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种业
icon
搜索文档
解析种子的秘密,中国农科院启动作物种质资源“天书计划”
新京报· 2025-05-15 10:59
种质资源"天书计划"启动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启动"天书计划",将对22.3万份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密码解析 [1] - 我国农作物长期战略保存资源超过58万份,基因型和表型鉴定占比分别超过60%和25% [1] - 计划旨在组建覆盖四大粮食作物95%以上多样性的核心种质群体,创建资源基因型+表型标准数据集 [1] 计划目标与意义 - 建立作物基因资源库,建设作物智能精准设计育种平台,推动形成"资源-数据-挖掘-设计"一体化育种体系 [1] - 促进我国作物育种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1] - 拓宽从种质资源到品种选育技术思路,将种质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和产业优势 [2] 技术路径与实施 - 运用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构建多元育种技术融合体系,形成一体化智能设计育种技术平台 [1] - 以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中保存的四大作物种质资源为基础,对作物基因组遗传密码进行解码 [2] - 通过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打造智能育种新质生产力,推动种业科技自立自强 [2] 行业影响 - 培育高产优质、节本增效、高抗广适的重大新品种,对推动我国种业振兴十分重要 [1] - 计划是科企合作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重要机制创新,也是共同推动种业振兴的实际行动 [1] - 保障种源自主可控,促进种业高质量发展 [2]
饲料转化率提升1% 一年能省近100亿元
广州日报· 2025-05-15 03:17
乡村振兴实践案例 - 广州增城星级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引入先进农机具助力农业生产,并通过互联网思维模式打开农产品销路,推动政策变革 [1] - 广东亚太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刘雪菲创立亚太陈皮产业园,以"三产融合"模式重塑新会陈皮产业链 [3] - 梅州市天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子欣将物联网技术引入农田,推动农业设备使用率从30%跃升至85%,并建立137个农业服务群 [3] 种业创新技术突破 -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研发"万相育种加速器"体系,通过基因检测和预测技术提升生猪饲料转化率1%,每年节省饲料近100亿元 [2] - 该技术利用基因信息筛选优势个体,在小猪出生时进行基因检测,准确预测表现,解决生物育种芯片"卡脖子"问题 [2] 农业科技应用成效 - 物联网技术应用使梅州农田设备使用率大幅提升55个百分点(30%→85%) [3] - 基因育种技术实现1头种猪繁衍2万头商品代猪,对应2100吨猪肉产能 [2]
“一人行”启篇 “众人行”谋远 ——来自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的一线报道
金融时报· 2025-05-14 14:30
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发展 - 济南作为全国首个获批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城市,通过"六专四价"金融服务机制推动科技创新,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1] - 试验区获批后,济南推动直接融资加速对接科技企业,引导银行机构创设88款科创企业专项信贷产品,驻济保险机构为科创企业提供风险保障超3500亿元 [6] - 济南建立"金融辅导+科技辅导"服务模式,组建242支金融辅导队和200名科技辅导员,为科创企业提供精准化金融服务 [8] 企业融资案例 - 山东北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从200万元信贷起步,通过投贷联动模式获得2000万元股权融资,实现1亿元营收并打开京津冀市场 [2][4] - 山东麦港数据系统有限公司获得齐鲁银行300万元远期共赢利率贷款,该产品采取前低后高利率模式支持中期流动资金需求 [5][6] - 山东奥克斯畜牧种业有限公司通过"人才贷"业务获得1000万元授信额度,解决种质基地建设资金需求 [7][8] 金融产品创新 - 齐鲁银行推出"科研贷"产品,贷款期限达10年,支持知识产权质押等多种担保方式,被央行评为优秀金融创新产品 [6] - 建设银行开发科技企业"技术流"评价体系,从五大维度评估创新能力,为山东省齐鲁细胞治疗工程公司投放6000万元贷款(3000万信用贷+3000万知产质押贷) [9] - 济南农商银行完善"人才有价"体系,根据人才等级动态调整信贷额度(如泰山学者从500万增至1000万) [8] 数字化服务平台 - 济南高新区"园区通"平台构建数据通、融资通等四大模块,实现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智能化测评和全景信息展示 [11] - "泉融通"平台整合113家机构、416款产品,累计发布融资需求435.4亿元,实现放款345.16亿元,开发"数据可用不可见"解决方案 [12][13] - 山东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专利评估"一键导出",与"泉融通"平台互通提供知产交易、质押融资等服务 [13]
