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分子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倒计5天!最新名单+指南+议程:中国新兴产业崛起引领高分子下个十年
DT新材料· 2025-09-04 07:31
会议核心观点 - 中国新兴产业崛起将引领高分子产业未来十年发展 重点关注AI、具身机器人、低空经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数据中心和新一代通信等新兴产业带来的材料、技术和装备新机遇[2]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名称: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3] - 会议时间:2025年9月10日至9月12日[3] - 会议地点:合肥新站利港喜来登酒店[5] - 主办单位: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9] - 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蹇锡高[9] 参会指南 - 主会场协议房价360元含早 9月10日客房已满[6] - 备选酒店尚品花园酒店协议价220元含早[7] - 交通便利 距合肥站3.1公里(驾车13分钟) 距合肥南站13.2公里(驾车28分钟) 距新桥国际机场49.5公里(驾车52分钟)[7] - 企业代表参会费3500元 现场3800元 高校教师2800元 现场3200元[30] - DT会员免参会费且享优先对接服务[30] 会议议程 - 9月10日举行高分子产业发展闭门会议暨项目路演 聚焦工程塑料产业高质量发展[13][28] - 9月11日上午举行开幕式暨2025"新塑奖"颁奖盛典[13] - 9月11日下午并行举办三场论坛:第十届中国国际工程塑料产业创新大会、具身机器人创新材料及应用论坛、AI赋能高分子材料开发专场[13] - 9月12日上午并行举办三场论坛:航空航天与低空经济创新材料及应用论坛、第七届新能源汽车创新材料及应用论坛、第三届高分子电磁复合材料及应用论坛[13] - 会议包含多场茶歇交流与展区参观环节[13] 参会机构 - 终端用户覆盖eVTOL、无人机、人形机器人、汽车主机厂、3C电子、家电、光伏新能源等领域[38] - 参会企业包括中兴通讯、中国电科十四所、比亚迪、理想汽车、格力电器、海尔新材料、博世、巴斯夫、金发科技、万华化学等行业龙头企业[40][41][42] - 学术机构参与包括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院校[9][10][43] 支持单位 - 协办单位包括舟山市投资促进中心、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浙江校友会[9] - 支持单位包括中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安徽省复合材料工业协会、浙江省生物基高分子材料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等[9] - 特别鸣谢德国耐驰、浙江道默、会通新材料、丰汇新材料、沧州旭阳化工等17家赞助企业[10][11]
九三阅兵多款装备首发,盘点“大国重器”背后的高分子材料
DT新材料· 2025-09-03 00:05
中国高分子材料产业发展机遇 - 中国新兴产业崛起将引领高分子材料产业未来十年发展 重点覆盖新能源汽车 航空航天 无人机 机器人 5G/6G通信 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1][15] - 2025年高分子产业年会将于9月10-12日在合肥举行 聚焦全球化工产业变革 探讨新材料技术装备在新兴产业的应用机遇[15] 国防装备中高分子材料应用 - 高超声速武器采用碳-碳复合材料与聚合物基耐高温复合材料 可抵御数千摄氏度气动加热[8] - 航空装备普遍采用碳纤维复合结构 减轻重量同时提升隐身性能与机动性[9] - 陆战装备依赖芳纶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应用于坦克内衬与防弹装备 提升防护水平[9] - 隐身舰艇和战机采用吸波涂层与透波复合材料 大幅降低雷达特征[10] 高分子材料国防应用发展历程 - 1950s-1970s起步阶段:合成橡胶用于军车轮胎密封 尼龙织物制降落伞伪装网 国产液氧推进剂助力东风一号导弹1960年发射成功[13] - 1980s-1990s成熟阶段:开展芳纶研发 东华大学等机构1986年联合研制对位芳纶 同时推进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和吸波材料研究[13] - 