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产养殖
icon
搜索文档
让绿水青山释放更多生态红利
人民日报· 2025-05-05 06:12
文章核心观点 君山区推动养殖业绿色转型发展,采用“人放天养”模式养殖“生态鱼”,取得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共赢,并通过多种方式提升渔业价值释放生态红利 [1][2] 分组1:君山区“生态鱼”养殖情况 - 采桑湖水域面积1万多亩,养的“生态鱼”不喂饲料、纯天然散养,售价比普通“塘鱼”贵两三倍且供不应求 [1] - 上岸渔民蔡友元原来打鱼为生,禁渔后从事“生态鱼”巡护工作,月工资3000多元,与之前捕鱼收入差不多,且湖里水质改善、鱼类和水鸟增多 [1] - 君山区统一管理全区4万亩以上养殖水面,通过“人放天养”模式养殖“生态鱼” [1] 分组2:“人放天养”模式介绍 - “人放天养”指放入鱼苗后不投放饲料,让鱼食用水中自然生长的微生物和水草等,养大的“生态鱼”几乎与野生鱼一样 [2] - “生态鱼”长得慢,一年长一两斤,普通“塘鱼”能长4 - 5斤 [2] 分组3:提升渔业经济效益的方式 -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如采桑湖养殖胖头鱼针对剁椒鱼头,通过冷链物流向粤港澳地区销售 [2] - 与生态游结合,君山区在3000亩水面养殖“荷花鱼”,建立观鸟屋,打造网红打卡点,卖出每斤30 - 40元的黑壳鲫鱼 [2] - 采用新型养殖技术,在采桑湖边的湘北水产良种场建立全封闭室内养鱼池,利用微生物去除池中氨氮,养出“放心鱼” [2] 分组4:政府举措 - 当地政府新建风干鱼加工厂,搭建网上直播平台,完善冷链物流,释放绿水青山生态红利 [2]
这些“顶流美食”大量上市,网友:上链接!
新华网财经· 2025-05-04 10:01
小龙虾产业 - 盱眙小龙虾养殖面积达97.5万亩,其中虾稻共生模式占77.5万亩 [7] - 2024年盱眙小龙虾捕捞量约12.5万吨,带动就业21万人 [7] - 养殖大户单个塘口日产量约1000斤,7-9钱规格售价48元/斤,1两以上规格达90元/斤 [3] - 小龙虾加工企业41家抽样数据显示,2024年加工总量10.58万吨,产值50.6亿元 [13] - 小龙虾衍生食品包括虾酥、虾包、虾面条等,电商单日交易额超100万元 [9][11] - 2024年小龙虾出口量1.17万吨,出口额8.4亿元 [13] 热带水果供应链 - 湖北孝感首衡城集配中心热带水果销量同比增长30%,椰青每两日销售一柜 [17][19] - 当地水果批发商单店日均客单量600+,营业额约2万元 [23] - 孝感地区水果零售商超千家,依托冷链物流实现高效配送 [21][25]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鲟鱼行业产业链图谱、市场现状、进出口及未来前景分析:国内鲟鱼养殖规模不断增长,行业出口市场加速扩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03 07:18
文章核心观点 我国鲟鱼养殖产业在技术、政策和市场驱动下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第一大鲟鱼养殖国,产业具备完整产业链,未来养殖规模将持续扩张、产业链延伸与高值化转型加速、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1][7][18] 行业概况 - 鲟鱼是硬骨鱼纲、鲟形目鱼类统称,有中华鲟、鳇鱼等别称,是古老鱼类,分布于中国长江及国外部分地区,其肉和卵价值高,产业开发潜力大 [2] 产业链 - 上游为养殖原材料及设备供应,包括种苗繁育、饲料生产等;中游是养殖及产品加工,提供鲟鱼及加工衍生产品;下游是销售流通,通过多种渠道将产品传递给终端消费者 [3] 养殖端 - 上世纪80年代前全球鲟鱼产量依赖野生捕捞,后资源衰退,21世纪人工养殖兴起,我国鲟鱼养殖起步晚但发展快,已形成完整产业链 [5] - 我国构建了鲟鱼综合育种平台,生长性状基因组选择准确性比传统方法提高6.9% - 12.4%,未来液相芯片等将成方向 [5] - 国内常见养殖方法有池塘养殖、流水水池养殖、网箱养殖、循环水养殖系统,各有特点和放养密度、投喂要求 [7] - 自2003年以来国内鲟鱼养殖规模不断增长,2023年产量达14.94万吨,2024年超15万吨,占冷水鱼六成、全球85%以上、国际贸易40%以上 [1][7] - 我国鲟鱼产业区域集聚度高,主要分布在贵州等省份,云贵产量占40%,2023年贵州、云南、湖北、山东产量超1万吨,占全国61%,贵州产量最大且增长24.2%,湖北增长72.5% [9] 进出口 - 我国鲟鱼养殖产量满足国内需求,出口规模扩大、进口需求缩小,2024年出口总量342432千克、同比增长24.14%,总额9803.57亿美元、同比增长18.5%,进口量可忽略不计 [11] - 2024年出口国别增加到42个,对美、德、比、法、日五国出口占比68.53%,比利时成为前三大出口贸易伙伴之一 [11] 竞争格局 - 行业竞争格局多元化且加剧,有鲟龙科技、润兆渔业等领先企业,也有黑河华之宝鲟鱼等注重科技创新和生态养殖的企业 [13] - 鲟龙科技是全球鱼子酱行业龙头,2024年上半年营收2.6亿元、同比增长23.25% [14] - 黑河华之宝鲟鱼依托黑龙江水域养殖,年养殖能力27万公斤,销售国内商品鱼300吨,带动产品出口 [16] 发展趋势 - 养殖规模持续扩张,区域集聚深化,养殖模式向大中型冷水水体转移,北方探索静水土池塘养殖技术 [18] - 产业链延伸与高值化转型加速,加工向深加工拓展,开发预制菜和保健功能食品,企业提升产品定价权 [20] - 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生物技术与智能化应用成关键,生态养殖模式获政策支持,提升产品品质和抗风险能力 [21]
小龙虾、热带水果齐上市!从田间到餐桌,消费者“鲜”享美味
搜狐财经· 2025-05-02 23:07
小龙虾产业 - 江苏盱眙小龙虾养殖面积达97.5万亩,其中虾稻共生种养占比77.5万亩 [7] - 2024年盱眙小龙虾捕捞量约12.5万吨,带动就业约21万人 [7] - 养殖大户单个塘口日均产量约1000斤,7-9钱规格小龙虾价格48元/斤,一两以上规格达90元/斤 [5] - 小龙虾加工产业规模显著,41家规模以上企业2024年加工总量10.58万吨,产值50.6亿元 [13] - 小龙虾衍生食品丰富,包括虾酥、虾包、虾面条等,电商单日交易额可达100万元 [9][11] - 2024年小龙虾出口量1.17万吨,出口额超8.4亿元 [13] 热带水果产业 - 湖北孝感热带水果(椰青、凤梨、榴莲等)销量同比增长30% [19] - 批发档口平均每两天销售一柜椰青,供应链覆盖千余家水果店 [17][19][25] - 连锁水果店单店日均客单量600+,营业额约2万元 [23] - 冷链物流体系支撑高效配送,水果店日均发货6-7车 [21][25]
物流、养殖双“给力” 为假日海鲜抢“鲜”上市按下“加速键”
央视网· 2025-05-02 12:12
海鲜消费市场概况 - 海鲜市场在"五一"假期迎来消费高峰,从海边到餐桌的供应链加速运转 [1] - 福建马尾海峡水产品交易中心是全国最大水产现货交易市场之一,日交易品种超300种 [3] - 内陆城市海鲜消费同样旺盛,北京大红门京深海鲜批发市场凌晨进货车辆络绎不绝 [4] 物流与销售数据 - 冷链物流高效运转,海鲜从凌晨3点开始配送,上午9点基本售罄 [6] - 1-4月海产品发货量前五省份:山东、广东、江苏、福建、辽宁,收货量前五省份相同 [7] - 西部地区海鲜消费活跃,成都、乌鲁木齐、银川等城市消费量名列前茅 [9] 热门海鲜品种 - 生蚝在主要海鲜产地均居销量第一,山东乳山、广东湛江、福建诏安为知名产地 [12] - 海螺、贝壳、花甲、花蛤等成为"五一"餐桌常见海鲜 [12] 冷链物流创新 - 呼和浩特机场优化流程,将海鲜卸货时间缩短至50分钟,加速上市 [13] - 运输员提前1.5小时待命,完成货运手续后快速配送至8家货主摊位 [15] 内陆养殖技术突破 - 内蒙古鄂尔多斯通过调兑黄河盐碱水模拟海水环境,成功养殖南美白对虾 [17] - 当地养殖户日产量达500斤,"五一"期间销量同比增30%,预计销售额18万元 [17] - 配备专业运输设备后,鲜虾销售半径扩展至200公里范围,2小时内可达客户 [19] - 内蒙古南美白对虾养殖规模已扩大至1.5万亩,本土鲜虾供应能力持续提升 [21]
大市场 大活力丨“五一”假日餐桌海鲜热度揭秘 生蚝如何抢“鲜”出发?