对抗高温,水稻有“秘密武器”
科技日报· 2025-05-14 09:12
水稻耐高温基因QT12研究成果 - 华中农业大学李一博课题组首次发现水稻耐高温基因QT12,其与NF-Ys复合体结合形成"双生锁"结构,有效抵御高温胁迫[1] - 基因QT12在水稻籽粒内部构建分子级"防火墙",显著保障稻米品质[1] - 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细胞》,为高温环境下水稻优质高产提供理论依据[1] 高温对水稻产业的影响 - 全球平均气温每升高1摄氏度将导致水稻产量减少3.2%[1] - 极端高温天气频发对粮食产量和品质构成严峻挑战,长江流域作为我国最大水稻主产区受影响显著[1] QT12基因的田间试验表现 - CRISPR编辑的QT12基因株系在武汉、杭州、长沙试验田产量分别提升92.5%、64.1%、54.7%[1] - 该基因导入杂交稻品种"华占"后,三地试验田产量分别增加49.1%、77.9%、31.2%,同时提高结实率和稻米品质[2] 科研成果转化进展 - 科研团队已与多家国内龙头企业达成转化开发意向协议[2] - 研究成果将在实际育种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绿色育种发展[2]
神农种业(300189) - 2025年5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3 17:14
公司活动信息 - 活动类别为媒体采访,采用网络远程方式于2025年5月13日14:00 - 17:00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召开业绩说明会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兼总经理曹欧劼、董事兼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郑抗、董事会秘书孙凡斐 [1] 政策影响相关 - 因海南封关具体实施细则未出台,暂无法量化评估对公司影响程度,公司将持续跟踪政策动态并及时披露 [1] - 海南全岛封关运作是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公司重视该政策机遇,具体影响待2025年封关细则出台后进一步评估 [4] 业务进展相关 - 神农水产种源科技产业园一期工程建设进入快速期,2025年逐步投产,深海网箱养殖基地4月已陆续投苗,后续定期报告将披露产能情况 [1] - 公司目前商业化种子产品为常规油菜、水稻及玉米种子,不涉及转基因性状;研发层面正按要求对玉米等作物转基因育种技术开展前期实验室研究,未进入中间试验阶段,未提交安全证书申请 [3] 定增方案相关 - 2025年4月24日公司召开第七届董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相关议案,该议案需提交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2] 业绩改善举措 - 加大“庆油”系列油菜种子种植推广力度,以湖南为突破点辐射长江中下游产区,通过“良种 + 良法”模式推进种植农艺农技改造升级 [4] - 聚焦“品牌化、高效化”营销战略,围绕高端农副产品及水产自有消费品牌建设,构建全国立体化销售网络 [4] - 积极整合现有资产,通过战略合作、资产重组、剥离等方式释放南繁土地等资产价值,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4]
产能环比增加,5月猪价或稳定微涨
国投证券· 2025-05-13 15:3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 - A,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5月13日农林牧渔行业产能环比增加,5月猪价或稳定微涨,各子板块有不同表现,养殖、后周期、种植种业板块有相应投资建议 [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行情回顾 板块总体分析 - 最新交易周(2025年5月6日 - 2025年5月9日),农林牧渔行业+0.99%,同期沪深300、深证成指、上证指数变动分别为+2.00%、+2.29%、+1.92%,本周农林牧渔行业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7 [12] 子板块和个股分析 - 农业细分子板块中多数板块上涨,涨幅靠前的有安德利(+29.87%)、秋乐种业(+15.88%)等,跌幅靠前的是万辰集团(-7.13%)、深粮B(-2.75%)等 [15] 本周行情回顾 生猪养殖 - 价格端:本周生猪均价14.81元/kg,周环比+0.14%,两周环比 - 0.50%;仔猪价格647元/头,周环比 - 0.31%,两周环比 - 0.15%;本周猪肉批发价格20.82元/kg,周环比+0.15% [1][19] - 供给端:本周生猪日均屠宰量为17.34万头,周环比变动+1.89% [1][19] - 周观点:4月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0.96%,同比+5.21%,部分中型规模母猪场布局扩产,5月出栏计划较4月实际完成微增1.22%,出栏压力增加不明显,加上二育入场托底,月度价格重心大概率上移,但终端需求无明显改善,价格稳步小涨为主 [1][19] 家禽养殖 - 价格端:本周白羽肉鸡均价为7.45元/公斤,周环比 - 0.40%,两周环比 - 0.13%;肉鸡苗价格为2.91元/羽,周环比+0.34%,两周环比+1.05%;2025年第16周父母代鸡苗价格为39.76元/套,周环比 - 1.39%,两周环比 - 2.52% [27] - 周观点:本周种蛋价格下行调整,市场两极分化,合同蛋成交尚可,市场蛋滞销;鸡苗价格基本稳定,商品苗供应量小幅增量,养殖端补栏情绪稍有提升;白羽肉鸡价格整体高位持稳,毛鸡价格供需双弱;分割品价格整体持稳,近两日小幅下探 [2][27] 种植板块 - 蔬菜:本周菌菇类价格指数154.23,周环比+0.44%;本周叶菜类价格指数91.56,周环比 - 1.70% [38] - 玉米:本周玉米现货均价为2352.45元/吨,周环比+2.91% [40] - 小麦:本周国内小麦均价2426.69元/吨,周环比+0.16% [40] - 大豆:本周国产大豆均价3881.01元/吨,周环比+0.15% [40] - 糖价:本周国内糖价均价为6071.00元/吨,周环比 - 0.20% [40] 水产板块 - 鲤鱼本周大宗价均价为18.00元/公斤,周环比0.00%,同比0.00%;鲫鱼本周大宗价均价为25.00元/公斤,周环比0.00%,同比 - 3.85%;鲈鱼本周大宗价均价为44.00元/公斤,周环比0.00%,同比 - 12.00%;草鱼本周大宗价均价为19.00元/公斤,周环比0.00%,同比+5.56%;梭子蟹本周大宗价均价为200.00元/公斤,周环比0.00%,同比+11.11%;对虾本周大宗价均价为280.00元/公斤,周环比0.00%,同比 - 6.67%;人工甲鱼本周大宗价均价为60.00元/公斤,周环比0.00%,同比0.00% [2][41] 本周行业事件 - 基因编辑猪获FDA绿灯,对99%以上蓝耳病毒有免疫力,标志着CRISPR技术在食物链中的首次重大商业应用 [51] - 5月份难现二育抛压和降重出栏,供应压力或继续后置,5月生猪均价或继续横盘震荡,整体于14.5 - 15元/公斤区间内波动 [51] - 5月8日CBOT大豆期货收高,受助于豆油期货上涨,市场寄望贸易紧张局势缓解 [52] 本周重要公司公告 - 隆平高科同意子公司为子公司提供担保额度5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 [53] - 新希望2025年4月销售生猪159.6万头,环比变动2.92%,同比变动8.12%,收入22.78亿元等 [53] - 正虹科技2025年4月销售生猪1.12万头,销售收入979.64万元等 [53] - 牧原股份2025年4月销售商品猪657.3万头,同比变动51.80%等 [53] - 巨星农牧2025年4月销售生猪32.86万头,生猪销售收入5.88亿元 [53] - 东瑞股份2025年4月销售生猪17.05万头,销售收入2.23亿元等 [53] - 天邦食品预重整期间延长至2025年11月9日 [53] - 湘佳股份2025年4月份销售活禽443.67万只,销售收入8,070.27万元等 [53] - 晓鸣股份2025年4月销售鸡产品2,487.88万羽,销售收入11,010.99万元 [53] 投资建议 - 养殖板块:生猪养殖关注【温氏股份】、【牧原股份】、【神农集团】;白羽鸡板块关注【圣农发展】、【益生股份】、【民和股份】、【仙坛股份】 [3] - 后周期板块:饲料板块关注【邦基科技】、【海大集团】;动保板块关注【科前生物】、【中牧股份】、【生物股份】、【普莱柯】、【金河生物】 [3] - 种植种业板块:关注【北大荒】、【苏垦农发】、【大北农】、【隆平高科】、【荃银高科】 [3]
【杨凌】全国(杨凌)小麦新品种观摩活动举行
陕西日报· 2025-05-13 07:04
小麦新品种观摩活动 - 2025年全国小麦新品种观摩活动在陕西渭南市、河南南阳市和许昌市举行,展示西农162、西农962、伟隆169、西宛151、西农511、西农161等小麦品种的田间表现 [1] - 南阳市作为全国重要粮食生产核心区,拥有丰富农业资源和试验示范基地,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有利条件 [1] - 西宛151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南阳市农业科学院共同选育,2024年通过国家审定,对提高小麦主产区产量和改良品质发挥重要作用 [1] 西宛151品种特性 - 西宛151是高产抗病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具有抗寒性、抗旱性好等特点 [2] - 该品种适宜在陕西、河南、安徽等高中水肥地块进行早中茬种植 [2] - 