2000s以来快速发展:直-10/20直升机采用碳纤维桨叶 空警-500使用透波复合材料雷达罩 东风-17弹头采用耐高温材料 歼-20应用国产隐身涂层[14]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架构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包括舟山市投资促进中心等机构 大会主席由蹇锡高院士担任[16] - 参会企业覆盖全产业链:小鹏汽车 蔚来汽车 吉利汽车 中兴通讯 长城汽车 巴斯夫 万华化学 金发科技等350余家单位[22][23][24][25][26] - 终端用户包含eVTOL 无人机 人形机器人 汽车主机厂 3C电子 家电 新能源等工程塑料应用企业[59] 会议核心议程设计 - 9月10日举行高分子产业发展闭门会议暨项目路演 聚焦新材料新技术新应用[36][50] - 9月11日全体大会探讨产业政策 十五五发展规划 全球化工新材料热点 显示用特种高分子自主可控等议题[38] - 分论坛设置工程塑料创新 具身机器人材料 AI赋能材料开发 电磁复合材料 航空航天低空经济材料 新能源汽车材料等六大专题[36][39][41][44][45][46][48] 演讲嘉宾与专题内容 - 产业宏观论坛邀请蹇锡高院士 傅向升副会长 杨向宏专家 金成九主任等解读政策与趋势[38] - 工程塑料论坛聚焦新能源汽车材料机遇 树脂基复材智能化生产 改性工程塑料关键要素 PCT树脂技术 尼龙弹性体应用等[39][40] - 具身机器人论坛探讨人形机器人新材料应用 腱传动灵巧手材料挑战 LG化学工程塑料解决方案 金发科技塑胶材料整体方案[41][43] - 新能源汽车论坛涵盖岚图汽车轻量化案例 Technyl®高性能解决方案 聚酰亚胺在三电系统应用 PA12汇流排绝缘材料 LCP材料进展等[48]
沃飞/赢创/京博/航天所/材料所/吉大/天大······航空航天与低空经济创新材料及应用论坛
DT新材料· 2025-09-02 00:03
低空经济政策与产业规模 - 低空经济概念于2021年首次写入国家规划 2023年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4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二十届三中全会文件[2] - 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亿元 2026年有望突破万亿元[2] - 全球低空经济进入以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为主的先进空中交通探索阶段[2] 产业协同与交叉领域 - 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机器人、AI与商业航天产业在中上游领域存在交叉[2] - 这些产业在材料解决方案上具有共同之处[2] - 商业航天迎来爆发式增长 C919、C929首飞成功 吉利星座发射 卫星集群密集组网[2] 高分子产业年会论坛设置 -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于9月10-12日在合肥召开 特设航空航天与低空经济创新材料及应用论坛[3][9] - 同期设有新能源汽车、AI、先进通信、机器人应用专场[3] - 论坛围绕轻量化、智能化材料解决方案与先进制造工艺展开[3] 低空经济论坛议程 - 9月12日论坛包含eVTOL低空飞行器的轻量化高性能材料、低空飞行器材料需求、低空经济区域发展及新材料需求分析等议题[6][20] - 演讲嘉宾来自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吉林大学、赢创特种化学等机构[6][20] - 具体议题包括高分子材料在航天航空应用、航空混合动力控制系统集成、橡塑行业融合等[6][20] 年会整体安排 - 年会包含全体大会、工程塑料创新大会、具身机器人论坛、AI赋能高分子材料开发专场等[14][15][16][18] - 设有科研成果展示及终端对接专区、"新塑奖"获奖企业专区、产品及设备展区[14] - 9月10日为高分子产业发展闭门会议暨项目路演 9月11-12日为各专题论坛[14][24] 参与企业与机构 - 参会企业包括小鹏汽车、蔚来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中兴通讯、金发科技、万华化学等[27][28][29] - 高校及科研机构包括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等[31][32] - 支持单位包括中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安徽省复合材料工业协会等[9]
百亿汽车零部件龙头,PEEK大动作!
