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晶硅光伏
icon
搜索文档
三个务实、鲜活的产业故事,折射全力冲刺“双过半”的拼劲 “硬菜大菜”里看乐山新打法
四川日报· 2025-06-30 14:29
峨眉山悦榕庄项目 - 国际高奢酒店品牌悦榕庄项目在峨眉山复工,占地212亩,规划建设130间全温泉入户高标准客房,当前进度达95%,预计年底开业 [6] - 项目原因资金问题停工,由峨眉山景城文旅公司收购大部分股权后盘活,填补峨眉山市世界级高端度假酒店空白 [6] - 乐山计划加快盘活长药旧厂房、世界旅游城等闲置资产,引入消费新业态,全年服务业项目投资目标超100亿元 [7] 晶硅光伏产业链发展 - 乐山高新区年产10GW高效异质结电池片项目(一期5GW)即将试生产,首批电池片最快7月下线,全部投产后年产值达110亿元 [8] - 项目采用国际领先异质结技术,量产电池片转换效率达24.2%,将延伸乐山晶硅光伏产业链至下游,提供约300个就业岗位 [8][9] - 乐山高新区聚焦光伏中下游产业,五通桥区推进高纯晶硅技改项目以降低成本 [9] 高效营商与产业落地 - 金口河区蓝莓果酒项目从考察到落地仅用30天,首批3万瓶蓝莓果酒试生产下线,总投资10亿元,预计10月正式投产 [10][11] - 乐山实施"保姆式"服务,如福华化学2万吨特种级双氧水项目从成立合资公司到启动建设仅用数月 [11] - 乐山高新区光启总部基地项目20个工作日完成签约落地,兰博基尼饮品生产基地项目2个月完成洽谈签约 [12]
红链赋能,激活产业链创新链
新华日报· 2025-06-28 09:50
产业链党建成效 - 江苏隆博食品有限公司订单量增长60%,产品销往全国[1] - 泗洪县培育6条重点产业链包括膜材料、新型食品、汽车及零部件等,工业企业营收连续3年增长超20%[1] 组织架构创新 - 膜材料产业链联合党委集结21家企业、7所高校,联合申报专利12项[2] - 构建"园区党工委—产业链联合党委—链上企业党组织"三级架构,覆盖148家链上企业[2] - 形成6个联合党委、67个企业党组织和15分钟党建服务圈[2] - 23名企业党员高管领衔组建9支"红链攻坚队",完成28项产学研转化[2] 问题解决机制 - 江苏蟹园米业通过"红链圆桌会"开通农产品绿色通道,年省运费80万元[3] - "企业点单—党委派单—部门接单"闭环机制解决融资、技改等200余件问题[3] - 组建4个产业链顾问组,布局9个政策驿站,促成链内交易3.6亿元[3] - 16个党员工程师工作室集聚47名人才,攻关31项智改数转项目[3] 产业生态优化 - 电子信息产业园通过《强链政策一本通》实现政策精准直达[4] - 晶硅光伏产业链与安徽、浙江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形成"红链伙伴"[4] - 40名党建指导员助推12家企业建成省级智能车间[4] - 膜材料跻身省级产业集群,机械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达75%[4]
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中国(乐山)硅产业链发展大会举行
新华财经· 2025-06-26 18:50
行业现状与趋势 - 晶硅光伏产业正处于深度调整期,行业正加快技术升级以推动高质量发展 [1] - 中国硅产业已实现从规模扩张到质量跃升的历史性跨越,四川形成光伏全产业链布局 [1] - 乐山作为成乐眉宜光伏产业走廊关键城市,产业基础厚实 [1] 行业协同与发展策略 - 行业协同被视为应对市场波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 [2] - 通威股份扎根乐山23年,带动当地光伏产业链协同共进 [2] - 行业需通过市场化调节、企业自律协同、政策调控等方式攻克共性难题 [2] 区域发展与政策支持 - 乐山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绿色硅谷,产业链韧性十足 [2] - 乐山提供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和无微不至的服务保障,吸引优质项目和人才 [2] - 乐山产业链韧性、政策链、创新链和资金链均具备优势 [2] 会议主题与活动 - 大会主题为"技术创新降本增效,行业协同砥砺前行" [2] - 活动包括主题报告、高层对话、专题研讨会和走进中国绿色硅谷等 [2] 协会角色与未来方向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强调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进上下游协同发展 [1] - 协会将强化行业自律行为,促进硅产业供应链安全稳定与健康可持续发展 [1]
