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乳业
icon
搜索文档
消费板块领涨,大盘站稳3400
格隆汇APP· 2025-03-14 19:16
文章核心观点 今日A股市场强势反弹进入“政策底”与“经济底”共振新阶段 消费与金融板块爆发 科技板块调整 市场风格存在分化风险 后市科技成长与消费复苏或轮动 投资者可关注消费细分领域和金融板块 中长期A股震荡上行趋势有望延续 [1][6] 指数表现 - A股市场强势反弹 三大股指集体上涨 上证指数涨1.81%至3419.56点 深证成指涨2.26% 创业板指涨2.80%领涨 北证50指数与科创50指数分别涨3.17%和1.72% 两市成交额达1.8万亿元 超4000只个股上涨 [1] 板块分化 涨幅居前板块 - 大消费板块中白酒、乳业、食品饮料成焦点 酒鬼酒等多股涨停 骑士乳业开盘30%涨停 [2] - 大金融板块保险、券商股集体拉升 信达证券等涨停 保险板块涨7.2%领跑 [2] - 小金属与黄金受国际金价突破3000美元/盎司推动 黄金股上涨 小金属因供需紧张价格攀升 [2] 跌幅居前板块 - 科技主题板块疲软 AI应用、国资云概念领跌 工业母机、芯片设计等细分领域回调明显 [3] - 军工、电网设备、培育钻石等板块相对落后 [3] 消费板块大涨逻辑 - 政策支持加码 国家鼓励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 育儿补贴等刺激消费需求 如呼和浩特三孩补贴达10万元 [4] - 经济复苏预期强化 1、2月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制造业PMI连续三月扩张 消费信心指数回升 [4] - 资金面推动 北向资金单日净买入超80亿元 两融余额攀升至1.87万亿元 增量资金偏好消费蓝筹 [5] - 避险情绪升温 黄金价格创新高 部分资金从科技板块转向防御性消费股 [5] 总结与展望 - 市场进入新阶段 消费与金融板块爆发响应宽松货币政策 反映资金对经济复苏主线认可 [6] - 科技板块调整提示市场风格有分化风险 需警惕高估值题材股波动 [6] - 后市科技成长与消费复苏或轮动 投资者可关注消费细分领域和金融板块 [6] - 短期留意市场技术性调整 中长期A股在政策护航与资金涌入下震荡上行趋势有望延续 [6]
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积极信号
致富证券· 2025-03-12 14:42
报告核心观点 - 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积极信号,决策层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涉及战略转型、国际化布局、协同创新等方面,各部门也出台配套政策支持 [3][4][12] 领导讲话要点 - 高质量发展方面,决策层将改革重心转向质量跃升战略,构建全要素价值创新体系 [3] - 科技创新竞争力上,明确将资源配置向智能装备、清洁能源、数字经济等战略领域倾斜 [3] - 服务支撑体系中,税务系统“春雨润企”专项行动实现服务迭代,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政务服务体系 [3] - 国际化布局里,民营经济成为全球资源配置先锋力量,政府构建“出海专业平台” [4] - 协同创新方面,产业协作模式将转变,“技术共生”模式改写产业竞争规则,产业政策进入3.0时代 [5][7] 参会企业家情况 - 参会企业家来自传统互联网大企业和小领域领头羊,涵盖高新技术、制造、民生消费等多个行业 [8][9] 各领域企业代表表现 - 硬科技派中,华为深耕通信技术,韦尔半导体专注芯片设计,宇树科技聚焦智能机器人,DeepSeek领跑人工智能,银河航天开拓商业航天 [10] - 制造业领军者中,小米实现跨领域发展,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领先,宁德时代参与全球产业链重构 [10] - 民生消费领域,新希望集团构建数字化农业生态,为传统农业注入科技动能 [11] 相关配套政策 - 发改委破除市场准入门槛,解决账款和融资问题 [14] - 工信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完善服务体系,支持数字化转型 [14] - 金管局加大信贷支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 [14] - 市场监管局实施注册登记便利化改革,整治涉企乱收费 [14] - 央行解决融资问题,提供金融支持 [14]
