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

搜索文档
西安,“新一线”城市六强!
搜狐财经· 2025-05-29 04:01
2025新一线城市魅力排行榜发布 - 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连续第10年发布《2025新一线城市魅力排行榜》[1][7] - 15座新一线城市依次为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西安、南京、长沙、郑州、天津、合肥、青岛、东莞、宁波与佛山[5] - 西安在近5年榜单中稳定位居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前10名[7] 西安商业资源集聚度表现 - 西安商业资源集聚度位列第9[9] - 2024年西安全市新增商业面积60余万平方米[9] - 2024年西安新增品牌首店436家,较2023年增长24.5%[9] - 西安积极推进市内免税店开业,大力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等新兴消费业态[11] 西安城市枢纽性表现 - 西安城市枢纽性位列第6[13] - 2024年中欧班列(西安)开行量达4985自然列,同比增长25.1%[14] - 西安成为全国首个累计班列开行量超过25000列的城市[14] -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项目T5航站楼及综合交通中心落成[15] 西安城市人活跃度表现 - 西安城市人活跃度位列第9[16] - 2024年西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15.08亿元,同比增长2.2%[17] - 2024年西安接待游客3.06亿人次,游客总花费376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3%、12.3%[17] - 西安实施"文旅+百业"举措,促进文商旅、文旅体等消费综合体发展[19] 西安新经济竞争力表现 - 西安新经济竞争力位列第14[21] - 2024年西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21] - 六大支柱产业总产值增长4.6%,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0.2个百分点[21] - 2025年力争新增规上高新技术企业300家、总数达到2700家[23] 西安未来可塑性表现 - 西安未来可塑性位列第11[25] - 西安在科研机构数量上居新一线城市前列[25] - 吸引本省七成以上高校毕业生就业[25] - 西安拥有各类科研机构1400多家,驻市高校83所,两院院士69人[27]
赋能绿色发展示范区升级 中新天津生态城布局绿创产业版图
中国新闻网· 2025-05-28 23:49
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创新产业发展规划 核心观点 - 中新天津生态城发布《绿创产业规划(2024-2035年)》,旨在升级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 [1] - 规划提出"3+3+N"产业体系,覆盖文化旅游、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物药械等优势产业,绿色总部服务等新兴产业,以及智能科技等特色产业 [2] - 通过五大重点工程(科技创新强基、人才服务筑巢等)加速新质生产力要素集聚,打造国际竞争优势的绿色低碳产业集群 [3] 产业体系 - **三大优势绿创产业**:文化旅游、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物药械 [2] - **三大新兴绿创产业**:绿色总部服务、绿色能源、绿色建筑 [2] - **N个特色绿创产业**:智能科技、高端装备、冷链物流、电商直播、数字经济等 [2] 空间布局 - **一核**:绿创总部服务核 [2] - **两心**:绿创生产智造中心、绿创技术创新中心 [2] - **一带**:绿创产业发展带 [2] - **多点**:多个产业园区 [2] 重点工程 - **科技创新强基**:发布绿色低碳技术产品需求清单,以场景换市场 [3] - **中新合作典范**:导入新加坡绿色产业资源,深化跨区域技术转移 [3] - **全链条孵化**: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体系 [3] - **人才政策**:推出绿创人才引进政策,建立国际合作"项目+人才+基地"模式 [3] 发展目标 - 加速知识、科技、资金等新质生产力要素集聚 [3] - 打造高附加值、国际竞争优势的绿色低碳产业集群 [3]
贵州将以政府组团形式首次亮相境外综合类世界博览会
中国新闻网· 2025-05-28 23:37
2025年大阪世博会贵州活动周 - 贵州将以政府组团形式首次亮相境外综合类世界博览会,全方位展示多彩贵州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新风采 [1] -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吸引全球158个国家和地区以及7个国际机构参展,中国馆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是大阪世博会最大的外国自建馆之一 [1] - 贵州活动周旨在全面展示贵州在山水风光、民族文化、经济、文化、旅游、科技、交通等方面的新进展和新成果 [1] 活动安排与内容 - 贵州活动周开幕式将于6月5日上午在日本大阪世博园中国馆举行,包括文艺演出、嘉宾致辞、启动仪式等环节 [2] - 贵州经贸文旅推介会将在日本大阪举办,50余家贵州商协会及企业参展参会,涵盖白酒、食品、农业、车辆制造、文化旅游等行业 [2] - 贵州省铜仁市将赴东京开展文旅招商推介,推动铜仁与日本的文旅交流与合作 [2] 文化交流与展示 - 贵州将组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现场演示银饰锻制、苗族锡绣制作等技艺 [2]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歌舞团将在世博会中国馆为观众带来富有民族特色的文艺表演 [2] - 活动现场将有"村T"民族时装秀表演,推动贵州文化瑰宝登上国际舞台 [2] 贵州与日本合作 - 贵州与日本在经贸、旅游、餐饮等领域交流合作日益密切,以贵州抹茶为代表的贵州特色产品出口日本成绩亮眼 [2] - 贵阳至大阪的直航航线为两地人员往来架起"空中桥梁",持续激活两地发展动能 [2] - 期待通过世博会吸引更多日资企业来黔投资兴业,深化双方在绿色低碳、数字经济、健康医疗、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合作 [3]
承办2025广东乡村歌手大赛半决赛,陆河凭什么?
