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气
icon
搜索文档
开盘下挫!
中国基金报· 2025-10-28 09:29
日经225指数表现 - 日经225指数上午开盘报50357.15点,跌幅为0.31% [2] - 指数最新报50426.91点,下跌85.41点,跌幅0.17%,当日最高触及50450.38点,最低触及50207.41点 [3] - 日经225指数期货报50406.00点,跌幅0.36% [3] - 相关ETF日经225ETF报1.815,涨幅3.77% [3] - 个股方面,软银集团上涨2.96%至26225.0日元,东京煤气上涨1.50%至5424.0日元,东京电子等个股率先拉升 [3][4] 韩国综合股价指数表现 - 韩国综合股价指数开盘下挫,一度跌超1%,随后震荡拉升 [6] - 指数最新报4009.48点,下跌33.35点,跌幅0.82%,当日最高触及4018.22点,最低触及3984.48点 [7] - 韩国第三季度GDP环比增长1.2%,高于市场预估中值1%,同比增长1.7% [7] 韩国经济增长驱动因素 - 政府支出、私人消费和设备投资引领了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面向家庭的一系列现金发放和其他财政支持 [8] - 尽管面临美国提高关税和全球贸易不确定性的挑战,占韩国GDP 40%以上的出口仍保持稳健增长 [8] - 与人工智能相关的需求激增继续提振半导体出货量 [8] - 韩国央行表示经济有望实现其预测的2025年增长0.9%和2026年增长1.6%,2024年增幅为2.0% [8] 美日领导人会谈及市场影响 - 美国总统特朗普抵达日本东京进行为期三天的正式访问,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表示欢迎 [4] - 预计两国领导人将签署关于确保稀土矿物供应的联合文件,并讨论国防开支以及5500亿美元投资基金的潜在项目 [5] - 市场策略师认为对日美会谈的预期会逐渐推动市场倾向于买盘 [5] - 交易员密切关注特朗普是否会施压要求日本增加国防开支,这可能使长期日本国债收益率再度面临上行压力 [5] 日本货币政策与财政前景 - 穆迪经济学家预测日本央行可能会维持利率不变,原因是日本贸易表现欠佳和国内需求脆弱 [5] - 市场对日本潜在的财政扩张以及日本央行独立性受到威胁表示担忧,导致日元大幅贬值 [5] - 基本预测是日本央行将在明年1月加息 [5] 美韩贸易关系 - 韩国总统李在明将于周三与特朗普会谈,官员希望领导人峰会有助推进韩美贸易谈判 [8] - 韩国对美国的3500亿美元投资承诺因关键细节上的分歧而陷入僵局,可能无法在特朗普访问韩国前达成贸易协议 [8] - 特朗普表示美国非常接近与韩国达成协议 [8]
盛帮股份:10月24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7 17:56
公司近期动态 - 公司于2025年10月24日召开第五届第二十次董事会会议并审议《关于修订 <公司章程> 的议案》等文件 [1] - 公司当前市值为30亿元 [1] 公司业务构成 - 2024年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汽车行业,占比50.92% [1] - 电气类业务收入占比36.19% [1] - 航空类和石油行业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6.15%和5.36% [1]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1.39% [1]
河南国企改革板块10月24日跌1.48%,郑州煤电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8.93亿元
搜狐财经· 2025-10-24 16:59
