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TO问界
icon
搜索文档
华为汽车业务销售策略转向 鸿蒙智行旗下多品牌拟自建渠道
财经网· 2025-07-10 16:11
日前,据科创板日报,有消息称,华为正在调整汽车业务,鸿蒙智行旗下五界中的智界、享界和尚界由原来鸿蒙智行统一做销售转为由合 作车企筹备建设品牌专属销售网络。 对此,有知情人士表示,鸿蒙智行筹备建设品牌专属销售网络,意在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整体商业模式未发生变 化,华为仍会主导各界品牌产品的销售、营销、服务。 公开资料显示,华为鸿蒙智行旗下共有"五界",包括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尚界五大汽车品牌,分别为华为与赛力斯、奇瑞、北汽、 江淮、上汽集团合作打造。问界此前已推出专网渠道。 拓展销售渠道 此次调整或意在拓展销售渠道,满足市场差异化需求。 今年6月,一则关于华为渠道端调整的消息引发关注。据晚点Auto消息,智界、尚界两大品牌将建设独立销售渠道。按照规划,智界、尚 界未来将拥有类似AITO问界用户中心的独立门店,单独销售各自的车型。 有汽车经销商集团负责人接受中国汽车报采访时分析表示,分网对于各品牌的销量增长大有帮助。合建渠道建设标准高、成本投入大,尤 其在三四线城市,按高标准建店不仅资金压力大,后期盈利回收也存在不确定性。而分网后,各品牌可依据自身产品属性与价位,制定差 异化的建店标准,降 ...
赛力斯汽车完成50亿战略融资,国有资本助力问界品牌持续扩张
搜狐财经· 2025-06-27 10:02
融资情况 - 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完成不超过50亿元战略融资,并于2025年6月23日完成注册资本变更登记 [2][5] - 战略投资者包括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交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等国有金融机构,投资金额从2亿元至10亿元不等 [2] - 本轮融资与2024年12月国开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的11.2亿元投资属于同一轮次,累计注资超60亿元 [2] - 增资后赛力斯集团仍为控股股东,持股比例93.6328%,其他股东持股比例均不超过1.1652% [10] 公司经营表现 - 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营收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04%,净利润59.46亿元,成为全球第四家盈利的新能源车企 [10] - 问界系列布局四款车型(M5/M7/M8/M9),覆盖20万至60万元价格带 [10] - 2025年1-5月主力车型问界M9销量达48716辆,占品牌总销量45% [10] - 2025年前5个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同比下滑19.64%至126022辆,但5月单月销量逆势增长17.15%至39982辆 [11] 战略意义 - 增资将增强资本实力、降低资产负债率,助力战略纵深布局 [11] - 国有资本持续加码印证对"华为+赛力斯"模式的长期看好 [11] - 随着问界M8等新车型放量及60亿资本注入,公司有望在高端新能源市场进一步扩大领先优势 [11]
中国移动旗下基金入股赛力斯汽车:战略协同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新格局
搜狐财经· 2025-06-25 17:31
战略投资与合作 - 中国移动旗下基金联合9家机构投资者入股赛力斯汽车 包括三大国有银行投资子公司 与国开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11.2亿元投资同属一轮融资 [1] - 中国移动入股赛力斯汽车是通信巨头与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战略合作 标志着"通信+汽车"深度融合时代的开启 [1][3] - 此次投资是中国移动布局"数字新经济"战略的关键举措 旨在获取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战略通道 [6] 赛力斯汽车业务与技术 - 赛力斯汽车主营业务涵盖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部件研发制造 拥有AITO问界M9/M7/M5系列车型 自持整车/动力总成/电驱总成等核心技术 [3] - 公司通过50亿元增资显著增强资本实力 降低资产负债率 为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提供资金保障 [8] 产业协同与互补 - 中国移动的5G网络/云计算/大数据资源与赛力斯硬件制造能力形成互补 有望在车载信息娱乐/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领域实现突破 [6][8] - 智能驾驶赛道依赖的高精度地图/实时数据传输/边缘计算等技术与中国移动通信网络优势高度契合 [8] 行业发展趋势 - 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两大特点:传统车企引入战略投资者增强资金实力 科技巨头加速向汽车领域渗透 [5] - 产业跨界融合成为大趋势 ICT企业/通信运营商/互联网公司与整车企业形成复杂竞合关系 [10] - 未来汽车行业竞争将演变为生态系统间的较量 构建开放产业生态成为制胜关键 [10] 战略价值体现 - 赛力斯获得三重战略价值:资金支持/智能化升级资源/公司治理优化 [8] - 多元化股东结构带来资金与战略资源的双重优势 包括国有银行/产业投资基金等 [6]
