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授权
搜索文档
全球IP巨头在华新动作!三丽鸥携手海鼎开启数字化运营新时代
搜狐财经· 2025-08-25 17:24
公司业务概览 - 全球文化消费领域现象级品牌 1960年创立 覆盖130个国家和地区[1] - 标志性角色Hello Kitty诞生于1974年 与美乐蒂、酷洛米、大耳狗等组成IP矩阵[1] - 核心理念为"一件小小的礼物能够为人们孕育大大的友谊"[1] 中国市场表现 - 2025财年销售额达8.1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4%[3] - IP授权业务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本地商品销售和原始品牌制造业务均显著增长[3] - 已在中国开设44家门店 含5家直营店[3] - 通过艺术展、快闪店、主题餐厅等多元体验场景深化消费者联结[3] 数字化战略布局 - 与海鼎合作完成全渠道数字化升级 开启数字化运营新时代[1] - 构建全渠道数字化体系以支撑IP平台化战略[4] - 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通商品流、信息流与资金流[4] - 实现供应链管理、门店运营、全渠道销售、会员营销等环节深度协同[4] 技术合作成果 - 2025年4月启动与海鼎的战略合作项目[6] - 重构采配体系 整合生态资源 建立全链路数据闭环[6] - 门店收银效率显著提高 库存管理精度达行业领先水平[6] - 建立用户唯一标识体系 整合多平台会员数据[6] - 实现第三方系统高效对接 数据同步时效性大幅提升[6] - 通过多维度数据分析看板实时掌握渠道运营动态和热销IP表现[6] 战略发展目标 - 加速向"三年内利润突破5亿元"战略目标迈进[8] - 探索"文化IP+数字技术"创新转型样本[8] - 强化在年轻消费群体中的情感联结[8] - 海鼎业务覆盖全球80余个国家和地区 助力1000余家企业数字化转型[8]
大麦娱乐再涨超7% 三丽鸥中国区授权收入高增 机构看好公司IP授权业务强劲表现
智通财经· 2025-08-13 10:08
公司股价表现 - 大麦娱乐(01060)股价上涨7.08%至1.21港元 成交额达2.32亿港元 [1] 三丽鸥中国区业绩 - 三丽鸥2026财年一季度中国区收入3.7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20% [1] - 授权业务收入2.51亿元 同比增长158% [1] 阿里鱼与三丽鸥合作影响 - 阿里鱼与三丽鸥合作对双方业绩增长产生积极作用 [1] - 2025财年阿里鱼超50%收入来自三丽鸥 [1] - 三丽鸥中国区授权业务和大麦娱乐IP授权业务在2025财年爆发式增长 [1] 合作运营进展 - 线上线下活动稳步推进 嗨翻节、超品日已举办第二届 [1] - 三丽鸥在公告中重点提及中国区对业绩增长的显著贡献 [1] - 双方建立稳固合作关系 未来将以长线运营为基础 [1] IP授权业务前景 - 阿里鱼为三丽鸥策划的营销活动为其他合作IP(如Chiikawa、蜡笔小新)提供运营经验 [1] - 公司有望签约更多新IP [1]
港股异动 | 大麦娱乐(01060)再涨超7% 三丽鸥中国区授权收入高增 机构看好公司IP授权业务强劲表现
智通财经网· 2025-08-13 10:05
公司股价表现 - 大麦娱乐(01060)股价上涨7.08%至1.21港元 成交额达2.32亿港元 [1] 三丽鸥中国区业绩 - 三丽鸥2026财年一季度中国区收入3.7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20% [1] - 授权业务收入2.51亿元 同比增长158% [1] 阿里鱼与三丽鸥合作 - 阿里鱼超过50%收入来自三丽鸥授权业务 [1] - 双方合作推动线上线下活动 包括嗨翻节和超品日 [1] - 三丽鸥在公告中重点提及中国区对业绩增长的显著贡献 [1] IP授权业务发展 - 阿里鱼为三丽鸥策划的营销活动为其他IP(如Chiikawa、蜡笔小新)提供运营经验 [1] - 公司有望签约更多新IP 推动授权业务增长 [1]
