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设备制造业

搜索文档
广州市“五经普”公报出炉 就业规模扩大 产业结构向新
广州日报· 2025-05-30 03:41
经济普查总体情况 - 2023年末广州市第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量达10419万个 较2018年末增长386% [1] - 全市第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7622167亿元 企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12997603亿元 [1] 产业结构变化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达1099个 较2018年末增长731% [2]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营业收入较2018年末增长356% 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占比720% 医药制造业占比144% [2] - 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法人单位4898个 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和服务业法人单位的236% [2]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生物产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占比近五成 [2] 行业发展特征 - 第二、第三产业单位数量大幅增加 就业规模持续扩大 [1] - 产业结构呈现向新向好趋势 数智融合发展加快 [1] - 文化产业迅速成长 科技创新步伐加快 [1]
财政部最新数据!这两项,由负转正!
证券时报· 2025-05-20 20:03
财政收入 - 1—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616亿元 同比下降0.4% 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7个百分点 [1] -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3.8% 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9个百分点 其中4月增长1.6% 为今年以来首月正增长 [1]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2% 增幅与一季度持平 [1] - 1—4月全国税收收入65556亿元 同比下降2.1% 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4个百分点 其中4月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9% 为今年以来月度增幅首次由负转正 [1] - 全国非税收入15060亿元 同比增长7.7% 主要受多渠道盘活资产带动 [1] 税收收入结构 - 1—4月国内增值税 国内消费税 个人所得税分别同比增长1.8% 1.8% 7.4% [2] - 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 关税 企业所得税分别同比下降6.5% 12.1% 3.1% [2]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 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税收收入分别增长33.2% 6.8% [2] - 文化体育娱乐业税收收入增长8.6%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税收收入增长12.2%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税收收入增长12.7% [2] 财政支出 - 1—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3581亿元 同比增长4.6% 完成预算的31.5% 支出进度为2020年以来同期最快 [3]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教育支出 卫生健康支出 科学技术支出分别同比增长8.5% 7.4% 3.9% 3.9% [3] -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 商业服务业等支出分别同比增长3.2% 29.5% [3] - 1—4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同比增长17.7% [3]
前4个月装备制造业税收收入保持较高增幅、支撑作用持续凸显
快讯· 2025-05-20 16:13
装备制造业税收表现 - 装备制造业税收收入保持较高增幅 支撑作用持续凸显 [1]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税收收入增长33.2% [1] - 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税收收入增长6.8% [1] 服务业税收表现 - 文化体育娱乐业税收收入增长8.6% 受益于文旅消费需求释放 [1]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税收收入增长12.2% 反映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向好 [1]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税收收入增长12.7% 与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相关 [1] 政策影响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 对服务业税收产生积极影响 [1]
4月制造业PMI为49%,但这一产业延续高景气
券商中国· 2025-04-30 17:55
制造业PMI整体表现 - 4月制造业PMI为49.0%,环比下降1.5个百分点,降至临界点以下,主要受高基数、外部环境变化及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1][2] - 13个分项指数全部环比下降,降幅0.1-5.5个百分点,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下滑4.3个百分点至44.7%,采购量指数降至46.3%,原材料库存指数降至47.0%[2] - 企业库存去化速度放缓,主动补库存意愿不足,国际原油、铁矿石及国内煤炭钢铁价格下行反映下游需求疲软[2] 分行业表现 高技术制造业 -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1.5%,显著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高于52.0%[3] - 电子及通信设备、航空航天设备、医疗仪器设备三大子行业快速扩张,中长期有望继续引领结构优化[3] - 医疗器械行业产需指数均超53.0%,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生产经营预期指数超58.0%[4] 其他制造业 - 装备制造业PMI下降2.4个百分点至49.6%,消费品行业下降0.6个百分点至49.4%,高耗能行业下降1.6个百分点至47.7%[3]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降幅超5个百分点,基础原材料行业降幅接近5个百分点,消费品制造业降幅接近3个百分点[2] 需求端分析 - 新订单指数降幅小于新出口订单指数,显示国内需求稳定释放缓解出口压力,高技术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仍超53%,装备制造业超51%[5] - 消费品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位于临界点,国内市场需求较好释放,超大规模市场支撑制造业需求底盘[5][6] 生产端表现 - 制造业生产指数接近50%临界点,高技术制造业生产指数保持52%,装备制造业稳定在50%,消费品制造业超50%[6] - 大型/中型企业生产指数接近50%,小型企业超50%,整体生产下降态势可控[6] 政策与展望 - 政治局会议提出大力发展服务消费,服务消费再贷款等政策有望推动服务业扩张[6] - 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加速发行将支撑基建投资,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回升至60.9%[6] - "一业一策"外贸支持政策可针对性缓解外部冲击,扩内需政策或促进钢铁建材等上游需求[6]
