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产养殖
icon
搜索文档
湖北夏季“顶流”小龙虾撬动千亿产业链
证券时报· 2025-07-22 02:47
行业概况 - 2024年湖北省小龙虾养殖产量达143.7万吨,同比增长15.6%,综合产值1841亿元,同比增长9.7% [1] - 潜江市小龙虾年交易总量80万吨,占湖北总产量的60%、全国的25%,综合产值突破870亿元 [1][2] - 潜江小龙虾交易中心上半年交易额达75.27亿元,全国最大交易市场,覆盖600余城冷链物流网络 [5][6] 养殖技术突破 - 通过"虾+稻+N"立体共作模式及水温调控、种质优选技术,实现"四季有虾",解决季节性供应空白 [2][3] - 冬季采用微生物发酵饲料和矿物质补给方案,2024年一季度潜江小龙虾产量2.56万吨(同比+9%),产值27.32亿元(同比+41.21%) [3] - 技术推广后冬春虾错峰上市,2024年上半年2-4钱小青龙虾均价18.9元/斤(同比+16.7%),4-6钱中青26.5元/斤(同比+8.2%) [4] 供应链与流通创新 - 潜网集团打造标准化交易市场,48小时鲜活率提升至94%,建立价格指数体系后交易纠纷下降60% [6] - "虾谷快运"体系整合3000多辆冷链车、1200个配送网点,实现"龙虾千里一日达" [5][6] - "百城万店"工程推动全国开设4000余家品牌店,虾卡/电子卡等中高端产品覆盖一线城市 [7] 产业链延伸与加工 - 48家规上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80万吨,年产值270亿元,虾头/虾壳转化为虾粉、虾油等高附加值产品 [8][9] - 华山科技将虾壳转化为甲壳素胶囊,年产50亿粒;新柳伍食品年加工3万吨,2023年产值17.5亿元 [8] - 良品铺子联合潜江企业推出香酥龙虾尾等即食产品,建立可追溯养殖体系,拓展休闲零食场景 [9][10] 政策与品牌建设 - 湖北省2023年出台"虾十条",明确"潜江龙虾"为全省唯一区域公用品牌 [1] - 潜江计划聚焦工厂养殖、精深加工等领域,目标形成千亿龙虾产业集群 [10]
东宇海参的“有机野生密码”与烟台国寿的“保障方程式”——中国人寿护航,筑牢蓝色经济发展“压舱石”
齐鲁晚报· 2025-07-21 10:53
中国人寿山东省分公司活动 - 中国人寿山东省分公司在烟台举办"媒体看国寿"活动 主题为"一个客户 一生守护——保险为民 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1] 烟台海参产业概况 - 烟台是全国最大的海参苗种繁育基地、海参加工基地和产品集散地 拥有46处省级以上海洋牧场 其中国家级22处 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3] - 2023年全国海参总产量达29.2万吨 稳居世界第一 烟台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 [6] 东宇海珍品公司业务 - 东宇公司拥有10万多亩优质海域 采用有机野生养殖方式 海参需5-8年才能捕捞 单亩产七八十斤 [6] - 公司投入5亿元打造"海底生态圈" 投放50-500公斤矿山乱石形成礁体生态系统 [6] - 公司是全国唯一在养殖和加工环节都通过有机野生认证的海参企业 连续10年获得有机认证证书 [7] - 开发完整海参产品系列 包括鲜活海参、盐渍海参、干海参等 还有深加工产品如小米海参粥、佛跳墙、海参花压片等 [9] - 采用立体养殖模式 底层养海参 上层养鱼类和扇贝 每年扇贝产量达200万斤 [9] 保险在产业中的应用 - 东宇公司与中国人寿烟台分公司合作 为100余名潜水员投保团体意外险和医疗保险 [4] - 中国人寿提供安全培训 教潜水员识别洋流风险、规范潜水流程 [5] - 未来规划为海上平台观光游客投保意外险 [14] - 保险在海参养殖的自然灾害保险、产品质量保险、物流运输保险等方面有巨大发挥空间 [13] 产业前景 - 保险正成为护航海参产业前行的重要力量 为产业链系上"安全绳" [3] - 保险与蓝色海洋经济的深度融合 将推动产业向更安全、更稳健、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16]
阳江程村蚝入围2025广东特色食材TOP20榜单
南方农村报· 2025-07-20 21:06