DT新材料· 2025-09-02 00:03
中国新兴产业崛起引领高分子材料发展 - 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无人机、机器人、5G/6G通信、人工智能和AI驱动高分子材料新机遇 [1][24][25] - 2025年高分子产业年会聚焦政策发展、市场分析、投融资、供应链和AI赋能 [24][25] - 特种工程塑料、新能源高分子、智能制造等创新材料成为重点发展方向 [24][25] PEEK材料成为热门投资领域 - PEEK材料横跨低空经济、具身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热门领域 [3][9] - 国恩布局、富春染织跨界、君华股份启动IPO显示行业关注度提升 [2][3] - 碳纤维增强PEEK可用于无人机框架、低空飞行汽车轻质结构部件 [9] 宁波华翔战略布局PEEK材料 - 公司投资设立宁波峰梅匹意克新材料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持股30% [3][4] - 实际控制人周晓峰通过峰梅化学(60%)和峰梅匹科(10%)共同控股 [4] - 峰梅化学第一期项目占地53亩,总投资3.7亿元,年产能5万吨胶粘剂及涂料产品 [5] - 第二期项目规划占地41亩,2026年初投产,新增年产能7万吨,总产能将达15万吨 [5] 宁波华翔业务表现与转型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28.79亿元,同比增长10.89% [6][7] - 归母净利润-3.74亿元,同比下降169.84%,主要因欧洲业务剥离产生非经常性损失10.20亿元 [6] - 公司以1欧元出售宁波华翔欧洲公司,包括德国、罗马尼亚和英国共6家公司 [6] - 内饰件产品收入69.40亿元,同比增长22.62%,毛利率15.13% [7] - 外饰件收入23.26亿元,同比增长0.14%,毛利率12.46% [7] - 金属件收入22.77亿元,同比增长2.05%,毛利率12.96% [7] - 电子件收入10.67亿元,同比下降2.57%,毛利率27.35% [7] 人形机器人领域布局 - 公司明确"应用解决方案+硬件解决方案"双轮驱动战略 [8] - 子公司宁波华翔启源科技聚焦机器人本体轻量化、总成装配与核心零部件开发制造 [8] - 上海临港全尺寸双足机器人总成工厂开始批量供货 [8] - 与上海智元(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组建合资公司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 [8] - 宁波具身智能产业基地正式运营,探索智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轻量化领域 [8] PEEK材料应用前景 - 在汽车领域可用于发动机内罩、轴承、制动、ABS阀、离合器等轻量化零部件 [9] - 在人形机器人方面应用于关节、轴承、齿轮等部件,满足轻量化、高强度要求 [9] - 目前PEEK需求尚未爆发式增长,卡位布局时机合适 [10] 行业会议与平台支持 -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9月11-12日在安徽合肥举办 [15][19][20] - 主办单位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 [14][18] - 支持单位包括中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浙江省生物基高分子材料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等 [14][18] - 设置创新材料、应用专场,包括第十届中国国际工程塑料产业创新大会 [24][25]
新和成,净利大涨63.5%,PPS量价齐升,适时推进剩余8000吨项目
DT新材料· 2025-09-02 00:0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1.0亿元 同比增长12.8% 归母净利润36.0亿元 同比增长63.5% [2]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56.6亿元 同比增长5.9% 归母净利润17.2亿元 同比增长29.1% [2] - 扣非归母净利润36.8亿元 同比增长70.5% 经营现金流净额32.43亿元 同比增长51.65% [2] 业务板块表现 - 医药化工板块收入100.16亿元 占比90.23% 同比增长10.34% [2] - 营养品业务收入71.99亿元 占比64.86% 毛利率47.79% 同比上升11.93个百分点 [3][4] - 香精香料业务收入21.05亿元 占比18.96% 毛利率54.01% 同比上升4.32个百分点 [3][4] - 新材料业务收入10.38亿元 占比9.35% 同比增长43.75% [4] 产品与战略布局 - PPS产品量价齐升 计划推进8000吨扩建项目 [4] - 黑龙江基地布局生物发酵产品 包括维生素C、辅酶Q10、氨基酸类产品 [4] - 未来几年投资重点在新材料板块 包括天津尼龙新材料项目和HA项目 [4] 项目建设进展 - 18万吨/年液体蛋氨酸项目已投入试生产 计划9月初停产检修3-4周 [5] - 天津尼龙新材料项目完成合规审批 预计2027年投产 [5] 行业会议信息 -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9月10-12日在合肥举办 聚焦AI、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材料机遇 [8][9] - 设置七大专题论坛包括工程塑料创新大会、新能源汽车材料论坛等 [14][17][19][21][22][23][27] - 会议设置科研成果展示区、产品设备展区和获奖企业专区 [14]