一季度湖南GDP为12702.40亿元 同比增长5.4%
中国经济网· 2025-04-28 14:03
宏观经济表现 - 一季度湖南省地区生产总值12702.4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 [1] - 第一产业增加值652.71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4406.54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7643.14亿元增长5.1% [1] 产业发展情况 -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增速较去年同期加快1.3个百分点,其中蔬菜产量增长4.0%,水产品产量增长5.0% [1] - 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8%,装备制造业增长12.8%,拉动全省规模工业增长3.7个百分点 [1] - 1-2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7.9%,行业增长面达91.2% [1] 消费与投资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35.95亿元同比增长5.6%,限上法人单位家电类商品零售额增长34.4%,通讯器材类增长58.8% [2] -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8%,工业投资增长12.9%,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3.4% [2]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45.8%,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8.7% [2] 新兴动能发展 - 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1%,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6.6% [3]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5%,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5.9% [3] - 1-2月规模以上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增长21.8%,专业技术服务业增长11.4% [3] - 网上零售额增长10.6%,快递业务量增长14.3% [3] - 规模工业企业传感器产量增长43.7%,服务机器人增长61.5%,新能源汽车增长117.9%,太阳能电池增长199.5% [3] 经济运行质量 - 民间投资同比增长8.2%,增速较去年同期加快6个百分点 [4] - 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7%,占全部规模工业比重达75.0% [4] - 1-2月规模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5.7%,每百元营业收入中费用同比减少0.5元 [4] - 3月末在库"四上"企业6.1万家增长4.1%,一季度新入库1212家 [4] 民生与就业 - 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20.44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0.6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14万人 [5] -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6%,城镇居民增长4.9%,农村居民增长5.9% [6]
一季度四川绵阳GDP同比增长7.2%
新华财经· 2025-04-23 23:53
宏观经济表现 - 一季度绵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35.7亿元,同比增长7.2% [1] - 第一产业增加值49.0亿元,增长2.3% [1] - 第二产业增加值417.8亿元,增长7.7% [1] - 第三产业增加值568.9亿元,增长7.4% [1] 农业与畜牧业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1% [1] - 水果产量增长7.5%,茶叶产量增长10.9% [1] - 生猪出栏96.9万头,同比增长0.3% [1] 工业与制造业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产品销售率为93.5% [1] - 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股份制企业增长11.7% [1]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4.6%,汽车制造业增长16.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4.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3.6% [1] - 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96.5%,液晶显示屏增长88.7%,汽车增长42.7%,房间空气调节器增长39.1%,发动机增长24.1% [1] 高技术产业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2.9% [2] - 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17.2%,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14.6%,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4.0% [2] 服务业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20.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4.9%,批发和零售业增长8.1%,住宿和餐饮业增长5.8%,金融业增长3.8% [2]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6.4亿元,同比增长7.3% [2] - 餐饮收入83.3亿元,增长7.8%,商品零售423.1亿元,增长7.2% [2] 外贸 - 外贸进出口总额104.9亿元,同比增长27.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