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食品制造业
icon
搜索文档
【宏观经济】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10月16日-10月21日)
乘联分会· 2025-10-21 17:31
工业产能利用率 - 2025年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6%,环比二季度上升0.6个百分点,但同比上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 [2][3] - 分三大门类看,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4.8%,采矿业为72.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为74.3% [3] - 分主要行业看,产能利用率较高的行业包括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77.8%)、通用设备制造业(78.9%)和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79.0%),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利用率较低,为62.0% [3][8] 社会消费品零售 - 2025年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971亿元,同比增长3.0%,1-9月份累计总额365877亿元,同比增长4.5% [4][5] - 按消费类型分,9月份商品零售额37462亿元,同比增长3.3%,餐饮收入4509亿元,增长0.9% [5] - 1-9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112830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1528亿元,增长6.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5.0% [6] 工业增加值 - 2025年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5%,环比上月增长0.64%,1-9月份累计同比增长6.2% [7][10] - 分行业看,9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36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16.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1.3% [11] - 9月份汽车产量322.7万辆,同比增长13.7%,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158.0万辆,同比增长20.3% [11] 固定资产投资 - 2025年1-9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71535亿元,同比下降0.5%,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1% [13][15] -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6.3%,第三产业投资下降4.3% [15] - 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6.4%,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5.3%,制造业投资增长4.0% [15]
投资结构继续优化
经济日报· 2025-10-21 11:20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体情况 - 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371535亿元,同比下降0.5% [1] - 投资增速下降主要受房地产开发投资拖累,扣除该因素后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 [1] 工业投资 - 前三季度工业投资同比增长6.4%,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1个百分点 [1] - 制造业投资增长4.0%,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0个百分点 [1]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5.3%,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1个百分点 [1] - 采矿业投资增长3.7%,增速较1-8月加快0.7个百分点 [1] 基础设施投资 - 前三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1%,拉动全部投资增长0.2个百分点 [2]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投资增长20.6%,水上运输业投资增长12.8%,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4.2% [2] - 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7.0%,占全部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为20.0%,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 [2] 设备购置投资 - 前三季度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4.0%,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0个百分点 [3] - 设备购置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16.6%,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 [3]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 - 前三季度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6.1% [4] -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占全部服务业投资的比重为5.3%,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 [4] 第一产业及相关行业投资 - 前三季度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6% [5] - 林业投资增长40.0%,增速较1-8月加快0.2个百分点,渔业投资增长12.9%,畜牧业投资增长4.3% [5] - 农副食品加工业投资增长14.3%,食品制造业投资增长10.8% [5]
2025年三季度全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68.9%
国家统计局· 2025-10-21 10:20
整体工业产能利用率概况 - 2025年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6%,较上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 [2]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2%,较上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 [2] 三大产业门类产能利用率 - 2025年三季度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4.8%,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累计为74.4%,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1][2][3] - 2025年三季度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产能利用率为74.3%,与上年同期持平,前三季度累计为73.2%,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 [1][3] - 2025年三季度采矿业产能利用率为72.5%,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累计为73.3%,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 [1][2] 主要制造业细分行业产能利用率 - 高技术制造业表现分化,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三季度产能利用率为79.0%,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累计为77.1%,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 [1][3]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能利用率较高且改善明显,三季度为80.1%,同比上升2.7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累计为80.1%,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 [1][3]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下滑显著,三季度为72.5%,同比下降3.5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累计为72.6%,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 [1][3] - 汽车制造业三季度产能利用率为73.3%,同比微升0.1个百分点,但前三季度累计为72.2%,同比显著上升1.9个百分点 [1][3]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三季度产能利用率为74.9%,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累计为73.4%,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 [1][3] 采矿业及相关能源行业产能利用率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处于较低水平,三季度为68.9%,同比下降3.8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累计为70.0%,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 [1][3]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三季度为91.2%,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累计为91.5%,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 [3] 其他重点行业产能利用率 - 化学纤维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保持高位,三季度为85.6%,同比微升0.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累计为85.8%,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 [3] - 通用设备制造业三季度产能利用率为78.9%,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累计为78.4%,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1][3] - 纺织业三季度产能利用率为77.2%,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累计为77.6%,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1][3]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能利用率较低,三季度为62.0%,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累计为61.8%,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1][3]
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
长江商报· 2025-10-20 16:21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150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 [1] - 分季度看,第一季度同比增长5.4%,第二季度增长5.2%,第三季度增长4.8%,第三季度环比增长1.1% [1] - 第三季度经济总量达35.5万亿元,超过了全球第三大经济体2024年全年经济总量 [1] 投资领域表现 - 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71535亿元,同比下降0.5%,但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 [1] - 工业投资同比增长6.4%,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1个百分点 [2] -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6.1%,占全部服务业投资的比重为5.3%,比去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33.1% [2] - 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1%,拉动全部投资增长0.2个百分点 [2] - 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6%,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投资增长14.3%,食品制造业投资增长10.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7.9% [2] 新质生产力与产业发展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 [3] - 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动车组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8%、16.3%、8.6% [3] -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3] 其他经济指标 - 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0%,外汇储备连续2个月增加 [1] - 核心CPI同比涨幅持续扩大,PPI降幅连续2个月收窄 [1] - 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2个月回升,10月上旬流通领域一些重要工业品价格继续回升 [3]
国家统计局权威解读“5.2%”!