央视新闻· 2025-05-02 09:43
水产养殖行业概况 - 2024年我国水产养殖产量预计达6061万吨 占水产品总产量82% [1] - 一季度全国水产品总产量1483万吨 同比增长4.53% 其中海水养殖425万吨 同比增5.69% [36] - 程村镇生蚝年产量5.8万吨 年产值6.39亿元 [13] 生蚝产业链运营 - 广东阳西程村镇采用延绳吊养技术 较传统立柱式养殖降低人工成本 可灵活调整养殖位置 [4] - 当地形成完整产业链 涵盖蚝苗培育 标准养殖 加工销售运输等环节 [13] - 金质蚝业日均发货量4万斤 高峰期达8万斤 80%为生鲜产品 最远覆盖新疆内蒙古 [9] 冷链物流与销售网络 - 企业通过供销社冷链网络运输 生鲜产品3天可达新疆内蒙古 [9][11] - 呼和浩特机场优化流程 海鲜卸货时间从120分钟缩短至70分钟 日处理量3-4吨 [27] - 1-4月海产品发货量前五省份为山东 广东 江苏 福建 辽宁 收货量前五为山东 福建 广东 辽宁 江苏 [37] 消费市场特征 - "五一"期间程村镇预计向全国输送4000吨生蚝 [13] - 北京京深市场商户备货量达平日2-3倍 生蚝 扇贝等聚餐类产品需求旺盛 [20] - 生蚝为全国发货量第一海鲜品类 山东乳山 广东湛江 福建诏安为知名产地 [39] 技术创新与区域拓展 - 内蒙古通过盐碱水调兑技术成功养殖南美白对虾 日产量500斤 [31] - 鄂尔多斯养殖户销售半径扩展至200公里 鲜虾2小时内送达 五一销售额同比增30% [33] - 内蒙古南美白对虾养殖规模达1.5万亩 [35]
桂山桂水迎贵客!这个“五一”,把胃交给广西! | 桂品高定·风味广西
南方农村报· 2025-05-01 02:03
文章核心观点 五一假期推荐去广西享受美食,介绍广西特色美食及四款“桂字号”美食搭子,展现壮乡终极味觉密码 [3][4][15] 广西特色美食 - 柳州螺蛳粉酸笋在铁锅爆出暗号,巴马香猪在炭火上旋出黄金弧线,南宁老友粉裹挟豆豉与酸辣烫平游客倦意 [9] - 天等指天椒在炭火中淬炼出155倍的爆裂,浦北陈皮在时间陈化中放出醇香,上林大米浸染自然山泉滋养 [10] - 钦州大蚝撬开北纬21°浪花,蛋白质含量超40%,灵山荔枝、百色芒果、黄金百香果蓄满糖分酝酿甜蜜暴击 [11][12] 四款“桂字号”美食搭子 天等指天椒 - 崇左市天等县朝天椒以“天下第一辣”烈性点燃三百年狂热基因 [19][20] - 历经选椒、洗椒、捣碎、调料、腌制、发酵等工序,从乾隆石臼捣椒到成为东盟博览会明星辣酱 [23][24][26] - 醇香浓郁、品质独特,一勺红油凝着产地硒元素土性与山泉倔强,淬炼出2.5亿产值 [27][28][29] 钦州大蚝 - 蒜蓉炭烤滋滋声是烟火气鼓点,冰镇生蚝沾柠檬汁清爽如海风拂面,北纬21°海岸线滋养其鲜嫩 [35][37][39] - 钦州是“中国大蚝之乡”,全国70%蚝苗来自钦州,淬炼出品牌价值53.14亿元的“海中黄金” [41][42][43] 浦北陈皮 - 浦北17万余亩大红柑吸收自然精华,6000余吨陈皮历经岁月陈化,25万棵陈皮老树凝练醇厚清香 [48][49][50] - 陈皮炖汤醇香飘茶楼,小青柑成年轻群体茶饮养生标配,暗合“岁月不败匠心”自然哲学续写药食同源传奇 [52][53][56] 上林大米 - 400年前徐霞客饮上林山泉记下“其水甚清”,如今清泉泡着黄金稻浪,有“稻浪摇碎满天星,米香熏醉徐霞客”传说 [60][61][66] - 1300小时阳光暴晒,昼夜温差锁住糖分,国家认证香稻品种在喀斯特山泉疯长 [70][71][73] - 米香成老餮暗号,深夜饭煲热起米粒舒展,米香掀翻腊味诠释“徐霞客严选”品质 [74][77][78]
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去年我国小龙虾产业继续平稳发展
小龙虾产业总体发展 - 2024年小龙虾产业总产值突破4600亿元,延续平稳发展基调 [1] - 技术创新、结构优化和新兴渠道(电商、直播)为产业注入新动能 [1] - 未来将通过提高苗种自给率、强化产业链协同等举措实现可持续发展 [1] 养殖区域与产量 - 2024年养殖面积约3000万亩,总产量超300万吨,与2023年持平 [2] - 湖北、安徽、湖南等主产区养殖面积增速放缓,广西、四川、海南等非主产区异军突起 [2] - 非主产区利用气候优势发展反季节养殖,冬虾市场价格较旺季高30%-50%,亩均收益超2000元,带动当地养殖面积增长20% [2] 加工业发展 - 2024年41家规模以上加工企业收购总量26万吨(同比+11.9%),加工总量逾10万吨(同比+14.8%),总产值50.6亿元(同比+13.5%) [3] - 