2025广东特色食材TOP20榜单发布 - 第三届中国国际(佛山)预制菜产业大会在顺德开幕 现场发布2025年广东特色食材名录TOP20榜单 [2] - 阳江程村蚝以金榜指数82 15排名第12名入围榜单 [3] - 榜单代表食材在广东市场的影响力及美誉度 根据全网媒体传播态势 出口表现 文化影响力 电商市场表现四大指标进行分析核算生成 满分为100分 [13][14][15] 程村蚝产业概况 - 程村蚝是阳江市阳西县程村镇特产 蛋白质含量高 含锌量居食物前列 胆固醇含量低 肉质鲜甜无渣 被誉为"海上牛奶" [5][6] - 2019年12月被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并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6][7] - 程村镇生蚝年产值超7亿元 是著名的"中国蚝乡""国家级近江牡蛎吊养标准化示范区""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9] - 程村镇有近200年蚝养殖历史 近年来推进技术革新 探索出更高产的吊养方式 产量大幅提高 [10][11] 2025广东特色食材TOP20榜单详情 | 排名 | 食材名称 | 产地 | 金榜指数 | | --- | --- | --- | --- | | 1 | 湛江对虾 | 广东湛江 | 86 17 | | 2 | 顺德鳗鱼 | 广东佛山 | 85 47 | | 3 | 台山鳗鱼 | 广东江门 | 85 00 | | 4 | 西牛麻竹笋 | 广东清远 | 83 88 | | 5 | 增城迟菜心 | 广东广州 | 83 58 | | 6 | 中山石岐鸽 | 广东中山 | 83 46 | | 7 | 杜阮凉瓜 | 广东江门 | 83 04 | | 8 | 韶关南雄板鸭 | 广东韶关 | 82 81 | | 9 | 顺德草皖 | 广东佛山 | 82 69 | | 10 | 澄海狮头鹅 | 广东汕头 | 82 59 | | 11 | 封开杏花鸡 | 广东肇庆 | 82 36 | | 12 | 程村蚝 | 广东阳江 | 82 15 | | 13 | 马冈肉鹅 | 广东江门 | 82 15 | | 14 | 连州菜心 | 广东清远 | 82 00 | | 15 | 饶平狮头鹅 | 广东潮州 | 81 96 | | 16 | 徐闻良姜 | 广东湛江 | 81 75 | | 17 | 罗定肉桂 | 广东云浮 | 81 75 | | 18 | 三水黑皮冬瓜 | 广东佛山 | 81 44 | | 19 | 中山脆肉皖 | 广东中山 | 80 70 | | 20 | 炭步槟榔香芋 | 广东广州 | 80 12 | [4]
海南虾苗“游”进新疆戈壁滩
海南日报· 2025-07-19 09:39
公司发展 - 海南中正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育苗车间培育的南美白对虾虾苗长势良好,500万尾虾苗通过专机运往新疆石河子市[2] - 公司技术员表示海水淡化技术成熟使虾苗适应性强,虾苗已成功在甘肃、宁夏等地养殖[3] - 公司育种实验室采用精确参数控制(水温30 5℃、盐度30ppt、光照1600lux),受精卵孵化率达96%,幼体畸形率仅2%[4] - 公司保存300多个家系虾种,部分品系日增重0 37克,成活率84 8%,新品种申报正在进行[4] - 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统一供苗、技术、收购,惠及5000余名转产渔民[4] 产业链布局 - 东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全国第三名成绩通过农业农村部绩效评估,规划面积7335 6亩,目标撬动70亿元年产值[3] - 产业园形成"一园两区九基地"架构,包括新龙镇对虾种苗产业聚集区(储存36个核心种质)和感城镇鱼类种业基地(培育金鲳"晨海1号")[3] - 园区集聚2个院士工作站、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与20余家科研院校深度合作[3] - 冷链物流车在园区检疫中转站和育种研发中心间穿梭,水循环系统等设施正在安装[3] 技术突破与政策支持 - 中正水产2023年入选"国家破难题种业阵型企业",当地政府实施"一企一策"精准扶持机制[4] - 标准化示范区项目推动对虾种苗质量检测体系、追溯体系完善,养殖户可通过手机查看虾苗成长档案[4] - 加工环节提升附加值,活虾售价20元/斤,加工成虾酱后价格翻3倍[5] 市场拓展与物流体系 - 虾苗空运已成常态,跨越数千公里运输至新疆、甘肃、宁夏等地[3] - 公司物流区夜间仍运作,虾苗通过冷链车运输,车体标注"海南鲜品"品牌标识[6] - 东方构建从育苗到加工、冷链运输到电商销售的完整"蓝色产业链"[5]
韶关市浈江区乐园镇:科技特派员为鱼类养殖精准把脉
南方农村报· 2025-07-18 22:00
科技特派员助力鱼类养殖产业升级 - 驻镇科技特派员施斐博士与乐园镇农业部门深度对接,围绕"稳存量、提质量、增效益"目标启动"新品种+新模式"示范行动 [2][3][4] - 针对乐园镇以四大家鱼为主的养殖结构,引进"工程鲫"和"土鲮鱼"两大新品种 [7][8] - 工程鲫具有生长速度快、耐低氧特点,适合与鳙鱼、南美白对虾立体混养,预计亩增效益800元以上 [9][10][11] - 土鲮鱼可刮食藻类改良水质,与草鱼、鲢鱼共生,每亩可减少调水成本100元 [12][13] 新品种示范推广计划 - 首批苗种已免费发放至5户示范户,示范"工程鲫+土鲮鱼+澳洲小蓝龙"等混养模式 [14][15][16] - 同步开展"一对一"技术跟踪服务,计划明年在全镇复制推广 [17][18][19][20] - 科技特派员到养殖基地现场解决水质、病害、成本难题,提出稳水、防病、降本综合方案 [21] - 计划8月份进行专题培训并联合开展混养模式对比试验,为养殖户提供免费模板 [22][23]
