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icon
搜索文档
川恒股份: 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30 01:47
利润分配方案 - 公司实施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 以现有总股本607,666,683股剔除已回购股份1,760,300股后的605,906,383股为基数 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00元 [1][2] - 实际现金分红总额为181,771,914.90元 按总股本折算每10股现金分红为0.2991309元/股 [1][3] - 本次利润分配不送红股 不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回购专户持有的1,760,300股股份不享有利润分配权利 [2] 分配实施细节 - 股权登记日确定为2025年9月4日 除权除息日为2025年9月5日 [2][3] - 现金红利将于2025年9月5日通过股东托管证券公司直接划入资金账户 [3] - 针对不同股东类型实行差异化税率:QFII/RQFII及持有首发前限售股的个人和证券投资基金每10股实派2.70元 其他类型股东按持股期限差异化计税 [2] 相关参数调整 - 利润分配实施后除权除息参考价计算公式为:股权登记日收盘价减去0.2991309元/股 [1][3] - 因利润分配影响 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上限由23.13元/股调整为22.83元/股 自2025年9月5日起生效 [3]
富淼科技: 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江苏富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暨关联交易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30 01:03
关联交易概述 - 富淼科技全资子公司安徽富淼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毅泓创投 增资价格为每1元注册资本对应人民币1元 毅泓创投出资人民币4,000万元认缴新增注册资本 取得增资后安徽富淼16.67%股权 [1][2] - 公司放弃本次增资优先认购权 交易完成后持股比例由100%降至83.33% 安徽富淼仍为控股子公司 不改变合并报表范围 [2] - 增资款项用于安徽富淼安庆项目的后续建设及业务推广 交易构成关联交易但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2] 增资方基本情况 - 毅泓创投成立于2025年5月27日 执行事务合伙人为苏州峰毅远达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公司持有其25.00%份额 根据规则认定为关联方 [2][3] - 毅泓创投合伙人包括安庆市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有限公司、苏州天禄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认缴出资总额20,000万元 暂无财务数据 [2] 交易标的基本情况 - 安徽富淼注册资本20,000万元 主营危险化学品生产及仓储业务 负责"年产44.5万吨水溶性高分子及配套功能性单体"项目建设 [1][3] - 2025年1-6月资产总额5.73亿元 负债总额4.12亿元 净资产1.62亿元 净利润-123.51万元 2024年度净利润-203.56万元 [4][5] 交易定价与协议内容 - 增资定价基于安徽富淼整体价值及发展前景 经双方协商确定 遵循公平自愿原则 [5][6] - 协议约定增资后注册资本增至2.4亿元 新增4,000万元 先决条件包括公司内部决策批准及无重大不利变化 [6][7] - 增资款项需在30个工作日内支付 仅用于项目建设及经营 不得用于非经营性支出 [7] 交易影响与审议程序 - 交易有利于优化股东结构 推动市场化运作 满足新业务发展战略需求 不会对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8][9] - 交易已通过独立董事专门会议、董事会及监事会审议 尚需股东大会批准 关联方将放弃投票权 [9][10] 保荐机构意见 - 华泰联合证券认为交易履行了必要决策程序 符合法规要求 不存在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的情形 [11]
汇得科技: 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关于汇得科技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实施的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8-30 01:02
回购注销批准与授权 - 公司于2024年9月27日召开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 审议通过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及相关议案 授权董事会办理实施事宜 [5] - 公司于2025年7月4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 审议通过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及调整回购价格议案 [6] - 董事会决定对1名离职激励对象持有的21000股限制性股票进行回购注销 同时因2024年权益分派实施 将回购价格由727元/股调整为690元/股 [6] 回购注销实施细节 - 回购原因为激励对象个人离职 根据激励计划规定 不再符合激励资格 需按授予价格回购注销 [8] - 涉及1名激励对象 回购数量21000股 回购完成后剩余已授予限制性股票2466000股 [8] - 公司已开设回购专用证券账户 并向中登公司提交申请 预计2025年9月2日完成回购注销 后续将办理工商变更登记 [8] 信息披露与合规性 - 公司于2025年7月5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及指定媒体披露回购注销通知债权人公告 [6] - 已履行通知债权人程序 公示期届满 [6] - 回购注销程序符合《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及公司激励计划规定 [7][10]
苏博特: 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30 00:42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2年7月2日公开发行80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总额8亿元,募集资金净额7.86281亿元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前期使用募集资金净额6.31387亿元,本期使用募集资金4179.04万元,其中直接投入募投项目4179.04万元 [1] - 利息收入扣除手续费净额36.09万元,尚未支付发行费用471.9万元,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1.18184亿元 [1] 募集资金存放和管理 - 公司在五家银行开设募集资金专户,包括浦发银行南京城西支行(余额860.04万元)、招商银行南京分行江宁支行(余额4745.26万元)、中信银行南京分行(余额2383.53万元)、交通银行南京东山支行(余额3829.54万元) [1] - 中国银行南京江宁支行营业部账户已销户,募集资金余额为0 [1] - 