全国规模以上加工企业加工量突破150万吨,总产值达50.6亿元 [3] - 产品结构向高附加值转型:虾尾产品同比+6%,虾仁+10.6%,调味虾+33.3%,清水虾增长有限 [3] - 线上销售占比从2023年8.03%提升至2024年9.33% [3] - 41家加工企业全部实现盈利,部分企业销售额大于产值 [4] 消费趋势与预制菜 - 消费者偏好麻辣、蒜香等经典口味(占比超60%),客单价集中在100-150元区间 [5] - 90后占比近60%,倾向线上渠道消费 [5] - 预制菜线上销售额同比+40%,电商、直播等渠道加速渗透 [5][6] 产业链融合与政策支持 - 苗种国产化目标:6省建设15家省级良种场,未来自给率有望提升至80% [9] - "小龙虾+文旅"模式兴起,节庆活动对总产值贡献超10% [9] - 政策支持强化,推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 [9] 短期挑战与解决方案 - 挑战包括养殖成本攀升、利益分配失衡、国际竞争加剧 [7] - 解决方案:推广智能化投喂技术、生态混养模式,完善订单农业机制与价格联动 [7] - 国际市场需加强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 [8]
量足、品丰、价稳!百姓餐桌消费“基本盘”“五一”假期市场供应有保障
央视网· 2025-04-30 14:22
蔬菜供应 - 全国在田蔬菜面积8325万亩 同比增加158万亩 增长1.9个百分点 [3] - 寿光番茄种植面积3.5万亩 盛果期产量26万吨 [8] - 寿光农产品物流园每日发布中国蔬菜价格指数 近期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价格下滑 [9] 蔬菜品种与品质 - 寿光现代化设施大棚产出七彩番茄 包括红色、橙色、黄色等品种 [5][7] - 当地加大蔬菜质量检测和溯源力度 保障新鲜安全供应 [10] 肉类及蛋白供应 - 一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2540万吨 同比增长2% [13] - 牛奶产量892万吨 同比增长1.7% [13] - 水产品产量1483.4万吨 同比增长4.5% [13] 节日市场准备 - 湖南郴州购物中心增加米面油货品种类 推出优惠价格 [13] - 四川盐亭蛋鸡场集中供应 超市提前储备鸡蛋并动态补货 [15]
南疆盐碱水域变“蓝色粮仓”
科技日报· 2025-04-30 09:18
盐碱水渔业发展现状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南疆盐碱水域开展"海鲜陆养"新模式,成功将盐碱水域转化为"蓝色粮仓",产出南美白对虾、加州鲈鱼等水产品并畅销全国 [1] - 兵团南疆师市拥有4.6万亩可直接开发利用的盐碱水域,但利用率仅为21.7% [2] - 截至2024年底,兵团盐碱水渔业养殖面积突破1万亩,养殖品种达10多个,累计产量6000余吨,产值1.5亿元 [2] 锦鸿水产养殖案例 - 锦鸿水产在十六团新开岭镇利用温室大棚养殖特有鱼种,采用陆基圆筒循环水养殖系统,3座大棚年产60吨鱼,产值300余万元 [1] - 公司采用液氧输送方式,相比传统单一供氧方式每立方米可增产15公斤左右 [1] - 公司扩大鱼苗孵化规模,带动阿克苏、和田等地渔业共同发展 [1]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 2022年起兵团每年投入11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试点养殖主体建设标准化养殖池塘和设施渔业养殖大棚等 [2] - 专项资金有力提升发展水产养殖业的积极性 [2] - 兵团编制完成《兵团南疆师市盐碱水渔业养殖规划(2023-2030年)》,系统解决渔业发展面临的技术、资源整合等难题 [3] 技术研发与区域规划 - 兵团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牵头整合科研资源,对南疆盐碱水渔业综合开发利用关键技术进行专题研究攻关 [3] - 在一师阿拉尔市、二师铁门关市等12个示范点开展多品种、多模式养殖示范 [3] - 将南疆师市宜渔盐碱水划分为三个示范区进行差别化开发利用,计划到2025年末盐碱地池塘养殖面积达1.2万亩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