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

搜索文档
7月中国PMI数据点评:从基本面看空债市者,可以稍息
华安证券· 2025-08-01 19:24
制造业PMI数据 - 7月官方制造业PMI录得49.3%,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低于市场预期的49.6%[2] - 新订单指数降至49.4%,新出口订单继续下探0.6个百分点至47.1%,内需外需双走弱[3]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大幅上升3.1个百分点至51.5%,出厂价格仅上升2.1个百分点至48.3%,价差创年内新高[3][7] 行业分化 - 装备制造业PMI环比下降1.1个百分点至50.3%,高技术制造业降至50.6%[4] - 消费品行业PMI从50.4%降至49.5%,结束连续上升趋势[4] - 大型企业PMI回落0.9个百分点至50.3%,小型企业连续两月累计下跌2.9个百分点至46.4%[4] 库存与采购 - 产成品库存指数下降0.7个百分点至47.4%,原材料库存下降0.3个百分点至47.7%,显示主动去库特征[3][8] - 采购量指数下降0.7个百分点至49.5%,跌破荣枯线[3][7] 非制造业表现 - 非制造业PMI降至50.1%,建筑业PMI大幅回落2.2个百分点至50.6%[2][9] - 服务业PMI降至50%临界点,新订单指数在收缩区间继续下探至46.3%[9] 债券市场影响 - 7月十年国债收益率上行受过度乐观预期驱动,PMI数据发布后回归基本面反映的弱现实[12] - 库存周期退回主动去库初期,企业利润受上下游挤压,债市看空操作需谨慎[12]
美国就业“塌方式”降温?特朗普移民政策副作用炸裂!
金十数据· 2025-08-01 19:13
劳动力市场压力 - 特朗普政府移民政策导致劳动力市场压力加剧 7月新增非农就业岗位预计为11万个 低于6月的14 7万个和今年以来月均13万个水平 [2] - 企业对劳动力需求减弱 农业 建筑业 餐饮业和食品制造等依赖外籍劳工的行业受影响显著 [2] - 食品制造业就业增长停滞 建筑业2025年上半年新增就业仅3 5万个 远低于去年同期的10 4万个 [2] 劳动力供给收缩 - 美国劳动力规模6月减少13万人 年初以来累计下降36 4万人 劳动力参与率降至62 3% 为2022年12月以来最低 [2] - 移民收紧是主因 移民和海关执法局拘押人数从2024年月均1 5万增至今年6月初的近4万 驱逐出境规模从年化40万升至60万 [2] - 过去四个月外籍劳动力总量减少逾100万 5月有创纪录的540万人退出劳动力市场 [3] 行业冲击 - 建筑业 酒店和农业等行业因移民收紧严重缺工 企业难以替代流失的劳工 推高工资成本并迫使抬价 [5][6] - 餐馆提前关门或合并门店 制造商削减班次 低技能岗位如洗碗 工厂搬运等面临用工荒 [3] - 移民相关劳动力短缺可能使美国潜在年经济增长率从2%降至1% [6] 就业市场分化 - 白领岗位因经济不确定性加剧而缩减招聘 与依赖移民的蓝领行业形成割裂 [6] - 劳动力供给减少抵消需求疲软 6月失业率微降至4 1% 但7月预计回升至4 2% [6] - 移民曾贡献2019-2024年全美88%劳动力增长 缓解用工荒并抑制通胀 [3] 移民数据变化 - 2022-2024年净移民每年260-330万 现已降至50万 远低于疫情前90万 [4] - 今年5-6月以庇护或人道主义理由入境的移民年化规模仅30万 较去年100-200万大幅下降 [3] - 外籍劳工占比从3月的19 8%降至6月的19 1% [5]
布米普特拉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美国7月私营就业超预期增长10.4万
搜狐财经· 2025-08-01 18:47
就业数据表现 - 美国私营部门七月就业人数增加10.4万人 显著高于市场预期的7.6万人 创四月以来最大环比增幅 [1] - 六月就业数据从最初减少3.3万人修正为减少2.3万人 扭转下滑趋势 [1] - 整体招聘速度仍远低于去年平均水平 显示劳动力市场复苏步伐不均 [3] 行业就业分化 - 休闲与酒店业新增就业4.6万人表现最亮眼 金融业增加2.8万个岗位紧随其后 [3] - 教育和医疗服务业连续第四个月裁员 减少3.8万个职位 [3] - 制造业仅增加0.7万个岗位 建筑业增长1.5万个 显示行业复苏步伐不一 [5] 薪资增长态势 - 跳槽员工薪资同比增长7% 留职员工薪资增幅为4.4% 与过去几个月持平 [3] - 薪资增长持续高于通胀水平 支撑劳动力市场竞争性 [3][6] 市场预期与影响 - 市场预计七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约10万人 失业率微升至4.2% [5] - ADP强劲表现可能降低美联储短期内降息可能性 [6] - 企业因经济不确定性保持谨慎态度 招聘动能有所减弱 [5][6]
7月份制造业PMI回落 经济总体产出保持扩张
经济日报· 2025-08-01 15:04
