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境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今日投资参考:复合铜箔龙头厂商开始批量供货
证券时报网· 2025-07-22 10:08
市场表现 - 7月21日三大股指震荡上扬,沪指涨0.72%报3559.79点,深证成指涨0.86%报11007.49点,创业板指涨0.87%报2296.88点,北证50指数涨2.38%,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17274亿元 [1] - 水利水电板块爆发,工程机械、建材、钢铁、煤炭、农业、化工、有色、石油等板块拉升,券商、医药、地产等板块均上扬 [1] - 东莞证券认为全市场成交规模延续放量有望支撑大盘维持震荡偏强走势,建议短期关注中报业绩占优板块,中长期关注内需、科技及红利主线 [1] 西藏水电开发 - 国务院批准成立雅江集团以保障雅下水电工程建设运营,雅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装机规划约6000万千瓦,年发电量3000亿千瓦时,投资额超万亿元 [2] - 中信证券认为项目静态发电成本较高,但动态来看远期有望通过投资拉动效应、配套新能源及电价市场化实现综合平衡 [2] - 中信建投指出工程总投资约1.2万亿元(西藏年总投资6倍),将拉动西部基建、清洁能源及水电开发,水利水电建设、隧道掘进、电力设备、建材等企业受益 [2] AI产业链 - 各省市推出算力补贴政策,如北京每年补贴不超过200万元,上海发放AI算力券,杭州补贴算力合同费用30%或20% [3] - 中信证券预计政策后续可能加大对AI应用层支持(如tokens调用、项目申报、Agent采购),建议关注云计算/服务器、通用Agent、垂直Agent应用 [3] 复合铜箔 - 龙头厂商开始向动力电池客户批量出货复合铜箔,下游客户处于量产定型阶段 [4] - 中信证券推荐两条主线:具备规模化量产能力的企业及复合集流体产能扩张受益的设备厂商 [4] 海南自贸港 - 五部门联合印发跨境资管试点细则,支持境外投资者投资海南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私募资管产品、公募基金等 [6] - 试点有利于丰富跨境金融产品供给,吸引境内外资管机构入驻海南 [6] 企业动态 - 京东投资三家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千寻智能获6亿元Pre-A+轮融资,逐际动力获京东战略领投,众擎机器人A1轮由京东领投 [7] - 八亿时空建成国内首条百吨级半导体KrF光刻胶树脂双产线,达产后预计营收超亿元,计划未来五年扩产至200-300吨/年 [7]
欧美同学会金融委员会到深圳调研并参与深港融合创新发展座谈会
中国经济网· 2025-07-17 16:54
深创投业务布局与模式 - 深创投重点布局信息科技、装备智造、健康产业、新材料与新能源领域,培育新质生产力 [2] - 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导向,通过融资服务、产业对接、企业治理等全方位支持已投企业 [2] - 国有资本在风险投资领域可行性得到验证,其模式强调政策敏感度、技术前瞻性与资本耐心度的三维平衡 [2] 河套深港合作区政策创新 - 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可依据政策在港上市后回归深圳上市,形成"H+A"型上市公司 [3] - 河套合作区推动深港科技协同,整合香港北部都会区资源,探索跨境数据流通与知识产权证券化 [3] - 福田区强化科技金融供给,全生命周期支持海归人才创业,并试点双重上市机制吸引国际资本 [3][4] 生物医药与科技企业机遇 - 深圳生物医药领域企业当前偏好H股上市,河套区政策或推动H回A路径实现 [4] - 外资机构关注深圳科技企业孵化模式,寻求与编程猫、利格泰生物等企业的合作机会 [4] - 深港金融融合政策突破被视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支点,凸显香港枢纽作用 [4] 调研活动与机构参与 - 调研组实地考察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与晶泰控股,未披露具体业务细节 [5] - 君联资本、三井住友德思私募等机构代表参与座谈,探讨产业落地政策合作 [4][6]
权识国际(00381.HK)可能于香港开展数字经济相关业务
格隆汇· 2025-07-10 21:44
合作背景 - 权识国际附属公司福老投资与延吉市人民政府签署谅解备忘录 拟在香港开展数字经济相关业务合作 [1] - 公司执行董事李立中院士为区块链与金融科技权威 2025年获联合国授予"世界创新领袖人物"称号并出任全球领导力与科技创新院士委员会委员 [1] 合作预期效益 - 内循环平台通过链上资产确权提升效率 解决中小企业去库存问题并实现消费剩余价值分配 [2] - 跨境积分体系预计吸引周边国家商户超千家 带动延吉跨境产业聚集并拉动税收与消费增长 [2] - 打造全国首个"区块链+稳定币"边疆贸易积分化试点 为中国参与国际数字资产规则制定提供案例 [2] - 推动AOM标准在东北亚区域落地 开展人民币稳定币国际化试点形成官方应用第一范式 [2] - 李立中院士团队将牵头制定《跨境稳定币合规操作指引》 输出"延吉模式"至其他边境城市 [2] 战略意义 - 合作是"内外双循环"战略的微观实践 延吉市借此提升区域数字经济及跨境金融战略地位 [2] - 延吉市正打造东北地区数字金融中心 并以"一带一路"欧亚数字金融中心为发展蓝图 [2] 业务模型 - 公司依托区块链底层技术与跨境金融创新能力 结合延吉政策区位优势形成"产业数字化+跨境资流通"双轮驱动模型 [3] - 试点成功后可复制至全国边境口岸城市 为中国构建数字丝路提供关键基础设施支撑 [3]
八项政策措施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高水平金融开放向深向实
金融时报· 2025-06-23 09:42