阿科力,环烯烃共聚物(COC)首单签约
DT新材料· 2025-09-01 00:04
阿科力公司业务动态 - 公司与参股公司无锡大诚高新材料签署环烯烃共聚物(COC)购销合同 合同金额260万元人民币 产品分4批于2025年9月至12月交付医药级粒料[2] - 国内COC产品主要依赖进口 公司定价参考进口同类产品售价 结合生产成本 市场开拓及合理利润等因素 交易价格公允[2] - 千吨级高透光材料(COC)生产线完成试生产进入正式生产阶段 已联系药用包材 光学镜头等领域客户送样测试[5] 行业市场数据 - 全球COC/COP产能集中:瑞翁公司47,600吨 宝理塑料35,000吨 三井化学6,400吨 日本合成橡胶5,000吨[3] - 华安证券预测2025年国内COC/COP需求达4.5万吨 年复合增长率(CAGR)18.9%[3] 公司财务状况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395.81万元 同比下降11.63%[3][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1.12万元 同比下降367.84%[3][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608.81万元 同比下降606.92%[6] - 脂肪胺产品平均售价13,902.16元/吨 同比下降8.6% 光学材料平均售价33,779.07元/吨 同比上升13.04%[7] 业务战略调整 - 聚醚胺产品在风电领域竞争激烈 销量与单价同比下降 毛利率持续低位[3] - 公司积极开拓聚醚胺国际市场 加强油气领域销售 推进小品种聚醚胺市场推广[5] - 光学材料产品(丙烯酸异冰片酯等)凭借光泽感 高硬度优势 持续扩大汽车涂料领域市场份额[5] - 潜江聚醚胺 高耐热树脂等项目即将进入试生产阶段[5] 行业会议信息 -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于9月10-12日在合肥举办 聚焦AI 具身机器人 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材料机遇[9][13] - 会议涵盖工程塑料 电磁复合材料 新能源汽车材料等七大专题论坛[13][15][20][25] - 主办方为DT新材料 协办单位包括舟山市投资促进中心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等机构[10][36]
倒计10天!400+名单发布:中石化/中石油/巴斯夫/万华/金发/赢创/会通/道恩/LG化学/东丽/旭化成/中化/岚图/沃飞
DT新材料· 2025-09-01 00:04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暨"新塑奖"评选 9月10-12日 安徽·合肥 全球化工产业正处于深刻变革的浪潮中,焦虑、迷茫又充满希望是许多企业的真实状态,下一步究竟 应该往哪走?我们认为, 中国新兴产业崛起将引领高分子下个十年!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立足全球视野,邀请国际领先企业、代表性产业化专家、政府、园区、资 本、协会和联盟等产业链上下游,共探 AI、具身机器人、低空经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新能 源、数据中心和新一代通信等新兴产业的材料、技术、装备新机遇。 主办单位: 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 大会主席: 蹇锡高,中国工程院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 协办单位: 舟山市投资促进中心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浙江校友会 支持单位: 中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安徽省复合材料工业协会 浙江省生物基高分子材料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北京化工大学新材料校友会 中国科学院大学新材料校友联合会 专家顾问团: 刘孝波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杨 杰 ,四川大学教授/博导,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 王贵宾 ,吉林大学教授,吉林省长白山学者 滕 超 ,深圳职业 ...
