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行业
搜索文档
微信分付哪些商家可以用?2025年实测这8类场景90%能付款
搜狐财经· 2025-09-15 15:55
微信分付商户支持动态性 - 微信分付并非在所有挂着微信支付二维码的商户都能使用,其支持范围根据商户类型、交易场景等维度进行动态调整[1][3] - 微信对商户资质审核严格,导致不同商户(如连锁品牌店与个体夫妻店)的支持情况存在显著差异[3] - 微信分付的商户支持名单每周都在更新,用户可通过微信支付内的"支持商户查询"功能确认最新支持情况[5] 高成功率使用场景 - 大型连锁超市(如永辉、沃尔玛)、品牌餐饮店(如肯德基、星巴克)及连锁便利店(如711、全家)等八类场景使用成功率最高[4] - 头部电商平台(如京东、拼多多)、部分地区的的生活缴费渠道、品牌加油站(如中石化、壳牌)以及连锁药店(如老百姓大药房)也支持使用[4] - 特定场景如万达影城购买电影票也支持分期支付[4] 商户端策略与限制 - 部分个体商户会通过注册多个收款账户的方式,其中一个专门开通信用支付权限以支持分付等信用支付工具[4] - 根据微信官方协议,单笔交易金额超过1500元的分期交易必须通过银联认证的商户才能完成,用户可采用拆单(如将1980元订单拆成两笔900元支付)等方式规避限制[4] - 商户开通分付功能需向微信支付0.6%-1.2%的专项服务费,许多利润微薄的商家(如小吃店)因此选择关闭该功能以控制成本[5]
新国都(300130):海外市场表现持续向好 推进国际化战略
新浪财经· 2025-09-07 10:4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收入15.27亿元同比减少3.17% 归母净利润2.75亿元同比减少38.61% 扣非净利润2.42亿元同比减少38.90% [1] - 嘉联支付处理交易流水约7218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贡献营业收入9.49亿元 [1] - 电子支付设备业务营业收入5.44亿元 其中海外市场销售收入5.33亿元同比增长22.02% [1] 海外业务进展 - 欧美日高端市场营收近2亿元同比增长超80% [1] - 已取得卢森堡PI牌照 香港MSO牌照 美国MSB牌照 具备跨境支付与境外本地收单业务资质 [1] - 跨境支付品牌PayKKa推出B2B跨境贸易收款 B2C跨境电商收款 独立站全球收单等系列产品 [1] 战略与资本运作 - 审议通过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议案 [1] - 控股子公司拾贰区信息技术推动AI Agent产品在数字营销 白色家电 音乐动漫行业商业化 [2] - 推出商户审核AI Agent提升支付领域审核效率与用户体验 [2] 技术发展 - AI Agent产品改进批量处理效率 拓展多行业客户 [2] - 持续探索垂直行业AI应用场景 [2]
再聊“磁升芯”背后的多重考量
凤凰网财经· 2025-09-05 20:28
核心观点 - 银联-Visa双标磁条卡升级为芯片卡标志着双标磁条卡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迈出新步伐 该升级在安全性 受理能力和用卡体验上具有差异化优势 [1] 技术升级优势 - 芯片卡通过动态生成一次性交易凭证 从根本上杜绝卡片复制和伪造 安全等级实现代际跃升 [2][3] - 芯片卡支持跨境场景使用 接入Visa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受理网络 显著提升境外消费便捷性 [4][5] 行业发展历程 - 2014年全球支付安全标准转向芯片卡 中国推出PBOC标准 但因与EMV标准不兼容导致双标卡发展停滞 [6] - 2020年招商银行创新采用"一芯双应用"技术 在同一芯片上集成PBOC和EMV标准 实现境内外支付场景无缝切换 [6] 市场战略布局 - 银联通过双标卡搭载银联标识 在180余个国家和地区提升品牌认知度 同时开拓新增量市场 [7] - 银联-Visa双标卡"磁升芯"是两大卡组织战略利益一致达成的双赢结局 既激活存量用户交易需求 又促进品牌国际化 [7][8] 产品服务升级 - 信用卡功能从支付工具升级为国际桥梁 银行配套境外权益如消费返现 酒店权益和汇率补贴 [9] - 招商银行信用卡已陪伴超160万持卡人境外消费 境外交易规模连续17年行业第一 [10]
连连数字(2598.HK):上半年TPV增速好於预期 全球支付稳健前景不变
格隆汇· 2025-09-02 19:36