高盛:首予大麦娱乐“买入”评级 目标价1.38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12 11:32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现场演出票务平台及最大的知识产权(IP)授权代理 [1] - 公司凭借领先市场份额及策略性专注于现场活动与IP业务 在各个垂直范畴处于有利位置 [1] - 业务模式转向现场活动和IP业务 转移较不稳定的电影制作部分 形成更可持续和更有弹性的业务结构 [1] 股价表现与市场预期 - 年初至今股价表现强劲 涨幅达140% 反映市场重新评估公司转向现场活动和IP业务的策略 [1] - 尽管市场已持乐观态度 但由于盈利增长强劲及专注于更具持续性业务模式 股价仍存在上升空间 [1]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高盛首予公司"买入"评级 目标价设定为1.38港元 [1]
芯原股份(688521):2Q25营收环比快速增长,在手订单充裕
群益证券· 2025-08-04 15:37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给予芯原股份(688521 SH) "买进(BUY)"评级 [9] - 目标价设定为125元 [1] 核心观点 - 作为中国本土领先的IP企业,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通过整合IP资源和研发能力提供芯片设计到量产的一站式服务,受益于AI算力需求提升和ASIC芯片布局加速 [9] - 2Q25营收环比增长49.9%至5.84亿元,其中IP授权使用费收入环比增长99.6%,量产业务收入环比增长79% [12] - 在手订单达30.25亿元,连续七个季度保持高位,环比增长23.17%,创历史新高 [12]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复合增长率26.7%,净利润将从2025年亏损0.26亿元扭转为2027年盈利2亿元 [12] 财务数据 损益表现 - 2025F/2026F/2027F营收预测分别为30.67亿/38.36亿/47.34亿元,同比增长32%/25%/23% [12][17] - 2027年净利润预计达2.01亿元,对应EPS 0.40元,同比增长278.2% [11][12] - 当前股价对应2027年PS 11倍 [9] 资产负债表 - 2027F总资产预计达68.42亿元,较2025年增长30% [18] - 货币资金2027年预计增至11.45亿元,应收账款11.71亿元 [18] 现金流 - 2027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预计转正至1.88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3.1亿元 [19] 业务结构 - 芯片量产业务占比43.4%,IP授权使用费33.5%,芯片设计业务17.8% [4] - Chiplet技术在AI和智能驾驶领域的布局已持续五年 [12] 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94.49元,12个月波动区间24.45-111元 [2] - 近一年股价累计上涨181.7%,跑赢上证指数 [2] - 机构投资者持有流通A股29.7% [6]
中国国际授权业峰会在沪举行,解码IP行业发展路径
搜狐财经· 2025-07-15 13:32
行业概况 - 2024年全球授权商品和服务销售额达到3696亿美元 较2023年同比增长3 7% [3] - 音乐类授权增长最快达11 6% 其次为名人明星8 8% 时尚8 1% 艺术7 4% [3] - 中国授权行业近年快速发展 本次峰会吸引530余名产业链各环节代表参与 [4] 峰会内容 - 设置8场主题演讲和3场圆桌对话 聚焦全球化机遇 数字化赋能 传统文化创新三大维度 [3] - 讨论议题包括授权方式 本土创新 国内外IP融合 国风IP 文旅IP AIGC应用等热点 [6] - 深度分析全球授权金额动态变化 主要品类占比波动趋势 提供行业发展基准 [6] 参与机构 - 汇集万代南梦宫 哔哩哔哩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奥飞娱乐 腾讯视频等头部企业高层 [3] - 吸引阿迪达斯 NBA中国 米哈游 环球影画 美团等530余家品牌商和制造商代表 [4] 平台背景 - 全球授权展·上海站累计服务1800个IP品牌 覆盖20万专业观众和20多个行业 [7] - 中国国际授权业峰会作为标志性平台 已连续多年发布行业趋势报告 [7]
大麦娱乐20250611
