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产业

搜索文档
沈阳市聚焦银发经济释放530亿元投资合作机会
中国新闻网· 2025-06-21 13:27
活动概况 - 首届东北亚国际银发经济合作交流活动在沈阳开幕 聚焦银发经济共商未来共谋发展 [1] - 沈阳市民政局组织40余家养老企业参与活动 [1] - 沈阳市副市长郑滨发布养老项目 包括品质养老共享场景60个 重磅场景29个 总计释放投资合作机会530亿元 [1] 展区设置与展示内容 - 城市展区以"品质养老乐享生活"为主题 融入沈阳故宫元素 设有5个分区 [1] - 沈阳市老龄事业发展成果分区 - 居家养老分区 - 社区养老分区 - 机构养老分区 - 老龄产业分区 - 展区全面展示沈阳市老龄工作成果及养老企业在普惠养老 医养康养 智慧养老 旅居养老 老年用品研发等方面的发展成就 [1] 参展企业产品亮点 - 沈阳新松机器人展示家庭陪护机器人等智能辅助产品 [1] - 东软集团展示智能VR 智能药盒等健康智能产品 [1] - 天仁合一展示"智能艾灸仪"等康复训练及健康促进辅具产品 [1] - 娅思丹莉服装展示"定位防走失警示多功能冲锋衣"等功能性老年服装 [1] 沈阳市未来发展规划 - 立足东北亚中心城市定位 促进民生事业发展 老年产品创新 老龄产业转型升级 保障要素完善 [2] - 着力构建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打造东北亚银发经济示范城市 [2]
郝鹏出席首届东北亚国际银发经济合作交流活动巡展 王新伟参加
辽宁日报· 2025-06-20 22:13
银发经济发展现状 - 辽宁省已建立11个省级养老领域科技创新平台 [3] - 全省老年用品生产企业发展到近100家 [3] - 34款产品纳入国家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 [3] - 26种产品及服务纳入国家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 [3] - 首届东北亚国际银发经济合作交流活动吸引国内外400余家企业参加 [4] 政府支持政策 - 辽宁省正在研究制定深化养老服务改革、促进银发经济发展一系列政策措施 [4] - 加大政策支持 强化要素保障 加强科技人才支撑 [4] - 完善支持政策体系 推动政府、市场、社会协同联动形成合力 [11] - 积极发展银发经济产业园区 搭建更多交流合作平台 [11] 产业发展方向 - 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3][11] - 促进旅游、养老、健康融合 打造高品质康养旅居品牌 [4] - 实施"人工智能+养老"行动 拓展数字技术应用场景 [11] - 推动养老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11] - 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 [11] 企业参与情况 - 鼓励企业加强自主研发 打造"辽宁智造"康养产品 [4] - 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进军银发经济新赛道 [11] - 引进更多优质企业落户辽宁 [11] - 推动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 [11] 产品与服务创新 - 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和智能护理床产品开发应用 [4][9] - 促进多元业态深度融合 [11] - 壮大医养结合、康养旅游、老年文娱等消费新热点 [11]
首届东北亚国际银发经济合作交流活动在沈阳开幕<br/>王新伟出席并讲话
辽宁日报· 2025-06-20 16:29
银发经济政策与战略 - 辽宁省委省政府将发展银发经济定位为适应人口形势变化的战略举措和培育新经济动能的长远之策 [1] - 辽宁省提出共享银发场景资源、共建颐养福地、共创产品品牌、共拓合作空间的四大发展路径 [1] - 民政部强调需完善政策体系、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要素保障以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2] - 辽宁省在开幕式发布促进银发经济发展的若干具体政策措施 [2] 区域合作与产业基础 - 东北亚地区老龄化趋势明显,中韩双方将推动政策互鉴、技术共享和产业协同 [2] - 辽宁省具备发展银发经济的工业基础、科技基础和人才基础三大优势 [2] - 沈阳、大连等六市在开幕式进行养老项目专项推介 [2] - 沈阳新松公司展示智慧康养领域的产学研用成果 [2] 市场前景与投资机遇 - 银发经济被定位为国民经济新引擎,连接民生与产业双重属性 [1] - 中国正在孕育庞大的银发市场,被视为潜力巨大的新蓝海 [2] - 辽宁省邀请企业家投资银发经济领域,共同开发新增长点 [1] - 开幕式重点展示老年产品企业和相关产品 [2] 活动规格与参与方 - 活动吸引国家级行业协会、国内外商协会及企业代表参与 [3] - 韩国老年人长期疗养机构协会等国际组织参与合作交流 [2] - 活动由辽宁省副省长单义主持,省级及多地市领导出席 [3]