河南国企改革板块整体表现 - 10月24日河南国企改革板块整体下跌1.48%,表现弱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上涨0.71%,深证成指上涨2.02% [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郑州煤电以8.57%的跌幅领跌,合众思壮以1.79%的涨幅领涨 [1][2] 板块资金流向 - 当日河南国企改革板块整体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出状态,净流出金额达8.93亿元 [2] - 游资资金净流入2.85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6.08亿元,显示主力与散户资金流向出现背离 [2] 领跌个股表现 - 郑州煤电收盘价5.12元,跌幅8.57%,成交量175.38万手,成交额9.11亿元 [2] - 大有能源跌幅6.31%,收盘价9.06元,成交量213.82万手,成交额19.51亿元 [2] - 易成新能下跌4.15%,神马股份下跌3.88%,豫能控股下跌2.58% [2] 领涨个股表现 - 合众思壮收盘价60.6元,上涨1.79%,成交量19.57万手,成交额1.79亿元 [1] - 神火股份上涨0.42%,中原传媒上涨0.24%,豫光金铅上涨0.24% [1] 个股资金流向详情 - 合众思壮主力资金净流入1341.81万元,主力净占比7.5%,但散户资金净流出1948.94万元 [3] - 安彩高科主力净流入572.69万元,主力净占比5.56%,但游资净流出1052.28万元 [3] - 中原传媒主力资金净流出826.87万元,主力净占比-10.67%,游资净流入658.73万元 [3]
东莞外贸组团亮相广交会,“制造美学”牵引产业带创新蝶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6 21:17
东莞“制造美学之城”形象亮相广交会 - 东莞首次以“制造美学之城”的城市产业形象亮相第138届广交会,主题鲜明,亮点突出 [1] - 通过统一标识“广东优品|东莞·制造美学之城”进行特装展示,形成强大“组团”声势,吸引众多国内外采购商驻足洽谈 [2] - 企业借助整体形象提升市场辨识度和美誉度,突出产品“实用与美学并重”的特色 [3] 参展企业结构与产品创新 - 东莞共有476家企业获得参展资格,展位总数1000个,较上届增加42个,创历史新高 [4] - 涵盖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领域的先进制造及科创企业达275家,占比57.7%,优质企业参展比重进一步提高 [5] - 企业带来“看家产品”参展,如广东博力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电动摩托车电池、广东绿通新能源电动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电动高尔夫球车、东莞联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平板电脑等 [1] 企业业绩与市场拓展 - 东莞市东井电器有限公司2024年营业额约2亿元,目标2025年达3亿元,年均增长率在20%~50% [3] - 优利德科技(中国)股份有限公司产品远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希望通过广交会拓展欧洲市场 [2] - 东井电器自主研发高速风梳精准切入中东美妆个护市场,获中东客商反复试用 [3] 东莞外贸表现 - 2024年1—8月,东莞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0256.1亿元,同比增长14.6%,增速显著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在全省及珠三角排名第2 [4] - 其中出口6296.8亿元,增长9.0%;进口3959.2亿元,增长24.9% [4] - 8月当月进出口1370.4亿元,同比增长8.5%,展现出强劲的外贸韧性与成长动能 [4] 产品功能与设计创新 - 东井电器自主研发高速水风机技术缩短干发时间并降低风噪,采用负离子技术解决头发毛躁问题 [6] - 卷发棒创新应用空气动力学设计,可自动吸附头发,几分钟完成持续一整天的卷发造型 [6] - 东莞市声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便携式手提音响具备酷炫灯光设计和包布材质,适配多种氛围 [6] 配套活动与供需对接 - 东莞策划贯穿展期的系列配套活动,包括供采对接、品牌展示与实地探厂等 [8] - 10月16日举办越南办公设备协会采购对接会,10月17日举办广东(东莞)-拉美经贸对接交流会-智利专场活动 [8] - 10月18日举办东盟国家供求对接会,11月1日举办国际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广东大朗2025服装时尚秀、“潮玩东莞”制造美学新品发布会等专场活动 [8] - 10月23—25日开展东莞“制造美学”之旅活动,邀请全球采购商、财经大V、网红博主等深入制造美学代表性企业进行采购对接和调研 [9]
