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

搜索文档
北京延庆推进长城保护利用 打造国际旅游休闲目的地
中国新闻网· 2025-07-24 21:07
中新网北京7月24日电 (记者 陈杭)北京市延庆区统筹长城文化资源整体性保护、系统性传承,高标准推 进中国长城博物馆建设,制作推出"外国领导人登长城"微视频,举办北京长城音乐会、八达岭长城文化 论坛等品牌活动,创新推出"外骨骼机器人""全国首个中英文版AI旅行助手—明小兵"等长城智能旅游新 体验,推动长城文化进校园,努力将延庆长城打造成为遗产保护利用新高地、国际交流交往"会客厅"、 文明交融互鉴"连心桥"、国际旅游休闲目的地、展示国家形象主地标。 延庆区挂牌成立自然保护地管理处,加强该区16处自然保护地资源统筹和保护利用。编制实施区级生物 多样性保护规划,统筹野鸭湖国际重要湿地保护修复、野生珍稀植物资源调查保护等工作,全域生物多 样性空间格局持续优化,该区共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0种,其中一级23种,二级77种,占全市 77%,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2种,其中一级1种,二级11种、占全市75%,延庆成为全市生物多样性最丰 富的区之一。(完) 这是记者24日从"一把手发布·京华巡礼"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延庆区专场上获悉的。 北京市延庆区委书记于波表示,该区深入挖掘地区生态、冰雪、红色、妫河等特色文化资源,融合打造 ...
南京栖霞文化旅游公司登记成立 注册资本80亿
快讯· 2025-07-24 15:22
天眼查显示,近日,南京栖霞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陈晓芳,注册资本80亿人民币,经 营范围包括旅游开发项目策划咨询、名胜风景区管理、园区管理服务、企业管理咨询等。股东信息显 示,该公司由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政府国有 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全资持股。 ...
推窗即见景、出门即观演 在红砖建筑中感受千年闽南文化
央视新闻· 2025-07-24 15:01
福建漳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位于其中心城区的漳州古城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如今,这里经 过保护修缮的红砖建筑成了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 如今来到这里,可以看到当地百姓会聚集在空地上演唱当地歌仔戏,或进行其他文体活动。古城当 中,不仅有生态美、古典美在人们的眼前流动,也有幸福感在居民们的心中流淌。 让人们感到幸福的,不仅是环境的改善,还有丰富的文化体验。目前,古城内有8栋历史建筑和180 栋50年以上的老建筑在修缮后得到了活化利用,其中就包含古城地标之一的"向阳剧场",打造了品茶、 看戏的复合空间,给古城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娱乐场所。数十家非遗、老手艺特色文化业态在古城落 地,每年,这里还会举办数百场的常态化民俗演出,游客来到这里,可以领略到闽南文化的十足韵味; 居民生活在这里,推窗即见景、出门即观演。 其实,整个漳州的城市更新,也像古城一样,既能感受到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也能欣赏到田园都 市的优美风景。这里不仅有经过保护修缮的红砖建筑群,当地还沿着串联起各处古建的城市水系,拓展 亲水空间,开展"水美"工程建设,持续改善水质,提升沿岸生态环境,让更多人可以诗意地生活在城市 之中。 今年,漳州龙文区全面启动了无障 ...
“飞地经济”激活产业新动能 山西长治“三产融合”促振兴
中国新闻网· 2025-07-23 00:16
飞地经济模式 - 潞城区通过"飞地经济"模式实现跨区域产业合作 东阳市东麟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将智慧灯具生产线落户潞城数智互联产业园 利用当地营商成本优势带动就业 [1][2] - 该模式有效整合产业园区标准化厂房和独栋办公楼资源 实现企业与园区双赢 同时引入京津冀高校资源促进产业转型 [2] 特色农业升级 - 推广"小麦+谷子"轮作模式 南天贡村新增150亩实现一年两收 通过喷灌技术应对干旱保障收成 [2][3] - 采用玉米大豆套种技术 利用作物"高矮差"和养分互补特性 实现"一地两用、一季双收" [2] - 西天贡村和南舍村规模化种植700余亩优质大葱 潞吉丰农业科技发展5万棒香菇生产 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3] 文旅产业融合 - 寨上村依托国家级传统村落资源 建设3.8公里环村产业路 改造民俗广场和窑洞体验园 提升旅游基础设施 [1][4] - 引入企业合作开发农家乐、休闲农业等项目 举办汉羌文化主题活动 累计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 [4] - 通过"资金入股+合作经营"模式拓展旅游业态 打造亲子研学等创新项目 如"羌源汉脉·国潮风华"活动 [4]
故宫:深表歉意
券商中国· 2025-07-22 14:33
