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经销商
icon
搜索文档
汽车经销商商会倡议优化返利政策,缩短兑现账期
环球网· 2025-06-24 10:52
汽车经销商返利问题调研 核心观点 - 汽车经销商面临厂家返利兑现账期长、构成复杂和使用受限等问题,影响资金压力和经营状况 [2][3] 返利构成问题 - 返利分为固定返利(月度、季度、年度)和非固定返利(阶段性促销返利、专项补贴),后者存在模糊空间,经销商难以算清 [2] - 42个汽车品牌中,非固定返利的专项补贴不确定性较强 [2] 兑现账期问题 - 固定返利方面:17个品牌兑现账期≤30天,部分品牌长达180天 [2] - 非固定返利方面:18个品牌兑现账期≤30天,部分品牌同样长达180天,还有品牌未设置非固定返利 [2] 兑现形式及使用限制 - 9个品牌全部以现金形式发放且可自由支配 [3] - 8个品牌以现金加系统账户形式发放,可部分自由支配 [3] - 25个品牌以系统账户形式发放,仅能用于购车、购配件,部分品牌对购车时使用返利的比例有限制 [3] 行业倡议 - 呼吁设置明确清晰的返利政策,简化返利设置,杜绝模糊返利 [3] - 呼吁缩短返利兑现账期 [3] - 呼吁减少对返利兑现和使用的限制条件 [3]
汽车金融应回归服务本质
经济日报· 2025-06-23 06:08
行业动态 - 多家银行近期通知汽车经销商暂停"高息高返"汽车金融业务模式 [1] - 多地银行业协会发布自律公约要求杜绝高佣金汽车金融产品推介 [1] 业务模式解析 - "高息高返"模式指银行以高佣金吸引经销商合作经销商将部分佣金转化为车价折扣返还客户 [1] - 该模式下可能出现贷款买车比全款买车更便宜的现象吸引消费者参与 [1] - 运作机制:银行用客户高利息覆盖返佣成本获取客户资源经销商获得佣金并提升销量消费者获得车价折扣和"长贷短还"机会 [1] - 典型操作如"贷五免二"(5年期车贷2年免息后提前还款)形成"零息购车"效果 [1] 模式问题分析 - 银行面临客户提前还款导致收益不达预期或亏损的风险 [1] - 高额返佣破坏市场价格机制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 [1] - 车贷合同可能对提前还款收取高额违约金免息期后利息较高最终成本转嫁消费者 [2] - 经销商若未充分披露条款可能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甚至构成变相欺诈 [2] 行业影响 - 银行息差收窄压力增大不合理返佣成本进一步侵蚀利润空间 [2] - 汽车经销商竞争白热化导致利润空间和返利透明度提升返佣补贴难以持续 [2] - 叫停该模式是银行业适应监管要求和应对经营压力的必然选择 [2] 发展建议 - 银行和经销商应减少对高返佣依赖转向服务质量提升 [3] - 建议加大对新能源汽车和二手车的消费金融支持力度 [3] - 需升级汽车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提供多样化车金融和车生活服务 [3] - 监管部门应加强市场监管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3]
买法拉利3年提不了车,店家:想退款先帮卖车,一辆卖500万
凤凰网财经· 2025-06-21 20:03
武汉骏东汽车销售公司退款纠纷事件 核心问题 - 多名法拉利"准车主"反映2022-2023年订车后逾期未交付,2024年签订退款协议但仍未收到款项[1][2] - 涉及金额包括单笔45万元预付款(对应400万元车型)[2] - 公司承认资金链紧张导致5位车主退款拖欠[5][7] 公司运营状况 - 门店车辆滞销导致资金无法回笼,账户资金被母公司运天(中国)抽走[5] - 母公司为香港周大福集团旗下子公司,2005年起获法拉利中国首批授权经销资质[7] - 全国23家"骏"字系关联公司中,武汉/杭州/成都3家公司累计10次被列入欠税名单[10] - 杭州骏才2024年3月遭4次法院强制执行,成都两家关联公司同期2次被强制执行[10] 车主维权进展 - 部分车主通过媒体曝光后,公司承诺一周内解决但未兑现[4] - 门店建议车主通过发律师函"优先排序",但承认实际效果有限[7] - 社交平台持续出现类似投诉,涉及交付及退款问题[11] 行业关联动态 - 事件涉及法拉利296及12系列车型销售宣传与实际交付能力矛盾[7] - 母公司运天集团覆盖武汉/杭州/成都等7个城市高端汽车经销网络[10] 注:文档9/13/14为论坛广告内容,与事件无关
