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色农业
icon
搜索文档
广东省唯一!茂名市跻身全国新一批五个深化普惠金融改革地市
南方都市报· 2025-09-16 22:32
茂名农业产业基础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208.86亿元 是全省唯一连续五年农业总产值超千亿元的地级市 [2] - 形成荔枝和化橘红两个超百亿元特色农业产业 另有4个超50亿元产业矩阵 全产业链总产值超530亿元 [3] - 特色农业产业群带动超60万人就业增收 [3] 普惠金融改革政策支持 - 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印发《指导意见》 茂名跻身全国新一批五个深化普惠金融改革地市 [2] - 《指导意见》提出九大任务 涵盖金融供给 风险保障 产业赋能和生态建设等领域 [6] - 引导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下沉服务 支持优势农业产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6] 特色金融产品创新 - 针对特色产业推出"荔枝贷" "橘红贷" "沉香贷" "罗非鱼贷"等系列产品 [3] - "橘红贷"采用信用 保证 抵押 质押等多种融资方式 满足产业链不同主体需求 [5] - 创新农产品供应链金融产品 支持种养业规模化 标准化及精深加工 [7] 融资机制优化 - 完善涉农贷款贴息 风险补偿与续贷机制 重点增加首贷 续贷 中长期贷款及信用贷款 [7] - 推动集体林权 集体经营性财产收益权 设施农业等纳入抵质押品范围 [7] - 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上市和挂牌融资与发行乡村振兴债券 [7] 保险服务体系建设 - 构建"财政补贴基本险+商业险"相结合的产品体系 开发特色产业创新险种 [7] - 落实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 建立承保理赔服务考评机制 [7] - 探索开发农产品价格保险 将农业生产设施设备和新市民群体纳入保障范围 [7] 数字化与生态建设 - 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推进移动支付与数字人民币试点 [8] - 加强金融知识教育 选派金融干部下乡 优化农村金融生态 [8] - 弥合城乡数字鸿沟 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和覆盖面 [8] 产业融合与品牌建设 - 建立金融机构"一对一"重点联系行制度 紧扣特色产业提供支持 [7] - 推动"农业+电商" "农业+旅游"等一二三产业融合业态 [7] - 助力"粤字号"品牌做强 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 [7]
沂河畔现“江北桂林”:龙湾水乡的美丽蝶变
齐鲁晚报· 2025-09-12 18:53
核心观点 - 龙湾水乡示范区通过生态治理、景观建设和产业融合 实现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 成为美丽河湖保护建设的示范案例[1][3][4][6] 生态治理 - 投资2.6亿元实施沂河治理工程 清淤疏浚15.29公里 建设橡胶坝6座 新建生态溢流堰4座和漫水桥8座[3] - 实施龙巷河整治1080米 新建高标准休闲公园3处和荷塘2处[4] 基础设施建设 - 完成龙巷段2万平方米四季花海景观带 村庄立面改造和小微景点建设[4] - 下龙巷村实现自来水、道路"户户通"和雨污分流 完成村庄立面改貌10000平方米[4] 产业发展模式 - 采用"合作社+基地+公司+农户"模式发展特色农业[6] - 消水蒜黄协会年销售蒜黄2.5万吨 带动群众增收1.5亿元[6] - 下龙巷村樱树之缘合作社发展樱桃大棚100亩 反季樱桃售价每斤300元 每年为村集体分红40万元[6] 文旅融合 - 新建1450米水上漂流项目 2025年"五一"期间吸引客流10万人次 综合收入超400万元[6] - 成为集采摘游、近郊游、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热门打卡地[6]
达州: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 加速推动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
四川日报· 2025-09-12 06:20
□袁林 今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实施的收官之年。五年来,四川省达州市和重庆市 万州区、开州区始终情系一家亲、共谋一盘棋、着力一体化,加速推动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 ——从最初的夯基垒台到后来的重点突破,再到如今的积厚成势、整体跃升,取得了一批具有创 新性和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之一,达州不仅加速推动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 展,更铆足劲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如今,区域协同发展的 歌声在川渝东北的山水间越唱越响。 不断深化统筹联动 协作成效可圈可点 8月12日,重庆港万州港区红溪沟作业区,一艘满载进口铁矿石的货轮缓缓靠岸。随着装卸机械的 轰鸣声,这些铁矿石被装上列车,经达万铁路直奔达州。这是东西部(舟山—达州)大宗物资产 业联盟江海联运的首单业务,江海联运模式比传统物流模式节省一周左右时间,物流成本降低6% 以上、货损控制在1%以内。 江海联运模式顺利开启,达州与万州多年来开展的铁水联运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达州入股万州 港新田作业区二期项目,与万州等方面共建共营该港口。这是万达开地区一体化发展的生动切 片,折射出三地经济往来的紧密 ...