我国种植业农药使用量连续8年下降
新京报· 2025-07-18 18:52
农业用水与节水灌溉 - 2023年全国农业用水总量为3672.4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的62.2% [1] - 全国水肥一体化面积已超过1.7亿亩 [1] - 2024年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600多万亩 [1] 化肥与农药使用 - 2023年、2024年全国农用化肥施用总量分别为5022万吨、4988万吨,较2020年分别降低4.4%、5.0% [1] - 2024年全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达42.6%,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超过90% [1] - 2024年全国种植业农药使用量24.2万吨,连续8年保持下降趋势 [1][2] 绿色防控与饲料粮占比 - 2024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13.8亿亩次,绿色防控覆盖率57.7% [2] - 2024年全国饲料粮占比降至59.5% [2] 水产与畜禽养殖 - 2024年水产养殖用兽药总使用量同比减少11.3% [2] - 2024年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9.4%,粪肥替代化肥比例超30% [2] 农村生活与收入 - 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119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34∶1 [2] - 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6%左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超过45% [2]
封闭水泥塘里的水产革命:一只中国虾的全球逆袭
齐鲁晚报· 2025-07-18 12:14
公司表现 - 东营正大水产有限公司投产仅两年,其白虾产品在东方甄选直播间上架4个月销量达20万单 [1] - 产品好评率极高:东方甄选APP评分98.4%,抖音好评率97.4%,主要卖点为洁净虾线和鲜甜口感 [1] - 与东方甄选合作后,产品差评率30天内下降82%,实现"当天问题反馈、7天工艺改进"的效率 [7][9] 养殖技术 - 工厂采用封闭式自动化养殖系统,年产540吨白虾,仅需七八名员工 [3] - 投入超1亿元升级设备,配备0.01微米超滤系统处理渤海海水,每小时循环2次水体 [3] - 出塘前30小时控料+增加循环频率至每小时2次,确保虾线无残留且无土腥味 [3] - 虾苗摄食虾青素含量达普通饲料3倍的定制配方,使游离氨基酸稳定在18mg/100g以上,鲜甜度超东南亚竞品23% [6][7] 行业影响 - 电商平台用户评价直接驱动工艺改进,形成"数据中台-生产系统"直连通道,效率远超进口虾1-3个月的跨国协调周期 [9] - 工厂化养殖解决传统土塘藻类病害问题,避免抗生素使用风险,检测频次远超国标 [3][5] - 正在牵头制定超越国际标准的国产虾"企业标准",推动水泥塘替代土塘的产业升级 [9] 产能与扩张 - 通过分阶段养殖管理,年产能从300多吨提升至540吨 [5] - 计划扩大规模并加大水循环系统投入,提升资源利用率并降低环境影响 [9]
三菱商事将成为世界第2大三文鱼养殖企业
日经中文网· 2025-07-18 10:39
收购交易概述 - 三菱商事计划通过全资子公司Cermaq收购Grieg Seafood旗下3家养殖业务公司全部股份 总收购额约100亿挪威克朗(约70亿元人民币)[1] - 收购对象位于挪威北部和加拿大东西海岸共3个地区 预计10月前完成交易[1][3] - 交易将使公司三文鱼年产量从20万吨增至25万吨 全球排名从第4升至第2 计划2027年进一步提升至28万吨[1][3] 战略布局与市场地位 - 三菱商事2014年收购Cermaq后 通过分阶段获取生产许可使产量增加约10% 目前业务覆盖挪威、加拿大、智利三国[4] - 收购后Cermaq销售区域分布:欧洲40% 北美30% 亚洲20% 南美10% 该比例预计保持稳定 同时将强化日本及东南亚市场销售[4] - 日本其他企业如三井物产持有智利Multiexport公司24.5%股份 该公司全球排名第8[3] 行业前景与需求分析 - 全球三文鱼市场规模预计2029年达493亿美元 