2025-07-14 08:3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涉及行业为娱乐行业,包括 IP 授权、线下演出、电影等细分领域;涉及公司有阿里鱼、大麦娱乐、三丽鸥、吉咖瓦、卡游等 [2][3][19]。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阿里鱼 IP 业务 - **IP 资源情况**:拥有约 200 个 IP 资源,按头部、中腰部等层级规划,头部有三丽鸥家族、宝可梦等,中腰部有猫福山迪等,今年新增《乱马 1/2》等轻量级 IP [3]。 - **IP 评估与收入贡献**:通过参考下游售授权相关的零售额(GMV)划分头部与非头部 IP,少数头部 IP 贡献 80%甚至更多收入 [4][5]。 - **独家版权情况**:三丽鸥家族有大中华区商品授权独家代理权,吉咖瓦有广告、空间及商品全方位独家权利等,宝可梦与蜡笔小新非独家 [7]。 - **与三丽鸥合作**:始于 2023 年,通过提供增值服务推动其在中国市场业绩增长,续约风险低 [10][11]。 - **吉咖瓦表现**:2025 年是 IP 授权业务重要增量贡献者,线下快闪店火爆,动画将发行,在 IP 矩阵收入贡献排前三 [12][13][14]。 - **C 端业务规划**:2025 年重点布局,战略方向为内生开发 IP 货品品牌(如“另物”)和签约设计师开发新 IP,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售 [15][16]。 - **卡牌赛道布局**:卡游是客户,合作 IP 有三丽鸥和圣斗士星矢等,若突破将纳入 C 端战略 [17]。 - **收入结构**:2024 年 IP 总收入 14.3 亿,主要来自 IP 转授权、天猫旗舰店运营等,2025 年锦鲤拿去关停,take rate 基本稳定 [2][19]。 大麦娱乐业务 - **团队情况**:分为 ToB 和 ToC 业务,ToB 业务团队饱和,ToC 业务招人,产品开发对 2025 年财报影响有限 [19]。 - **演出市场情况**:2025 年演唱会增速放缓,体育和剧类活动增长超预期,各品类均有增长但受场馆资源限制 [22]。 - **灯塔与大麦票房数据差异**:灯塔反映上演当月票房,大麦是预售口径,完成出票服务后当月计入收入 [23]。 - **演唱会市场因素影响**:场次增加对整体市场影响更显著,高级别艺人观影人数有保障,中腰部艺人在低线城市上座率下降 [24][26]。 - **城市外溢影响**:高线城市向低线城市外溢,高级别艺人在低线城市上座率高,中腰部艺人在低线城市上座率下降 [25][26]。 - **竞争格局**:线下演出竞争激烈,猫眼有价格战,大麦保持公开透明价格,市场份额一季度同比持平 [28]。 - **国际化战略**:明确国际化战略,聚焦港澳及东南亚市场,通过与场馆票务系统合作、股权投资和 APP 改版拓展业务 [29]。 - **电影业务**:电影市场不佳,公司收缩电影投资,今年暑期档片单数量较去年同期减少 50% - 60%,目标是减少亏损 [3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三丽鸥在中国大陆地区疫情前有长期稳固合作伙伴,疫情期间关系变化使阿里鱼能与其签署独家协议 [8]。 - 大麦娱乐 ToB 业务通过签单模式确认收入,若增长需扩招 BD 和商务人员并平衡人效 [19]。
大麦娱乐(1060.HK):正式更名大麦娱乐 线下娱乐+IP双轮驱动
格隆汇· 2025-07-10 10:27
核心观点 - 公司港股名称由阿里影业改为大麦娱乐,业务更加清晰和聚焦 [1] - 大麦成为苏超南京苏州站官方购票渠道,标志进入区域型体育赛事票务市场 [1][2] - 看好大麦票务覆盖范围扩张,加强"买票上大麦"用户心智,提升长期增长空间 [1] - 音乐演出依然高景气,同时看好平台在本地演出、文旅演出、体育赛事等领域市占率提升 [1] - 锦鲤拿趣品牌调整不影响公司C端衍生业务开展,阿里鱼IP授权和营销活动增加 [1] - 预计2026-2028财年归母净利润9.46/11.41/13.43亿元,同比增长160.18%/20.64%/17.65% [1] 大麦业务 - 大麦成为苏超联赛官方购票渠道,票务品类稳步扩张 [2] - 大麦票务收入主要来自音乐演出市场,其他线下票务占比相对较低 [2] - 平台已拓展脱口秀、话剧、展览、F1赛车等各类线下娱乐票务 [2] - 苏超带来更高流量和全民关注度,上座人数达3.6万人,与头部艺人演唱会相当 [3] - 体育赛事男性用户多,与女性居多的音乐演出形成流量互补 [3] - 大麦技术能力可更好应对瞬时高并发需求,提供稳定公平购票体验 [3] IP业务 - 关停潮玩品牌"锦鲤拿趣",但将继续C端IP衍生业务 [4] - 2025财年IP授权业务收入14.3亿元,锦鲤拿趣收入占比高个位数 [4] - 阿里鱼为核心,贡献绝大部分收入和EBITA,关停影响不大 [4] - 2025财年新签Chiikawa将贡献增量,线上线下渠道和SKU持续扩张 [5] - 三里鸥、宝可梦等也将继续贡献业绩增量,三里鸥嗨翻节8月开幕 [5] - 阿里鱼全链路IP运营服务有望签约更多全球头部IP [5] 业绩预测 - 预计2026-2028财年归母净利润9.46/11.41/13.43亿元 [1] - 同比增长160.18%/20.64%/17.65% [1] - 2025年7月7日收盘价对应PE为25.89/21.46/18.24x [1]