为解决小麦产区因病虫害多发导致的单产不高、品质不优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2] 杨凌示范区种业发展 - 杨凌示范区以打造"旱区种业硅谷"为目标,推进区校融合和"产学研育繁推"一体化发展 [2] - 目前拥有省部级以上种业科研平台68个、育种科学家1000余名、种业企业100余家 [2] - 已初步形成产业链完整的种业发展格局 [2] 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南阳市政府合作共建南阳小麦试验示范站10年,选派育种专家与当地团队协作培育新品种 [2] - 学校将持续创新推广模式,加大科研投入,深化校地合作,建立良种良法配套的推广服务体系 [2] - 目标是让农民更快掌握新品种种植技术,推动优良品种在田间推广应用 [2]
首批5000多万公斤认证种子上市 预计带动增产上亿斤 种子“持证上岗”农业更添保障
人民日报· 2025-05-13 06:10
种子认证制度实施 - 首批35个品种、27家种子企业获颁种子认证证书 [7] - 5000多万公斤认证种子上市,预计可带动增产上亿斤 [7] - 认证种子包装印有"中国种子认证"标志和机构名称 [8] 认证流程与技术标准 - 田间检验涉及30个样品,聚焦品种真实性和纯度指标 [3] - 检查员通过形态性状(叶形、花色、绒毛色)评估纯度 [3] - 认证覆盖亲本质量、生产、加工、包装全流程,需交叉验证 [4] - 两家认证机构(北京京农科、长沙华智)负责独立第三方审核 [4] 种子质量与经济效益 - 认证玉米种子发芽率和纯度分别提高4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 [5] - 认证杂交水稻种子发芽率和纯度分别提高8.6个百分点和2.9个百分点 [5] - 发芽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产量增加1个百分点;纯度每提高1个百分点,杂交种产量增0.5-2个百分点 [6] - 北京联创种业957万公斤认证玉米种子使制种户每亩增收220元 [6] - 湖南亚华7.4万公斤认证水稻种子预计亩均增产60斤,种植户增收80元 [6] - 湖北康农154万公斤认证玉米种子发芽率和纯度达98%,每袋多卖5元 [6] 政策与市场推广 - 2023年8月《农作物种子认证工作实施意见》出台,制度正式建立 [8] - 认证种子自2024年3月起进入市场,销售覆盖黑龙江、内蒙古等主产区 [8] - 新修订3项强制性种子质量标准将于2024年10月实施,提高发芽率和纯度要求 [6]
小蒜头、大经济,“金蒜5号”每亩增产达19.39%
齐鲁晚报· 2025-05-13 05:07
品种特性 - "金蒜5号"为紫皮早熟大蒜新品种 蒜头较大呈紫红色 直径最长达8厘米 植株最高可达99厘米 [2] - 实测折合鲜蒜亩产2199.3公斤 较常规品种增产19.39% [2] - 具备三重抗性体系(抗寒 抗病 抗早衰) 田间管理成本降低15%以上 [3] 种植效益 - 生育期仅223天 较常规品种提前5-10天完成蒜薹 蒜头双成熟周期 [2] - 破解套种模式共生期难题 实现机械化采收 每亩节本增效突破千元 [2] - 通过氮磷钾肥料配比优化试验构建精准营养供给模型 实现减肥增效 [3] 市场推广 - 2024年试推广后 2025年种植面积达2万亩 订单量已攀升至1500吨 [4] - 种植户反馈显示该品种大蒜个头好 长势旺 根系发达 蒜薹品质优良 [4] 研发历程 - 育种历时12年 从484份全球种质资源中筛选 结合现代生物技术创制 [4][5][6] - 建立包含484个大蒜品种的种质资源圃 覆盖黑龙江 新疆 大理 日本等地 [6] - 2024年5月完成1000亩外繁基地新品种种子上市 [6] 产业影响 - 品种有效解决传统自留种导致的种性退化问题 打破"代代种 代代劣"循环 [4] - 成为金乡大蒜产业升级新引擎 企业计划开展功能性大蒜新品种定向培育 [6]
中证现代农业主题指数下跌0.4%,前十大权重包含牧原股份等
金融界· 2025-05-12 21:43
指数表现 - 中证现代农业主题指数5月12日报997.35点 下跌0.4% 成交额75.19亿元 [1] - 近一个月下跌5.59% 近三个月上涨5.31% 年初至今上涨1.82% [1] - 基日为2010年12月31日 基点为1000点 [1] 指数构成 - 样本数量30只 覆盖农产品 种业 饲料 动物保健与育种 畜牧产品 渔业产品 农业机械等领域 [1] - 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0.59% 牧原股份(14.98%) 温氏股份(14.78%) 海大集团(12.99%)位列前三 [1] - 深交所上市公司占比74.03% 上交所占比25.97% [1] 行业分布 - 畜牧产品占比最高达39.61% 饲料次之占37.86% 两者合计77.47% [2] - 农产品占比8.40% 种业7.29% 动物保健与育种5.99% 农业机械0.84% [2] 调整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2]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公司并购分拆等情形参照细则处理 [2] 跟踪产品 - 易方达中证现代农业主题ETF为跟踪该指数的公募基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