较2024年增长50%[4] - 养殖三文鱼占全球产量80% 主要产地挪威和智利占全球养殖产量近80% 但新生产许可证发放严格限制供应增长[5][6] - 大西洋三文鱼养殖价格过去20年上涨3倍 即使关税提高仍在美国市场保持良好销售[7] 经营目标与财务预测 - 本次收购业务预计2027财年净利润超100亿日元 带动整个水产业务净利润目标达400亿日元(2024年度的2.9倍)[4] - 公司通过引入激光除寄生虫设备等病害对策 努力稳定产量 将在新收购企业实施类似措施[7] 产品优势与竞争壁垒 - 三文鱼饲料需求比鸡肉牛肉少30-80% 温室气体排放低 作为环保蛋白质来源受关注[4] - 养殖受地理条件限制 需海水温度低、波浪小的区域 形成天然行业壁垒[5] - 产品形态多样(烟熏、刺身等) 健康饮食趋势推动发达国家生食需求增长[4]
天马科技: 天马科技关于公司对外担保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7 17:17
担保情况概述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武宁县上坪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提供1,000万元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1] - 公司为控股子公司福建天马福荣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提供4,500万元授信担保 [1]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新干县湖坪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提供1,000万元授信担保 [2]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福建省建宁县源航养殖有限公司提供800万元授信担保 [2]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高安市建锋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提供800万元授信担保 [2]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莆田仙游跃马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提供1,000万元授信担保 [2]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蕲春县东张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提供1,000万元授信担保 [2] - 公司为控股子公司福建省漳州市华龙饲料有限公司提供1,000万元授信担保 [2] - 公司为控股子公司福建省邵武市华龙饲料有限公司提供997.19万元授信担保 [2] 担保额度与调剂 - 2025年度公司计划为子公司提供48亿元授信担保额度 [6] - 其中为资产负债率≥70%的全资子公司提供不超过18亿元额度 [6] - 为资产负债率<70%的全资子公司提供不超过14亿元额度 [6] - 为资产负债率≥70%的控股子公司提供不超过6亿元额度 [6] - 为资产负债率<70%的控股子公司提供不超过10亿元额度 [6] - 公司已将资产负债率≥70%控股子公司8,000万元未使用额度调剂至资产负债率<70%控股子公司 [10] 被担保人基本情况 - 武宁县上坪生态养殖有限公司为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主营水产养殖 [11] - 新干县湖坪生态养殖有限公司为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6,000万元,主营水产养殖 [11] - 福建省建宁县源航养殖有限公司为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主营水产养殖 [12] - 高安市建锋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为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主营水产养殖 [12] - 莆田仙游跃马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为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主营水产养殖 [13] - 蕲春县东张生态养殖有限公司为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7,000万元,主营水产养殖 [13] - 湖北跃马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为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主营农业科研 [14] - 湖北冠马生态养殖有限公司为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8,000万元,主营水产养殖 [14] - 福建海德食品有限公司为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10,000万元,主营食品生产 [15] 累计担保情况 - 公司及子公司实际对外担保总余额219,436.65万元 [29] - 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比例98.09% [29] - 其中对子公司授信担保余额153,167.71万元,占比68.48% [29] - 业务合同履约担保余额9,166.03万元,占比4.10% [29] - 融资租赁担保余额45,411.90万元,占比20.30% [29] - 下游客户及供应商担保余额11,691.00万元,占比5.23% [29]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深耕“五大行动”助力渔业高质量发展
环球网· 2025-07-17 15:53
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成果 - 山东省累计建成重力式深水网箱2800多个,内蒙古盐碱水养殖面积达78万亩,渔业产量4.87万吨,产值10.29亿元,江苏省创新集成绿色健康模式20余项,推广面积超320万亩,浙江省推进"美丽渔场"建设,实现全域"治尾水"、全面"优饲料"、全量"减用药" [1] - 2020年农业农村部启动"五大行动"以来,全国培育骨干场(户)1614个,示范养殖面积960万亩,推广水产新品种98个,骨干场(户)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全覆盖,养殖尾水实现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 [1] 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创新 - 山东省寿光市纪都现代农业园区采用鱼菜共生生态循环系统,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衍生出鱼菇、鱼果等多种模式 [2] - 全国推广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等集约高效模式,以及"三池两坝"、底排污、人工湿地等尾水治理技术 [2] - 福建省投建深远海养殖平台23台,重力式深水网箱5300余口,升级改造传统渔排100多万口,湖北省稻渔模式面积近900万亩,山东省创建国家级骨干场(户)88处,示范健康养殖面积超150万亩 [3] 水产种业质量提升 - 山东恒兴种业培育"快大""高抗"系列邦侬虾苗,2025年实现60亿尾销售,突破"北苗南运" [4] - 全国完成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调查养殖主体92万余家,普查资源857种,保存12万余份遗传材料,发布《国家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种类名录(2023年版)》 [4] - 广东省水产种业博览会累计种苗交易量370亿尾(粒),带动投资超15亿元,突破南海大黄鱼、黄金鲹等人工繁育技术,首次实现黄鳍金枪鱼陆基循环水养殖 [4][5] 种业技术突破与商业化 - 湖南省开展草鱼、鳜鱼等9个品种性状改良及新品种选育,浙江省创新种质73个,育成国家新品种34个,国内南美白对虾新品种"中兴1号""中兴2号"逐步摆脱进口依赖 [5] - 全国示范推广98个新品种,推动南美白对虾、虾夷扇贝联合育种,审定金鲳"晨海1号"、克氏原螯虾"盱眙1号"等新品种,累计达306个 [5] 养殖病害防控与饲料替代 - 福建省大黄鱼深远海养殖配合饲料使用率达100%,吉林省制定河蟹饲料替代幼杂鱼技术方案,广西设立10个用药减量试点,开展鱼药残留专项整治 [6] - 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涵盖大菱鲆、花鲈、大黄鱼等10种水生动物 [6] - 全国设置5000余个疾病监测点,2024年产地检疫申报点达2756个,公布无规定疫病苗种场19家,用药总量持续降低 [7] 技术推广与标准制定 - 全国累计发布重点推广水产养殖品种67个、技术48项,渔业新技术38项、新产品13项、新装备20项,各省制定技术标准117项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