故宫博物院门票系统异常事件 - 故宫博物院购票小程序在7月22日凌晨出现异常,全价门票显示为0.02元,钟表馆、珍宝馆票价也为0.02元,相关展览票价显示为0元 [1] - 异常时段为7月22日至7月28日,涉及票额、票种、票价显示错误 [1] - 小程序功能已恢复正常,公司将通过客服电话40-950-1925联系异常时段购票观众,重新生成正确订单以保障参观权益 [1] - 公司对给观众带来的不便表示歉意,并感谢观众理解与配合 [1] 事件处理与回应 - 故宫博物院已及时修复小程序功能,并采取补救措施联系受影响观众 [1] - 公司明确表示将保障观众的参观权益,体现了对用户体验的重视 [1]
四川出台政策支持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
新华财经· 2025-07-22 14:13
四川省文旅融合发展政策核心要点 - 四川省出台《关于支持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的若干政策》 围绕8大方面推出系列支持措施 旨在将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1] 引导规划策划 - 加快谋划跨区域重大项目 加大对高水平全链条商业化文旅融合项目规划策划和文艺精品创作的奖补力度 [1] 推动重大项目 - 符合条件的文旅融合项目享受四川省重点项目同等政策 [1] - 支持高速公路服务区 休闲街区等功能化特色化艺术化改造 开展高海拔地区旅游驿站建设试点 [1] - 通过创新金融产品 延长贷款期限等方式加大对优质文旅项目支持 [1] - 文旅项目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视情况由省级统筹调剂 [1] 支持品牌塑造 - 对新获评国家旅游名县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世界"最佳旅游乡村"等给予奖补 [2] - 对获评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示范区(单位)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引领区给予奖补 [2] - 对打造非遗传承体验新空间和非遗集市给予奖补 [2] 打造消费场景 - 对符合条件的红色文化游 工业农业游 康养银发游 研学研修游 会展博览游等新场景项目给予奖补 [2] - 对新引进高水平演艺 重大文旅消费活动 国际重大体育赛事活动给予奖补 [2] - 实施"引客入川"计划 加大入境旅游激励 [2] 培育经营主体 - 对首次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 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 中国旅游集团20强的企业给予奖励 [2] - 对年度营收上台阶的在川文旅企业给予奖励 [2] - 支持国内外知名综合性旅游服务平台结算类重大项目落户四川 [2] - 对部分企事业单位实行"一企一策""一馆一策""一团一策"制度 [2] - 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文旅资产运营管理 [2] - 组建省级文旅商贸产业投资引导基金 [2] - 编制文旅领域税费优惠政策清单 [2] 丰富产品供给 - 对获评重大文艺项目 获得国际国内大奖的文艺精品 社会广泛认可的影视 戏剧 科幻等优秀作品给予奖励 [3] - 扩大四川艺术基金规模 [3] - 培育文化主题旅游饭店 等级旅游民宿等高品质产品 [3] - 支持举办文创产品 视听作品大赛 [3] 推进科技赋能 - 支持文化和科技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 [3] - 对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 四川特色文化知识产权(IP)数字化开发 科幻作品发行转化等给予奖补 [3] - 对文旅领域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 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四川省技术创新中心等给予经费支持 [3] 促进人才引育 - 赋予文化和旅游产业链部分人才项目自主评审权 [3] - 支持特别优秀的文化专业技术人才申报高级职称并放宽限制 [3] - 实施"四川文化英才"培养工程 [3] - 鼓励高校开展文物修复 展览策划 古建筑工程等相关专业学历教育 [3] - 与文旅企事业单位开展订单班人才培养 [3] - 对取得特级 高级导游资格等人员给予激励奖励 [3]
文娱投资的逆势突破:博派资本的文化旅游综合体战略
搜狐财经· 2025-07-21 17:55
核心观点 - 博派资本创始人郑兰逆势布局线下文化消费 推出以音乐剧为切入点的文化旅游综合体战略 认为2025年是区域经济和文化产业复苏关键节点 [1] - 沉浸式音乐剧《海上钢琴师》首轮连演21场打破纪录 成为中文原创大剧场最受关注项目之一 改编自意大利经典IP 由法语音乐剧大师Dove Attia作曲 [1] - 音乐剧满足年轻一代情感需求和文化认同渴望 具备艺术性与大众亲和力 可成为文化旅游综合体核心内容 [1] 代际消费变迁与投资逻辑 - 郑兰依据年轻群体崛起趋势指导投资决策 认为文化产业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需吸引消费意愿强且能力高的年轻人 [2] - 2013年率先布局手游赛道 主导莉莉丝游戏投资 《刀塔传奇》月流水超数亿元 打破市场对手游的保守预期 [2] - 2014年创办博派资本 专注泛娱乐早期投资 结合文化深度与数据科学分析 在稳健发展中脱颖而出 [2] 文化旅游综合体战略 - 线下文化消费因年轻人精神需求强烈将迎来复苏 内容为核心驱动力 计划引入音乐节、虚拟现实等多元文化形式 [3] - 中国优质文化产品供给不足形成结构性缺口 是重要投资机会 新模式通过跨行业联动提升地方经济活力 [3] - 当前行业面临LP退出压力 郑兰寻求多方共赢解决方案 强调合作目的是共同获益而非互相指责 [3]