华龙内参2025年第35期,总第1834期(电子版):寻找分歧后的博弈机会
华龙证券· 2025-03-04 19: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周四市场全天探底回升,三大指数涨跌不一,大消费股表现活跃,可寻找分歧后的博弈机会;我国低空经济有望在政策与资金支持下迎来广阔发展空间;人形机器人产业和折叠屏手机市场有较好发展前景 [2][9][10][12] 各目录总结 市场分析 - 市场综述:周四市场全天探底回升,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662亿,海外市场指数盘面集中在防御类板块,个股跌多涨少 [2][4] - 板块表现:大消费股集体走强,乳业、零售、食品等方向领涨,券商股尾盘拉升,固态电池概念股活跃;算力概念股集体调整 [5] - 指数表现:沪指涨0.23%,深成指跌0.26%,创业板指跌0.52% [2][6] - 融资余额:截至2月26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9682.8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44.02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9302.4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56.14亿元;两市合计18985.24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00.16亿元 [8] - 概念热点: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2035年有望达3.5万亿元,各地出台政策支持,产业基金总规模超千亿元 [10] 重点新闻 - 万台机器人应用计划:2月28日在北京亦庄举行,发布机器人九大应用场景需求,吸引企业开展应用,北京亦庄已拥有机器人生态企业140余家,产值规模近百亿元;2025年人形机器人量产有突破,2028 - 2035年整机市场规模达50 - 500亿元,2045年后可达约10万亿元级别 [12] - OPPO折叠机:OPPO Find N5开售首日销量打破两年内全行业纪录,折叠屏手机市场份额不断提升,预计2026年增长超30%,2027和2028年增长超20% [12] 涨停复盘 - 2月27日多只股票涨停,涉及固态电池、低空经济、消费电子、机器人等多个概念 [14][15] 未来大事提醒 - 2月28日《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条例》正式发布,相关板块为无人机 - 3月1日2025义乌国际自行车与新能源电动车展览会举行,相关板块为新能源汽车 - 3月20日2025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举行,相关板块为消费电子概念 - 3月23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暨展览会举行,相关板块为储能 [16]
利空突袭!十倍牛股闪崩,暴跌37%!受美国法案影响,将被迫出售主营业务...
雪球· 2025-02-27 16:17