港股打新神话归来?仅1家破发!涨幅猛但散户“一签难求”
证券时报· 2025-10-15 10:24
港股IPO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港股IPO重登全球集资额首位,前9个月共有67宗新股上市,集资额达1829亿港元,同比分别增长49%和229% [1][4] - 香港市场有近300宗上市申请,创下历史新高,有望在2025年年底重新夺回全球IPO市场榜首位置 [4] - 2025年上半年新股破发率较高,在上市的43只新股中有13只破发,破发率达到30.23% [4] 新股定价机制改革新规影响 - 港股新股定价机制改革新规于8月4日正式实施,允许发行人自主选择股份认购分配机制,可为散户投资者设定10%—60%的公开认购比例 [4] - 新规实施后破发率显著降低,8月4日以来上市的19只新股中仅有1家破发,其余18只全线上涨,最高涨幅达330% [1][5] - 新规下机构投资者主导定价,对后续股价稳定有积极作用 [5] 散户打新市场变化 - 新规后散户分配比例显著减少,14家公司选择将10%的份额分配给散户投资者,2家分配比例在11%左右 [2][5] - 散户中签难度陡增,导致"僧多粥少"局面,申购一手的中签率降低到1%左右,甚至0.1%以下 [2][6][7] - 打新热度持续高涨,金叶国际集团创下港股史上首个超万倍超额认购纪录,认购倍数达11465倍 [2][7] 新股上市后表现特征 - 新规后上市新股涨幅频创新高,19家公司中有9家首日涨幅在100%以上,今年以来的涨幅榜几乎全被新规后上市新股占据 [9][10] - 涨幅居前的公司主要特点包括生物医药类公司占比最多(5家)、小市值公司涨幅更大、认购倍数普遍超高(8家公司超额认购倍数在2000倍以上) [10] - 散户投资者更偏爱巨头公司,虽然涨幅不及中小市值公司,但股价稳定性更强,2025年以来新股认购人数超30万人的5家公司多为千亿级乃至万亿级公司 [11] 行业与市值表现分析 - 新经济公司表现明显好于老经济行业,小市值公司上市首日领先但随后大市值公司跑赢 [11] - 认购倍数更高的项目前期表现更好但后续转弱 [11] - 金叶国际集团作为小市值公司代表,目前总市值仅4.8亿港元 [10]
港股IPO定价新规后仅1家破发 新股涨幅猛散户中签难
证券时报· 2025-10-15 01:32
港股IPO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香港市场共有67宗新股上市,集资额达182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49%和229% [3] - 截至2025年9月30日,香港市场有近300宗上市申请,创下历史新高 [3] - 2025年以来港股IPO重登全球集资额首位,有望在年底重新夺回全球IPO市场榜首位置 [2][3] 新股定价机制改革影响 - 港交所于2025年8月4日正式实施新股定价机制改革,允许发行人自主选择股份认购分配机制,公开认购比例可在10%至60%之间设定 [3] - 新规实施后,8月4日以来上市的19只新股中仅1家破发,破发率显著降低,最高首日涨幅达到330% [2][4] - 新规后机构投资者主导定价,14家新上市公司选择将10%的份额分配给散户投资者 [4] 散户打新市场状况 - 新规下散户分配比例显著减少,出现"僧多粥少"局面,散户中签难度陡增 [2][5] - 金叶国际集团创下港股史上首个超万倍认购纪录,超额认购倍数达11465倍,但"申购一手的中签率"仅为0.5% [2][5] - 8月4日后上市的19只新股中,有12只的"申购一手的中签率"在1%及以下,其中4只在0.1%以下 [5] 新股上市表现特征 - 新规后上市的19家公司中有9家首日涨幅在100%以上,2025年以来的涨幅榜几乎全被新规后上市新股占据 [7] - 涨幅居前的公司特点包括:生物医药类公司占比最多达5家,小市值公司涨幅更大,认购倍数普遍超2000倍 [7] - 散户投资者更偏爱巨头公司,2025年以来上市的71只新股中,认购人数超30万人的5家公司多为千亿级乃至万亿级市值 [7] 行业与市值表现分析 - 新经济公司表现明显好于老经济行业,小市值公司上市首日领先但随后大市值公司跑赢 [8] - 认购倍数更高的项目前期表现更好但后续转弱 [8] - 公司质量与前景是决定后续股价稳定乃至上涨的根本因素 [4]