公司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并与券商及银行签署三方及四方监管协议规范资金管理 [1] 2025年上半年募集资金使用 - 本期募集资金实际使用情况详见附件对照表,不存在先期投入置换、闲置补充流动资金、超募资金使用等情况 [1][2]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总额不超过1.6亿元,其中浦发银行不超过1160万元、招商银行不超过5300万元、中信银行不超过3900万元、交通银行不超过3950万元 [1][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使用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尚未到期金额为1.1818亿元 [4] 募投项目具体进展 - 年产37万吨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产业化基地项目:承诺投资1.75亿元,累计投入1.37469亿元(进度78.55%),本年度实现效益734.3万元,未达预计效益 [2] - 苏博特高性能土木工程新材料建设项目(一期):承诺投资1.9亿元,累计投入1.66905亿元(进度87.84%),本年度实现效益174.08万元,未达预计效益 [2] - 高性能建筑高分子材料产业化基地项目(一期):承诺投资1.12亿元,累计投入1.0399亿元(进度92.85%),本年度效益-17.61万元,未达预计效益 [2] - 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承诺投资8500万元,累计投入3823.42万元(进度44.98%),不适用效益评估 [2] - 补充流动资金:承诺投资2.38亿元,累计投入2.2901亿元(进度96.22%) [2] 项目效益说明 - 受宏观经济环境及市场环境影响,部分产品销售不及预期,募投项目暂未达到预计效益 [4]
本立科技: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浙江本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暨变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主体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30 00:41
公司基本情况 - 浙江本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5月13日,注册资本为1.0602亿元人民币,注册地址位于浙江省临海头门港新区,法定代表人为吴政杰,经营范围涵盖技术服务和转让、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专用化学产品销售及危险化学品生产等[1] - 临海本立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4月19日,注册资本为3亿元人民币,同为吴政杰担任法定代表人,注册地址与本公司相近,经营范围包括药品生产、技术服务及基础化学原料制造等[2] 财务数据对比 - 截至最新审计基准,本公司总资产为15.935亿元人民币,负债为2.940亿元人民币,所有者权益为12.995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为7.031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6511万元人民币[2] - 临海本立总资产为3.574亿元人民币,负债为5489万元人民币,所有者权益为3.025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为0元,净利润为15.45万元人民币[2][3][4] - 未经审计数据显示,本公司总资产增至16.173亿元人民币,所有者权益升至13.276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为3.404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4675万元人民币[2] - 临海本立未经审计总资产为3.738亿元人民币,负债增至7323万元人民币,所有者权益降至3.006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亏损199万元人民币[4] 吸收合并安排 - 本公司将通过吸收合并方式整合临海本立所有资产、负债及权益,合并完成后注销临海本立法人资格,合并基准日至完成日期间的资产负债及损益由本公司承继[4] - 公司管理层获授权办理资产转移、税务工商注销及变更登记等手续,授权期限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至事宜全部办结[4] - 吸收合并不会改变本公司名称、经营范围、注册资本、股权结构及管理层配置[5]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6.833亿元人民币,原计划用于基于一氧化碳羰基化反应技术平台的DDTA、EETA建设项目及基于四氯化碳傅克反应技术平台的TBBC、TMBC建设项目,总投资额4.761亿元人民币[5][6][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已使用4.220亿元人民币,项目投资总额调整为7.025亿元人民币,部分项目如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技改扩产已于2023年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新建2,4-二氯-5-氟苯甲酰氯项目预计2026年4月完工[8][9][11] - 因吸收合并,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及全资子公司购买土地使用权及前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主体由临海本立变更为本公司,投资金额、用途及地点均保持不变,对应募集资金余额将转移至本公司专户[10][11] 吸收合并目的及影响 - 本次合并旨在优化管理架构、提升资产整合效益并降低管理成本,符合公司发展战略,临海本立财务报表已纳入合并范围,故不会对财务状况产生实质性影响[10] - 变更募投项目实施主体不会改变资金投向或项目实质内容,不影响项目实施,且不存在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形[10][11] 审批程序与机构意见 - 公司董事会及监事会于2025年8月28日审议通过吸收合并及变更实施主体议案,认为此举符合战略需要及监管规定,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12] - 保荐机构长城证券经核查认为,决策程序必要且合规,实施主体变更未实质影响募投项目,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13]