举办投资合作交流会、多措并举推动项目落地……四川各地激发招商引资新活力
四川招商引资动态 - 四川各地通过举办投资合作交流会、推动项目落地、发布产业投资基金群等方式加速签约项目,激发招商引资新活力 [1] 德阳投融资活动 - 德阳举办"走进德阳·创投未来"投资合作交流会,吸引50余家投融资机构、30余家本地企业和10余家银行代表参会 [2] - 现场发布融资需求超30亿元,涵盖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 - 德阳投控集团发布基金矩阵,集中展示50家本地企业融资需求,其中博海新能源拟融资6亿元,德阳科吉高新材料、四川宏达等企业需求超亿元 [2] - 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从500万元至2亿元不等,显示德阳产业梯度培育活力 [2] 广元绿色家居产业 - 广元市绿色家居产业专班研制《建材家居产业招商引资攻坚方案》,截至5月已赴重庆、浙江、江西等地开展投资促进活动10余次 [3] - 编制完善建材家居产业"六个一"招商资料,谋划储备板式家居、全屋定制家居等5类生产基地项目,确定重点对接企业80余家 [3] - 发挥鲁丽集团"链主"作用,吸引上下游企业协同集聚发展,依托浙江智盟、千川门窗等龙头企业行业影响力收集投资信息 [3] - 联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等行业协会筹办广元绿色家居产业发展大会,计划全年引荐优质企业20家以上 [3] - 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区域,全年计划举行专题招商推介会4次以上 [4] 乐山产业投资基金 - 乐山市发布总规模达600亿元的"1+2"产业投资基金群,向全球招募"产业合伙人" [5] - "1"为规模45亿元的嘉融产业引导基金集群,下设规模375亿元的子基金群 [6] - "2"为两个各20亿元的产业母基金,下设规模不低于80亿元的子基金群 [6] - 前期已设立的22只产业基金尚有可募集需求约145亿元 [6] - 基金群覆盖乐山"241"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包括晶硅光伏、绿色化工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4个特色产业集群 [6] - 将建立市、县联动机制,项目属地县(市、区)可配套不低于20%的出资 [7] - 基金运作采取收益让渡、容错等机制,返投认定方式灵活多样 [7]
嘉宾风采 | 中国(乐山)硅产业链发展大会
行业与公司发展 - 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特邀协办单位,参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办的行业活动,强调走四川特色绿电硅发展道路[1] - 2025年中国硅产业链发展大会将于乐山举行,突显该地区在硅产业中的重要地位[2][3] 企业领导与战略 - 张永刚作为东岳鑫河硅基董事长兼总经理,领导多家乐山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包括四川乐山鑫河电力、川辉炉料、晶源硅业等,这些企业是乐山"中国绿色硅谷"及晶硅光伏产业链重点企业[4] - 公司核心能力体现在工业硅领域的深厚积淀,拥有卓越战略眼光和创新思维[4] 企业成就与运营优化 - 带领东岳鑫河硅基实现跨越式发展,巩固其在晶硅光伏产业链中的重点地位[4] - 强化供应链核心地位,保障高品质工业硅供应,提升有机硅领域采购话语权[4] - 推动生产单耗持续下降,创鑫河、川辉公司历史最佳生产水平[4] - 通过组织架构重组与人力资源优化,减员300余人,降低运营成本约2600万元,为整体扭亏奠定基础[5] 企业文化与价值观 - 秉持"追求卓越、自强不息"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注重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5] - 致力于打造兼具创新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持续为客户、员工及合作伙伴创造长期价值[5]
