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化妆品
icon
搜索文档
欧舒丹同规格护手霜不同重还出现“半截空”?客服回应:密度和批次不同,产品合规
扬子晚报网· 2025-10-24 20:31
事件概述 - 消费者在双十一大促期间购买欧舒丹护手霜套装,发现同规格30毫升的两支护手霜存在明显重量差异和外观饱满度差异 [1][3] - 套装包含四支护手霜,原价380元,实付价格约为281元 [3] 公司回应 - 公司客服解释重量差异原因为产品质地不同,重量较轻的“午后柑橘”款为冬日限定的空气感慕斯质地,密度更小导致重量更轻 [5][13] - 针对产品空管程度不一致,客服解释为不同批次生产过程中因温度、乳化时间等条件差异,导致产品的物理性能略有差异 [5] - 公司强调产品规格以毫升容积单位计算,所有手霜均满足标注的容积规格 [13] 消费者反馈与行业现象 - 社交媒体平台上有其他消费者反映存在类似对慕斯质地护手霜重量和空管情况的疑惑 [7] - 有网友分析灌装方式、质地和化学结构等因素会影响膏体体积,例如膏体容易留住空气会使体积变大 [7]
头部国货品牌暴跌
36氪· 2025-10-24 20:27
核心财务表现恶化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为4.34亿元,同比下滑17.58% [1] - 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为0.95亿元,同比暴跌44.96% [1]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为12.97亿元,同比下滑11.54% [1] - 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3.25亿元,同比大跌36.73% [1]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为2.54亿元,同比暴跌48.20%,几近腰斩 [1]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3亿元,同比下跌48.52% [3] - 公司总资产从上年末的60.85亿元降至57.96亿元,减少4.75% [2] 历史业绩趋势与市场地位 - 自2023年8月上市以来,公司发展境况不容乐观,从增速放缓到增收不增利,再到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 [5] - 近三年第三季度业绩中,2023年与2025年均为营收、净利双降,仅2024年第三季度营收实现双位数增长(近12%) [5] - 近三年前三季度净利润持续下滑,跌幅分别为17.33%、4.2%和36.73% [7] - 公司上市当日总市值约300亿元,位列中国化妆品集团市值榜前五,而截至财报披露日,总市值降至128.93亿元 [3] - 若2025年第四季度营收少于7亿元,公司将跌出年营收20亿级的国货美妆集团阵营 [1][12] 运营与财务状况细节 - 货币资金较2024年末的18.39亿元降至11.50亿元,下滑37.47%,主要系购买理财产品所致 [9][10] - 预付款项同比暴涨233.77%,主要原因是预付平台推广费用款、委托加工费及原材料增加 [10] - 应收账款同比增加46.00%,主要系相关客户跨期结算所致 [10] - 公司实控人张立国持股比例高达84.41%,股权高度集中 [9][10] 公司战略与行业竞争挑战 - 品牌矩阵单一,过度依赖"敷尔佳"主品牌,亟需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13] - 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高达6.21亿元,占营收比例近五成,但未能带动营收增长 [15] - 同期研发费用为0.36亿元,与营销投入相比严重失衡,近三年研发费用累计为0.16亿元、0.31亿元、0.36亿元 [15] - 在2025年上半年与头部国货美妆企业对比中,公司市值排名第9,营收排名下滑至第12,连续两年上半年居于TOP10榜外 [15] - 公司毛利润率为80.42%,但净利润同比下滑32.54% [15]
第三方评测称多款化妆品检出苏丹红IV,可能来自原料组带入
犀牛财经· 2025-10-24 20:09
事件概述 - 老爸测评发布视频称在多款化妆品中检出禁用原料苏丹红Ⅳ [2] - 苏丹红Ⅳ是一种工业染料 因潜在生物毒性被中国等多国禁止用于化妆品 [5] - 事件涉及数十个品牌 包括且初、Farmacy、玉容初、听研等 [5] 检测结果 - 多批次样品检出苏丹红Ⅳ 含量分别为1094 ug/kg、601 ug/kg、1982 ug/kg、435 ug/kg、1413 ug/kg [3] - 检测方法的定量下限为150 ug/kg [3] - 视频获得广泛关注 相关社交媒体内容获得大量互动 [4] 潜在原因与供应链 - 苏丹红Ⅳ可能隐藏于一个红色复合原料组合中 该组合包含鳢肠提取物、印度楝叶提取物、辣木籽油 [5] - 成分可能来源于原料组带入 而非品牌主动添加 [5] - 涉事原料商为新加坡企业Campo Research 该公司专注于天然植物活性成分研发 [5] 行业反应 - 多个涉事品牌通过旗舰店客服回应 表示已第一时间安排产品送检 [5] - 品牌方着重检测产品是否含有苏丹红成分 承诺在检测报告出具后予以公布 [5] - 事件尚未有明确定论 但对消费者的选择已产生影响 [5]
如何防止ESG表演与漂绿?专家:需要能力建设而非表面功夫
南方都市报· 2025-10-24 18:28