智界、享界、尚界将建独立销售渠道!鸿蒙智行“五界”要进行内部“赛马”?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3 22:17
北汽集团享界专网招募进展 - 北汽集团召开享界专网招募大会吸引126家经销商参与覆盖66个城市一二三线城市占比超90% [1] - 公司计划年底前建成数十家享界专网用户中心 [1] 鸿蒙智行独立销售渠道建设动态 - 智界尚界品牌将建设独立销售渠道5月已举办专网经销商招商大会目前筛选资质中未来门店模式类似AITO问界 [1] - 鸿蒙智行5月14日召开智界尚界专网渠道招募大会目标对象为全国具备4S运营资质的优质经销商 [1] - 奇瑞去年7月被报道组建智界销售公司负责销售体系搭建含完整营销职能今年独立渠道消息获确认 [1] 渠道分网战略背景与行业分析 - 华为门店因面积限制单店仅能展示2-3辆车车型增多导致展示资源紧张部分门店需租用额外场地 [2] - 分网有助于各品牌通过独立展厅精准营销塑造形象锁定目标用户并建立高效反馈机制 [2] - 问界已建立独立经销商体系智界尚界享界跟进后尊界也可能启动渠道招募 [2] 华为合作策略调整与行业观点 - 华为在鸿蒙智行管理上由强势主导转向适度放权渠道分网是策略调整体现 [3] - 中信证券认为华为智选五大品牌今年迎新品周期短期内部竞争不可避免但长期应关注体系能力建设 [3] - 高端品牌需通过产品迭代沉淀组织体系以体系差异化应对同质化竞争 [3]
智界、尚界将设独立销售渠道,正筛选经销商资质
快讯· 2025-06-12 23:16
从多位信源处独家获悉,智界、尚界品牌将建设独立销售渠道。5月中旬智界、尚界举办专网经销商招 商大会,目前仍在筛选经销商资质中,未来和AITO问界用户中心类似,智界、尚界将有单独销售各自 车型的门店。(晚点) ...
价格降到“肉疼”、销量腰斩、员工“钱少事多”……合资车企,能否逆风翻盘?
第一财经· 2025-06-05 09:55
合资车企市场份额变化 - 合资车企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60%以上下滑至2024年的35%,主因新能源车普及打破燃油车技术壁垒[3] - 2024年中国新车销量中新能源车占比超50%,电驱动技术削弱合资品牌溢价[3] - 豪华德系品牌如奥迪、奔驰、宝马销量波动明显,2024年数据较峰值普遍下滑[25] 经销商体系危机 - 头部经销商华阳奥通2024年替换奥迪标志为问界和理想,反映品牌转换趋势[2] - 经销商批发贷款2022年起雪崩,广汇集团等大型经销商出现资金危机[11] - 2024年华东地区80%大众经销商亏损,消费者贷款通过率从100%降至80%[14] 合资车企内部困境 - 决策机制受50:50股比限制,疫情期间外方人员缺位加剧反应滞后[20] - "供应商思维"导致产品迭代慢,功能落地周期比互联网公司长2-3倍[22][23] - 2024年大众等车企加强考勤管理,裁员比例达20%,员工平均年龄近40岁[14][15] 转型尝试与战略调整 - 奥迪、宝马分别与华为合作智驾系统和鸿蒙生态,大众采用小鹏平台开发新车[29] - 丰田投资50亿在华成立独资电动车公司,计划2027年投产中国供应链雷克萨斯[30] - 上汽通用等合资公司提升中方话语权,加速混动车型研发适应本土需求[28][29] 区域市场分化与全球化优势 - 一线城市自主品牌份额达76.5%,四线城市合资品牌仍占16.9%[17] - 韩系车转向出口,东风悦达起亚2024年海外销量占比过半[31] - 大众、丰田凭借帕萨特等全球车型在15-20万价格带止跌回升[32]
德众汽车(838030)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6 19:30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 [3]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14 日 [3] - 活动地点为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 [3] - 参会人员为通过网络参加报告说明会的投资者 [3]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段坤良,董事会秘书、财务负责人易斈播 [3] 公司发展机遇 报废机动车回收 - 2023 年修订细则激活零部件再制造市场,释放超千亿元循环经济价值 [5] - 2025 年中国报废机动车数量预计突破 1500 万辆,金属资源价值超 1200 亿元 [5] - 2024 年公司报废车辆回收拆解业务营业收入 7757 万元,同比增长 194.41% [5] 动力电池回收 - 2024 年退役电池量超 35 万吨,新能源车保有量突破 6000 万辆 [5] - 技术路径为“梯次利用”与“材料再生”并行,金属再生回收率超 90%,2024 年再生锂占比达 20% [5] - 公司动力电池一期已完工,预计 2025 年下半年试产 [5][7] 其他业务情况 - 新能源汽车品牌有 AITO 问界、欧拉、广汽埃安、捷途山海、长城哈弗新能源 [6] - 2025 年一季度报废车辆回收拆解业务营业收入 3500 万 [7] 公司规划与决策 - 致力于构建全国性规范化汽车回收拆解运营体系 [7] - 暂无并购计划,关注新能源品牌及优质标的 [8] - 2025 年 4 月 25 号公告权益分派,在 5 月 15 号股东会通过后 2 个月内实施完毕 [7] 对股价看法 - 短期股价受市场情绪与估值分歧影响,公司基本面扎实 [8] - 未来聚焦核心优势,发力报废汽车拆解和动力电池回收拆解项目 [9]
