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复肥
搜索文档
新洋丰的“绿色突围战”
中国经济网· 2025-06-05 10:19
农业绿色转型背景 - 全球粮食体系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人为排放总量超过三分之一,其中粮食生产环节占比最高达39% [1] - 中国仍有40%左右的耕地存在不同程度退化问题,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任务艰巨 [1] - 中国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国家战略,出台《关于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措施 [1] 科技创新与研发投入 - 公司承担20余项国家级和省级重大科研项目,包括"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 - 研发方向涵盖绿色缓控释肥料、农业面源污染防控、黑土地土壤障碍消减等 [2] - 已完成4种功能型缓控释肥料新产品和9种专用化缓控释产品,累计推广面积约135万亩 [2] - 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推动多项新型肥料成果产业化转化 [2] 标准体系建设 - 参与制定7项国家标准和7项行业标准,包括《复合肥料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等 [3] - 为行业绿色转型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 [3] 绿色产品与服务网络 - 构建涵盖20多个大类、上百种产品的多元化矩阵 [4] - 开发"洋丰正好""百倍邦"等系列新型肥料,提升肥料利用率并降低污染 [4] - 采用"3+1"团队作业模式,2024年开展技术培训及示范观摩会1万余场 [4] - 建立600余块高标准示范田,形成3258份测土配方施肥报告和2000余份作物营养解决方案 [4] 绿色生产与资源利用 - 2024年被认定为湖北省环境绩效A级企业 [5] - 磷石膏年处理能力逾700万吨,2024年综合利用达362.99万吨 [5] - 开展"磷石膏改良盐碱地效果及其安全性评价"合作研究,推出"洋丰豆""洋丰硫"等系列产品 [5] - 推进荆门市东宝区磷石膏用于矿坑生态修复项目,可修复面积7.72公顷,消纳磷石膏200余万吨 [5] 行业发展趋势 - 肥料研发向"高效、专用、环保、功能化"方向发展 [4] - 农业绿色发展需要产品技术与科学理念相结合 [4] - 生态修复与固废资源化利用成为行业重要发展方向 [5]
湖北A股上市公司“开门红” 超七成公司一季度实现盈利
搜狐财经· 2025-05-22 18:50
湖北A股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概况 - 152家湖北A股上市公司中111家实现盈利,占比超七成,32家归母净利润超1亿元 [1][3] - 营收前十公司中九州通(420.16亿元)、中信特钢(268.4亿元)、闻泰科技(130.99亿元)位列前三,兴发集团等7家公司营收均超40亿元 [1][2] - 归母净利润前十公司中中信特钢(13.84亿元)居首,长江证券(9.8亿元)、九州通(9.7亿元)分列二三位,人福医药等7家公司净利润超3亿元 [3][4] 头部企业业绩表现 九州通 - 营收420.16亿元(+3.82%),归母净利润9.7亿元(+80.38%),医药行业首家完成"股权+资产双上市"REITs发行 [1][3][4] - 通过公募REITs实现重资产向轻资产转型,为行业提供资产盘活标杆案例 [3] 中信特钢 - 营收268.4亿元(-5.59%),归母净利润13.84亿元(+1.76%),盈利能力保持行业领先 [2][4] 华工科技 - 归母净利润4.1亿元(+40.88%),受益于新能源汽车PTC组件、船舶数字化升级及AI算力需求 [5] - 二季度光电传感器获多个整车厂定点,船舶行业订单或超10亿元,AI光模块需求持续激增 [5] 高增长企业分析 新洋丰 - 营收46.68亿元(+39.98%),归母净利润5.15亿元(+49.61%),磷复肥主业产销两旺 [4][6] - 第二条磷酸铁生产线投产,新能源材料业务成为新增长点 [6] 长江证券 - 归母净利润9.8亿元(+143.76%),增速位列盈利前十企业首位 [4] 闻泰科技 - 营收130.99亿元(-19.38%),虽同比下滑但仍保持百亿级规模 [2] 行业趋势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传感器/PTC组件)、船舶数字化、AI算力基础设施构成主要增长驱动力 [5] - 磷化工企业向新能源材料延伸效果显著,磷酸铁等产品贡献增量收益 [6]
新洋丰首季净利5.15亿增近五成 推进产业链一体化巩固龙头地位
长江商报· 2025-05-14 07:17
业绩与分红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55 63亿元 归母净利润13 15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3 07%和8 99% [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6 68亿元 归母净利润5 15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39 98%和49 61% [1][3] - 公司宣布2024年年度分红方案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 合计派现3 76亿元 [1] 产品结构与销售 - 2024年磷复肥业务营收占比达94 70% 销量548 61万吨 同比增长8 25% [2] - 分产品看 常规复合肥销量297 71万吨 营收69 13亿元 占比44 42% 新型复合肥销量138 00万吨 营收42 69亿元 占比27 43% 磷肥销量112 90万吨 营收35 56亿元 占比22 85% [2] - 新型复合肥销量同比增长16 48% 成为产品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 [2] - 2024年新型肥料占复合肥销量比例达31 67% 收入占比38 18% 较2018年分别提升15 11和18 53个百分点 [4][5] 产能与产业链 - 公司建成11个生产基地 拥有高浓度磷复肥产能1028万吨/年 磷矿石产能90万吨/年 磷酸铁产能5万吨/年 [5] - 配套生产硫酸412万吨/年 合成氨30万吨/年 均为自用 [5] - 磷酸一铵产能185万吨/年(含工业级15万吨/年) 位居全国第一 [5] - 2024年投产15万吨水溶肥和30万吨渣酸肥项目 增强产业链一体化优势 [5] 战略与市场表现 - "三双一多"战略成效显著 推动业绩双增 [1] - 2024年新型肥料销量138 00万吨 较2018年增长151 60% 年复合增长率16 63% [4] - 2025年一季度复合肥销量同比增长35% 新型肥销量增速更高 创同期历史新高 [3] - 第二条磷酸铁生产线试产启动 两条生产线均已投产 成为新增长极 [3] 行业地位 - 复合肥产销量连续多年全国第一 磷酸一铵产销量全国前三 磷石膏综合利用水平行业前列 [2] - 近10年复合肥销量从2015年260 67万吨增至2024年435 71万吨 年复合增长率5 87% [4] - 推出"洋丰至尊"、"洋丰优雅"等高端产品 巩固新型肥料市场领先地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