消费时评丨稳增长新篇章已然开启
消费日报网· 2025-07-21 10:59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2025年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50% [1]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 [1]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 - 家电、通讯器材等商品零售额大幅增长 [1]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达年度峰值 [1] 服务消费表现 - 服务消费同比增长5.3%,高于商品消费增速 [1] - 文化旅游、医疗健康等领域热度攀升 [1] 餐饮消费回暖 - 上半年餐饮收入达27480亿元,增长4.3% [1] - 高性价比、有特色的小店受到消费者青睐 [1] 消费市场带动效应 - 消费市场繁荣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 [2] - 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促进稳定就业和增收 [2] 企业创新与消费升级 - 消费升级促使企业加大创新投入 [2] - 企业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满足多样化需求 [2] 政策与市场协同 - 政府需优化消费政策,扩大覆盖范围 [2] - 加强市场监管,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 [2]
【走马都市圈③】郑开走大道
郑州日报· 2025-07-21 09:47
郑开同城化发展 - 2006年全长39.2公里的郑开大道建成通车标志着郑州和开封同城化进程的开始 [1] - 2024年11月16日河南省首个省级新区中牟新区挂牌成为郑开同城化发展先行区 [1] - 中牟新区定位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文化旅游创意融合区、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1] - 郑开城际铁路延长线2025年3月15日开通实现57.14公里线路公交化运营高峰日开行列车达106列 [4] - 两地已形成10余条干线贯通包括郑汴物流通道、开港大道等并实现连霍高速、郑民高速小客车免费通行 [6] - 郑开同城化战略始于2005年涵盖金融、交通、电信、产业、生态、资源共享六大领域 [9] 产业协同发展 - 郑开汽车产业带集聚10多家知名车企和数百家零部件企业覆盖全省90%以上车型 [11] - 2024年河南省整车产量突破140万辆郑开汽车产业带是重要支撑 [11] - 郑州都市圈规划明确打造郑开汽车产业带目标为300万辆整车生产基地 [13] - 开封武秀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目标实现10亿产能并构建百亿生态圈 [13] - 上汽乘用车郑州基地预计2024年产量增至50万辆带动周边配套企业产值增长 [13] - 开封精细化工开发区通过氢气管道向郑州燃料电池企业供应原料实现产业互补 [14] 文旅融合发展 - 郑开旅游年票累计销售近14万张实现两地景区互通 [17] - 郑开大道沿线聚集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建业电影小镇等8大主题乐园 [19] - "中牟看戏、开封游园"的旅游线路2024年已吸引超百万名游客 [15] - 两地联合开发文化IP推动区域联动营销和文旅文创融合发展 [19] 政务服务协同 - 郑开同城服务专窗实现125项高频政务服务"双城通办"和66项便民应用线上融合 [21] - "汴捷办"与"郑好办"App系统直联实现医保查询、景区预约等功能服务超10万人次 [23] - 两地建立电子证照共享平台归集200余类电子证照累计减免纸质材料超2000份 [23]
“清凉一夏·快乐消费”2025年怀远县暑期文化科技市集热闹开市
搜狐财经· 2025-07-20 10:07
活动概况 - 2025年怀远县暑期文化科技市集于7月18日晚开幕,主题为"清凉一夏快乐消费",连续两天在怀远县文化馆科技馆广场举行 [1] - 活动通过"文旅+N"模式整合96家商户和单位参展,包括13家数码家电、15个非遗项目、11家日用百货、10家农产品推介、8个中医夜市等业态 [3] 文娱体验 - 舞台区举办纳凉晚会,涵盖网红歌手表演、非遗演出、国潮表演、器乐演奏、科技魔法秀及驻场乐队等多样化惠民演出 [2] - 文化馆和科技馆延长晚间开馆时间,增强市民文化科技体验感 [2] 非遗与中医特色 - 非遗集市展示烧全鸡、石榴酒、剪纸、糖画、盘扣等市县级非遗项目,实现从静态展示到动态参与的转变 [3] - 中医集市提供诊脉、拔罐、刮痧等传统疗法体验,怀远县中医院通过活动提升公众对中医药的认知 [3] 商业与消费 - 百业集市集中展销装修建筑业、日用品行业等商品服务,激活县域经济发展新动能 [3] - 活动打造地标性夜市集聚地,实现"好看、好玩、好吃、好用"一站式体验,带动夜间消费 [3] 官方定位 - 怀远县文化旅游体育局表示活动通过文化、商业与旅游元素深度融合,形成覆盖全时段的夏日文旅盛宴,持续注入文旅消费新活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