大力发展新银发经济助推消费提质升级,2025年第三期“提振消费·维护权益”大讲堂成功举办
搜狐财经· 2025-06-20 13:00
新银发经济市场潜力 - 新银发经济有望成长为万亿级市场,覆盖健康科技、旅游服务、文化娱乐、智能家居等多个细分领域[4] - 新银发群体的消费需求已突破传统"低价实用"框架,向"品质化、功能化、体验化"方向转变[4] - 至2030年,全球60岁以上银发人群规模预计将突破14亿,其中亚太地区占比超60%,中国占比达25%[11] 行业趋势与创新 - 新银发群体对智能设备的接受度显著提升,为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与消费场景的深度融合提供了"试验田"[4] - 新银发群体对主动健康管理、个性化与定制化服务,以及"自我实现"与"生活仪式感"的追求,正倒逼相关行业供给侧加速创新[4] - 上海养老产业正从传统照护向多元化场景延伸,催生千亿级市场机遇[9] 企业实践与战略 - 欧莱雅推出"新龄美"形象管理公益课程,通过科学护肤、适老化妆容设计等模块,帮助老年人突破传统认知壁垒[5][7] - 上海市健康养老发展集团通过构建"422"发展格局,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建设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9] - 携程推出"老有意思旅行团"深度主题系列产品,为银发群体打造丰富多元的高品质旅行新体验[15] 产品与服务创新 - 欧莱雅北亚及中国公共事务总裁兰珍珍表示,"新龄美"理念以全生命周期健康长寿的科学研究为根基[7] - 上海电信推出的AI家智屏通过语音交互功能降低了老年人使用门槛,满足老年人养生、娱乐等多方面需求[17] - 康宝莱推出蛋白营养粉、奈沃科粉、沛拓燕麦菁华粉等一系列产品,帮助老年人补充营养、缓解体力疲劳[19] 市场细分与差异化 - 欧莱雅将中国新银发女性群体细分为八大群体,如忙碌持家型妈妈、时尚健康型姐姐等[11] - 中国新银发女性消费理念、生活品味及对美的定义深度分化,包括消费形态多元、审美个性与传统并存和美妆消费深化等特征[11] - 智能化的电助力外骨骼正从工业领域向民用领域转变,其产品迭代与技术升级为新银发经济带来新机遇[16]
文新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投用
杭州日报· 2025-06-19 10:31
适老化改造样板间活动 - 西湖区文新街道竞舟社区举办适老化改造样板间参观活动,吸引众多老年居民参与[3] - 样板间展示72小时内完成翻新的先进技术,打消老年人对改造过程的顾虑[3] - 现场实景展示让老年人直观了解改造效果,获得张奶奶等居民好评[3] 幸福荟·文新臻享中心 - 文新街道打造西湖区首家社区嵌入式老年人服务综合体,破解"养老难"问题[3][4] - 中心构建"医康养护"四大基础功能和"学购文娱"四大拓展功能[4] - 设立七大特色场景,提供一站式养老生活解决方案[4] 中心特色服务 - 配备社区卫生服务站,提供全科、中医、检验和药房服务,实现"线上问诊+线下诊疗"[4] - 设立康复辅具租赁点,提供5大类31小类辅具产品[4] - 创新"坐享幸福"爬楼机项目解决老旧小区上下楼难题[4] - AI场景体验空间配备智能监测设备和陪聊机器人[4] 文新街道养老现状 - 街道60岁以上老人占比近19%,80岁以上高龄老人超2500人[4] - 2017年成立专业养老机构探索服务模式创新[4] - 2024年在阳光社区成立银发经济场景创新促进中心[4] - 与文新臻享中心形成东西呼应格局,全面覆盖辖区老人需求[4] 银发经济合作 - 引入浙江绿居智装、戴恩医疗、咪咕数媒等银发经济企业[5] - 搭建银发产业发展平台,持续优化合作与管理[5] - 建立服务评价体系动态调整服务方向,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生态圈"[5]
佛山卡位“夕阳红”新赛道,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即将举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8 16:25
佛山市银发经济发展规划 - 佛山即将举行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并发布《佛山市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行动方案》[1] - 佛山老龄化程度已达17.76%,预计2025年升至19.0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 - 银发经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预计2035年中国市场规模突破30万亿元,占GDP超10%[1] 佛山市产业基础与布局 - 佛山泛家居产业占全国70%,生物医药与健康、医疗器械产业产值居广东省前三[2] - 康复辅具类用品年产值和出口量占全国50%,牙种植体、牙科椅国际市场占有率超60%[2] - 佛山现有老年用品相关企业超千家,其中主体生产企业84家,集中在南海、顺德、三水区[2] 政策与产业升级举措 - 佛山将银发经济从传统养老服务升级为与城市产业深度融合的支柱产业[2] - 成立佛山市银发经济促进会,并举行广东省五星级养老机构授牌仪式[3] - 通过政策、市场与社会力量协同探索特大城市银发经济发展路径[3]