一线访谈|兰天集团董事长汤国华:今年经销商亏损比例可能高达八成
新浪财经· 2025-06-20 21:07
行业现状 - 国内车市经销商面临高库存压力,部分濒临资金链断裂 [1] - 行业预计80%经销商或面临亏损,三分之一可能在下半年调整经营或出局 [3] - 部分地区经销商达成共识,若市场无好转将从7月起停止从厂家提车,转向其他省份采购或退网 [3] 库存问题 - 部分品牌库存系数严重超标:比亚迪高达6-10,红旗4-5,吉利燃油车3-5 [5][6] - 库存高企主因主机厂盲目扩产、密集建店和压库,导致终端价格扭曲 [3] - 上汽大众库存管理较合理,库存系数达1.5-1.6即停止批发 [4] 经销商经营压力 - 某经销商集团月提车量5000台,为获取返利虚报出库200-300台,资金压力大 [7] - 售价16万-18万元车型经销商自贴优惠7万元,单车亏损4万-5万元 [7] - 银行授信2亿但月需借贷6000万,压库严重时资金捉襟见肘 [8] 品牌表现差异 - 兰天集团旗下东风日产年销2万余台,东风本田6店年销近万台,红旗去年销4000台今年目标6000台 [8] - 运营较好品牌包括造车新势力、鸿蒙智行和上汽大众,库存处于安全范围 [4] - 兰天集团多数品牌库存系数控制在1.5-2.0,展现高效运营 [8] 销量数据 - 兰天集团5月销量8000台,6月预期5000台环比降60% [4] - 部分车型受新能源补贴政策影响单车型降价2万-3万元 [4] - 四线城市经销商月销数据:比亚迪单店月销50台,红旗单店月销90台需备资1500万 [5]
资讯日报-20250620
国信证券(香港)· 2025-06-20 13:24
市场表现 - 6月19日美股休市,港股三大指数下跌,恒生科技、恒生、国企指数分别跌2.42%、1.99%、2.13%,均3连跌,南向资金净买入14.27亿港元[2][10] - 日本股市回落,日经225指数下跌1%,结束三连涨,东证指数下跌0.6%[11] 行业板块 - 港股大型科技、大金融、烟草及电子烟、汽车经销商、军工、航空、苹果概念、黄金及贵金属、港口运输、新消费概念等板块多数下跌,细价油气股被爆炒[10] - 日本5月不含生鲜食品的CPI同比涨3.7%,为2023年1月以来最快增速,5月访日游客369.3万人,同比增21.5%[13] 重点公司 - 港股美团跌近4%,京东跌3.63%,腾讯、阿里巴巴跌近2%,思摩尔国际跌9.95%,中升控股跌近6%,中船防务跌6.64%等;金泰能源控股涨近53%,吉星新能源涨34.62%[10] - 日本制铁涨2.3%,爱德万测试、DISCO、东京电子等芯片股回调,三菱重工涨1.23%,川崎重工跌0.23%[13] 宏观政策 - 英国央行维持利率4.25%不变,支持降息投票官员人数超预期,年内两次降息25基点预期升温;IMF呼吁欧盟将预算提高50%;欧盟推动与美国达成“英国式”贸易协议,接受10%关税水平为基准[13] 其他新闻 - 白宫称特朗普将在两周内决定是否打击伊朗并关注油价,伊朗加紧输出原油、中断通讯;壳牌制定应急计划防油气运输受扰[13]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5月份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38 环比下降2.1%
智通财经网· 2025-06-18 16:56
5月份汽车经销商库存情况 - 5月份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 38 环比下降2 1% 同比下降4 2% 库存水平处于警戒线以下 处于合理区间 [1] - 5月末汽车经销商库存总量大致在255万辆左右 较上月基本持平 [4] - 5月前四周经销商库存水平持续下降 最后一周为应对半年任务考核节点 经销商补库动力较强 库存水平回升 [4] 5月份汽车市场走势及影响因素 - 5月汽车市场呈现"前高中低后高"走势 车展密集启动叠加"五一"假期效应 自驾游与结婚季等家庭购车需求集中释放 [4] - 汽车"以旧换新"政策与地方促消费措施持续深入实施 推动终端客流显著冲高 [4] - 临近月末新一轮降价及限时一口价推出 叠加618购物节促销活动 有效激发消费热情 实现销量提升 库存下降 [4] 不同品牌库存系数变化 - 高端豪华&进口品牌库存系数为1 31 环比下降1 5% [7] - 合资品牌库存系数为1 21 环比下降11 7% [7] - 自主品牌库存系数为1 51 环比上升2 7% [7] 6月份市场预期及建议 - 6月全国大部分地区迎来高温酷暑 汽车行业传统淡季特征显现 预计消费者进店量可能减少 [9] - 端午假期出行需求及高考毕业季消费潜力 结合"以旧换新"政策与地方促消费措施 为车市提供一定支撑 [9] - 6月是汽车厂商半年度考核关键节点 经销商为冲刺销售任务目标 终端市场优惠力度预计加大 [9] - 建议经销商理性预估实际市场需求 加大对"以旧换新和报废更新政策"的宣传 强化服务提振消费信心 把降本增效放在首位 [9]