制造业PMI总体表现 - 7月制造业PMI降至49.3% 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 主要受传统生产淡季及极端天气影响 [1] - 生产指数为50.5% 虽下降0.5个百分点但仍连续3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1] - 新订单指数为49.4% 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 反映市场需求释放受阻 [1] 分行业PMI表现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分别为50.3%和50.6% 持续高于临界点 [1] - 消费品行业PMI为49.5% 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 [1] - 高耗能行业PMI为48% 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 景气度有所改善 [1] 价格指数变化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升至51.5% 较上月上升3.1个百分点 为3月以来首次突破临界点 [2] - 出厂价格指数为48.3% 较上月上升2.1个百分点 [2] - 石油煤炭加工、黑色金属冶炼等行业价格指数明显回升 [2] 企业规模差异 - 大型企业PMI为50.3% 生产指数52.1%和新订单指数50.7%均连续3个月扩张 [2] - 中型企业PMI为49.5% 较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 [2] - 小型企业PMI为46.4% 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 [2] 非制造业表现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 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 [4]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6% 较上月下降2.2个百分点 [4]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较上月略降0.1个百分点 [4] 行业景气分化 - 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高于60% [4] - 租赁及商务服务、生态保护等行业处于扩张区间 [4] - 房地产、居民服务等行业指数低于临界点 [4] 预期与展望 - 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6% 较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 [3] - 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5.8% 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 [4] - 经济总体保持扩张态势 新动能持续增长 [1][3]
固收事件点评:量减价升,反内卷影响初现
东方财富证券· 2025-08-01 14:36
核心观点 - 7月制造业PMI录得49.3%,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持续位于收缩区间,非制造业PMI录得50.1%,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50.2%,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 [1][5] - 制造业呈现量减价增态势,供需两端均边际转弱,但价格端在反内卷政策影响下明显修复,新订单、生产、材料库存分别拖累PMI环比0.24、0.13、0.03个百分点 [6] - 非制造业中建筑业PMI下降2.2个百分点至50.6%,受天气因素和地产偏弱影响明显,服务业PMI相对稳定在50.0% [1][17] - 反内卷政策推动价格端改善,出厂价格和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分别抬升2.1和3.1个百分点 [7][11] - 中期看内外需疲软格局未改,基本面弱复苏支撑长端利率,但若反内卷政策持续完善可能导致通胀二次抬升对债市构成压力 [20] 制造业PMI分析 生产端 - 生产指数50.5%,环比下降0.5个百分点但仍处扩张区间,小企业PMI下降0.9个百分点至46.4%承压明显 [10] - 高耗能行业PMI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至48.0%,黑色产业链生产分项环比上升较多 [10] -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抬升0.6个百分点至52.6%,显示价格抬升对预期的积极影响 [7][10] 需求端 - 