100亿长三角数智文化产业基金成立;合肥首支QFLP基金落户,规模达1亿美元 | 06.09-06.15
搜狐财经· 2025-06-16 15:49
基金设立动态 - 广东省启动100亿智能产业基金,聚焦AI大模型、智能机器人、芯片半导体等领域,首期募资20亿元,采用"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模式 [2] - 服贸二期基金启航,规模100亿元,围绕数字贸易与服务贸易创新,存续期最长15年,由招商局资本担任管理人 [2] - 长三角数智文化产业基金成立,总规模100亿元、首期30亿元,重点布局"文化+AI"融合领域 [2] - 陕西省首支AIC股权投资基金注册设立,规模4亿元,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未来空间、智能制造 [2] - 四川省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启动,规模50亿元,重点投资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等"卡脖子"领域 [2] 区域基金发展 - 湖北孝感临空型产业投资基金完成注册,目标规模50亿元,首期20亿元,重点聚焦无人机制造、航空物流等低空经济核心赛道 [3] - 江西九江成立高质量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出资额30.01亿人民币 [3] - 江苏连云港设立10亿元新材料产业母基金,公开遴选子基金管理机构,重点投向高性能纤维、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等领域 [3] - 湖州吴兴推出5亿元人才科创专项投资基金,主要投向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半导体及光电等领域 [3] - 无为福城股权投资母基金公开征集子基金管理机构,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绿色食品、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 [3] 产业聚焦基金 - 深圳福田联手荣耀成立AI终端基金,总规模50亿,首期20亿,由深创投作为管理人 [4] - 济南中银产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产业基金即将设立,规模10亿元,重点投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硬科技"领域 [4] - 合肥首支QFLP基金落户,规模达1亿美元,重点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6] - 湖北江城华发产业投资基金完成注册,规模10.1亿元,重点布局集成电路、光通信、激光等泛半导体领域 [6] - 全国首支养老科创产业基金落地上海,重点投向养老硬科技研发、智慧医疗场景应用等领域 [8] 国际资本动向 - 硅谷风投机构Felicis完成9亿美元第十期基金募资,94%资金聚焦种子至A轮阶段,持续加码早期AI及科技投资 [5] - 高盛资管正在寻求新一期S基金募资,预计总额超过142亿美元 [5] 政策支持 - 厦门市推出新政,设立150亿基金赋能产业链发展,包括50亿元产业链创新基金、50亿元科创风投基金和50亿元并购基金 [10] - 福建省印发省级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办法,要求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等领域 [10] - 天津调整完善海河产业基金管理规定,明确母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在津投资总额需累计不低于引导基金出资规模的1.2倍 [11]
2025上海老博会开幕 勾勒 “养老未来图景”
中国新闻网· 2025-06-12 09:55
展会概况 - 2025上海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上海老博会)于6月11日开幕,吸引来自中国、日本、澳大利亚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参加 [1] - 展会规模创历史新高,吸引约500家企业参展,展览面积达5万平方米 [3] - 展会由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联合主办,上海国展展览中心有限公司承办 [3][4] 行业背景 - 上海是中国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城市,截至2024年末,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577.62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7.6% [3] - 中国养老产业赛道热度攀升,康复护理、老年教育、医疗疗养等细分领域潜力凸显,相关企业加速布局 [4] 产品趋势 - 科技养老产品成为展会焦点,包括穿戴式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电动床、人工智能眼镜等创新产品 [3][5] - 养老产品呈现从高价专业机构用品向平价居家个人消费品转型的趋势,中国品牌占比显著提升 [4] - 具体案例包括艾灸机器人已在上海养老机构投用,人工智能眼镜帮助老年人改善视听障碍 [4][5] 市场反馈 - 参展老年人积极体验科技产品,认可科技对老年生活的改善作用 [4] - 展会通过"智慧养老院"展厅和"视听障碍体验空间"等场景化展示,直观呈现养老科技应用前景 [4][5]