化身民宿茶园微工厂!肇庆318处“老校舍”迎来“新学期” | 众说百千万⑭
南方农村报· 2025-09-11 11:32
文章核心观点 - 肇庆市通过盘活318处闲置农村校舍资源 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农文旅融合项目和乡村微工厂 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0][13][14][15] 闲置校舍盘活模式 - 建立"一校一档"数据库梳理利用价值较高校舍资源 [13] - 已成功盘活利用闲置校园校舍318处 [15] - 采用招商引资方式吸引项目方进行改造 [28] 文旅业态转型案例 - 罗隐小学改造为喜舍民宿 占地约3000平方米 [28][29] - 教室修葺为33间客房 带动村集体年增收16万元 [33][34] - 保留原教学楼釉面地砖和植被 延续地方文化记忆 [18][19][20][21][22][23] 农业产业转型案例 - 广宁县将旧校舍改造为茶产业园 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 [38][48] - 锦波小学改造为茶叶加工厂 配套1200多亩茶园 [47] - 直接带动300多名农户务工 年产值最高达1200多万元 [48] 综合开发项目 - 水月村小学改造为广宁竹茶小镇茶产业园 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 [54] - 融合竹产业 茶产业 文旅和民宿资源优势 [55] - 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万元以上 [58] 区域发展成效 - 江屯镇28个闲置村小中已有20个改造为茶产业 龙须菜冷链等产业用地 [62] - 采取"一村一策"策略 确保闲置资源与本地产业挂钩 [63]
“投资昆明 辐射南亚东南亚”2025年昆明投资推介会在厦门举行
搜狐财经· 2025-09-10 23:03
投资环境优势 - 昆明具备要素成本低 市场空间大 国际合作广等投资优势 [3] - 昆明是中国唯一拥有边境口岸的省会城市 托管磨憨镇后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前沿 [6] - 通过"政府部门+企业案例"形式展示政策工具箱和合作路线图 [3] 产业招商重点 - 高原特色农业 生物医药产业 文旅产业及旅居项目被重点推介 [3] - 加工贸易 跨境电商 市场采购等新业态蓬勃发展 [6] - 现场签约总金额超12亿元 涉及生物科技和跨境电子商务协会合作 [8] 消费服务体系 - 构建"1+3+N"入境消费服务体系 全国首发《春城消费指南》 [5] - 成立南亚东南亚跨境消费联盟 已有126家企业签约加盟 [5] - 创新推出"KUNMING PASS"春城礼遇卡 实现全链条服务贯通 [5] 国际贸易发展 - 中老铁路黄金大通道效应持续释放 跨境物流成本显著降低 [6] - 咖啡豆 鲜切花 烟草等特色产品出口显著增加 [6] - 榴莲 山竹等东南亚产品通过昆明集散至全国30个省份 [6] 基础设施支撑 - 创新构建"一带一路"国际贸易服务站网络 在全球10个城市设海外服务站 [6] - 在国内5个城市设立"春城驿站" 提供全方位出海保障 [6] - 2023年上半年入境游客达66.46万人次 同比增长48.8% [5]
第二届海南省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复赛举行
海南日报· 2025-09-08 10:09
赛事概况 - 第二届海南省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复赛于9月5日在海南开放大学举行 [1] - 覆盖18个市县的退役军人创业项目参与五大赛道角逐 [1] - 大赛设置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乡村振兴产业和综合产业五大领域 [1] 项目特征 - 参赛项目涵盖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领域 [1] - 包含特色农业、文旅融合等乡村振兴领域项目 [1] - 部分项目凭借军民融合技术转化和退役军人专属服务获得高度评价 [1] 评审机制 - 采用"5分钟项目陈述+5分钟答辩+1分钟评委打分"路演模式 [1] - 评审团由创业导师、行业专家及就业创业研究服务专家组成 [1] - 从创新性、成长潜力、投资价值、社会效益多维度进行专业评判 [1] 赛事规模 - 自6月启动以来吸引超200个项目参赛 [1] - 经初赛选拔后优质项目进入复赛环节 [1] 组织机构 - 由海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主办 [1] - 海南开放大学承办 [1] - 各市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省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联合协办 [1]
枣庄市市中区深入探索片区建设引领乡村振兴新路径
齐鲁晚报网· 2025-09-02 20:09
规划引领 - 按照一轴两区三方共建总体规划 以悠然南山凤凰绿道为轴线打造农文旅融合功能区和农产品加工示范区[2] - 聚焦健康养生 特色农产品 乡村旅游三大优势业态 融合生态绿芯 农耕民俗 非遗传承三类多元文化[2] - 推行区级领导+部门+国企包联制度 整合各级财政资金并吸引社会资本 由区属国企完成整体施工建设[2] 产业发展 - 构建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特色农业体系 支持12家特色采摘园区优化基础设施和经营规模[3] - 培育食品加工产业链 推动晟达菲尔 燊坤食品等龙头企业扩规提档 实现种养殖-加工-销售全链条增值[3] - 高标准推进枣庄辣子鸡美食文化城 板泉山居等重点项目 打造豆钱书屋 南山写生基地等特色文旅节点[3] 生态建设 - 省市级和美乡村覆盖率100% 完成5家村卫生室提档升级 新改建农村道路26公里 污水治理率100%[4] - 打造凤凰绿道20公里精品环线 栽植优质石榴品种2.3万棵 核桃桃枣树20余万株[4] - 实施水库综合利用项目 实现六库联通 建设沿库景观节点6处 游客体验区3处[4] 运营机制 - 通过永汇享共富公司打破行政壁垒 带动村集体增收220余万元[5] - 汇泉城建集团 中兴文旅集团2家区属国企全方位参与片区设计 资金赋能 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5] - 盘活传统村落闲置院落100余套 培育民宿文创新业态 带动150余人就业 人均年增收2万元[6]
湖南零陵打造“和美乡村” 做强产业富民
中国新闻网· 2025-09-01 19:08
和美乡村建设成效 - 零陵区通过旧房改造、基础设施升级及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包括改厕、改水、污水管网、道路硬化和绿化等措施 [3][5] - 全区已建成85个和美乡村 3个乡镇获评国家级生态乡镇 6个乡镇获评省级生态乡镇 [7] 产业发展与经济效益 - 李子桥村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特色产业 包括300亩阳光玫瑰葡萄(年销售额超300万元)和600亩油茶种植示范园(年产值360万元) [3] - 特色产业带动就业超100人 2024年村民人均收入达2.8万元 [3] - 香零山村发展蔬菜水果养殖及乡村旅游 2024年村集体经济达130万元 人均收入超3万元 [5] 文旅产业创新模式 - 集贤堂文创园通过旅游、餐饮、住宿及文创产品开发等多元化经营 提供山林音乐会、露天电影、茶会等活动 [4] - 文创园节假日民宿爆满 通过房屋租赁、食材供应和务工带动周边50余户村民增收 [4] 环境提升与景观建设 - 实施道路两侧绿化带统一规划 升级沟渠为景观花池 选用桂树、樟树等树种搭配花卉 增设休闲廊亭和文化墙 [5] - 实现开门见花 开窗揽绿的道路景观和村村有产业的整体风貌 [5]
南农晨读丨浮水莲花
南方农村报· 2025-08-28 11:05