南方农村报· 2025-05-28 20:35
赛事承办背景 - 2025广东乡村歌手大赛半决赛落户粤东小城陆河,涵盖深圳、惠州、揭阳、汕尾四地市的湾区东海岸赛区 [2][3][4] - 该赛事是陆河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关键节点的系统性变革成果,体现"环境—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模式 [5][6][43] 环境整治成效 - 累计拆除违章建筑超6万平方米,改造农房近万栋,通过"平改坡"、真石漆美化及艺术墙绘提升城乡风貌 [9][10][11] - 规划建设总面积20万平方米的十大主题公园,催生"星空电影""草坪音乐会"等文旅新场景 [12][13][14][15][16] - 在"百千万工程"考核中获评消薄类县第一名,通过创新机制构建3万份"门前三包"全民管护网络 [19][20][21] 文化赋能策略 - 实施"文化润心"工程,千架无人机演绎非遗场景,客家山歌与《觉醒时代》跨界融合 [24][25] - "河田高景""罗洞木偶戏"通过天幕秀走近年轻群体,深圳技术大学师生参与文化创新 [26][27] - "五一"期间吸引47万人次游客,旅游收入破1.5亿元,形成"文化展演—文旅消费—品牌传播"闭环 [31][32][33] 资源整合机制 - 省纵向帮扶工作队策划陆河茶叶抖音短片点击量破300万,助力品牌全球发布 [35][36] - 深圳坪山对口帮扶打造"梯田节""梅花节"等农文旅活动,中铁集团投入45个公益项目 [37][38] - "双百行动"驻县服务队完成11个乡村墙绘项目,参与音乐节演出,形成"政策+资金+智力"立体帮扶模式 [38][39][40]
千年文脉碰撞创新基因 武汉文旅“蝶变”向世界展翅
长江日报· 2025-05-28 08:31
文旅产业发展现状 - 武汉连续多年位列全国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五一"假期表现尤为突出 [1] - 一季度营业性演出突破1.1万场,同比增长14%,"演艺+文旅"模式显现乘数效应 [2] - 刀郎演唱会期间,外地观众带动周边消费:机票火车票预订量环比增10%,场馆5公里内酒店入住率同比增31.1%,永旺梦乐城经开店单日人流量同比增83% [3] 文化资源活化与创新 - 通过保护与活化历史街区(如昙华林),假期日均客流达8万-10万人次,成为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样本 [2] - 加速推进"一桥两山"世界级景区建设,整合黄鹤楼、知音文化旅游区等资源统一运营 [2] - 文创产品表现亮眼:"鹤舞流光"冰箱贴销量超8万个,销售额破1000万元;"蒜鸟"玩具线下销售超15万个,带动方言系列文创研发 [3][4] 国际营销与影响力提升 - 樱花季期间,国际旅行者大会吸引200余位海外网红,相关内容获超4000万次曝光 [5] - "五一"假期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70%,增速领跑中部地区 [5] - 海外推广成效显著:文旅部门赴6国推介,黄鹤楼等元素成为全球"云打卡"对象,年度宣传片获外交部官方账号转发 [5] 文旅融合战略方向 - 以"文旅+"深度融合模式推动高质量发展,目标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1] - 通过赏花经济、赛事经济、会展经济、演艺经济形成"流量矩阵",如"汉马"赛事与樱花季叠加效应显著 [3] - 构建文化认同体系,创新表达历史(如央视春晚汉口老房子、楚剧与知音文化结合) [2]
226年历史客家围屋将“焕新” 政企村共建深圳丰田文化生态村,规划总投资2亿元
深圳商报· 2025-05-28 04:06