刚扭亏为盈,赛力斯火速申请港股上市谋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4-30 15:41
公司战略与上市计划 - 公司启动H股发行计划,标志着国际化战略迈出重要一步 [2] - 港股上市目的包括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高综合竞争力 [3] - 募集资金用途:70%用于研发,20%用于营销渠道及海外销售,10%用作运营资金 [3] - 公司坚持大单品战略和全球化战略,目标成为世界级新豪华汽车品牌 [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达1451.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5.04% [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9.46亿元人民币,实现扭亏为盈 [2] -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42.69万辆,同比增长182.84% [2] - 2024年毛利率23.8%,较2023年的22.7%有所提升 [3] - 2024年税前溢利537,369千元人民币,占收益的5.1% [3] 业务与产品 - 公司前身为重庆小康工业集团,2016年登陆上交所,旗下新能源汽车品牌赛力斯汽车与华为深度合作 [4] - 核心品牌AITO问界贡献主要销量,已推出M5、M7、M8、M9四款车型,覆盖20万至60万元价格区间 [4] 行业与市场 - 公司通过港股上市提升国际影响力,应对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 [5] - 国际化战略有望帮助公司在全球市场占据更有利地位 [5]
新能源车营销,没有捷径
36氪· 2025-04-28 11:52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新时代,当前营销存在“高投入低转化”困境,未来竞争关键在于走进用户心里,需从多维度综合考量营销,适应市场变化与技术浪潮 [1][2][19] 汽车营销与用户心智“错位” - 中国车市存在结构性问题,90%用户购买时只在2 - 3个品牌间抉择,供给增多但进入用户“决策池”的品牌减少,形成“高投入低转化”困境 [1] 车企难打动人心的原因 - 中国消费者购车前平均考虑5.7个关键因素,首次购车用户考虑达6.3个,了解一款车平均需16.2分钟,碎片化营销信息难以产生足够影响,多数车企超40%预算用于线索采买,难建立品牌印象 [4][7] 汽车营销走好“花路”的策略 认知建立 - 中国汽车消费加速年轻化,90后、00后成购车主力,首购年龄提前至22岁,购车前关注点变化,展示真实续航数据和安全测试成绩是新能源车占领消费者心智的必选项 [9] 兴趣激发 + 深度种草 - 短视频平台综合测评受用户欢迎,购车人群浏览汽车相关内容频次高、时长约30分钟,52%汽车行业专家认为专业高质量视频内容是深度种草最佳载体,“沉浸式内容”成用户购车主要停留场景 [10][12] 差异化布局 - 针对首购和换购用户制定差异化营销策略,部分新能源品牌为迎合首购用户添加购车优惠或金融服务,换购营销应突出产品升级、独特卖点,提供以旧换新服务和高额置换补贴 [13] 媒体渠道索引 - 新能源车企电视广告集中投放总台,户外广告优选户外商圈、电梯场景、高铁机场等,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有偏好,短视频平台对用户吸附力强,这些洞察可辅助细分营销 [14][18] 新能源车营销的必经之路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需从“核心技术突破 + 用户需求探究 + 品牌价值营销”多维综合考量,具备综合洞察能力可让营销事半功倍 [19]
小红书日均搜索量或已超过百度一半;5000多名极越员工的一天;赛力斯可能赴港上市丨百亿美元公司动向
晚点LatePost· 2024-12-13 21:05
极越办公室:几百人熬了一天,等来一个月社保。 12 月 12 日下午,数百极越员工出现在极越汽车位于上海嘉定的总部园区,有的来要说法(因为社 保断缴了),有的想搬东西走来抵扣拖欠的工资;还有一些人只想拿回自己的物品。未获入门许可 的供应商现场建微信群,接龙被极越拖欠的货款。12 日晚,百度和吉利已经决定转账,为极越员 工缴纳拖欠的 11 月社保。 赛力斯或赴港上市,筹资超 10 亿美元。 据媒体报道,赛力斯近期在讨论赴港上市事宜,最快明年完成 IPO,筹资超 10 亿美元。不过,相 关上市计划仍在审议中,发行规模等细节或有变动。赛力斯原名小康股份,于 2016 年 6 月在 A 股 上市。今年以来,受与华为合作的 AITO 问界品牌销量暴增等因素影响,赛力斯 A 股股价累计上 涨约 80%,公司市值目前为 2067 亿元。 保时捷日本 CEO 尉岚峰将成为保时捷中国副总裁兼 COO。 12 月 12 日,保时捷宣布,保时捷日本 CEO 尉岚峰 (Philipp von Witzendorff) 将从明年 1 月 1 日起 出任保时捷中国副总裁兼 COO。过去两年间,尉岚峰通过改进销售策略、客户体验,扩大了保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