2026年第30届墨西哥国际工业制造展览会
搜狐财经· 2025-10-11 11:23
展会概况 - 墨西哥国际工业制造展览会是墨西哥及拉丁美洲最领先的制造行业盛会,2026年将举办第30届,是墨西哥最具影响力的专业机械工业类展会 [1] - 展会专注于机械制造、汽车及零部件、金属加工、工业自动化、电气等领域,旨在聚集制造业业主与先进技术供应商以达成有效合作 [1] - 2026年展会将于2月3-5日在墨西哥蒙特雷市Cintermex展览中心举办,展览面积20000平米,预计有600家展商和56000名观众 [1][4] 市场优势 - 墨西哥2023年出口额达到5930.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并已超过加拿大成为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2] - 凭借地理优势、北美自贸协定及中美贸易壁垒催化,墨西哥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转移的主要目的国 [2] - 2023年对墨西哥开展直接投资的中国企业近3000家,同比增长48%,包括比亚迪、长安汽车、海尔、海信等知名企业 [3] 产业集群 - 美墨边境的科阿韦拉州、新莱昂州等多个州已成为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电子产品制造等行业的聚集地带 [2] - 展会举办地蒙特雷是墨西哥第三大城市和工业心脏,聚集了大量汽车零部件、钢铁、电子、水泥、玻璃等产业园区 [4] - 蒙特雷是众多金融集团和出口制造企业总部所在地,拥有FEMSA饮料公司、Cemex水泥、阿尔法集团等国际知名企业 [4] 展出范围 - 工业配件及金属加工设备包括阀门、管道、铸锻件、泵、机床、焊接与气割、热处理等 [8] - 自动化及传动设备涵盖液压系统、轴承、空气压缩机、各类电机、减速机、链条等 [8] - 塑料橡胶机械及设备包括橡塑加工设备、化工原料、模具、注射成型、包装分拣设备等 [8][9] - 医疗制药设备涉及制药机械、原料药设备、医药包装、化学制剂存储、流体设备等 [9] - 其他领域包括电气电子工业、能源、质量检测、环境监测和增材制造等 [10]
8月末上市公司境内股份总市值104.16万亿,为近4年来各月末最高点
搜狐财经· 2025-09-24 19:42
上市公司总体规模与结构 - 截至2025年8月31日,境内股票市场共有上市公司5435家,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2286家,深圳证券交易所2875家,北京证券交易所274家 [2] - 按股份类型划分,仅发行A股的公司有5195家,仅发行B股的公司有8家,发行A+B、A+H等多股份类型的公司有232家 [2] - 国有控股和非国有控股公司数量占比分别为27%和73% [2] 行业与地域分布 - 制造业上市公司数量占比68%,市值占比56%,为绝对主导行业 [2]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为上市公司数量第二和第三的行业 [2] - 按辖区划分,江苏、浙江(不含宁波)、北京的上市公司数量位列前三,分别为711家、604家和476家 [2] - 按省域划分,广东、浙江、江苏的上市公司家数位列前三,分别为883家、727家和711家,这三个省份汇集了43%的上市公司 [2] 市值规模与变化 - 以8月收盘价计算,上市公司境内股份总市值为104.16万亿元,为近4年来各月末最高点 [3] - 电气、电子及通讯作为制造业次类行业,总市值达22.19万亿元,自7月以来已超过金融业 [3] - 千亿以上市值公司有160家,数量占比近3%,但市值占比超过40% [3] - 全市场市值中位数为64.54亿元 [3] - 年初以来,万亿以上市值公司新增1家,千亿以上市值公司新增36家,20亿以下市值公司减少382家 [3] 市场动态与融资活动 - 8月境内市场新增首发上市公司8家,首发募资总额为64.63亿元,当月退市0家 [3] - 年初以来,A+H股公司新增11家,有70余家境内公司赴海外上市 [3] - 截至8月,境外主要市场的中国概念上市公司数量为1831家 [3]
力挺企业家!广州开发区启动“战略企业家培育计划”,超百人入选
