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外诊断
icon
搜索文档
诺唯赞: 诺唯赞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专项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30 00:29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2021年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22.01亿元,发行费用0.91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21.09亿元[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使用募集资金95.36亿元,其中募投项目使用12.05亿元,购买理财产品73.81亿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5.18亿元[1] - 通过理财投资获得收益0.34亿元,利息收入0.12亿元,期末募集资金余额为0元[1] 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 公司建立专户存储管理制度,与保荐机构、监管银行签署三方/四方监管协议[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所有募集资金专户余额均为0元,已完成资金使用及账户注销流程[1] 募集资金实际使用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实际使用募集资金5022.05万元[1] - 报告期内未发生先期投入置换、闲置资金补充流动资金、现金管理、超募资金归还银行贷款等事项[2] - 生产基地过渡期项目结余资金3033.55万元已于2024年3月永久补充流动资金[3] - 营销网络扩建项目结余资金2712.06万元已于2023年8月永久补充流动资金[4] 募投项目变更与调整 - 公司总部及研发新基地项目于2024年2月执行完毕并注销账户[5] - 生产基地项目一期工程延期至2026年12月,主要因现有产能可满足短期需求[6] - 将生产基地项目一期工程剩余未使用超募资金2.24亿元变更用途永久补充流动资金[6] 资金使用效率管理 - 允许使用自有资金支付募投项目款项并定期以募集资金等额置换[4] - 支持使用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等方式支付募投项目资金并进行等额置换[4] - 累计使用超募资金5.18亿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其中2.7亿元于2021年12月批准,2.48亿元于2022年12月批准[9] 项目投资进度与效益 - 公司总部及研发新基地项目累计投入6.62亿元,投资进度101.61%[8] - 营销网络扩建项目累计投入3.31亿元,投资进度94.28%[8] - 生产基地过渡期项目累计投入0.91亿元,投资进度75.75%[8] - 生产基地项目一期工程累计投入0.07亿元,投资进度25.21%(不含终止补充流动资金部分)[8]
国内试剂类业务承压 新产业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双下滑
贝壳财经· 2025-08-29 22:4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85亿元同比减少1.18% [1] - 归母净利润7.71亿元同比减少14.62% 扣非净利润7.26亿元同比减少16.33% [1] - 基本每股收益0.9814元同比减少14.62% [1] - 国内主营业务收入12.29亿元同比下降12.81% 海外主营业务收入9.52亿元同比增长19.57% [2] - 财务费用-2899.77万元同比增长130.28% 主要因汇兑损益波动 [3] 业务结构 - 国内试剂类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8.96% 国内仪器类收入同比增长18.18% [2] - 海外试剂业务同比增长36.86% 主要受仪器装机量攀升带动 [2] - 全球销售239项化学发光免疫诊断试剂 其中欧盟准入200项 国内注册196项(共281个注册证) [1] - 试剂检测项目涵盖肿瘤标志物、甲状腺、传染病、性腺、心肌标志物等十大领域 [1] 毛利率变化 - 综合毛利率68.64% 因仪器收入增速较快影响有所下降 [2] - 仪器类产品毛利率26.16% 较2024年度下降3.66个百分点 [2] - 海外市场仪器毛利率38.30% [2] - 国内外试剂毛利率保持相对稳定 通过优化生产成本与供应链效率实现 [2] 费用支出 - 销售费用约3.7亿元同比增长10.77% [3] - 管理费用约5924.91万元同比增长2.94% [3] - 研发费用约2.37亿元同比增长16.07% [3] 经营风险因素 - 体外诊断试剂省际联盟采购落地导致价格下降 [2] - DRG/DIP政策深入推进导致部分检验项目检测量降低 [2] - 采用经销为主销售模式 活跃经销商超3400家 存在经销商管理风险 [3]
基蛋生物:聘请王娇为公司证券事务代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22:31
公司人事变动 - 原证券事务代表谢玉鑫因工作变动辞职 [1] - 董事会聘任王娇为新任证券事务代表 协助董事会秘书履职 [1] 公司财务与业务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100%来源于体外诊断业务 [1] - 公司当前市值43亿元 [1]
基蛋生物: 基蛋生物: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22:21
