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搜索文档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要点有哪些?特殊事项如何处理?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6-19 22:55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要点 享受主体 - 除烟草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娱乐业以外的居民企业 需满足会计核算健全、实行查账征收且能准确归集研发费用的条件 [4] 优惠内容 - **一般企业**: - 未形成无形资产的研发费用:自2023年1月1日起按实际发生额的100%税前加计扣除 [6][7] - 形成无形资产的研发费用:按无形资产成本的200%税前摊销 [7] - **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2023-2027年)**: - 未形成无形资产的研发费用:在据实扣除基础上额外按120%加计扣除 [7] - 形成无形资产的研发费用:按无形资产成本的220%税前摊销 [7] 研发活动定义与排除范围 - **适用活动**:为获得科技新知识、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工艺的系统性活动 [9] - **不适用活动**:常规升级、直接应用公开成果、技术支持、简单重复改进、市场调研、质量控制、社科人文研究等7类 [9] 费用归集与核算要求 - 需按研发项目设置辅助账 准确归集当年可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实际发生额 [9] - 研发费用与生产经营费用需分别核算 跨年度多项研发活动需分项目归集 [9] 特殊事项处理 - **委托研发**: - 境内委托:按费用实际发生额的80%计入委托方研发费用 [11] - 境外委托(不含个人):按费用实际发生额的80%计入 且不超过境内符合条件的研发费用2/3 [11] - **合作研发**:合作各方按实际承担费用分别加计扣除 [12][13] - **集中研发**:集团可合理分摊集中研发费用 由受益成员企业分别加计扣除 [16] 申报时点 - 企业可在7月或10月预缴申报时选择享受上半年或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18][19] - 未在预缴期享受的 可在年度汇算清缴时统一申报 [19] 政策依据 - 主要文件包括财税〔2015〕119号、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40号、财税〔2018〕64号、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7号等 [21][22]
技工、生产制造类职位紧缺
广西日报· 2025-06-19 10:42
人才供需格局 - 广西第一季度需求人才数为90697人 求职人才数环比上季度回升5 90% 呈现春季人才流动回暖趋势 [1] - 第三产业占比66 77% 仍居主导地位 但较去年同期收缩5 67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人才需求逆势上升 占比达30 59% [1]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制造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建筑业 教育业构成人才需求前五强行业 合计需求人才数占比达76 65% [1] 行业需求变化 - 近六成行业人才需求同比下滑 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传统优势行业 [1] - 10个行业实现人才需求增长 制造业以7 08%同比增幅领跑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 机械制造业两大细分领域表现抢眼 人才需求占比分别为84 88% 18 48% [1] 职位类别动态 - 13个职位类别实现逆势增长 销售类以28 00%增幅领先 [2] - 技工类 生产制造/工厂管理类职位存在人才缺口 生产制造 技工类职位包揽用人单位急需人才前三名 工人/操作员人才缺口最为突出 [2] - 超七成职位类别人才需求同比下滑 但销售类职位逆势上扬 近六成职位类别人才供应量同比下降 [2] 薪酬趋势 - 一季度用人单位发布职位平均薪酬为5640元/月 环比涨幅1 06% 已连续两个季度增长 [3] - 求职者期望薪酬主要集中在3000—4999元/月区间 职位薪酬主要集中在4000—4999元/月区间 [3] - 2000—2999元/月 4000—4999元/月 5000—5999元/月和6000—7999元/月区间职位薪酬超过求职者期望 反映用人单位强烈需求 [3]
5月份我国服务业增长加快 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2%
快讯· 2025-06-16 13:18
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 - 5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 2%,比上月加快0 2个百分点 [1]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1 2%,快于服务业整体增速5 0个百分点 [1]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 9%,快于服务业整体增速2 7个百分点 [1] - 批发和零售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 4%,快于服务业整体增速2 2个百分点 [1]
刚刚,重要经济数据公布!
