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种植业
icon
搜索文档
小土豆为乡村振兴增添新“薯”光
内蒙古日报· 2025-08-06 22:47
8月6日,在赤峰市林西县新城子镇下场村千亩马铃薯种植基地,一垄垄马铃薯植株生机勃勃,一条条黑 色滴灌如同精密的"血管"在垄间铺展,有效实现水肥资源集约化利用。 8月6日,村民在马铃薯种植基地务工。 今年以来,新城子镇千亩马铃薯高效节水种植基地全面推行无膜滴灌、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技术和机 械化栽培、机械化收获等高效种植采收技术,实现了节水、增产、增收的多重目标。 科技为传统农耕注入全新动能,让马铃薯产量与品质双双跃升。"我把家里20多亩土地流转给了基地, 获得了一笔稳定的租金收入。此外在基地打工挣工资,一天工资180元,现在日子过得踏实又红火!"下 场村村民李有才一边除草一边说。 转自:草原云 千亩马铃薯种植基地。 "全村共流转9000多亩土地种植马铃薯,为村里及周边3个村200多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实现土地流 转有租金,地里干活有薪金。"下场村党总支书记张国彬介绍。 近年来,林西县新城子镇推行"土地流转+规模经营+调整种植结构"模式,发展种植马铃薯,加大标准 化生产技术和机械化应用力度,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增添新"薯"光。"我们将采取'党支部 +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模式,使特色产业种植成 ...
从陕西到河南,农民忙着抗旱
经济观察报· 2025-08-06 21:47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 气候变暖导致中国农业耕种格局改变,适宜种植小麦的地区逐渐北移,冬小麦播种时间需要调整,东北地区需推广更耐涝水稻品种[1][3][30] - 2025年夏季河南、陕西、甘肃等地经历长时间高温少雨天气,旱情严峻,而北京、河北、内蒙古等地降水偏多引发洪涝[2][29] -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将2020年定为"气候危机纪元时代"元年,近五年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未来可能出现"旱的更旱,涝的更涝"趋势[3][30] 具体地区农业受影响情况 - 河南驻马店农民张全因干旱需连续浇水,二三十亩地一季浇水成本达七八千元,油费每天100多元[2] - 陕西眉县猕猴桃因倒春寒、干热风及高温影响,坐果率下降,农户周博浇水次数从去年6次增至今年预计13次,产量预计下降30%[9][11][12][13] - 河南周口农户小张家玉米因高温叶片干尖发黄,需增加浇水次数至4次,电费成本达2520元,全年种植利润仅约1000元/亩[15][18][19] 农户应对措施 - 陕西眉县农户自费铺设灌溉管道,初期投入3000多元,但长期可提高效率并降低伤害[22] - 河南周口农户计划明年缩减种植规模至10亩以下,全部改种小麦玉米以降低人工成本[27] - 部分农户采用生物有机肥改良土壤,调节pH值至6.5,采用免耕方式增强抗灾能力[23] 政策与基础设施建设 - 中国气象局拟组织新一轮农业气候区划工作,农业农村部准备启动农业资源区划工作[4] - 高标准农田建设已覆盖全国56%耕地(10.75亿亩),华北平原等粮食主产区基本建成高标准农田和灌溉设施[32] - 河南部分地区实施抗旱期间电价优惠,从0.8元/度降至0.48元/度,可节省近半电力成本[19] 经济影响数据 - 陕西眉县猕猴桃产业综合产值突破60亿元,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80%以上[8] - 陕西眉县农户周博8亩猕猴桃往年利润8-10万元(占收入70%),今年预计仅6万元[13] - 河南周口农户小张家21亩地全年总成本23562元,收入约2万元,利润仅约1000元/亩[19]
抗旱保供与时间赛跑 各地全力应对持续高温天气
央视网· 2025-08-06 10:55