此次合作以"政府搭台、村企联动、市场赋能"为核心理念,拓宽了深圳城中村治理与文物活化利用的融 合共建模式,其中坪山街道提供政策协调与公共资源支持,丰田围股份合作公司开放19万平方米村集体 土地,凡响百应文化传媒统筹策划设计、资源引入与可持续运营。三方约定,将以"平等协商、灵活推 进"为原则,当前以可行性研究与概念设计为主,未来逐步推动"土地入股""收益分成"等合作模式落 地,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收益的双向提升。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 【深圳商报讯】(记者文灿刘育銮)近日,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的舞台 上,由坪山区牵头,坪山街道办事处、坪山丰田围股份合作公司与深圳市凡响百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正 式签署《探索建设深圳丰田文化生态村合作框架协议》,致力于将拥有226年历史的丰田世居打造为集 文化传承、生态体验、产业融合于一体的综合性文旅新地标;同时以"文旅、文商、文产"三大轴线驱 动,为深圳东部文化高地建设注入新动能。 项目以"文旅、文商、文产"为轴线,串联城中村、文物建筑、生态绿地与创业园区四大空间,规划总投 资2亿元,致力打造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活化利用的示范标杆。其中,文化传承轴通过复原清代 ...
你好,兰州!
上海证券报· 2025-05-28 02:08
兰州牛肉面行业 - 兰州牛肉面是城市最具特色的文化符号,遍布3000多家面馆,品控标准为"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1] - 牛肉面被视作兰州人的精神寄托与文化传承,代表城市朴实豁达的特质[1] - 1至4月新增海内外门店1092家,实现营业收入约165亿元[2] - 新增预包装全产业链企业9家,产值约15亿元,带动全产业链营收约50亿元[2] 兰州文旅产业创新 - 从文创"绿马"到"黄河大合唱"等案例实现文化破圈传播[3] - 兰州马拉松吸引超31万人报名,中山桥等景点成为网红打卡地[3] - 文旅发展注重文化沉浸感,将城市角落转化为故事场景[3] - 传统与现代融合,体现"守正创新"的城市发展理念[3]
华强方特集团执行总裁兼华强方特动漫董事长尚琳琳:文化与科技融合,国民动画IP引领主题乐园“出圈”又“出海”
搜狐财经· 2025-05-27 17:50
行业趋势 - 文化贸易正迎来技术加持的新阶段 数智技术成为内容创作、全球传播与消费场景融合的重要引擎 [1] 公司业务表现 - 公司深耕文化旅游行业二十余年 持续探索文化与科技融合路径 [5] - "熊出没"系列大电影总票房超85亿元 [5] - 动画作品海外发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动画电影在70多个国家影院上映 [5] - 全国建成运营40多座方特主题乐园 游客接待量全球第二 仅次于迪士尼 [5] 技术研发与应用 - 公司是国内最早进行数字化3D制作的企业 持续进行技术研发和升级 [5] - 自研多种软件和插件 包括新型表情绑定系统、PCG程序化建模、群集系统、捏形系统和数字化制片管理系统 [5] - 搭建内部AIGC平台 AI技术已广泛应用在概念设计、角色和场景设计、模型搭建等多个环节 [5] 国际化拓展 - 公司是全球少数具有主题公园全产业链开发和运营能力的企业 也是国内少数具备成套主题乐园出口能力的企业 [6] - 完成乌克兰、尼日利亚等国主题乐园的总体设计 将主题乐园成套出口中东 [6] 未来规划 - 公司将继续深耕文化科技产业 深化数智应用 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6] - 探索打造更多文化精品 [6]
专题研究 | 2024年至今实现债券首次发行的地方产业类主体案例分析
新浪财经· 2025-05-27 16:44