财务表现 - 上半年总收入为7.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7% 略高于预期2% [1] - 全球支付收入同比增长27% 境内支付收入同比增长25% 分别贡献总收入的65%和24% [1] - 毛利为4.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5% 毛利率为52% 数字支付毛利率同比保持稳定 [1] - 经营利润为19.7亿元人民币 包含出售连通公司部分股份的现金及摊薄收益20.5亿元人民币 日常业务产生的经营利润为6300万元人民币 同比扭亏为盈 [1] 全球支付业务 - 上半年TPV同比增长94%至198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速较2H24加速 [2] - 支付费率为23.8bps 同比下降12.6bps 环比保持稳定 [2] - 全球支付毛利同比增长27% 贡献整体毛利的85% 毛利率为73% 同比保持稳定 [2] - 分部利润为1.27亿元人民币 利润率为27% 较1H24的13%和2H24的20%显著提升 [2] 境内支付业务 - 上半年TPV同比增长28%至1.87万亿元人民币 [2] - 费率为1.13bps 同比及环比保持稳定 [2] - 毛利率稳定在20% 分部净亏损收窄至2700万元人民币 [2] 业务发展与牌照 - 8月21日公告已取得SFC 3号牌(杠杆式外汇交易) 该业务主要为帮助全球支付商户管理汇兑风险 [2] - 公司坚定投入Web3领域 有望在未来跨境支付中占据先发优势 [3] 财务预测与估值 - 上调2025年全球支付TPV预测9%至442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7% [3] - 维持境内支付TPV同比增长26%的预测 总TPV上调1% 同比增长28% [3] - 略微上调全年数字支付收入1% 总收入2% 相应上调经调整EBITDA利润2% [3] - SOTP目标价调整至17.7港元 前值为17.3港元 [3]
翠微股份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20亿元 利润总额同比减亏
证券日报网· 2025-09-01 11:25
公司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1.20亿元,同比下降4.12% [1] - 利润总额-1.99亿元,同比减亏3899万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减亏3559万元 [1] 业务板块分析 - 零售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1.34%,综合毛利额同比下降12.77% [1] - 子公司海科融通收单交易额5468亿元,同比增长19% [1] - 数字支付业务增长较快,收单业务收入基本持平 [1] 经营挑战与应对 - 零售业务受市场环境及门店调改影响导致收入下滑毛利下降 [1] - 支付业务固定成本有所下降但仍处偏高状态 [1] - 公司聚焦减亏增盈和转型提质核心目标 [1] 未来战略规划 - 加快商业转型调整步伐,推进城市更新项目和门店调改升级 [2] - 深化"一店一策"经营策略,推动传统支付业务转型和数字支付业务发展 [2] - 开展降本增效和风险防范,完善公司治理制度体系 [2]
新国都(300130):2025年中报点评:25Q2单季度营收重回增长,前瞻布局跨境支付
民生证券· 2025-08-29 21:08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3] 核心观点 - 2025Q2单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93% 为近2年来首次转正 [1] - 跨境支付业务二季度商户数量和交易金额环比分别增长169%和272% [2] - 电子支付设备海外市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2.02% 欧美日高端市场同比增长超80%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6.9/8.1亿元 对应PE为31/26/23倍 [3][4]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15.27亿元(同比-3.17%) 归母净利润2.75亿元(同比-38.61%) [1] - 2025Q2营收8.26亿元(同比+3.93%) 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47.77%) [1] - 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同比变动分别为-41.9%/-8.2%/+3.6% [1] - 嘉联支付累计处理交易流水约7218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实现营收9.49亿元 [2] 