盖质检(视觉识别替代人工)、排程(求解器技术优化资源调度)、供应链(动态预测需求与库存) [3] - 开发自动化MI参数提取和智能报价应用,TOP10 PCB企业中90%采用公司服务 [4][5] 新能源领域布局 - 与宁德时代深度合作,提供"锂电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融合IIOT、大数据及数字孪生技术 [6][7] - 方案实现生产全流程可追溯,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和交货周期,支撑固态电池技术迭代 [6][7] - 新能源行业军团覆盖锂电/光伏,提供从工业软件到数字化服务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6] 公司技术实力与战略方向 - 2012年起深耕智能制造,在电子、光伏、家电等领域积累成功案例 [7] - 未来聚焦"工业互联网+制造"融合创新,加速AI、物联网、大数据技术落地 [7]
东莞工业软件创新发展大会贯通“政策链-创新链-人才链”三链融合新赛道
大会概况 - 2025年7月9日东莞市举办工业软件人才创新发展大会暨职称评价政策宣贯会,由广东省工业软件学会主办,广东网联天下科技承办,吸引近100名企业代表及专家学者参会 [1] - 大会获得东莞市人社局、科技局、工信局支持,华为云计算、华南数字经济等12家单位协办,旨在推动工业软件人才发展并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1] 政策解读与人才培养 - 广东省工业软件学会会长程良伦剖析工业软件行业挑战与机遇,分享技术跃迁与高端人才培养策略 [4] - 东莞市科技局解读《东莞市工业软件服务领域政策》,推出卓越工程师培养项目 [6] - 东莞市工信局讲解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政策与人才培养方向,提供针对性指导 [8] 创新服务与奖项设立 - 广东省工业软件学会创新人才服务分中心在东莞揭牌,提供技术咨询、项目对接等精准服务 [9] - 启动2025年广东省工业软件学会科学技术奖,聚焦卡脖子技术攻关和青年科学家孵化两大领域 [11][13] - 广东省工业软件学会副会长王卓薇详解工业软件工程技术人才职称评价标准及申报流程 [15] 行业生态建设 - 圆桌会议探讨"构建工业软件人才生态圈",涉及政策引导、产教融合、技术赋能等路径 [17][19] - 华为云展示新一代工业软件产品与技术成果,为行业提供解决方案支持 [19] - 大会为东莞工业软件人才搭建交流平台,开辟职称评审绿色通道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