金融开放政策核心内容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八项金融开放举措,覆盖金融基础设施、跨境投融资、结构性货币政策创新等领域,旨在提升中国金融市场国际竞争力与风险防控能力 [1] - 政策传递中国金融治理从"要素开放"向"制度型开放"转型的信号,围绕规则设计和制度保障展开 [1] - 八项政策几乎全部以上海为先行区域,体现其在"制度供给—规则实验—全国推广"中的核心功能 [8] 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 在上海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汇集分析银行间债券、货币、衍生品等各金融子市场交易数据,强化信息透明度和风险监测 [2] - 交易报告库是"后台"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国际经验显示其有助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2] - 设立个人征信机构,优化征信市场布局,2024年个人征信机构已提供各类征信服务700多亿次 [3] - 目前有百行征信、朴道征信、钱塘征信三家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与征信中心协同发展 [3] - 强化数据科技赋能,深挖数据要素价值,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与质量 [4] 跨境金融政策 - 优化升级自由贸易账户功能,提升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5] - 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创新业务规则 [5] - 离岸贸易金融服务试点提升跨境支付结算效率,某商业银行"离岸贸易区块链信用证"将单据核验时间从3天缩短至4小时 [6] -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启动"跨贸再融"业务试点,通过再融资支持缓解外贸企业融资难题 [7]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 中央金融委员会印发《关于支持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意见》,凸显上海"先行先试"地位 [8] - 上海试点形成的制度成果如"离岸贸易主体白名单管理""跨境资金池便利化"等已向全国辐射 [9] -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批复上海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升级方案及临港新片区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方案 [8]
深圳加速高水平对外开放 一批改革措施将在前海河套率先落地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20 17:45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政策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1] - 深圳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前海、河套等重大国家级战略平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情况[1] - 一批改革措施将在前海、河套率先落地[1] 前海改革举措 - 前海在深圳综合改革试点48条经验举措中有17项率先实施[2] - 前海将聚焦新兴金融、跨境金融、供应链金融、科技金融,推出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打造赴港上市培育基地[2] - 前海将加快建设深港数据跨境安全便捷通道、前海离岸数据中心,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2] - 前海将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打造新质生产力和创新策源地[2] - 前海将为香港创新主体提供专利快速预审服务,建设国际技术转移中心[2] - 前海将优化科技攻关组织模式,探索新型研发机构去行政化、雇员合同制、薪酬市场化管理制度[2] - 前海将允许外籍科学家担任新型研发机构法定代表人[2] - 前海将推动扩大增值电信开放,吸引外资企业落地全资互联网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络及应用商店[3] - 前海将拓展文创数字贸易,搭建游戏出海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企业建立海外研发中心和发行渠道[3] 河套改革举措 - 河套将推动实施国家级科技金融先行先试政策,探索内地和香港创投资本共同设立创投基金[4] - 河套将组建跨境双币早期母基金[4] - 河套将继续引进港澳知名高校优势学科重点科研项目,探索"一区两园"双向互利合作模式[4] - 河套将扩大境外职业资格便利执业认可清单,为港澳专业人士在河套就业执业提供便利[4] - 河套将深化以深圳数据交易所为牵引的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数据产权、定价、流通等机制[4] - 河套将打造数据要素流通发展示范区[4] - 皇岗口岸重建后通关模式将改为"合作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时间从半小时缩短为5分钟左右[4] - 皇岗口岸重建工程已进入收官冲刺阶段,联检大楼预计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4]
事关深圳前海、河套!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很大→
证券时报· 2025-06-19 21:27
深圳高水平对外开放进展 - 深圳加快推进前海合作区、河套合作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等重大战略平台落地落实,以更大力度扩大制度型开放 [1] - 前海合作区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8.8亿元、同比增长8.6%,固定资产投资1691亿元、同比增长10.1%,进出口7066.5亿元、同比增长42.4%,实际使用外资266.5亿元、同比增长7.4%、占全市60.4% [2] -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设立10年来,进出口总额从2015年712亿元跃升至2024年5367亿元、年均增长25%,累计实际使用外资382亿美元、占广东自贸区67%,海关备案企业数量超过1.1万家、较成立之初增长5.7倍 [7] 前海合作区战略定位与举措 - 前海被赋予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引领区、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高地"四大战略定位,实施"比特区还要特"的先行先试政策 [2] - 