新订单指数下降0.8个百分点至49.4%,出口订单下降0.6个百分点至47.1%,在手订单下降0.5个百分点至44.7% [7][11] - 原材料库存和产成品库存分别下降0.3和0.7个百分点至47.7%和47.4%,显示企业仍处于主动去库存阶段 [11] 价格端 - 出厂价格指数大幅上升2.1个百分点至48.3%,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上升3.1个百分点至51.5% [7][11] - 价格改善主要受反内卷政策推动,但需求不足仍制约企业盈利 [11] 非制造业PMI分析 - 建筑业PMI显著下降2.2个百分点至50.6%,受高温暴雨天气和房地产市场持续偏弱影响 [17] - 服务业PMI微降0.1个百分点至50.0%,航空运输业和餐饮业受暑期出行拉动季节性改善 [17] - 非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下降0.9个百分点至45.7%,投入品价格上升0.4个百分点至50.3% [7][17] 债券市场影响 - 基本面弱复苏仍是长端利率的底层支撑,但需警惕反内卷政策导致通胀二次抬升对债市估值的压力 [20] - 短期债市波动受股市与商品跷跷板效应和政策密集落地影响,随着政策脉冲退坡建议把握配置窗口 [20]
“反内卷”下的价格分化
信达证券· 2025-08-01 13:41
制造业PMI走弱因素 - 7月制造业PMI为49.3%,较6月下降0.4个百分点,打破二季度连涨趋势[5] - 生产指数下降0.5个百分点至50.5%,新订单指数回落至49.4%跌破荣枯线[5] - 极端天气(暴雨洪涝)和海外订单回流效应消退是两大主因,合计拖累PMI约0.4个百分点[5][6] 制造业价格端分化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上升3.1个百分点至51.5%,出厂价格指数上升2.1个百分点至48.3%[10] - 基础原材料行业购进价格指数大幅上升7个百分点至52%,但出厂价格仅回升至49%[11] - 四大行业中仅基础原材料行业PMI上涨,高技术/装备制造业回落,消费品行业跌破荣枯线[11][14] 非制造业价格背离 - 建筑业投入品价格指数飙升6.2个百分点至54.5%,销售价格仅微升0.9个百分点至49.2%[16] - 服务业价格指标双双回落,与建筑业形成鲜明对比[19] - 建筑业受极端天气影响景气度下滑2.2个百分点至50.6%,创1月以来最大降幅[16] 政策与风险 - "反内卷"政策预期推动基础原材料价格上涨,可能阶梯式传导至中下游[11] - 风险包括消费者信心修复偏慢及政策落地不及预期[22]
美国对部分铜产品加征50%关税扰乱市场预期 专家发出警告
央视网· 2025-08-01 13:37
关税政策内容 - 美国自8月1日起对进口半成品铜产品及铜密集型衍生产品征收50%关税 [1][3] - 关税不适用于铜矿石、精炼铜与铜废料 [3] - 要求美国生产的高品质铜废料与原铜产品中25%须在国内销售 且比例将逐步提高 [3] 行业影响分析 - 高关税扰乱市场预期 影响美国铜密集型行业的稳定发展 [1] - 新关税推高建筑、汽车及电子产品等依赖铜材的行业成本 [3] - 铜是继铁和铝之后第三大消费金属 高关税提高使用铜的各种产品价格 最终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9] 贸易格局变化 - 美国约50%的铜依赖进口 主要来源为智利、加拿大等国 [3][5] - 智利可通过市场多元化策略减轻长期损害 因铜是人工智能和绿色能源革命的关键原材料 [5] - 加拿大铜精矿、阴极铜、阳极铜和铜废料获得关税豁免 但铜丝、电缆等制造商受新关税影响 [7] 经济效应评估 - 关税政策可能抑制美国经济的整体增长 [9] - 美国无法自己弥补产能缺口 不得不依赖进口 [5] - 加拿大若无法将贸易转向其他市场 可能因减产影响上游矿业原材料需求 [7]
固定收益点评报告:极端天气与反内卷致量价反向波动
华鑫证券· 2025-08-01 12: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7 月 PMI 受极端天气影响有季节性因素,但内需仍偏弱、抢出口后外需回落、反内卷对中小型企业短期造成成本压力;近期权益市场主要为风险偏好驱动,缺乏基本面和估值支撑,关注股债性价比何时重回偏向债券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受制造业进入传统生产淡季、部分地区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7 月制造业 PMI 为 49.3,环比下降 0.4,连续 4 个月低于枯荣线且为 4 个月以来最低;非制造业 PMI 为 50.1,环比下跌 0.4;综合 PMI 产出指数为 50.2,环比下降 0.5 个百分点;7 月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 EPMI 为 46.8,比上月回落 1.1 个百分点,服务业健康医疗服务业、新材料产业表现最好 [1] 制造业 - 极端天气与反内卷共同作用下,供需两端边际回调,生产指数扩张幅度下降 0.5 至 50.5,新订单指数大幅下降 0.8 重回荣枯线以下(49.4),新出口订单指数下降 