市场整体表现 - 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沪指涨0.23% 深成指跌0.26% 创业板指跌0.52% [1]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万亿 较上个交易日放量662亿 [1] - 大消费股集体走强 乳业、零售、食品等方向领涨 [1] - 券商股尾盘再度拉升 中国银河涨停创历史新高 [1] - 固态电池概念股持续活跃 [1] 汇量科技闪崩事件 - 汇量科技午后闪崩 一度大跌超40% 截至发稿跌37% [2] - 该股凭借AI应用概念 股价从去年10月的1.13港元最高涨至12.74港元 最大涨幅超10倍 [3] - 公司正就出售Mintegral及营销技术服务与潜在买方进行协商 尚未订立最终协议 [4] - 美国新法规可能对目标业务产生影响 包括第14117号行政命令和《保护美国人数据免受外国对手侵害法案》 [5] - 雪球用户讨论聚焦业务模式优化空间和出售后的股东权益分配问题 [6][7] 小米集团股价波动 - 小米股价盘中一度涨超4% 刷新历史纪录 创始人雷军财富超越钟睒睒成中国新首富 [10] - 小米将发布高端产品小米SU7 Ultra和小米15Ultra 被视为公司向超高端进发的标志 [10] - 截至发稿 小米股价大幅下跌近6% 市场讨论雷军首富身份与股价波动的关系 [11][13] - 小米集团-W总市值1.33万亿港元 市盈率TTM 61.06 [12] 大消费板块表现 - 大消费板块集体走高 饮料制造、零售、食品加工制造、旅游酒店等板块涨幅居前 [15] - 海融科技20%涨停 庄园牧场、一鸣食品、海南椰岛等涨停 [15] - 五部门印发《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 目标到2027年消费环境明显优化 [17] - 港股餐饮股延续涨势 奈雪的茶一度大涨超40% 呷哺呷哺、茶百道、海伦司等纷纷大涨 [17] - 东兴证券指出食品饮料消费将显著受益于政策推动 餐饮行业有望迎来复苏 [18] 固态电池概念活跃 - 固态电池概念延续活跃表现 圣阳股份走出五连板 灵鸽科技30%涨停 武汉蓝电大涨25% [20] - 预计到2027年全固态电池开始装车 2030年实现量产化应用 [20] - 固态电池具有安全性更高、能量密度更高、使用寿命更长、充电速度更快等优势 [20] - 2024年中国全固态电池专利申请快速增长 是日本的三倍 主要企业聚焦硫化物电解质技术路线 [20] - 长江证券认为固态电池应用边界逐步拓宽 有望拓展至新能源汽车、无人机、人形机器人等领域 [20]
滑翔伞运动员、工厂狂人,2.4 亿建厂做希腊酸奶,重启人生
晚点LatePost· 2025-02-05 20:58
创始人背景与创业历程 - 连续创业者王炜建拥有五次从0到1的创业经历,包括早期有线电视广告、康诺乳业、摇摇招车等[3][4] - 滑翔伞专业运动员背景塑造其高风险可控的商业判断原则,曾保持中国最好个人成绩并参加国际赛事[3][4][7] - 1997年创立邯郸本地乳企康诺,采用巴氏灭菌技术专注新鲜牛奶配送,被称为"中国O2O鼻祖"[3][10] 希腊酸奶市场战略 - 2020年投资2.4亿建立专用希腊酸奶工厂,全国具备同等生产能力的流水线不超过5条[7][13][17] - 通过四倍浓缩工艺实现每百克9克蛋白质含量,不加增稠剂/稳定剂,定价12元/100g[27][29] - 瞄准GDP前60城市高消费人群(约5000万),入驻盒马/Costco等精品渠道,年销售额翻倍增长[8][31][32] 生产技术与成本控制 - 核心设备采用德国GEA乳清分离机(单价超千万),工厂月电费达数十万元[13][17] - 自建烘焙车间控制原料品质,如格兰诺拉产品中的坚果麦片包[28] - 通过自有工厂将希腊酸奶价格从20多元/杯降至12元,毛利率低于行业但具备规模优势[8][30] 产品差异化创新 - 包装设计融合金属光泽与博物画风格,强化"Ö"超级符号识别度[23][24][26] - 开发香草荚原籽等真实原料配方,下架不合格原料产品(如椰子味酸奶)[28] - 规划饮用型希腊酸奶、奶昔、冰淇淋等延伸产品线,对标Chobani发展路径[34]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希腊酸奶市场规模约10亿,光明/伊利曾尝试但未持续投入[31] - 安慕希年销300亿但属常温希腊风味酸奶,蛋白质含量仅3.1g/100g[27] - 低温酸奶市场前三为君乐宝(60亿)/伊利(50亿)/蒙牛(45-50亿),吾岛通过工艺差异化切入[17]