券商中国· 2025-10-20 14:03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150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 [1] - 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三季度增长4.8% [2] - 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长1.1% [2] 三季度经济增速分析 - 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8%,增速比二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 [3] - 增速回落主要受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结构调整压力较大等因素共同作用 [4] - 国际方面,个别国家滥施关税冲击全球经贸秩序,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盛行 [4] - 国内方面,经济结构调整关键期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存在阵痛,部分行业增势减缓 [4]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 - 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71535亿元,同比下降0.5% [5] - 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 [5] - 投资增速下降主要受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影响 [5] 投资亮点与结构优化 - 设备购置投资增速始终保持10%以上,是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 [6] - 工业投资同比增长6.4%,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1个百分点 [6] -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6.1%,占全部服务业投资的比重为5.3% [6] - 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33.1% [6] - 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1%,拉动全部投资增长0.2个百分点 [7] - 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6%,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投资增长14.3%,食品制造业投资增长10.8% [7]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7.9% [7] 就业与居民收入 - 前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9月份为5.2%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8] - 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文体娱乐等服务行业就业人数较二季度和上年同期均有增加 [8] - 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509元,名义增长5.1%,实际增长5.2% [8] -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继续快于城镇居民 [8] - 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和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的增速均高于全国居民收入增速 [9] - 全国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602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3% [9] - 全国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2628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 [9] 经济增长动能与有利条件 - 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 [10] - 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动车组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8%、16.3%、8.6% [10] - 宏观政策持续显效,出台实施《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等 [11] - 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2个月回升 [11] - 中秋和国庆假期国内出游8.88亿人次,彰显经济韧性和活力 [11]
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国家统计局权威解读
证券时报· 2025-10-20 12:20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15036亿元,同比增长5.2% [1] -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三季度增长4.8%,三季度环比增长1.1% [1] - 三季度经济总量达35.5万亿元,超过了全球第三大经济体2024年全年经济总量 [1] 经济增长动能分析 - 三季度GDP增速回落至4.8%,比二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主要受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及国内结构调整压力共同作用 [2] - 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0%,外汇储备连续2个月增加 [1]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动车组产量分别增长29.8%、16.3%、8.6% [7] 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 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371535亿元,同比下降0.5%,但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增长3.0% [3] - 设备购置投资增速始终保持10%以上,是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 [3] - 工业投资同比增长6.4%,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1个百分点 [3] -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6.1%,占全部服务业投资比重为5.3%,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33.1% [3] 基础设施与民生投资 - 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1%,拉动全部投资增长0.2个百分点 [4] - 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6%,农副食品加工业投资增长14.3%,食品制造业投资增长10.8% [4]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7.9% [4] 就业与居民收入 - 前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9月份为5.2%,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5] - 服务行业就业人数较二季度和上年同期均有增加,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稳定 [6] -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509元,名义增长5.1%,实际增长5.2%,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继续快于城镇居民 [6] - 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稳定增长,转移净收入6023元,增长5.3%,财产净收入2628元,增长1.7% [6] 经济发展支撑因素 - 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科技创新持续赋能产业创新 [7] - 宏观政策持续显效,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近期出台扩大服务消费、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措施 [8] - 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2个月回升,10月上旬重要工业品价格继续回升 [8] - 中秋和国庆假期国内出游8.88亿人次,群众文体活动人气十足 [8]
前三季度项目投资保持增长,投资结构继续优化
国家统计局· 2025-10-20 10:38