干旱对秋粮生产的影响 - 当前秋粮产量形成关键期遭遇高温干旱天气,黄淮至江南及四川盆地旱情加剧 [1] - 受影响作物包括花生(开花下针期)、玉米(抽雄吐丝期)和水稻(苗期/孕穗期),干旱导致花粉活性降低、授粉不良、缺粒秃尖等问题 [3] - 河南驻马店遂平县70万亩玉米田急需浇灌,玉米叶片枯黄停止生长 [5][6][8] 河南旱情数据 - 豫南豫东地区(驻马店/周口/南阳)连续超30天无有效降雨 [5] - 7月全省平均气温30.5℃(较常年+3.2℃),创64年同期最高 [5] - 41%气象站点达重度干旱,遂平县采用喷灌技术节水60%-70% [5][6] - 全省已累计浇灌农田1.24亿亩次(7月初至8月4日) [18] 抗旱措施 **河南措施:** - 遂平县11座水库全开闸放水,但汝河水位骤降部分河床见底 [6] - 郸城县组织抗旱帮扶队,调配水泵/发电机建立灌溉系统 [16] - 淮滨县检修50年灌溉渠,升级排涝站设备,形成"引蓄提灌"一体化格局 [16][18] **安徽措施:** - 引江济淮工程年内4次调水,累计向淮河流域供水5.71亿立方米 [7] - 怀洪新河启用南水北调东线水源,第五轮调水已实现1438万立方米 [13] - 怀远县疏浚沟渠30公里,颍上县采用"日灌夜排"循环用水模式 [10][13] 气象预测 - 未来三天主雨带将移至黄淮/江淮/四川盆地,河南高温干旱有望暂时缓解 [11] - 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预计河南西部/东北部等地将有大到暴雨 [11]
四川将以做好“吨粮田”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百千万”建设等为重点 做小做实三农重点 干一件成一件
四川日报· 2025-08-06 08:33
吨粮田建设 - 全省2024年建设目标为200万亩"吨粮田",成都、德阳、眉山等地区将进行整县整片建设[4][7] - 成都规划30个"吨粮田"示范区,崇州案例显示稻麦轮作模式实现亩产1015公斤[4][7] - 采用"四良融合"策略:推进49个高标准农田项目、提升机械化率、推广优质种源、集成水稻育秧等技术[8] - 组织1.2万名农技人员和3.4万个社会化服务组织入户指导,建设2000个高产示范区带动单产提升[8] 农产品品牌与销售 - "天府乡村"公益品牌当前用标主体4055家、产品20548个,上半年带动销售95.97亿元(同比+20%)[10] - 2024年目标为用标主体和产品数量同比增3%和5%,全年销售规模超200亿元[4][10] - 村支书直播带货模式成效显著,如安岳县帽石村农产品销售额超900万元(溢价10%)[9] - 计划开展浙江行、年货大集等产销活动,强化线上促销推广[10] 乡村建设与农文旅融合 -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卫生厕所普及率95%、污水治理率77%,20个县获全国先进[11] - "百千万"工程首批投资171.75亿元,覆盖21个先行片区、200个样板村及8484个项目[11] - 规划新建10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2个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发展非遗村、艺术村等业态[12][13]
一个失业青年的100亩田
虎嗅APP· 2025-08-05 19:40
核心观点 - 失业青年王磊选择回乡种植100亩有机蔬菜,试图采用无农药、无化肥的原始种植方式,但因高成本、低产量和病虫害问题面临现实困境 [6][7][9][11] - 有机农业面临前期投入大、周期长、产量低等挑战,需要雄厚资金支持和长期坚持 [9][13] - 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突出,农残超标普遍存在,但有机认证体系存在监管漏洞 [15][16] 行业现状 - 传统农业依赖农药化肥增产,导致土壤污染严重,修复需长期自然降解 [14] - 有机种植成本高昂,如周杰的有机大米价格达市价20-40倍,但受众有限 [13] - 超市生鲜区以蔬菜水果、粮油米面为主力销售品类,其他区域客流稀少 [6] 经营挑战 - 100亩有机种植年投入达十几二十万元,包括地租、有机肥、人工等 [9] - 不施农药导致病虫害失控风险,如果树需频繁喷药否则可能绝收 [11] - 有机产品面临市场认知度低、销路不畅问题,前期可能数年无收入 [9][11] 市场矛盾 - 消费者既追求健康食材又偏好外观漂亮的农产品,形成选择悖论 [11] - 有机认证存在灰色产业链,3-5万元即可快速获得证书 [16] - 即便高端会员超市也难避免农残超标问题 [11][15] 技术困境 - 现代农作物已形成对农药的深度依赖,如膨大剂使亩产提高三分之二 [11] - 土壤污染通过水系循环加剧,自然修复需数十年时间 [14] - 传统种植经验显示三十年前无需农药的模式在当下生态环境中难以复制 [11]
气候俗语不灵了,农业生产怎么办?