【库存系数】2025年5月汽车经销商库存系数为1.38
乘联分会· 2025-06-18 16:46
5月份汽车经销商库存情况 - 5月份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 38 环比下降2 1% 同比下降4 2% 库存水平处于警戒线以下 处于合理区间 [2] - 5月末汽车经销商库存总量大致在255万辆左右 较上月基本持平 前四周库存水平持续下降 最后一周因半年任务考核补库回升 [6] - 5月市场呈现"前高中低后高"走势 车展 假期效应 以旧换新政策及地方促销推动终端客流冲高 月末降价和618促销进一步刺激销量 [5] 分品牌库存系数变化 - 高端豪华及进口品牌库存系数为1 31 环比下降1 5% [8] - 合资品牌库存系数为1 21 环比下降11 7% [8] - 自主品牌库存系数为1 51 环比上升2 7% [8] 6月市场展望与建议 - 6月高温淡季预计进店量减少 但端午假期 高考毕业季及以旧换新政策提供支撑 厂商半年度考核将加大终端优惠力度 [9] - 建议经销商理性预估需求 强化以旧换新政策宣传 降本增效并防范经营风险 [9] 库存调查背景与方法 - 库存系数=期末库存量/当期销售量 国际惯例显示:0 8~1 2为合理范围 >1 5需警戒 >2 5存在高风险 [11] - 调查覆盖全国千余家4S店 涉及55个汽车品牌 样本来自百强经销商集团 [12]
转债信用风波应对指南
华西证券· 2025-06-17 17:5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转债信用风波是历史以来波及面最广的一次,其本质是正股表现较弱,叠加其他底层原因导致信用风波久久未能平息 [2][3] - 站在当下,权益市场持续大幅下跌可能性下降,交易类退市风险下滑,2025年到期个券偿还压力弱于去年,可适当挖掘错误定价的修复机会 [4][7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以史为鉴,重温2024年信用风波 信用风波七大重要事件回顾 - 2024年4月,国九条及退市新规发布,小级别信用冲击预演,权益及转债市场风格分化,小盘品种投资价值受影响,退市新规发布两日内近百只转债累计跌幅超5%,后市场回暖,理财增量资金为后续调整埋下伏笔 [11][12] - 5月弱资质个券信用事件集中出现,大级别信用风波开始酝酿,如天创转债等被*ST或ST,岭南转债提示赎回风险,三房和宏图转债评级下调 [18] - 6月中旬光伏转债资金链遭质疑,机构集中抛售,某光伏组件转债发行人资金流动性紧张,引发市场集中抛售,加剧转债市场信用担忧 [23] - 6月下旬评级集中下调,不乏超预期大盘标的,龙大、灵康、闻泰等转债评级下调,抑制机构情绪,放大投资者对后续评级调整的担忧 [29] - 山鹰转债积极自救,虽出售子公司回笼资金进展低于预期致价格回调,但引入国资战略入股等措施推动价格回升,最终通过转股缓解偿债压力 [35][36] - 广汇转债反复拉扯后退市,正股股价低于面值触发交易类退市规则,引发转债市场调整,该事件启示需关注退市风险,投资者难研究清个券实质风险,弱资质个券可能形成局部高收益债市场 [40][42] - 岭南转债违约打破转债金身,虽早有预期但仍震慑市场,其仍在转债市场存续且有国资属性,违约引发市场较大冲击,中证转债指数跌至年内最低点 [45][47] 信用风波的疤痕效应 - 2024年信用冲击波及面广,大量转债跌破债底,弱资质个券定价锚缺失,投资者迷茫,债底有效性受质疑,但考虑行业周期和发行人态度,债底未来仍可作定价锚 [47][51][52] - 行业方面,农牧、电新等周期板块深度跌破债底转债只数占比较高,金融、军工未深度跌破债底,汽车等行业占比较低;等级方面,AAA级抵御信用风险能力强,AA+优势不明显 [55] 信用风波的本质及启示 - 2020年底、2023年转债市场曾出现信用冲击,2020 - 2021年形成配置“黄金坑”,2023年出现实质违约事件,2024年二、三季度市场趋弱本质是正股走弱,正股行情是信用风险事件重要情绪推动因素 [59][60][61] - 转债市场信用风波未平息的底层原因包括增量资金风险偏好低、发行人基本面趋弱&监管趋严、转债市场结构性“老龄化” [64] - 应对转债信用风险的思路包括紧盯权益市场小盘品种行情、规避显性风险标的、根据信用冲击程度调整持仓、配置大盘底仓及类底仓品种、参与超调且错误定价凸显的机会 [68][69]