海洋经济与农业发展战略 - 广东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 拥有全国最长海岸线 水产品总量和养殖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海洋牧场建设是高质量发展核心方向 [4][5][6][7][8] - 建设"海上新广东"成为时代命题 向海图强的新画卷正在展开 [3][8] - 全省11个市展示海洋牧场建设成果 10个市展示特色农业发展成效 8家高校科研单位展示创新成效 [13]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 - 广东省农科院设置岭南特色现代农业成果展示专区 展示紫心马铃薯等可赏可闻可尝的农产品 [14][15] - 召开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题会议(岭南特色农业专场) 围绕岭南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共商良策 [15][16][17][18] - 会议是系列专题会议的第五场 旨在绘就广东农业新图景 [16][17][18] 基层改革与创新机制 - 广东省委深改委召开第九次会议 专题研究基层改革典型案例推介工作 [21][22] - 会议部署"一地创新 全省共享"机制 强调要加强跟踪指导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2][23][24] - 公布36个基层改革典型案例 旨在调动基层抓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0][23][24] 特色农产品发展与品牌建设 - 茂名市荔枝农残治理获农业农村部高度肯定 在国家专项监测中抽检合格率达100% [33][34][35][36] - 贵州在杭州举办"两红三绿一抹"茶产业品牌推介会 包括遵义红 普安红 都匀毛尖 湄潭翠芽 雷山银球茶 梵净抹茶等品牌 [38][39][40][41] - 英德市举办生猪养殖及粪污资源化利用专题培训班 59人参会 旨在推动养殖产业转型升级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43][44][45][46][47][48] 乡村振兴与文化转型 - 潮州市湘桥区卧石村改革传统祭拜习俗 从全村700多户家家操办改为老人组统一主持 仪式简约庄重 [25][26][27][28][29] - 村民从不比祭品价值转向比较门面颜值 体现乡村文化观念转变 [25]
【榆林】以“适老”之策破题 蹚出资源型地区乡村振兴新路径
陕西日报· 2025-08-27 07:45
产业适配 - 围绕红枣 小米 山地苹果等优势产业推行轻体力作业加集中化加工模式 配套建设农资配送点120余个 田间休憩驿站89处 制定8类适配岗位标准 [2] - 米脂县高西沟村吸纳56名60至75岁老年人参与山地苹果管护 人均年增收1.2万元 [2] - 建立土地流转收益再分配机制 土地流转收益的15%专项用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与老年技能培训 2024年以来投入资金1.8亿元 建成老年技能实训基地15个 开展培训320余场 培训老年学员1.2万人次 [2] - 榆阳区孟家湾乡试点集体收益养老补贴 将村集体产业年收益的20%用于发放老年补贴 60岁以上老人每月领取80元至150元 [2] - 深挖黄土文化 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窑洞民宿集群加非遗传承工坊新业态 [2] 服务兜底 - 全市2347个行政村均建成村卫生室加日间照料中心融合站点 配备医护人员4694名 护理员2347名 日均服务老年人1.2万人次 [3] - 定边县盐场堡镇创新7:2:1资金保障机制 县财政补助70% 村集体统筹20% 个人承担10% 建成12个标准化医养服务站 推出1元老年餐 每餐成本8元 慢性病用药上门配送等服务 [3] - 投入3000万元搭建农村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贯通县级医院至村级服务站三级数据网络 为1.8万名农村独居 失能老人配备智能手环 构建15分钟应急响应圈 [3] - 组建村级互助养老协会2100余个 推行低龄老人助高龄老人模式 榆阳区古塔镇黄家圪崂村建立时间银行制度 服务时长可兑换生活物资或家政服务 [3] 治理协同 - 全市194个乡镇全面推行村代会老代表席位制 明确各村村代会中60岁以上代表占比不低于20% [4] - 组建乡贤议事会1890个 吸纳退休干部 老教师 老党员等1.2万名成员参与乡村治理 [4] - 推出返乡创业补贴加养老服务优先政策 对返乡创业青年给予5万元至20万元创业补贴 其父母可优先享受村级医养服务站护理 康复理疗等资源 [5] 发展规划 - 计划新增适老型产业示范点50个 升级智慧养老平台功能 扩大时间银行试点范围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