大麦娱乐(01060.HK):\"演艺+IP\"双引擎 重构线下娱乐新基建
格隆汇· 2025-07-03 18:25
公司概况 - 大麦娱乐是国内领先的全产业链现实娱乐平台,业务涵盖内容制作、宣传发行、IP衍生授权、商业运营、票务管理及互联网数据服务 [1] - 公司电影业务累计参与300余部电影的出品发行和推广,演出业务覆盖全品类现实娱乐票务类型 [1] - 阿里巴巴集团为公司控股股东,管理层具备丰富互联网行业经验且参与持股 [1] - 2023年起架构调整激活组织活力,规模效应显著推动增长进入快车道 [1] IP业务分析 - 中国IP行业规模达千亿级别且增速快潜力大,商品授权为主要模式,单位授权金可撬动25倍以上商品GMV [2] - 中国人均IP商品零售消费占可支配收入比例不足日本1/4、美国1/5,行业增长空间显著 [2] - 阿里鱼作为中国最大IP授权代理平台,已与三丽鸥等达成主授权协议,未来将向上游拓展头部IP授权,向下游强化2C业务布局 [2] - 阿里鱼核心竞争优势包括海量客户资源、大数据匹配能力、联合营销体系及自动追踪结算系统 [2] 演出业务分析 - 2024年全国线下演出票房达579亿元,其中大型演出占比过半,行业呈现量价齐升趋势 [2] - 大型演出通过人均票房提升驱动"价增",旅游演艺等通过观演人数增长驱动"量增" [2] - 演出经济具备显著溢出效应,有望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 [3] - 大麦票务市占率领先,演唱会头部项目覆盖率近100%,未来将向海外市场延伸并拓展体育赛事、脱口秀等新品类 [3] - 公司竞争优势体现在票务分成占比较低,技术及现场服务等新基建构成核心护城河 [3] 财务预测 - 预计FY26-28年总收入分别为78 91/95 34/116 83亿元,同比增速18%/21%/23% [3] - 同期经调整EBITA预计为10 12/14 98/21 33亿元,同比增速25%/48%/42% [3]
中泰证券:看好IP行业投资价值 三大方向值得关注
智通财经网· 2025-06-03 09:56
IP行业投资价值 - 看好IP行业投资价值 重点关注三个方向:(1)拥有优质IP矩阵、强运营和渠道力的IP2C模式潮玩龙头 (2)拥有强内容创造力的内容厂商 (3)拥有优质IP和B端客户资源的IP2B2C模式IP运营商 [1] IP授权行业概况 - 产业链分为内容类IP和形象类IP 主要参与方为授权商和被授权商 授权方式包括商品授权、空间授权等多种模式 IP衍生品在商业化中占比较大 玩具是主要品类 [1] - 2024年中国市场年度授权商品零售总额达1550.9亿元 国产内容IP转化率偏低 中国人均IP商品零售消费占可支配收入比例不足日本的1/4和美国的1/5 中国IP后链路开发收入占比约10% 显著低于美日70%水平 [1] IP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人均GDP超1万美金推动消费升级 从生存型转向发展享受型消费 [2] - Z世代和千禧一代人口结构变迁带来新消费需求 [2] - "日谷"在国内打开授权及销售通路 推动衍生品供应链完善 [2] - 内容创新和渠道建设完善 文化出海进入黄金时代 [2] IP商业化实现路径 - 授权金是前链路主要收入 实物产品授权金通常按销售额3~10%提取 头部IP授权金达百万级别 [3] - 衍生品销售是后链路主要收入 实物产品销售中IP运营发行商和渠道商可获得数倍版权金的毛利润 虚拟产品通过IAA、IAP、IAAP模式变现 订阅和广告收入为主 [3] - IP价值体现在情绪价值投射 ARPPU取决于社交货币、情感陪伴和收藏价值三大维度 [3] IP授权玩家核心能力 - IP潜力评估标准:IP矩阵看数量及自有占比 单一IP看情感浓度和商业裂变力 [4] - 运营能力关键:发行运营强化供应链和玩法设计 用户运营提升情感链接和生命周期价值 [4] - 渠道能力建设:线上注重私域流量基本盘和公域流量机遇 线下通过直营店树立品牌 经销/加盟扩大覆盖面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