和讯· 2025-08-05 18:13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 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频发,如2021年河南特大暴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00.6亿元,2025年北京暴雨导致44人死亡[2][3] - 全国用电负荷连续四次创历史新高,最高达15.08亿千瓦,较去年极值提高5700万千瓦[4] - 农业作为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的产业,在气候变化下首当其冲,小农户通过调整作物结构等方式适应但难以形成稳定体系[4]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具体影响 - 河南2025年夏粮产量750亿斤,约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但高温少雨导致驻马店旱情严重,土壤干旱比例超六成[6][7] - 传统气象俗语如"麦收八十三场雨"开始失灵,2024年河南小麦底墒欠佳[7][8] - 重庆雾江区农户种植早熟梨避开高温干旱,但梨树秋季二次开花显著影响次年产量[8][9] - 渭塬市苹果树生长期气温年际变异增大,冷热害频发影响果实产量和品质[9] 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 中央一号文件对气象工作要求逐步增强,从灾害防御到拓宽服务领域如生态建设、森林防火等[11] - 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帮助农户应对高温干旱,如重庆农户形成社区支持网络共同抵御气候风险[12][13] - 高标准农田建设从2019年规划到2025年累计建成超10亿亩,亩均补助标准由1300元提高到2400元[15] 农业经营主体的应对差异 - 小农户应对气候变化依赖个体资源、短期调整为主,集体行动受限且制度支持不稳定[13][14] - 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资金相对充足,具备一定抗风险能力,如搭建大棚防冰雹、采用智慧农业措施[13] - 规模化的农业合作社与农业企业面临更显著的气候变化系统性风险,因其资本密集性和完整产业链[17] 政策建议与未来方向 - 报告建议加强西北黄土高原、长江经济带、华北平原等重点区域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10] - 提升农户气候适应能力需构建多方协作机制,结合制度设计、技术创新和本土知识[14] - 农业企业需做好气候适应性规划,争取投融资支持以降低适应成本[17]
应对高温干旱 多地科学调度水源 强化田间管理 抗旱保丰收
央视网· 2025-08-05 15:12
农业抗旱措施 - 河南滑县127万余亩玉米进入抽雄扬花期,当地农户采用"夜间灌溉"模式应对高温天气 [1] - 农技人员指导农户避开中午高温时段浇水,选择早起或傍晚进行灌溉以避免损伤根部 [3] - 滑县组织100余名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开展技术指导,为秋粮丰收筑牢基础 [3] 智能灌溉技术 - 山东武城农户使用智能灌溉设备,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灌溉5小时,每小时60方水 [4] - 农户使用牵引式移动智能水肥一体机,通过手机指令实现精准水肥灌溉 [6] 区域抗旱管理 - 湖北当阳市庙前镇鞍山村泵站24小时运转,灌溉附近5000亩中稻 [8] - 当阳市50万亩中稻正值拔节孕穗期,针对不同田块和苗情采取因地制宜抗旱措施 [8]
河南7月平均气温破64年最高纪录,农业生活用水是否被影响?何时缓解?