行业概况 - 全球体外诊断市场规模预计2024年达1092亿美元,2029年预计达1300亿美元,保持稳健增长态势[4] - 中国体外诊断市场高速增长,受益于医疗支付改革、国产替代加速及技术进步,已形成技术全面、竞争有序的行业格局[5] - 免疫诊断是中国最大细分市场,主要集中在肿瘤标志物、甲状腺功能和传染病检测领域,酶联免疫、化学发光等方法学广泛应用[5] - POCT是中国发展最快的板块,受人口老龄化、慢性病增长及分级诊疗政策推动,未来将维持较高增速[6] - 流水线市场快速发展,进口品牌仍占主导,国产品牌处于快速成长阶段,自动化需求增加[6] 公司主营业务 - 公司专注于体外诊断试剂与仪器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20余年,建立POCT、化学发光、生化检测、分子检测等八大技术平台[8] - 产品涵盖免疫、生化、分子等多个检测领域,实现从单一POCT向化学发光、流水线等产品序列的转变[9] - 销售模式采用经销与直销双轨并行,与超过3000家经销商合作,海外业务覆盖130个国家和地区[12][13] - 生产模式依托智能化供应链系统,严格遵循医疗器械法规及ISO13485质量管理体系,2025年上半年接受6次外部审查且全部通过[14] - 采购模式通过MRP+SRM信息化支撑,推动JIT和VMI模式优化,控制经营风险[1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13亿元,同比下降17.00%[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9亿元,同比下降25.88%[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7亿元,同比下降9.74%[2] - 现金分红总额4564万元,占净利润比例为41.95%[1] - 研发费用8349万元,同比下降9.66%,主要因优化研发项目及材料费下降[31]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化学发光业务收入1.50亿元,同比增长10.64%,占自产产品收入的33.54%,成为核心增长引擎[18] - 小发光产品MAGICL6000及MAGICL6000i上半年装机近480台,国内化学发光检测项目达104项[18] - 分子POCT产品GN7000/GN7120全自动核酸扩增分析仪实现装机近60台,最快30分钟出结果[20] - 流水线产品Metis600和Metis7000完成升级,支持模块化组合和智能样本分配[19]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获得产品注册证3245个,其中国内460个,海外2785个入境许可[11] 研发与创新 - 报告期内新增国内外产品注册证400余个,关键原材料自给率提升超90%[21][22] - 授权专利合计383件,其中发明专利57件,实用新型专利296件[21] - 在研项目覆盖流水线、分子诊断、POCT、生化、凝血和化学发光领域,多款产品处于试样或市场推广阶段[15][16][17] - 构建全产业链技术转化平台,涵盖生物原料设计、高端动物实验、精密部件加工和诊断研究[22] 海外业务 - 海外业务收入1.20亿元,同比增长45.42%[23] - 产品覆盖近130个国家,重点布局欧洲、亚洲、中南美等区域[23] - 化学发光仪器MAGICL6000系列在境外装机近90台,生化仪器CM-400境外装机30余台[23] - 通过线上线下协同营销,参与国际展会并强化品牌国际知名度[23] 质量管理与售后 - 质量体系通过ISO9001:2015、ISO13485:2016、MDSAP、IVDR等多项国际认证[24] - 报告期内应对6次外部检查,抽检产品全部合格[24] - 客户服务中心开展30余场培训,升级服务系统,提升工程师问题处理效率[25]
基蛋生物: 基蛋生物:关于“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进展情况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22:19
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半年进展 聚焦IVD主业经营质量提升、研发创新投入强化、治理结构优化、投资者沟通加强及持续现金分红回报机制 [1][2][5] 聚焦IVD主业经营质量 - 公司深耕IVD领域 建立八大技术平台包括POCT、化学发光、生化检测、分子检测等 产品涵盖免疫、生化、分子检测领域 [1] - 海外业务覆盖130个国家和地区 海外自产常规产品收入0.73亿元 同比增长45.42% [1] - 化学发光产品上半年装机近480台 产线收入达1.50亿元 同比增长10.64% 占自产产品收入33.54% [1] 研发创新投入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0.88亿元 占营业收入比重17.24% [2] - 有效专利数量383件 其中发明专利57件 实用新型专利296件 外观专利30件 [2] - 实行"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技术创新战略 强化技术平台和全产业链建设 [2] 公司治理结构优化 - 取消监事会 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 修订公司章程及议事规则等制度 [3] - 制度修订需经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3] - 持续完善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体系 提升规范运作水平 [2][3] 投资者沟通与回报 - 召开业绩说明会解读定期报告 通过公众号可视化展示年报 [4] - 通过投资者邮箱和专线电话加强沟通 促进投资者关系建立 [4] - 2024年度现金分红每10股派0.9元(含税) 共计派发4564.38万元 [5] - 自2017年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及回购注销金额达8.51亿元 超过IPO募集资金 [5] - 积极制定半年度现金分红方案 实施稳健可持续的分红策略 [5] 董监高履职管理 - 组织董监高参加监管机构培训 提升合规知识储备及履职水平 [4] - 强化"关键少数"人员依法合规履职 通过专题培训增强监管政策理解 [5]
八位董监高集体降薪背后,硕世生物称要“先活下去”
华夏时报· 2025-08-29 22:09
公司高管降薪 - 8名董监高自愿降薪 降幅5%至50% 名誉董事长和董事长兼总经理降薪50% 自2025年8月15日起生效 [2][4] - 降薪理由为支持公司优化运营成本 提升管理效率 增强持续竞争力 实现稳健发展战略目标 [4] - 2024年上述8位高管税前报酬总额合计超千万元 董事长房永生和王国强在降薪前年薪分别为206.43万元和243.99万元 [4][5]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6亿元 同比下降1.0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99.26万元 同比下降86.35% [2][3] - 2022年营业收入55.35亿元 2023年降至4.03亿元 2024年继续下滑至3.49亿元 出现断崖式回落 [5] - 业绩下滑主要由于体外诊断行业集采导致产品价格承压 以及自产检测试剂增值税税率调整为13%导致毛利率下降 [3] 行业竞争环境 - 体外诊断行业竞争激烈 集采政策在全国深度落地导致产品价格承压 多家企业面临净利润下滑甚至亏损 [3][6] - 行业龙头迈瑞医疗体外诊断业务2025年上半年营收64.24亿元 同比下降16.11% [6] - 技术门槛降低和资本涌入导致企业数量增多 同质化竞争加剧 常规检测领域价格战频发 [7] 公司战略方向 - 公司提出六方面工作重点:加大研发投入 深化智能制造转型 持续国际化战略 强化精细化运营 重视投资者回报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6] - 海外业务体量较小 短期内难以带来量上的突破 但海外子公司有希望发力 [6] - 行业未来向精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政策对国产替代的支持可能为中高端领域带来机会 [7] 高管历史薪酬 - 2022年业绩高速增长时期 时任董事长房永生和副董事长王国强税前报酬分别为1800万元和1550万元 [5] - 2023年起公司连续两年出现营收下滑和业绩亏损 高管薪酬此前已大幅下调 [5]