地方产业类国有企业债券首发特征 - 2024年至2025年一季度超过150个地方产业类国有企业实现债券新增发行 [4] - 首发企业集中于经济发达且负面舆情少的地区,广东、浙江、山东、江苏等省份占比较高 [5] - 地级市及区县级主体发行分化明显,地市级主体集中于河南、湖北,区县级主体集中于山东、浙江、广东 [5] - 40%以上企业收入低于5亿元,利润不足0.5亿元,30%以上企业净资产低于40亿元 [5] - 交易所私募产品占绝大多数,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偿还债务 [4][5] - 带担保发行主体占比41.07%,弱主体普遍依赖外部增信 [5] 城投产业化转型方向及核心资源 - 转型方式包括城投集团内整合产业资源成立子公司或地方政府整合区域产业资源设立新公司 [6] - 国有资产运营方向核心资源包括土地、物业、特许经营权、上市公司股权、矿产等 [7] - 文化旅游方向核心资源为著名景区运营权及酒店资产 [7] - 城市综合运营方向核心资源为供水供热等公用事业资产及停车场 [7] - 金融控股方向核心资源为各类金融资产和企业股权 [7] - 园区运营方向核心资源为工业厂房、园区办公楼及配套管网 [7] 代表性企业案例分析 工程施工类 - 某企业市政项目收入占比超55%,应收账款占资产55.95%体现行业特性 [9][11] - 业务结构从单一市政工程向安置房、产业园等房建领域审慎拓展 [10] 国有资产运营类 - 某市属企业整合粮食储备、产业基建等业务,市场化资产占比超70% [12][14] - 资产结构包含34%采矿权、19%金融股权,工业材料销售业务持续增长 [13][14] 股权投资类 - 某集团整合医疗教育资源,塑膜和石油管类产品业务毛利率改善明显 [15][17] - 资产中26%为商品销售应收款,城投类资产占比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17] 园区运营类 - 某功能区运营商存货占总资产75.88%,主要来自地块开发和旧城改造 [19][21] - 写字楼物业租赁合同期限不超过5年,租金定价随行就市 [20] 文化旅游类 - 某旅游集团5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超百万,门票收入过亿占文旅收入44% [22][23] - 资产中27%为房地产项目开发成本,21%为政府工程垫付款 [24] 公用事业类 - 某区域专营企业燃气销售占比最高,固定资产占资产29.37% [25][27] - 业务涵盖燃气、供水、污水处理,形成稳定现金流 [26][27]
湖北在建文旅项目总投资4312亿 推动产业加速迈向万亿级+世界级
长江商报· 2025-05-27 15:01
湖北文旅产业发展现状 - 2024年湖北接待游客8.73亿人次同比增长13% 旅游总收入9011.6亿元同比增长18.8% [4] - 2024年文化及相关企业营收突破5270亿元同比增长9.9% 增速领先全国3.9个百分点 [4] - 2025年一季度新谋划文旅项目455个计划投资2946.41亿元 新签约211个项目签约额1239亿元 [5] 重点项目与品牌建设 - 推出"知音湖北"主品牌统揽 打造"神武峡""赤黄红"两大文旅主轴 [3] - 力争5年内实施10个50亿元级 50个10亿元级 100个亿元级文旅项目 [7] - 在建文旅项目818个总投资4312亿元 形成"谋划-签约-建设-运营"良性循环 [5] 文旅融合创新模式 - "文旅+科技"模式兴起 VR设备 机器人等科技互动形式集中亮相 [1][2] - 聚焦"食住行游购娱学"七大场景 延伸产业链条 [2] - 推动"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深度融合 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6] 市场表现与目标规划 - 2025年"五一"假期接待游客4216.72万人次 实现旅游总收入243.58亿元 [3] - 武当山单日游客超8万人次 文博场馆一票难求 [3] - 2027年目标旅游综合收入超1.3万亿元 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收超6000亿元 [8] 政策支持与战略行动 - 实施八大行动 包括文旅品牌焕新 服务提质 产业升级等 [7] - 建设快进慢游交通网络 完善旅游配套体系 [6] - 加强长江文化 荆楚文化 红色文化的创新性转化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