第一财经· 2025-06-16 10:31
工业生产 - 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环比增长0.61%,1-5月累计增长6.3% [2]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表现突出,分别增长9.0%和8.6%,高于工业整体增速3.2和2.8个百分点 [2] - 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大幅增长40.0%、35.5%、31.7% [2] - 1-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21170亿元,同比增长1.4% [2] 服务业 - 5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2%,增速较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 [3] - 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1.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8.9%,批发零售业增长8.4% [3] - 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电信、互联网软件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高于55.0% [3] 消费市场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26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较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 [4] - 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著,家电音像器材、通讯器材、文化办公用品、家具类零售额分别增长53.0%、33.0%、30.5%、25.6% [4][5] - 1-5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9878亿元,占社零总额比重达24.5% [5] 固定资产投资 - 1-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91947亿元,同比增长3.7%,扣除房地产投资后增长7.7% [6] - 制造业投资增长8.5%,高技术产业中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41.4%,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增长24.2% [6] -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7%,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下降2.9%和3.8% [6] 对外贸易 - 5月货物进出口总额38098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出口增长6.3%,进口下降2.1% [7] - 1-5月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3%,占出口总额比重达60.0%,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提升至57.1% [7] 就业与价格 - 5月城镇调查失业率5.0%,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企业周平均工作时间48.5小时 [8] - 5月CPI同比下降0.1%,核心CPI同比上涨0.6%,PPI同比下降3.3% [9][10]
刚刚,重要经济数据公布!
第一财经· 2025-06-16 10:23
工业生产 - 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环比增长0.61%,1-5月累计增长6.3% [2]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表现突出,分别增长9.0%和8.6%,高于整体工业增速3.2和2.8个百分点 [2] - 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0.0%、35.5%、31.7% [2] - 制造业PMI为49.5%,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企业预期指数达52.5% [2] 服务业 - 5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2%,增速环比加快0.2个百分点 [3] - 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商务服务业、批发零售业分别增长11.2%、8.9%、8.4%,显著高于服务业平均水平 [3] - 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互联网软件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以上高景气区间 [3] 消费市场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26亿元,同比增长6.4%,环比增长0.93% [4] - 升级类商品销售强劲,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21.8%、28.3% [4] - 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家电、通讯器材、文化办公用品零售额分别增长53.0%、33.0%、30.5% [4] - 1-5月网上零售额60402亿元,同比增长8.5%,实物商品占比达24.5% [4] 固定资产投资 - 1-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房地产)增长7.7%,制造业投资增长8.5% [5] - 高技术产业投资表现亮眼,信息服务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41.4%、24.2% [5] -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7%,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下降2.9%、3.8% [5] 对外贸易 - 5月货物出口增长6.3%,1-5月累计出口增长7.2%,机电产品出口占比60% [6][7] - 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提升至57.1%,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 [6] - 一般贸易进出口占比64.2%,保持主导地位 [6] 就业与价格 - 5月城镇调查失业率5.0%,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企业周均工作时间48.5小时 [8] - 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环比扩大0.1个百分点,食品中鲜果价格上涨5.5% [9] - PPI同比下降3.3%,工业品价格仍处低位 [10]
国家统计局:5月服务业增长加快 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
快讯· 2025-06-16 10:12
服务业整体增长 - 5月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_2%,较上月加快0_2个百分点 [1] - 1-5月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累计同比增长5_9% [1] - 1-4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_2% [1] 分行业表现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达11_2%,领先服务业整体5_0个百分点 [1]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_9%,高于服务业整体2_7个百分点 [1] - 批发和零售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_4%,超出服务业整体2_2个百分点 [1] 服务业景气度 - 5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_2%,环比上升0_1个百分点 [1] - 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达56_5%,环比提升0_1个百分点 [1] - 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55_0%以上高景气区间 [1]
合规经营小课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易错点知多少?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6-13 18:46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适用范围 - 不适用税前加计扣除的研发活动包括:产品常规性升级、科研成果直接应用、商品化后技术支持、现存产品简单改变、市场调研管理研究、常规质量控制测试、社会科学艺术研究[7][8][9][10][11][12] - 市场调研活动明确不适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13] 行业限制规定 - 不适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行业包括:烟草制造、住宿餐饮、批发零售、房地产、租赁商务服务、娱乐业及其他规定行业[16] - 行业分类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为准并随更新[16] 费用核算要求 - 需严格区分研发费用与生产经营费用,按研发项目设置辅助账分别归集[18] - 划分不清的费用不得加计扣除,核定征收企业不可享受该政策[18][19] 研发费用具体范围 - 人员人工费包含:直接研发人员工资社保公积金及外聘人员劳务费用[22][23] - 具体范围涵盖:人员费用、直接投入、折旧、无形资产摊销、新产品设计费、现场试验费及其他相关费用[25] - 房屋折旧及租赁费明确不属于可加计扣除的折旧费用范围[27] 政策执行方式 - 采取"真实发生、自行判别、申报享受、资料留存备查"的办理方式[27] - 符合条件的可同时享受其他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28]
利那(天津)科技传媒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6-13 09:40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利那(天津)科技传媒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赵悦文,注册资本1000万 人民币,由天津启诚安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来源:金融界 经营范围含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商业综合体管理服务;办公设备租赁服务;企业管理咨询;信息咨 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企业形象策划;个人商务服务;数据处理服 务;会议及展览服务;企业管理;酒店管理;物业管理;停车场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 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软件开发;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开发;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 许可的商品);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计算机及通讯设备租 赁;信息系统集成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软件销售;广告设计、代理;图文设计制作;新鲜水果批 发;新鲜蔬菜批发;食用农产品批发;纸制品销售;纸浆销售;电子产品销售;办公服务;网络技术服 务;日用品销售;人力资源服务(不含职业中介活动、劳务派遣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 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食品销售;职业中介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 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 ...