兰天集团董事长汤国华:下半年国内1/3的经销商可能因资金压力调整经营布局或出局
搜狐财经· 2025-06-14 20:55
行业现状 - 国内汽车经销商面临高库存压力,部分经销商资金链濒临断裂,数千家经销商苦不堪言 [1] - 行业预计80%经销商或面临亏损,下半年约三分之一经销商可能因资金压力调整经营或退出市场 [1] - 部分地区经销商达成共识,若市场无改善将从7月起停止向厂家提车,转向其他省份采购甚至退网 [1] 库存高企原因 - 主机厂盲目扩产导致密集建店、压库,终端价格扭曲,部分经销商资金断链直接跑路 [3] - 去产能化、挤掉产能泡沫、保持合理批售量是解决库存问题的关键 [3] - 部分品牌库存系数远超安全水平,如比亚迪库存系数高达6-10,红旗为4-5,吉利燃油车为3-5 [6] 经销商经营压力 - 兰天集团5月销量8000余台,6月预期5000台,环比降幅约60% [4] -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导致单车型降价2-3万元,加剧市场价格竞争 [4] - 经销商为保销量大幅优惠,售价16万-18万元车型优惠达7万元,每台车亏损4万-5万元 [8] - 部分经销商每月虚出库200-300台以获取厂家返利,资金压力巨大 [10] 品牌表现差异 - 上汽大众库存管理较合理,库存系数1.5-1.6时停止批发 [6] - 运营较好的品牌包括造车新势力、鸿蒙智行系列及上汽大众,库存处于安全范围 [6] - 兰天集团旗下东风日产年销量稳定在2万余台,东风本田6家门店年销量近万台 [10] - 红旗品牌去年销量近4000台,今年预期提升至6000台 [10] - 兰天集团多数品牌库存系数控制在1.5-2.0,运营效率较高 [10] 资金压力 - 某经销商集团银行授信额度2亿余元,每月需借贷约6000万元,压库严重时资金捉襟见肘 [12] - 经销商每月总提车量约5000台,金融衍生业务利润急剧缩水 [10] 解决方案 - 经销商需避免超提车辆,拒绝主机厂"小恩小惠"如"潜水奖"、"超长奖"等诱惑 [8] - 行业需优化产销协同与库存管理,保持市场价格理性回归 [3][4]
5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2.7%,接近荣枯线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09 17:16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5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2 7%,同比下降5 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7 1个百分点,位于荣枯线之上,行业景气度改善[1] - 5月汽车市场呈现"前高后低"走势,车展密集启动叠加"五一"假期效应推动终端客流冲高,自驾游与结婚季等家庭购车需求集中释放[3][9] - 5月乘用车终端销量预计约185万辆,政策红利与终端促销共同推动消费[9] 区域与品牌表现 - 区域指数分化明显:西区指数最高达62 1%市场压力大,南区指数48 1%低于荣枯线表现最佳[5] - 豪华及进口、合资、自主品牌经销商指数均环比下降[5] 经销商经营指标 - 库存系数环比下降,库存量基本持平:61 8%经销商认为库存持平,21%认为增长[8][9] - 成交率下降:27 4%经销商反映成交率下降,仅16 6%认为增长[6] - 价格战持续:51 6%经销商实施降价策略,仅3 2%涨价[7] - 资金压力突出:64 9%经销商未完成销量计划,35%完成或超额完成[10] 市场预期与促销动态 - 6月预期谨慎:41 4%经销商预计需求减少,仅12 1%看增[9] - 68 2%经销商认为6月经营状况一般,21 7%判断不好[9] - 618促销筹备中:54 8%4S店处于活动筹备阶段,19 1%已提前启动[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