前海将为香港创新主体提供专利快速预审服务,建设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加快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 [3] - 前海将聚焦新兴金融、跨境金融、供应链金融、科技金融,推出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打造赴港上市培育基地,发展壮大耐心资本、大胆资本 [3] - 前海加快发展人工智能,联手龙头企业共建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发挥深港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灵巧手专业园区等平台作用 [3] - 前海将巩固运输、金融、电信等优势行业,发展游戏出海、软件外包、知识产权、跨境旅游、国际会展等业态 [4] 河套合作区建设成果与规划 - 河套合作区取得"12345"初步成果:1项科研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集聚200多个高端科研项目,汇聚3个国家实验室分支机构,集聚440余家高水平科技企业,集聚全球仅有的5家由我国主导建立的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 [5] - 河套合作区将从四个方面重点着力:打造教育科技人才高地、打造要素便捷流动"窗口"、打造制度型开放创新体系、打造国际一流创新环境 [5][6] - 河套合作区探索内地和香港创投资本共同设立创投基金,组建跨境双币早期母基金,创新国际性产业和标准组织管理制度 [6] - 新皇岗口岸预计2025年投入使用,深港两地通关时间有望压缩到5分钟以内 [6]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未来方向 -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将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新评估体系,围绕59个评价点建立开放型市场准入体系 [8] - 进一步畅通资金要素跨境自由流动,深化推进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QFLP和QDIE试点 [8] - 推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加快发展,巩固电子信息产业出口优势,培育先进制造、新型储能、生物医药等出口新动能 [9] - 在服务贸易方面落实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允许境外符合条件个人从事证券投资咨询、期货交易咨询等业务 [9] - 在数字贸易方面扩大增值电信开放,吸引外资企业落地全资互联网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络及应用商店 [9]
前海将打造赴港上市培育基地 布局保税维修等新业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9 21:05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政策解读 政策核心内容 - 中办国办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要求深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提升服务贸易 [1] - 前海作为核心区域,已落地17项改革举措,2024年GDP达3008.8亿元(同比+8.6%),进出口7066.5亿元(同比+42.4%),实际使用外资266.5亿元(占深圳全市60.4%) [1] - 重点部署四大改革任务: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金融技术数据赋能高质量发展、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健全法治化治理模式 [2][3][4] 金融与科技领域举措 - 前海将聚焦新兴金融、跨境金融、供应链金融、科技金融,推出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打造赴港上市培育基地 [1][3] - 已推出"科技初创通"信贷,落地深圳首家险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牌照,设立"专精特新"专板 [3] - 科技体制改革方面,前海将提供专利快速预审服务,建设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服务香港大学等机构科研成果转化 [2] 贸易与开放政策 - 货物贸易领域首创"一次检测、一次认证、一体通行"模式,发展跨境电商、保税维修等新业态 [3][4] - 服务贸易将实施跨境负面清单和CEPA开放清单,推动运输、金融、电信等优势行业,拓展游戏出海、软件外包等新业态 [3][4] -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2024年进出口5367亿元(同比+52.3%),综保区进出口3752.5亿元(同比+49.9%) [5] 数字与数据产业布局 - 上线深港数据跨境验证平台,启动全国首个数据经纪人创新中心,建设国际数据产业园 [3] - 扩大增值电信开放,吸引外资落地全资互联网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络,开展互联网接入服务 [6] - 支持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软件开发,搭建游戏出海服务平台,拓展文创数字贸易 [6] 人才与法治环境 - 已实施入境签证、永久居留等便利政策,将深化深港联合引才机制,便利港澳专业人士执业 [2] - 率先落地"港资港法""港资港仲裁",完善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机制,集聚商事调解机构 [4]
事关深圳前海、河套!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很大→
证券时报· 2025-06-19 21:02