0.6 至 47.1,内需下滑或受 618 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更趋谨慎,进口指标保持 47.8,原材料库存下降 0.3,采购量下降 0.7 重回荣枯线以下(49.5) [2]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等行业产需两端较为活跃;化工、非金属矿物等行业市场供需偏弱 [2] - 企业盈利持续承压,反内卷带动煤炭等原材料购进价格大幅回升 3.1 至荣枯线之上(51.5),出厂价格指数提升 2.1 至 48.3,石油、钢铁冶炼的原料和出厂价格指数明显回升 [2] - 小型企业经营压力持续增大,7 月 PMI 分别变动 -0.9、0.9、 -0.9 至 50.3、49.5、46.4;政策支持对龙头企业托底作用显著 [2] - 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 PMI 分别为 50.3 和 50.6,分别边际回调 0.3 和 1.1;消费品行业 PMI 为 49.5,比上月下降 0.9 个百分点;基础原材料行业 PMI 为 48.0,比上月上升 0.2 个百分点 [3][5] - 反内卷行动对企业预期有积极影响,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 52.6,比上月上升 0.6 个百分点,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位于 55.0 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5] 非制造业 - 7 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 50.6,环比下降 2.2,受极端天气影响,雅江项目对基建或有持续性托举作用 [6]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 50,连续两个月环比微降,暑期假日效应带动下,与居民出行和消费相关的部分行业较为活跃 [6] 投资建议 关注股债性价比何时重回偏向债券,同时注意 7 月 PMI 受极端天气影响的季节性因素以及内需偏弱、外需回落、反内卷对中小型企业成本压力等情况 [7]
7月PMI ,淡季偏淡
搜狐财经· 2025-08-01 11:35
7月31日, 统计局发布7月PMI。制造业PMI 49.3%,预期49.7%,前值49.7%。非制造业PMI 50.1%,前值50.5%。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制造业生产和新订单均回落。7月制造业新订单环比下降0.8个百分点至49.4%,生产回落0.5个百分点至50.5%,分别拖累制造业PMI下滑0.24、0.13 个百分点,是7月制造业PMI下滑的主要拖累因素。对比往年同期降幅,2016-2024年(剔除2020/2022)新订单和生产的平均降幅分别为0.14、0.37个百分 点。由于PMI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已剔除季节性,今年7月相对更弱的表现,指向制造业放缓可能受到常规季节性因素之外的影响,一方面是6月对美出口修 复带来的环比高基数,另一方面是部分地区高温、暴雨洪涝灾害的规模可能超出往年同期。 第二,外需也回落。7月制造业新出口订单回落0.4个百分点至47.1%(6月反弹0.2个百分点),略低于上半年平均值47.3。结合韩国出口旬度数据来看,7 月前20天出口同比-2.2%,这说明6月抢出口可能未在7月延续。7月9日是对等关税截止时点,尽管后来推迟到8月1日,但企业可能已经尽量安排在7月9日 之前出口。 ...
兼评国家生育补贴和7月PMI数据:PMI供需均放缓,“反内卷”提振价格
开源证券· 2025-08-01 10:42
国家生育补贴 - 国家生育补贴单个新生儿三年合计 1.08 万元,高于 85 省市中位数 0.66 万元和均值 0.87 万元[3][14] - 2025 年央地财政生育补贴预算约 1000 亿元,有望促进新生 33 万人口[4][16] - 1000 亿元生育补贴 2025 年拉动 GDP 926 亿元、杠杆约 0.9 倍、拉动 GDP 增速 0.07%;2025 - 2029 年均拉动 GDP 1547 亿元、杠杆约 1.4 倍、拉动 GDP 增速 0.10%[4][19] 制造业 - 7 月制造业 PMI 为 49.3%,环比下滑 0.4 个百分点,生产和需求分项均下滑[22] - “反内卷”提振大宗商品价格,预计 7 月 PPI 环比 0.2%左右,同比 - 3.0%左右[5][29] - 7 月大型、中型、小型企业 PMI 分别较前值变动 - 0.9、+ 0.9、- 0.9 个百分点[5][29] 非制造业 - 7 月建筑业 PMI 下滑 2.2 个百分点至 50.6%,基建投资或延续放缓[35] - 7 月服务业 PMI 为 50.0%,较前值微降 0.1 个百分点,相对平稳[42] 风险提示 - 政策变化超预期;美国经济超预期衰退[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