我市高质量发展成果丰硕
郑州日报· 2025-06-13 08:45
法人单位数量增长 - 2023年末郑州二产和三产法人单位达56 6万个 较2018年增加18 1万个 增长46 9% 产业活动单位59 9万个 增加18 6万个 增长45 1% 个体经营户78 3万个 增加28 4万个 增长57 0% [2] - 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数量最多达20 8万个 占比36 8%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8 7万个 占比15 4% 建筑业5 6万个 占比9 9% [2] - 金水区法人单位数量居首达13 3万个 占比23 4% 郑东新区8 4万个 占比14 8% 新郑市为县域最高达3 3万个 占比5 9% [2] 第三产业就业主导 - 2023年末二三产法人单位从业人员612 5万人 较2018年增加113 8万人 增长22 8% 其中三产从业人员427 7万人 增加120万人 增长39% [3] - 批发和零售业从业人员最多达104 2万人 占比17 0% 建筑业88 9万人 占比14 5% 制造业78 6万人 占比12 8% [3] - 金水区从业人员110 7万人 占比18 1% 郑东新区73 2万人 占比12 0% 新郑市县域最高达49 2万人 占比8 0% [3] 数字经济规模扩张 - 2023年末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6 0万个 从业人员58 7万人 全年营收8680 6亿元 其中数字产品制造业营收6050 1亿元 占比69 7% [4] - 数字技术应用业企业法人单位3 9万个 从业人员32 7万人 营收1367 2亿元 数字要素驱动业营收612 7亿元 [4]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259个 营收6292 8亿元 高技术服务业企业1027个 营收1311 4亿元 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204 7亿元 [4]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78个 服务业企业762个 显示新兴领域加速发展 [4] - 数字产品制造业857个企业贡献14万就业 数字产品服务业1万企业营收650 7亿元 [4]
逾期3182天后“骨折价”转让!甘肃银行频甩不良包、资产质量难言改善
金融界· 2025-06-11 13:38
甘肃银行不良贷款转让事件 - 甘肃银行转让行者汽租不良贷款项目,逾期天数达3182天(近9年),未偿本息总额4551万元(本金1650万元,利息2901万元)[1][3] - 该笔贷款被归类为损失类资产,初始转让价仅370万元(不足未偿本息总额的一折)[1][3] - 行者汽租自2019年起多次被限消、股权冻结、被执行,甘肃银行通过法律程序追讨未果后选择低价转让[3][4] 甘肃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情况 - 2024年前10月转让不良贷款规模6.7亿元,2022-2023年分别转让22.3亿元、11.9亿元[5] - 2024年通过关联交易向甘肃资管转让两笔债权,涉及本金及利息合计7.06亿元,预亏3.93亿元[5] - 综合采用现金清收、核销、重组、以物抵债等手段,2022-2024年不良率从2.0%降至1.93%,但实际损失已确认[5][6] 资产质量与行业对比 - 2024年末不良率1.93%在18家上市城商行中排名第一,兰州银行不良率1.83%,反映区域性风险较高[6][8] - 住宿餐饮、制造业、农林牧渔、批发零售业不良率分别达5.05%、3.52%、3.03%、2.51%[6] - 逾期贷款占比2.8%(同比+0.1pct),关注类贷款占比4.3%(同比+0.2pct),潜在风险上升[9][10] 财务表现与管理层动态 - 2024年营业收入59.5亿元(同比-10.7%),净利润5.8亿元(同比-9.8%),净息差下滑至1.18%的历史低点[10] - 连续六年未分红,股价长期低位震荡,与银行股红利行情脱节[10][13] - 董事长刘青任职7年,行长王锡真任职3年,管理层面临改善风控与盈利能力的压力[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