总体投资表现 - 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371535亿元,同比下降0.5% [1] - 投资增速下降主要受房地产开发投资拖累,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项目投资同比增长3.0% [1] 工业投资 - 前三季度工业投资同比增长6.4%,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1个百分点 [1] - 制造业投资增长4.0%,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0个百分点,其中消费品制造业投资增长6.3%,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6% [1]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5.3%,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1个百分点,其中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核力发电、水力发电投资合计增长13.9% [1] - 采矿业投资增长3.7%,增速比1-8月份加快0.7个百分点 [1] 基础设施投资 - 前三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1%,拉动全部投资增长0.2个百分点 [1]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投资增长20.6%,水上运输业投资增长12.8%,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4.2% [1] - 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7.0%,占全部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为20.0%,比去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 [1] - 水利管理业民间投资增长42.4%,航空运输业民间投资增长24.4% [1] 设备购置投资 - 前三季度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4.0%,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0个百分点 [2]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16.6%,比去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 [2]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 - 前三季度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6.1%,占全部服务业投资的比重为5.3%,比去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 [3] - 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33.1% [3] 第一产业及相关行业投资 - 前三季度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6% [4] - 林业投资增长40.0%,增速比1-8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渔业投资增长12.9%,畜牧业投资增长4.3% [4] - 农副食品加工业投资增长14.3%,食品制造业投资增长10.8% [4]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7.9% [4]
国家统计局: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6%
国家统计局· 2025-10-20 10:12
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总体情况 - 2025年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6% [1] - 产能利用率环比2025年二季度上升0.6个百分点 [1] - 产能利用率同比上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 [1] 分三大门类产能利用率 - 2025年三季度采矿业产能利用率为72.5% [1] - 2025年三季度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4.8% [1] - 2025年三季度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产能利用率为74.3% [1] 主要制造业行业产能利用率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能利用率最高,为80.1% [1]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9.0% [1] - 通用设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8.9% [1]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7.8% [1] - 纺织业产能利用率为77.2% [1] - 专用设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5.5% [1]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4.9% [1] - 汽车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3.3% [1]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2.5% [1] - 食品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0.1% [1]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68.9% [1]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能利用率最低,为62.0% [1]
2025年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6%
国家统计局· 2025-10-20 10:01
| 2025年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 | | --- | | | 三季度 | | 前三季度 | | | --- | --- | --- | --- | --- | | 行业 | 产能利用率 | 比上年同期 | 产能利用率 | 比上年同期 | | | | 增减(百分 | | 增减(百分 | | | (%) | 点) | (%) | 点) | 业 2025年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6%,比二季度上升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 分三大门类看,2025年三季度,采矿业产能利用率为72.5%;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4.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产能利用率为74.3%。 分主要行业看,2025年三季度,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68.9%,食品制造业为70.1%,纺织业为77.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为72.5%,非金 属矿物制品业为62.0%,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为80.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为77.8%,通用设备制造业为78.9%,专用设备制造业为75.5%,汽 车制造业为73.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为74.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 ...
雷军称小米汽车交付量达40万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6 22:08
行业发展趋势 - 智能网联汽车行业上半场电动化已初步完成,下半场智能化正在逐步深入 [2] - 组合辅助驾驶系统是行业共同关注的焦点,发展非常快,体验和安全性正在大幅度提升 [2] - 随着新政策法规落地,L3、L4级别自动驾驶试点将越来越多 [2] 技术创新与应用 - AI大模型将给智能网联汽车带来无限想象空间,端侧模型无需联网即可改善人工自研体验 [2] - 通过整合情绪识别、优化算法多模态交互能力,模型能识别车内外传感器信号,实现认识人、看世界、懂屏幕 [2] - 语音合成更拟人,有语气和情绪,可根据用户习惯和偏好进行学习优化 [2] 公司战略与成果 - 小米集团造车四年半,产品上市一年半,截至目前交付约40万辆 [2] - 公司将汽车理解为智能移动空间,总体战略是“人车家全生态”,汽车是其中重要节点 [3] - 通过智能生态不同场景和终端互联互通,汽车可调用整个生态的AI算力,提供丰富场景应用 [3] 行业生态建设 -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处于历史机遇期,不是零和博弈,需要全行业团结一致 [1] - 行业非常复杂,涉及领域广泛,不是单点突破的竞赛,而是需要全行业共建共享的生态变革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