央视网· 2025-08-05 09:33
给农业和百姓生活带来怎样影响? 如何应对? 河南近期的高温干旱天气有怎样的特点? 未来将如何发展? 连日来,河南遭遇持续高温天气,7月份河南全省平均气温达30.5℃,较常年异常偏高3.2℃,这是1961 年以来同期最高值。 高温所导致的河南旱情如何? ↓ ↓ ↓ 河南省气象台8月4日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4日、5日两天,河南高温持续,济源、焦作、新乡和黄河 以南大部最高气温在37℃以上,其中,4日白天,济源、焦作、洛阳北部、南阳东部部分县(市、区)最 高气温达40℃以上。配合较高的相对湿度,部分地区体感温度或突破50℃,为64年来同期最热。 7月以来,河南全省平均降水量79.5毫米,较常年同期减少五成以上,像驻马店7月降水仅有6毫米,较 常年同期184毫米偏少96%。 据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消息,目前,河南旱情主要分布在豫东和豫南地区的驻马店、周口、南阳等地,特 别是驻马店旱情较为严重,农作物受旱面积达到了163万亩,其中严重受旱面积39.8万亩。 从气象监测情况看,已有41%的站点存在重度以上气象干旱,驻马店、周口和漯河局部站点达特旱。 夜间灌溉玉米 应对持续高温 眼下,河南安阳滑县127万余亩玉米陆续进入抽雄 ...
抗旱保秋,河南积极行动——“六问”回应公众关切
河南日报· 2025-08-05 07:41
河南旱情现状 - 河南当前旱情主要分布在豫南和豫东地区,驻马店、周口、南阳等地最为严峻,其中驻马店农作物受旱面积达1762万亩 [2] - 全省已累计浇灌124亿亩次,受旱地块普遍浇灌2-4遍,有效遏制旱情蔓延 [2] - 7月以来全省平均气温创64年新高,41%气象监测站点出现重度以上干旱 [1] 旱情成因与特点 -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北抬导致持续性高温湿热天气 [3] - 极端高温:7月15日全省111个县区最高气温超40℃,局部超40℃ [3] - 降水异常:7月全省平均降水量81毫米,较常年少五成以上,驻马店7月降水仅6毫米 [3] - 持续时间长:部分站点35℃以上日数达15-32天,驻马店等地连续超30天无有效降雨 [3] - 水位下降:平原区平均地下水位1215米,较上年同期下降381米,部分机井出水量减少 [3] 对秋粮生产影响 - 玉米抽雄吐丝至灌浆期、花生开花下针至果实膨大期对水分敏感,干旱易导致玉米授粉不良(缺粒、秃尖)和花生果实膨大受阻 [4] 抗旱保秋措施 - 财政投入:省财政紧急下拨2000万元抗旱资金,预拨中央1亿元"一喷多促"资金,下达6330万元抗旱资金 [5] - 地方行动:周口、驻马店分别安排2000万元、900万元抗旱资金用于打井、调水 [5] - 水利调度:6月下旬以来组织大中型水库引水11亿立方米,调引黄河水支援周口等地 [5] - 技术支持:派出18个省级专家组和9个指导组,累计下乡指导491万人次,培训农户8068万人次 [5] 未来天气与旱情展望 - 8月6日起全省多对流性降水,高温有望逐步缓解,但局部墒情不足地区旱情将持续 [7] - 8月5-9日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但降水呈现"面弱点强"特点 [6][7] 旱涝急转防范机制 - 沟渠整治:投入5112亿元完成1176万公里沟渠连通,实现重点农田"有沟渠、能连通" [8] - 应急储备:推进区域农机服务中心建设,储备应急排涝机械 [8] - 预警机制:与气象部门建立会商机制,适时发布农田渍涝风险预警 [8]
千方百计释放县域消费潜力!连平全面亮出前三季度经济增长目标
搜狐财经· 2025-08-05 02:05
近日,河源召开2025年全市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暨市委财经委会议,分析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研究解决突出问题,部署推动下半年经济工作。今年上半 年,连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56亿元,增长5.7%,快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4.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速达9.1%,与一季度持平;规模以上工业增 加值增长11.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0%。 就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而言,连平虽然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呈增长态势,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项。譬如,由于重点消费品销量、日用商品需求下降,住宿餐饮 增长动能不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未达预期目标。如何扭转发展劣势,不折不扣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今年7月,连平鹰嘴蜜桃迎来丰收季,预计总产量11.2万吨。 资料图片 在狠抓农业夯基础、狠抓工业提质效、狠抓消费增活力、狠抓财税促增收的基础上,连平县全面亮出前三季度经济增长目标:力争前三季度完成农林牧渔业 总产值31.84亿元、增长6%;力争前三季度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6.8亿元、增长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8亿元、增长5%;完成社消零总额31.19亿元、增长 3.5%;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8亿元、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