牵引262.5亿元投资,乐山的“速度和深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4 15:00
西博会与乐山投资签约 - 第二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将在成都举行,吸引来自62个国家(地区)和国内27个省(区、市)的3000余家企业参展 [1] - 乐山市在西博会前举行投资推介会,现场签约14个项目,投资总额262.5亿元,涵盖绿色化工、低空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产业领域 [1][2] - 乐山拟在本届西博会上签约项目22个,金额超550亿元,规模有望跻身市州前列 [1] - 乐山重点推出69个投资合作项目,总投资额近2000亿元,聚焦"241"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1] 乐山产业发展战略 - 乐山实施"工业强市、文旅兴市"发展战略,晶硅光伏、绿色化工2个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发展 [1] - 核技术应用、食品饮料、装备制造、新型建材4个特色产业集群升级,低空经济、新型储能、氢能等新兴产业集群突破 [1] - 乐山是全国多晶硅光伏发祥地和主产区,重点引进高效电池片、光伏组件及配套产业 [2] - 绿色化工产业围绕"三年翻一番、五年上千亿"目标,重点引进精细盐磷化工、硅氟新材料、新能源等项目 [2] - 夹江县打造现代"中国堆谷",重点引进医用同位素、核医学设备等产业项目 [2] 低空经济发展 - "犍为低空经济产业园建设及运营项目"计划总投资46亿元,打造综合性低空经济产业园区 [3] - 项目涵盖低空展览、研学服务、飞行体验、航空文旅、航空教育教学等特色内容 [3] - 专家认为乐山可利用低空物流运输农特产,利用低空无人载运平台进行农业作业 [4] - 乐山独特地理位置可承接成都辐射带动,旅游资源为低空经济提供消费群体 [5] 招商引资成效 - 乐山投资推介会吸引10家央企国企、26家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参与 [3] - 四川中云汇(乐山)5G智慧碳中和城市驿站设施智能制造基地等项目签约 [3] - 生态果链(蓝莓+)三产融创智造产业园预计建设周期缩短一半,智慧果酒展厅本月底开放 [6][7] - 乐山发布总规模600亿元的"1+2"产业投资基金群,包括45亿元产业母基金 [7] 政府服务效能 - 企业反映乐山项目落地速度快,政府务实高效,"乐山速度"成为高频词 [6] - 乐山高新区为企业提供上下游协同发展路径,协调试飞测试靶场等配套 [6] - 当地政府强调全力拼项目扩投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项目建设 [7]
乐山发布六百亿元产业投资基金群 向全球招募“产业合伙人”
四川日报· 2025-05-17 09:30
基金规模与结构 - 乐山市发布总规模达600亿元的"1+2"产业投资基金群 [1] - "1"为嘉融产业引导基金集群,规模45亿元的产业母基金,下设规模达375亿元的子基金群 [1] - "2"为特色优势基金集群和新兴领航基金集群,各自规模为20亿元的产业母基金,下设规模不低于80亿元的子基金群 [1] - 乐山前期已设立且正在运行的22只产业基金中,尚有可募集需求约145亿元 [1] 投资方向与产业覆盖 - 基金群覆盖乐山"241"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1] - 包括晶硅光伏、绿色化工2个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 [1] - 核技术应用、食品饮料、装备制造、新型建材4个特色产业集群 [1] - 低空经济、新型储能、氢能等一批新兴产业集群 [1] - 配套专门的成果转化基金,优先孵化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卡脖子"项目 [1] 招商策略与运作机制 - 招商思路从比优惠政策转向为企业创造综合效益及成长前景 [2] - 建立市、县联动机制,母基金出资40%,项目属地县(市、区)配套不低于20% [2] - 基金运作建立收益让渡、容错、绩效挂钩等机制 [2] - 返投认定"柔性化",包括直接投资、外地企业迁移至乐山、本地企业控股收购外地项目等多种情形 [2]
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五通桥专场 经济总量三年连跨两个百亿台阶
四川日报· 2025-05-17 09:21