微信电商的秘密武器发布;苹果为国行iPhone寻找新的AI合作伙伴;美国最高法院将审议TikTok禁令是否违宪丨百亿美元公司动向
晚点LatePost· 2024-12-19 22:09
微信电商 - 微信小店开启"送礼物"功能灰度测试 支持珠宝、教培类以外商品赠送 单价上限1万元 [1] - 微信原生电商2023年GMV约3000亿元 远低于头部电商平台 此次通过社交场景切入电商市场 [1] - 腾讯概念股集体上涨 微盟涨35.76% 有赞涨18.35% 腾讯涨2.27% [1] 苹果AI合作 - 苹果正与腾讯、字节谈判 拟采用其大模型为国行iPhone提供AI功能 此前与百度合作遇技术障碍 [2] - 2023年Q3苹果中国手机销量下滑0.3% 华为同期增长42% [2] 科技公司GPU采购 - 腾讯和字节2023年各采购23万块英伟达H系列GPU 合计金额约30亿美元 采购量仅次于微软 [3] - 英伟达H20单价1.2万-1.5万美元 为应对美国出口管制特供中国客户 [3] OpenAI新功能 - ChatGPT推出电话服务 美国用户可免费通话15分钟 周活跃用户已达3亿 增速媲美抖音 [4] 茶饮行业动态 - 喜茶退出价格战转向差异化战略 下半年新店业绩显著优于上半年 要求加盟商深入门店运营 [5] - 蜜雪冰城与君乐宝合资建"雪王牧场" 布局乳制品供应链 君乐宝红杉持股12.84% [6] 互联网公司动态 - 美团外卖测试"多店搭配买"功能 支持跨3家连锁店下单统一配送 [10] - 极越员工按"N+1"标准获赔 百度吉利出资垫付补偿金 社保公积金缴至2024年底 [11] 人事变动 - 特斯拉上海工厂负责人宋钢离职 将加入远景能源 由费文进接任 [12] - 蚂蚁集团否认借壳上市传闻 宣布韩歆毅将于2024年3月接任CEO [8][9] 政策动态 - 美国最高法院将快速审理TikTok禁令违宪案 辩论定于2024年1月10日 [7]
年收入20万不到的别申购了
猫笔刀· 2024-12-12 22:16
A股市场表现 - A股全天成交1.86万亿元,中位数上涨0.66%,大盘股与小盘股涨势均衡[1] - 主要指数涨幅:上证50(+0.96%)、沪深300(+0.99%)、创业板指(+1.35%)、中证2000(+1.07%)、微盘股指数(+2.06%)[2] - 消费板块集体走强:零售(+5.6%)、乳业(+5.2%)、白酒(+3.4%)、食品加工(+4.4%)、养殖(+2.6%)[2] 消费板块驱动因素 - 地方政府年底重启消费券发放政策,通过杠杆效应激活消费[2] - 市场预期2024年将出台宽松政策刺激内需,消费板块估值修复[2] - 消费板块为北向资金重仓领域,其活跃度提升有助于增强外资对A股信心[2] 政策预期与资金流向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2024年宽松政策信号,财政赤字率预期从3.5-4%上修至4%以上,对应120万亿GDP基数意味着数千亿增量资金[2] - 预期2024年降息40-50BP,国债收益率或跌至1.5%,可能促使银行存款资金转向股市[2] 个人养老金投资建议 - 年应税收入20万元以上人群参与个人养老金基金更具避税价值,高收入群体(年入百万)相当于获得5折优惠[2] - 长期配置建议:当前时点A股性价比高于国债/保险/货基,因后者均处于历史收益低位[2][3] 美股市场动态 - 纳斯达克指数首次突破20000点创历史新高,特斯拉/谷歌/亚马逊/Meta/奈飞同步创新高[3] - 巴菲特二季度减持苹果均价186美元,现价246美元,减持时机存在争议[3] - 投资策略建议采用趋势跟随,以标普500指数周线跌破MA20作为撤退信号[4] 医药行业集采影响 - 第十批集采导致仿制药价格降幅超90%,外资原研药(8-9元/片)与国产仿制药(0.1-0.2元/片)价差显著[6] - 仿制药需通过一致性评价,药效与原研药存在微小差异,部分患者反馈副作用概率上升[6] 房地产指标对比 - 东京房价收入比18倍,北京/上海约25倍,深圳上半年达35倍(全球最高区间)[6] - 房价收入比10倍以下城市购房压力较小,超过20倍则压力显著[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