深圳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情况 - 深圳加快推进前海合作区、河套合作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等重大战略平台落地落实,以更大力度扩大制度型开放 [1] - 前海合作区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8.8亿元、同比增长8.6%,固定资产投资1691亿元、同比增长10.1%,进出口7066.5亿元、同比增长42.4%,实际使用外资266.5亿元、同比增长7.4%、占全市的60.4% [3] -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设立10年来,进出口总额从2015年的712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5367亿元、年均增长25%,累计实际使用外资382亿美元,占广东自贸区67% [11] 前海合作区发展重点 - 前海将全力争取《意见》改革措施先行先试,为香港创新主体提供专利快速预审服务,建设国际技术转移中心 [4] - 聚焦新兴金融、跨境金融、供应链金融、科技金融,推出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打造赴港上市培育基地 [4] - 联手龙头企业共建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发挥深港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等平台作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4] - 巩固提升运输、金融、电信等优势行业,发展游戏出海、软件外包、知识产权、跨境旅游、国际会展等业态 [5] 河套合作区建设进展 - 河套合作区已取得"12345"初步成果:1项科研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集聚200多个高端科研项目,汇聚3个国家实验室分支机构,集聚440余家高水平科技企业,集聚全球仅有的5家由我国主导建立的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 [7] - 新皇岗口岸正在加快建设,预计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明年投入使用,深港两地通关时间有望压缩到5分钟以内 [9]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未来规划 - 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新评估体系,围绕经营场所、劳动力、纠纷解决等59个评价点,建立开放型市场准入体系 [13] - 进一步畅通资金要素跨境自由流动,深化推进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QFLP和QDIE试点 [13] - 推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加快发展,巩固电子信息产业出口优势,培育先进制造、新型储能、生物医药等出口新动能 [14] - 扩大增值电信开放,吸引外资企业落地全资互联网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络及应用商店 [14]
汕头华侨试验区加快打造“数字保税区” 数字经济企业突破1000家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13 15:52
跨境数字经济产业园启动 - 广东首个跨境数字经济产业园在汕头华侨试验区启动 规划用地900亩 一期建设数字科创基地和数字经济中试基地两大基地 以及五大园区包括人工智能应用产业园 数字文化产业园 深汕科创产业园 数字经济总部园 [1] - 华侨试验区直管区数字经济类企业突破1000家 总注册资本45亿元 涌现一批数字经济产业链上的"隐形冠军"企业 [1] - 产业园已吸引西之月 360AI商业化集团 浪潮集团等多家企业入驻 其中360AI商业化集团落户华南总部 将借助产业园的算力 网络和政策优势 为广东及东盟国家提供AI普惠功能 [1] 跨境数据流通创新 - 华侨试验区将开展跨境数据流通创新试点 建设与国内网络物理隔离的国际数据中心 利用跨境数据专线实现数据直传 [1] - 计划使用国内数据处理能力向海外提供数据清洗 标注 备份 加工 应用等服务 加快建设国际数据中心 打造"数字保税区" [1] 汕头数字经济发展 - 汕头持续发力建设区域"数字经济第一城" 连续2年入选中国数字经济百强城市 连续3年成功举办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 [2] - 华侨试验区作为国家级功能平台 深化新型国际网络接入 重点发展跨境电商 在线教育 跨境金融 特色互联网及软件服务 数字短视频等五大领域产业 [2]
聚焦新兴金融人才培养 滴水湖高金周年大会暨国际金融年会举行
证券时报网· 2025-05-24 22:12
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发展 - 滴水湖高金举行周年大会暨国际金融年会 持续推进新兴金融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创新 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区域功能区建设 [1] - 学院两年来从机制起步到体系构建 逐步确立新兴金融教育研究平台的战略地位 [1] - 学院将坚持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 以全球视野为引领 探索制度型开放背景下的金融教育路径 [1] 临港新片区金融发展 - 临港新片区作为国家战略重点区域 持续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 聚焦跨境金融 金融科技 股权投资等领域 加快构建上海金融"第三极" [1] - 希望滴水湖高金增强国际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 深化与临港产业生态融合 助力打造全球金融人才高地和制度创新试验区 [1] 全球金融体系与人民币国际化 - 中国应密切关注全球货币体系演化动向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参与构建更具稳定性与公平性的国际金融新秩序 [1] - 全球正经历从"美元-资产锚"向"多元-制度锚"过渡 亟需构建更加包容与稳定的国际货币新体系 [2] - 人民币国际化应注重提升市场深度与制度信任基础 加强跨周期调节与风险识别能力 增强中国在全球货币治理中的制度性影响力 [2] 金融市场透明度与监管 - 应继续完善交易穿透机制与监管数据共享 提升金融市场透明度 防范跨境套利与内幕交易等潜在风险 [2] - 需构建更加安全有序的资本流动环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