国内ESG发展现状与机遇 - 国内ESG发展迅猛,从国家到企业层面关注度越来越高,ESG成为衡量企业价值的新标尺,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方向 [2] - 中小型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与政府沟通的桥梁,对未来发展方向和政策走向不够清晰,目前仅有大型企业能聘请国际咨询机构制定全面的双碳策略,中小企业相对被动 [2] 企业实践ESG的策略与方法 - 企业可采用“小步快跑、阶梯上行”的四步法:首先摸清家底进行全面的碳核算;其次设定科学合理的减排目标并制定路线图;接着优先实施零成本或低成本的内部节能措施挖掘减排潜力;最后通过供应链协同减排或使用碳抵消机制实现外部合作与共赢 [9] - 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为平衡企业盈利及市场扩张需求,应采取适合自己的战略、目标和投资,依托基本原则推动ESG发展 [6] - 推荐中小企业通过免费问卷诊断自身定位和短板,平台同时作为多项政府资助的秘书处,能引导企业申请资助 [4] ESG对企业商业价值的驱动 - ESG直接驱动企业实现降本增效,例如中央工厂通过光伏发电和节能技术改造,以及供应链的精细化管理和包材减量化的内部控制,都直接提升了企业的运营质量 [9] - 企业不应将ESG视为与短期业绩对立的成本支出,而是应将其重新定义为“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投资” [10] - 严格的ESG管理是在规避“未来的巨额成本”,今天在环保、合规上的投入,是在规避未来可能出现的环保罚款、供应链中断乃至品牌声誉受损所带来的巨大风险 [12] - 当消费者因为认同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而选择其产品时,ESG就直接从报表上的‘成本项’变成了利润表上的‘收入项’ [12] 将ESG压力转化为商业动力 - 平衡“双碳”实践与企业发展是重塑商业模式的契机而非单纯的成本权衡,例如比亚迪借势‘双碳’政策逆风翻盘,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龙头 [4] - 推行环保举措从品牌发展的生命周期来看,当品牌势能达到一定程度时,ESG的相关举措是大众对品牌期待中的应有之义,例如采用环保材料同时推行自动化制茶设备,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失误率,还减少了能源消耗 [13] - ESG是构建品牌壁垒、提升用户黏性和产品溢价的核心,例如公司依托植物新原料将生物多样性资源转化为具有科技壁垒的产品 [9] 辨别与应对“ESG表演” - 中小企业当前更需要能力建设而非表面功夫,建议每家企业设立首席可持续发展官,直接向管理层负责,通过摸清家底、技术升级、节能减排及检测认证,为重点产品建立‘电子产品护照’,清晰核算自身及供应链碳排放 [13] - 最常见的“漂绿”有两种形式:一是选择性披露,报喜不报忧;二是提出空头支票,设定远期目标却缺乏具体实施路径 [13] - 国际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通过严格的数据审核和标准验证,为企业ESG报告和数据披露提供“去伪存真”的服务,依靠数据关和标准关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标准的合规性 [14] ESG作为区域性“护城河” - 应深化合作以加速区域企业的“双碳”进程,香港凭借国际商贸中心、认证及金融枢纽地位,结合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技术,可协助大湾区企业高效获取电子产品护照、精准计算供应链碳足迹,降低认证成本 [17] - 一套经得起第三方严格验证的ESG体系和认证,应像产品质量认证一样,成为企业在采购、供应链和资本市场上的“硬通货”,其核心是建立统一的信任‘标尺’,降低各方的沟通和验证成本 [17] - 当市场普遍认可这一标尺时,通过认证的企业自然构筑起以透明和可信为核心的护城河,对下游采购而言是绿色通行证,对资本市场则是信用报告 [17]
成都纪斐薇化妆品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10-24 17:33
公司基本信息 - 新成立公司名称为成都纪斐薇化妆品有限公司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冯灵芝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10万元人民币 [1] 公司经营范围 - 主营业务包括化妆品批发与零售 [1] - 业务涵盖互联网销售、卫生用品及一次性医疗用品销售 [1] - 销售范围扩展至个人卫生用品、日用杂品及家居用品 [1] - 同时经营纺织制品、服装服饰、鞋帽及珠宝首饰的批发与零售 [1] - 业务还包括包装服务、母婴用品及箱包销售 [1]
欧莱雅重押“放缓明显”的香水市场
36氪未来消费· 2025-10-24 16:05
公司财务表现 - 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4%,北亚区(含中国市场)增长4.7%,略高于分析师预期的3.2% [3] - 中国市场恢复“低个位数增长”,表现优于市场平均水平 [3] - 皮肤科学美容部门以6.1%的增速领跑,但增速已明显放缓,奢华美容与专业美发部门增幅分别为1.5%和1.1%,大众化妆品市场增幅为0.4% [4] - 在中国市场,奢华美容部、专业美发部及皮肤科学美容部均实现“超越市场水平”的增长,兰蔻、赫莲娜及YSL的新品表现突出 [4] 战略收购与市场布局 - 公司以40亿欧元收购开云集团旗下美容业务,标的包括奢华香水品牌Creed,以及巴黎世家与葆蝶家两大时装品牌的香化产品经营权 [4] - 此次收购预计将为公司在香水市场的业务占比增加6%,该比例未来有望翻倍,公司目前在香水市场占比为13.7% [2][5] - Creed将成为公司旗下首个自有小众香氛品牌,并在该细分市场中已跻身前三 [6] - 公司有能力将授权业务打造成“亿元级别品牌”,YSL BEAUTÉ已成为年收入超20亿欧元的业务,距离30亿欧元大关仅一步之遥 [5] 行业背景与运营逻辑 - 除爱马仕、香奈儿等极少数品牌外,大多数奢侈品牌选择将香化业务授权出去,因美妆业务涉及配方研发、法规合规、渠道分销等专业领域 [5] - 奢侈品牌的服装零售点通常仅有数百家,而美妆产品的销售网络动辄覆盖数万个网点,运营逻辑迥异 [5] - 美妆业务需要庞大的营销投入、复杂的物流体系及应对快速更迭的市场趋势,这对于一年仅发布两季新品的奢侈品牌而言难以独立完成 [5] 潜在挑战与市场环境 - 开云旗下核心品牌古驰的香化业务目前仍授权给科蒂,合约至2028年到期,其业务规模约为YSL BEAUTÉ的三倍 [6] - 全球香氛市场年销售额增速从去年的13%放缓至今年的11%,高端香水市场放缓更为明显 [6] - 在中国市场,香氛被认为是一个增速快但天花板较低的市场 [6] - Creed目前年销售额仅约4亿美元,巴黎世家与葆蝶家的美妆收入微不足道,公司若想为这些品牌拓展更广泛的销售网络,后续投入将难以估量 [7]
广州市红印化妆品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10-24 15:49
公司基本信息 - 广州市红印化妆品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郭威杰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1万人民币 [1] 公司经营范围 - 公司核心业务包括化妆品零售和互联网销售 [1] - 经营范围涵盖服装服饰的制造、批发与零售 [1] - 业务涉及纺织制品制造及销售,包括面料纺织加工和绣花加工 [1] - 公司经营日用百货销售和家用电器销售 [1] - 业务包括母婴用品销售和玩具销售 [1] - 公司提供专业设计服务和市场营销策划等服务 [1] - 经营范围包括技术进出口和货物进出口 [1]
珀莱雅在杭州成立生物科技公司,注册资本100万
中国能源网· 2025-10-24 15:39
公司新设子公司 - 杭州珀莱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金衍华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元人民币 [1]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化妆品批发与零售、个人卫生用品销售、日用百货及杂品销售 [1] - 该公司由珀莱雅(603605)全资持股 [1]
珀莱雅在杭州成立生物科技公司 注册资本100万
新浪财经· 2025-10-24 14:57
公司新设子公司 - 杭州珀莱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1] - 新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金衍华 [1] - 新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元人民币 [1] - 新公司由珀莱雅(603605)全资持股 [1] 新公司经营范围 - 经营范围包括化妆品批发和零售 [1] - 业务涵盖个人卫生用品销售 [1] - 业务包括日用百货和日用杂品销售 [1]
花西子下架陷苏丹红争议底霜,旗下公司曾因成分表述不准确被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12:29
公司核心事件 - 花西子桃娇鲜颜精华底霜于10月23日从品牌官方旗舰店下架 [1] - 产品下架原因为第三方测评机构发布视频称花西子等多品牌化妆品被检出含有苏丹红成分 [1] 公司股权结构 - 花西子关联公司为杭州花凝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于2017年5月 法定代表人张大勇 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1] - 杭州花凝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浙江宜格美妆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1] - 浙江宜格美妆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11月 注册资本约5154.6万人民币 由宜格国际投资发展(海南)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1] 公司投资与关联方 - 杭州花凝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持有4家企业股份 [1] - 浙江宜格美妆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8家公司 包括杭州宜格化妆品有限公司和杭州匠泽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1] 公司法律与合规风险 - 关联公司杭州宜格化妆品有限公司涉及多个法律诉讼 案由包括侵害商标权纠纷、网络侵权责任纠纷、商业诋毁纠纷、名誉权纠纷等 [1] - 关联公司杭州匠泽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今年1月因在线上店铺发布的三款化妆品广告中对商品性能、成分表述不准确 被杭州市钱塘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3万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