业务发展 - 跨境支付品牌PayKKa加强银行资金渠道建设 优化B2B/B2C收款产品能力 [2] - 推进欧洲本地收单业务和独立站全球收单产品上线 [2] - 支付硬件出海战略成效显著 海外本地化生产逐步落地 [3] - NEXGO品牌向软硬件一体化综合支付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31.60/35.41/39.69亿元 [4][9] - 预计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47.8%/18.8%/16.7% [4][9] - 毛利率稳定在40.2%左右 净利润率从18.55%提升至20.48% [9] - 每股收益预计为1.02/1.22/1.42元 [4][9] 行业展望 - 整个收单行业2025年有望回暖 线下收单费率提升 [3] - 海外市场移动支付快速发展 [3] - 公司AI业务持续高增长 [3]
新国都,筹划H股上市
中国证券报· 2025-08-27 16:28
公司战略与资本运作 - 公司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旨在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并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 [2] - H股上市募集资金具体用途将以后续公告为准 上市时间将根据资本市场状况和监管审批进展决定 [2] - 公司业务涵盖支付服务及场景数字化服务 电子支付产品和审核服务 专注于支付终端设备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及一体化电子支付技术服务 [2] 财务表现与业务动态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27亿元 同比下降3.17%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5亿元 同比下降38.61% [3] - 净利润下滑主要因收单及增值业务收入与毛利率同比下降 受新商户拓展策略影响 公司提升营销支持力度并采取更具竞争力市场措施导致短期盈利承压 [3]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 同时持续加大跨境支付和人工智能等创新领域资源投入以推进全球化布局 [3] 国际化进展与业务布局 - 公司海外电子支付设备业务营收呈现增长势头 已在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实现产品销售和服务延伸 [3] - 公司成功获取多个重要海外支付牌照 并在全球范围建立完善营销服务网络及积累大量优质客户资源 [3] - 公司通过国际化战略参与全球数字支付生态系统建设 业务覆盖移动支付终端 移动支付平台和人工智能等领域 [2][3]
连连数字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7.8亿元,净利润15.1亿元
北京商报· 2025-08-26 19:28
财务业绩 - 总收入达7.8亿元 同比增长26.8%创历史新高 [1] - 净利润达15.1亿元 同比增长531.9% [1] - 经营性利润同比大增85%至6300万元 [1] - 股权处置收益近16亿元来自连通公司 [1] 全球支付业务 - 支付交易总额达1985亿元 同比增长94% [1] - 总收入4.7亿元 同比增长27% [1] - 累计服务客户数量超过790万家 [1] 境内支付业务 - 支付交易总额达1.87万亿元 同比增长27.6% [1] - 总收入共计2.1亿元 同比增长24.6% [1]
稳定币的宏观冲击波
华创证券· 2025-08-20 11:12
金融机构参与稳定币生态 - 商业银行通过发行链上存款和提供储备托管服务应对存款流失[1][3] - 资产管理公司为稳定币发行商管理国债等储备资产规模达千亿美元级别[3][6] - 支付公司利用用户基础和支付网络构建稳定币生态闭环[3] 稳定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 全额储备1:1是M2总量不扩张的关键[1][5] - 付息稳定币扩展到日常支付将显著侵蚀银行存款基础[6] - 部分准备金制将使稳定币获得货币创造权导致M2扩张[6][8] 稳定币对美债市场的影响 - 稳定币为美债市场提供持续增量需求持有短期国债规模达千亿美元[7][18] - 挤兑风险下稳定币抛售美债可能引发市场流动性冲击[7][19] 监管与历史经验 - 美国《天才法案》要求稳定币1:1储备并禁止算法模型[34] - 稳定币部分准备金制可能类似"尼克松冲击"打破黄金锚定[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