产业发展 - 五通桥区经济总量三年内连跨两个百亿台阶 成为四川省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区 [1] - 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持续保持在70%以上 2022至2023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连续两年突破1000亿元 [2] - 盐化工产业衍生出新中国第一号发明"侯氏碱法"和西南第一家上市公司"川盐化" 当前形成晶硅光伏、绿色化工两大千亿产业集群 [1] 新能源产业优势 - 作为"中国绿色硅谷"核心区 已集聚全球光伏前10强企业中的5家 高纯晶硅产能与品质居全球第一方阵 [1] - 区内规上化工企业超10家 "永祥法"高纯晶硅生产工艺迭代至第八代 协鑫科技流化床颗粒硅技术能耗仅为行业先进水平的六分之一 [1] 文旅融合 - 修复"侯氏碱法"核心遗址打造工业史诗博物馆 建设盐文化博物馆、美术馆等新文化空间 [2] - 全国唯一井盐文化主题龙舟会持续举办 牛华麻辣烫等非遗美食形成产业链 年收益超3亿元 [2] - 2024年"五一"期间麻辣烫美食活动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同比+40%) 非遗美食销售额增长210% [2]
在持续求变中寻找城市发展新动力
四川日报· 2025-05-16 04:34
产业转型 - 宜宾GDP首破4000亿元 经济总量保持全省第三 [1] - 产业结构由"一黑一白"(煤炭白酒)转向"一蓝一绿"(数字经济 新能源) [1][2] - 四大千亿主导产业集群中 优质白酒和动力电池年产值已突破千亿元 晶硅光伏 数字经济预计3至5年突破千亿元 [2] 招商引资策略 - 近3年累计签约533个项目 通过"有根的产业"培育转化为发展动力 [3] - 科学研判产业底层逻辑 追踪新兴产业萌芽与成长 [3] - 引入龙头企业 成长性企业 顶尖团队企业 构建"一流产业生态圈" [3] - 围绕链主企业延链补链 降低生产制造成本 [3] 产业生态建设 - 强化科技创新支持 从资金 政策 人才多维度赋能企业 [3] - 注重场景应用 以产品应用带动全链协同发展 [3] - 制造端 研发端 应用端同步发力 提升企业落地率与存活率 [3] 城市发展动能 - 大学城已落地14所高校 在校大学生约10万人 为产业注入人才活力 [5] - 布局"4+4+4"现代化产业体系 明确4个未来产业重点方向 [5] - 加速补齐县域经济短板 通过区域产业协同提升综合竞争力 [6] 城市功能升级 - 五一假期核销超3万张"燃面券" 体现商贸消费领域创新 [4] - 持续完善城市功能 推动产城人融合发展 [4]
“千年盐都”锚定“双千亿”目标 乐山五通桥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5-15 23:29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 - 五通桥区锚定"双千亿"目标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晶硅光伏和绿色化工两大产业集群[1] - 实施"工业强区 城市更新 文化赋能"三大战略 经济总量三年内跨越300亿元和400亿元两个百亿元台阶[3] - 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持续超过70% 获评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3] 产业基础与优势 - 晶硅光伏产业已形成"硅芯—硅料—硅棒—切片"完整产业链 全球10家头部企业中5家落户该区[3] - 绿色化工产业集聚10多家规上化工企业 包括3家百亿级企业集团[3] - 引进210余名行业科技领军人才 组建106个创新研发团队 2024年新增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 城市更新与产业融合 - 构建"三纵+N横"城市交通骨架 新改建地下管线管廊170余公里[4] - 通过生态修复将山 水 岛 桥 树融入城市更新 实施老旧小区批次改造[4] - 发展论坛经济 赛事经济 夜间经济 带动旅游综合收入近10亿元 游客量同比增长33%[4] 历史与区位优势 - 拥有千年盐业文明和百年工业历史 是"侯氏碱法"诞生地和"中国绿色硅谷"核心区[3] - 地处岷江之滨 峨眉山下 具有"小西湖"美誉 工业文明与自然风光交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