搜狐财经· 2025-09-18 22:46
战略企业家培育计划启动 -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启动战略企业家培育计划 旨在通过系统化培育提升企业家战略眼光和创新实力 强化企业综合竞争力 [1] - 计划采用1+4培育体系 包括企业家共同体成长体系和甄别培育赋能评估四大体系 整合政府市场专业机构三方资源 [3] - 培育周期为3年 目标3年见成效6年提层次9年成气候 为企业提供成长支持 [3] 首批企业家入选情况 - 首批108位民营企业家入选 平均年龄48岁 覆盖计算机人工智能商业管理等专业领域 [7] - 入选企业包括23家上市公司 企业平均拥有知识产权达167项 [7] - 筛选标准涵盖家国情怀前瞻视野战略洞察力创业激情团结引领力逆势成长力战略韧性企业发展潜力6个维度 [5] 产业领航企业家授牌 - 视源电子董事长王洋智光电气董事长李永喜亿航智能董事长胡华智获颁产业领航企业家聘请牌匾 [5] 资源赋能体系构建 - 10家资源赋能单位签约 包括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工业投资控股集团4家银行分行2家产业基金及研究院所技术转移机构猎头公司 [10][12] - 提供智库赋能产业链赋能金融赋能创新赋能人才赋能等五大支持 [10] - 建立企业出题政府组局资源响应机制 推动人才资源产业良性循环生态 [12] 区域产业基础 -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形成5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汽车新型显示绿色能源新材料美妆大健康)和3大百亿级产业集群(生物医药高端装备集成电路) [14] - 规上工业总产值超8200亿元 工业实力位列中国工业百强区前三名 [14]
暴涨!最新解读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9-18 09:11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收涨1.78%至26908.39点 逼近27000点关口 创四年多新高[2] - 恒生科技指数大涨4.22%至6334.24点 创近四年新高[2] - 恒生国企指数上涨2.24%至9596.77点[4] - 行业板块中半导体指数涨5.06% 电气指数涨4.87% 可选消费指数涨4.41%[4] - 概念板块中原高指数涨7.45% 在线教育指数涨6.66% 电力设备指数涨6.56%[4] - 港股ETF产品XL二南方恒科涨8.33% XL三南策略涨4.95% XL二南策略-U涨4.63%[4] 科技股表现 - 科技股全线上涨成为行情主要引擎 商汤和百度均涨超15%[2] - 阿里巴巴涨5.28% 创2021年10月以来新高 市值重回3万亿港元[2] - 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腾讯持续创阶段新高[2] 驱动因素分析 - 外部环境扰动降低 中美经贸谈判进展顺利 地缘政治风险降低[7] - 美联储9月预计降息25个基点 美元宽松预期支撑港股流动性[7] - AI业务加速发展 互联网公司自研算力芯片打消进展放缓担忧[7] - 港股估值处于全球重要市场指数洼地 具备投资性价比[8] - 港股聚集互联网龙头 创新药企和中概股等稀缺资产[8] - 港股升级上市制度 推出科企专线强化科技和创新药优势[8] 降息周期影响 - 美联储开启2024年12月以来首次降息 标志新一轮宽松周期起点[10] - 港股对全球流动性高度敏感 能较A股更先获得资金流入[12] - 美元走弱将放大港股公司港币计价盈利 提升外资吸引力[12] - 历史降息后12个月内恒生指数均上涨 涨幅均值为31.7%[12] - 预防式降息比纾困式降息对大类资产更为利好[12] - 港股科技板块有望表现更高弹性[13] 投资机会领域 - 科技成长赛道代表弹性机会 包括互联网 科技硬件 新能源车行业[15] - 创新药产业链和互联网是港股特色优势板块[16] - 半导体 汽车及零部件 制药和生物技术行业历史表现亮眼[17] - 消费板块可作为长线资金搏反转机会的配置选择[17] - 新消费 AI科技 创新药是结构性机会主线[15] - 优质高股息标的具备长期配置机会[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