海优新材上半年净利-1.33亿元,同比减亏
北京商报· 2025-08-31 11:5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属净利润为-1.33亿元,同比减亏,上年同期为-1.38亿元 [1] - 营业收入为6.33亿元,同比下降57.47% [1] 公司业务 - 公司从事特种高分子膜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高新技术企业 [1]
【RimeData周报08.23-08.29】英伟达 “最强大脑”亮相,机器人产业加速奔跑,年内融资已超440起!
Wind万得· 2025-08-31 06:29
以下文章来源于RimeData 来觅数据 ,作者来觅研究院 RimeData 来觅数据 . 数据来源:RimeData来觅数据 全面的一级市场数据平台 ⌜ 投融概况 ⌟ 截至2025年08月29日18:00, 本周融资事件共137起(不包括并购、定增),较上周减少了4起,融资金额总计约41.85亿元(谨慎估计),较上周减少了 53.30亿元。在所有融资事件中,本周融资金额在亿元及以上的融资事件有19起,较上周减少了1起。本周公开退出案例28个,较上周增加了10个。另外, 本周有170家机构参与了一级市场投资,较上周减少了3家。 请读者留意,由于本周有32起融资事件未公布准确的融资金额,出于谨慎考虑,笔者做了暂取较小值处理,涉及金额至少8.14元,约占融资总额的 19.44%。另外,因融资事件的延迟披露,本期周报仅收录了本周五18:00前公开披露的融资事件,可能导致统计分析与实际情况存在细微偏差,感兴趣的 读者可以登录Rime PEVC平台获取全量融资事件、被投项目及深度数据分析。 具体来看一下本周值得关注的热门投资事件: 1. 工业级无人机 : 8月25日消息, 科卫泰 宣布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投资方为国安达 ...
五大实战专家邀您共探:AI赋能高分子材料开发
DT新材料· 2025-08-31 00:04
AI技术突破与行业拐点 - AI模型与应用层出不穷,技术突破标志着AI从无用到可用的技术拐点,进入指数级增长阶段[1] - 化工材料行业看到第四次工业革命曙光,AI、具身智能和大数据结合加速产业变革[1]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市场和制造基地,拥有最丰富的行业应用场景[1] 传统材料研发模式痛点 - 高分子材料产业研发周期长且情况复杂,依赖实验和经验为主的传统模式[1] - 传统催化剂开发依赖经验驱动试错法,导致研发周期冗长、成本居高不下且效率低下[7] - 实验室研发到工艺放大主要依赖专家判断,面临多目标优化和配方探索复杂性挑战[8] AI赋能材料科学创新路径 - AI赋能材料科学有助于打通新材料产业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全链条[1] - 创新整合定制化高通量平台与原子级分散制备工艺,构建端到端智能催化剂研发闭环[7] - 采用AI决策+自动化合成方式实现工艺开发与高通量探索,大幅提高研发效率[8] - 构建AI+材料基础设施,实现材料结构-工艺-性能的智能协同设计[9] 具体技术应用案例 - AI具身化催生百亿级新材料需求,包括轻量化复合材料和柔性传感器[6] - 开发聚酰亚胺专用语言模型AI系统,根据单体组成预测玻璃化温度并逆向生成新材料[10] - 发展贝叶斯回归算法解决高噪声小样本问题,应用于有机硅橡胶复合材料配方预测[10] - 实现贵金属等效减量化,为绿色化工发展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7] 产业生态构建与合作 - 材料企业与AI企业开展合作布局[3] - 企业需布局试点、数据安全及AI材料研发,构建生态从应用者迈向引领者[6] -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特设AI赋能高分子材料开发专场,邀请五位实战专家分享[4] 行业活动与平台建设 -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立足全球视野,邀请产业链上下游共探AI、具身机器人等新兴产业材料机遇[12] - 年会设置AI赋能高分子材料开发专场,涵盖机遇挑战、材料研究、工艺开发和应用实例[4] - 中国新兴产业崛起将引领高分子下个十年发展[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