博拓生物今年上半年营收净利双降,跨界脑机接口引关注
新京报· 2025-08-29 18:39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3亿元 同比下降23.9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40.24万元 同比下降82.82% [1] - 业绩下滑主因包括对美业务受关税影响及政府采购减缓 国内呼吸道检测产品需求周期性减少 拉美地区登革热等蚊媒类产品需求减少 注册费用和员工持股计划股份支付费用增加 汇兑收益及利息收入同比减少 [1] 新冠检测业务影响 - 2019年公司营收规模约2亿元 归母净利润不足3000万元 2020-2022年新冠检测业务推动业绩暴增 营业收入分别达8.65亿元 18.18亿元 19.01亿元 同比增幅314.37% 110.09% 4.57%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5亿元 8.34亿元 7.74亿元 同比变化1441.52% 91.57% -7.19% [2] - 新冠检测红利褪去后2023年 2024年营业收入回落至4.42亿元 5.59亿元 同比变化-76.75% 26.53% 归母净利润1.07亿元 1.70亿元 同比变化-86.22% 59.01% [2] - 2024年业绩回升非主营业务内生动力所致 主要受季节性公共卫生事件推动传染病检测增加 以及新冠疫情期间境外客户合同终止履行 未返还订单预收款及代收运输费转为收入 [3] 募投项目进展 - 2021年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9.21亿元 用于年产4亿人份医疗器械扩建升级等项目 [4] - 年产4亿人份项目未达预期效益 2023年 2024年 2025年上半年分别实现效益4710.53万元 1.12亿元 1391.98万元 原预测传染病检测和药物滥用检测系列年均增长率38.24% 45.74% 预计2024年合计达2.5亿人份/年 但因新冠疫情挤压常规试剂销售 海外市场医疗支出收紧招投标放缓 增速不及预期 [5] - 新增时间分辨荧光定量和核酸分子检测产品产能原预计4010万人份/年 因市场变化调整研发方向导致新增产能减少 [5] - 营销运营中心建设和体外诊断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于2024年8月终止 研发中心已投入1.54亿元 终止原因系行业格局变化调整研发战略 将营销项目剩余资金6000万元用于新增微流控荧光检测平台项目 [6] 脑机接口布局 - 2025年5月通过子公司投资杭州青石永隽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投后占比5% 该公司由浙江大学侵入式脑机接口团队创办 面向全球3亿抑郁症患者中30%难治性重症患者 首款产品已进入科研性临床试验阶段 首例患者临床诊断康复且未反复 预计2029年获医疗器械注册证书 2030年上市销售 [7][8] - 2025年8月7日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政策刺激下公司股价上涨 [8]
新产业(300832) - 2025年8月26日-8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29 16:37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85亿元,同比下降1.18%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1亿元,同比下降14.62% [2] - 国内市场主营业务收入12.29亿元,同比下降13% [2] - 海外市场主营业务收入9.52亿元,同比增长20% [3] 国内市场表现 - 国内试剂类收入同比下降19% [2] - 国内仪器类收入同比增长18% [2] - 完成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装机774台,其中大型机装机占比达75% [2] - 产品服务覆盖1,835家三级医院,三甲医院覆盖率提升至63.51% [3] - 三级医院检测量实现双位数增长 [4] 海外市场表现 - 海外试剂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7% [3] - 销售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1,971台,中大型发光仪器销量占比提升至77%(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 [3] - 海外毛利率在过去三年持续提升 [6] 业务挑战与应对 - 国内业务承压主因:安徽体外诊断试剂集采政策落地、增值税率调整、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及检验项目套餐解绑 [4] - 预计2025年三季度国内试剂业务的"量"与"价"将迎来双重修复 [4][5] - 海外二季度增长受中东冲突导致国际物流受阻影响,预计三季度恢复正常 [6] 战略布局 - 海外市场聚焦中大型仪器及实验室流水线推广,加速抢占大型实验室市场份额 [6] - 通过X8及X6高速机在大型终端推广取得显著成效 [3] - 海外免疫诊断市占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存在广阔增长空间 [7] - 通过免疫大型机、生化、凝血等新品与流水线解决方案协同渗透提升市场份额 [8]
8月29日早间重要公告一览
犀牛财经· 2025-08-29 12:01