科技产品银发群体双向奔赴,上海老博会迸发新活力
第一财经· 2025-06-11 22:57
银发经济新趋势 - 上海老博会聚焦行业大牌、跨界品牌、国际参与度、养老黑科技及银发消费品类多元化 [1][3] - 银发经济从"被动养老"转向"主动备老",老年观众活力强且接受新事物 [3] - 银发经济被视为朝阳产业,涵盖智能科技与传统养生 [7] 科技与智能产品 - 老凤祥推出首款搭载豆包大模型的AI智能眼镜,解决老年人出行、沟通、情感陪伴等痛点 [4] - 腾飞科技研发智能心电衣,支持60秒心电图分析、24小时实时监测,连续使用25小时 [4] - 世道创新设计专利床垫"骨气",含150个可活动关节,模拟人体脊椎曲线提升舒适度 [4] - 银发群体主动试用AI机器人、VR健身设备,科技产品与银发人群"双向奔赴" [4] 银发消费品类多元化 - 银发消费品贯穿衣食住行,老食惠快闪活动结合AI体验、大师工坊、现场试吃等互动环节 [5] - 上海银行推出覆盖"食、游、住、娱、康、行、卡、付"八大场景的惠民举措 [7] 养老金融生态 - 银行机构创新养老金、养老理财、养老信用卡等服务,保险机构整合产业与医疗资源赋能养老社区 [8] - 上海银行推出"长辈版"手机银行及"上银安心付"APP,服务500万老年客户,管理养老金资产超5000亿元 [8] - 浦发银行、上海银行等为60岁以上人群提供信用卡服务,上海农商银行近360家网点提供高频社保服务 [8] 养老社区与场景创新 - 国华人寿高端康养项目展示数智养老、活力养老、认知症感受区三大主题场景 [9] - "安享小屋"还原网点社交场景,适老化智能终端优化设计细节 [9] 养老产业赛道发展 - 上海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57762万人占比376,80岁及以上高龄人口860万人占比56 [11] - 2025上海老博会规模创历史新高,500家企业参展,展览面积5万平方米 [11] - 康复护理、老年教育、医疗疗养等细分领域潜力凸显,企业加速布局 [11] - 上海首个养老科技产业园开园,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引进40余家创新企业 [11][12] - 产业园聚焦智能化、高端化产品研发,打造国际影响力养老科技产业集群 [12]
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等11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金融服务养老事业和银发经济工作方案》
齐鲁晚报· 2025-06-10 08:24
政策背景与目标 - 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联合11部门印发《山东省金融服务养老事业和银发经济工作方案》,旨在推进中国式养老事业和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1] - 方案提出发挥山东省"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优势,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为老龄群体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2] 重点任务举措 - 方案从5个方面提出15项重点任务,包括养老金融产品创新、养老产业投融资支持、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等 [2] - 要求金融机构对接山东半岛城市群和经济圈,为银发经济产业园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2] - 鼓励加大对老年用品、智慧康养、康复辅助器具、抗衰老、老年旅游等产业的信贷支持 [2] 区域发展重点 - 威海、烟台、淄博、日照、滨州等老年人口占比高的地市要创新融资服务模式,率先突破养老产业发展 [2] - 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培育银发经济发债主体,支持养老医药企业通过上市、并购、发债等方式融资 [2] 实施成效 - 2024年成立山东省养老金融工作协调机制,建立全省养老产业项目库 [3] - 截至2025年4月末,全省养老产业贷款余额142.5亿元,同比增长24.8%,高于全部贷款增速15.2个百分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