公司业绩表现 - 中远海控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90.99亿元同比增长7.7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5.36亿元同比增长3.95% 基本每股收益1.12元/股 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56元[1] - 冰川网络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57亿元同比增长4.2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6亿元 上年同期亏损5.15亿元 基本每股收益1.43元/股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0元[2] - 中国宝安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8.39亿元同比增长8.0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4亿元同比增长24.51% 基本每股收益0.09元/股[2] - 英诺特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76亿元同比下降34.3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5亿元同比下降39.36% 基本每股收益0.92元/股[3] - 兴业银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04.58亿元同比下降2.29%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1.41亿元同比增长0.21% 基本每股收益1.91元/股[3] - 海天味业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2.30亿元同比增长7.5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14亿元同比增长13.35% 基本每股收益0.70元/股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60元[5] - 捷昌驱动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07亿元同比增长27.3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1亿元同比增长43.29% 基本每股收益0.71元/股[7] - 上海银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73.44亿元同比增长4.18%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2.31亿元同比增长2.02% 基本每股收益0.93元/股 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00元[8] - 北方华创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1.42亿元同比增长29.5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08亿元同比增长14.97% 基本每股收益4.45元/股[9] - 南京银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4.80亿元同比增长8.6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19亿元同比增长8.84% 基本每股收益1.13元/股[11] - 博瑞医药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37亿元同比下降18.2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17.32万元同比下降83.85% 基本每股收益0.04元/股[12] - 青岛银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6.62亿元同比增长7.50%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65亿元同比增长16.05% 基本每股收益0.53元/股[14] - 招商蛇口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14.85亿元同比增长0.4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48亿元同比增长2.18% 基本每股收益0.14元/股[16] - 南方精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14亿元同比增长13.9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9亿元 去年同期亏损70.06万元 基本每股收益0.66元/股[16] - 安克创新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8.67亿元同比增长33.3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67亿元同比增长33.80% 基本每股收益2.20元/股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7.00元[17] - 格力电器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73.25亿元同比下降2.4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4.12亿元同比增长1.95% 基本每股收益2.60元/股[18] - 海力风电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30亿元同比增长461.0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5亿元同比增长90.61% 基本每股收益0.94元/股[19] - 先导智能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6.10亿元同比增长14.9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0亿元同比增长61.19% 基本每股收益0.48元/股[22] - 中远海特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7.75亿元同比增长44.0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5亿元同比增长13.08% 基本每股收益0.34元/股[23] - 郑州银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6.90亿元同比增长4.64%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16.27亿元同比增长2.10% 基本每股收益0.18元/股[23] - 英科医疗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9.13亿元同比增长8.9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0亿元同比增长21.02% 基本每股收益1.12元/股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元[25] 公司业务与行业 - 中远海控主营业务是集装箱和散杂货码头的装卸和堆存业务 所属行业为交通运输–航运港口–航运[1] - 冰川网络主营业务是网络游戏研发、发行与运营 所属行业为传媒–游戏Ⅱ–游戏Ⅲ[2] - 中国宝安主营业务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精密零件制造 所属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电池化学品[2] - 英诺特主营业务是POCT快速诊断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所属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器械–体外诊断[3] - 兴业银行主营业务是提供银行及相关金融服务 所属行业为银行–股份制银行Ⅱ–股份制银行Ⅲ[4] - 海天味业主营业务是调味品的生产和销售 所属行业为食品饮料–调味发酵品Ⅱ–调味发酵品Ⅲ[6] - 捷昌驱动主营业务是线性驱动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 所属行业为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工控设备[7] - 上海银行主要业务包括公司金融业务、零售金融业务和资金业务等 所属行业为银行–城商行Ⅱ–城商行Ⅲ[8] - 北方华创主营业务是半导体基础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 所属行业为电子–半导体–半导体设备[10] - 南京银行主营业务是公司银行业务、个人银行业务、资金业务和其他业务等 所属行业为银行–城商行Ⅱ–城商行Ⅲ[11] - 博瑞医药主营业务是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和制剂产品的研发、生产 所属行业为医药生物–化学制药–原料药[13] - 青岛银行主营业务是向客户提供公司及个人存款、贷款、支付结算等服务 所属行业为银行–城商行Ⅱ–城商行Ⅲ[15] - 招商蛇口主营业务是开发业务、资产运营、物业服务三大核心业务 所属行业为房地产–房地产开发–商业地产[16] - 南方精工主营业务是研发、制造和销售滚针轴承、单向离合器、单向滑轮总成和机械零部件等多种精密零部件产品 所属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底盘与发动机系统[16] - 安克创新主营业务是自有品牌的移动设备周边产品、智能硬件产品等消费电子产品的自主研发、设计和销售 所属行业为电子–消费电子–品牌消费电子[17] - 格力电器主营业务是生产销售空调器、自营空调器出口业务及其相关零配件的进出口业务 所属行业为家用电器–白色家电–空调[18] - 海力风电主营业务是聚焦风电设备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所属行业为电力设备–风电设备–风电零部件[20] - 先导智能主营业务是高端非标智能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所属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锂电专用设备[22] - 中远海特主营业务是远洋及沿海货物运输 所属行业为交通运输–航运港口–航运[23] - 郑州银行主营业务是公司银行业务、零售银行业务和资金业务 所属行业为银行–城商行Ⅱ–城商行Ⅲ[24] - 英科医疗主营业务是高性能高品质的个人防护产品的研发、生产以及销售 所属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器械–医疗耗材[25] - 润禾材料主营业务是有机硅深加工产品及纺织印染助剂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应用服务 所属行业为基础化工–化学制品–有机硅[25] 融资活动 - 润禾材料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亿元 用于高端有机硅新材料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25]
迈克生物8月28日获融资买入3438.28万元,融资余额3.41亿元
新浪证券· 2025-08-29 10:05
股价与交易表现 - 8月28日股价下跌1.04% 成交额达1.65亿元 [1] - 当日融资净买入957.98万元 融资买入3438.28万元而偿还2480.31万元 [1] - 融资余额3.41亿元 占流通市值4.53% 低于近一年50%分位水平 [1] 融资融券状况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3.43亿元 [1] - 融券余量12.08万股 融券余额149.67万元 超过近一年80%分位水平处于高位 [1] - 当日融券偿还1.70万股 融券卖出4600股 卖出金额5.70万元 [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3.50万户 较上期减少0.18% [2] - 人均流通股14031股 较上期增加0.25%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512.07万股 较上期减少877.49万股 位列第八大流通股东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75亿元 同比下降15.94% [2] - 归母净利润3404.25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83.12% [2]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体外诊断产品研发生产销售 提供医学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 [1] - 收入构成:自主产品81.11% 代理产品17.96% 其他业务0.93% [1] - 成立于1994年10月20日 2015年5月28日上市 总部位于成都高新区 [1]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78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3.70亿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