金瑞矿业: 青海金瑞矿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30 00:4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1亿元,同比增长12.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21.47万元,同比增长231.29%,主要受益于碳酸锶市场价格大幅上涨及经营效率提升 [2][7] - 公司拟实施中期现金分红,以总股本2.88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45元(含税),共计分配1296.79万元 [1] - 锶盐行业短期受益于落后产能出清和价格回升,但长期面临低端产品同质化竞争和利润空间承压的挑战 [2][3]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81亿元,同比增长12.06%,主要系碳酸锶销售价格大幅上涨 [2][7] - 利润总额4372.59万元,同比增长196.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21.47万元,同比增长231.29% [2] - 基本每股收益0.126元/股,同比增长231.5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77%,同比增加3.29个百分点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84.79万元,同比下降20.36%,主要系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 [2] - 总资产8.4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73亿元,增长4.06% [2] 主营业务与行业 - 公司专注于锶盐系列产品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碳酸锶(含工业级、电子级)、金属锶、铝锶合金等,现有产能碳酸锶2万吨/年、金属锶2000吨/年、铝锶合金5000吨/年 [2][3] - 碳酸锶销量7174.17吨,同比增长6.27%,销售均价11059.88元/吨,同比增长61.47%;金属锶销量485.96吨,同比下降41.32%,销售均价54022.01元/吨,同比下降2.09% [7] - 锶盐行业属充分竞争行业,国内存量产能约35万吨,实际运行产能约25万吨,受经济周期影响波动较大 [2][3] - 公司拥有大风山天青石矿资源储备优势,矿区面积25平方公里,矿田保有储量1500万吨,拟建30万吨天青石精选项目和4.5万吨碳酸锶项目 [2][3] 经营与研发 - 采用"以销定产"模式,主要原材料天青石从国内矿山公司和国外采购,煤炭通过经销商采购,铝锭参照上海有色网价格采购 [5][6] - 研发费用84.75万元,同比增长62.40%,主要系研发投入增加及研发人员薪酬、材料等增加 [10] - 开展锶渣处理节能环保工艺、纳米低硫碳酸锶产品工艺和金属元素添加剂等多个研发项目,已通过小试、中试实验 [3][8] 子公司表现 - 主要子公司庆龙锶盐实现营业收入10373.34万元,营业利润4408.38万元,净利润3767.93万元 [13] - 庆龙新材料实现营业收入9399.23万元,营业利润896.16万元,净利润783.81万元 [13] - 庆龙瑞锶主要从事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报告期内营业收入0.03万元 [13] 资产与负债变动 - 应收票据2277.53万元,较上年末增长35.75%,主要系银行承兑汇票结算比例增加 [11] - 应收账款5207.45万元,较上年末增长29.04%,主要系随销售收入增长而增加 [11] - 预付款项704.13万元,较上年末增长32.10%,主要系预付原材料款增加 [11] - 合同负债152.43万元,较上年末下降58.73%,主要系预收货款减少 [11] 公司治理与股东 -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发生变动,总经理郑永龙聘任,董事张文升、独立董事王树轩等离任 [14] - 控股股东青海省投持股8641.85万股,占比29.99%,原第二大股东金星矿业持股4193.87万股(占比14.55%)被司法拍卖并完成过户,不再持有公司股份 [17] - 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9258户 [17]
松井股份: 湖南启元律师事务所关于松井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废部分已授予尚未归属的2024年限制性股票的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8-30 00:40
作废限制性股票背景 - 公司作废部分已授予尚未归属的2024年限制性股票 [1] - 湖南启元律师事务所作为专项法律顾问出具法律意见书 [1] - 法律依据包括《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及科创板相关规则 [1] 批准与授权程序 - 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激励计划相关议案 [2] - 第二届监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激励计划草案及激励对象名单 [3] - 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办理激励计划事宜 [2][4] - 第三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作废部分限制性股票的议案 [4] 激励计划执行情况 - 2024年9月4日公示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名单且无异议 [3] - 披露内幕信息知情人股票交易自查报告未发现违规行为 [4] - 董事会审议通过首次授予及预留授予限制性股票的议案 [4] 作废具体原因 - 1名首次授予激励对象离职 作废其已获授但尚未归属的1.69万股限制性股票 [5] - 公司2024年未达到激励计划第一个归属期业绩考核目标 [6] - 业绩考核要求为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20%且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20% [5] - 根据审计报告 首次授予部分作废44.0235万股 预留授予部分作废2.703万股 [6] - 合计作废已授予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48.4165万股 [6] 法律合规性 - 作废事项符合《管理办法》《上市规则》及公司激励计划相关规定 [6][7] - 已取得现阶段必要的批准与授权 [7]
松井股份: 松井股份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30 00:2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4,753.25万元,同比增长7.48%,其中第二季度单季营收19,441.63万元,环比增长26.97% [4][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27.95万元,同比下降69.84%,主要受产品客户结构变化导致毛利率下降及长期资产折旧摊销增加影响 [4][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5.14万元,同比大幅下降125.69%,主要因支付各项税费及采购现金增加 [4] 业务板块表现 - 乘用车领域业务表现强劲,上半年营收9,782.84万元,同比增长109.60%,占比提升13.71个百分点至28.15%,其中第二季度单季营收5,986.08万元 [5][6] - 油墨业务快速增长,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07.15%,UV绝缘油墨因新国标要求成为传统工艺升级替代方案 [7] - 手机及配件业务营收同比增长3.27%,与北美消费电子大客户合作品类扩大,获得多个新项目量产开发权 [5]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5,091.93万元,同比增长6.73%,研发费用率14.65%,较去年同期下降0.10个百分点 [4][9] - 新增12项国家授权专利(含6项发明专利),累计拥有PCT国际专利3项、国内发明专利129项、实用新型专利73项 [10] - 开发全固态电池绝缘胶框打印设备与材料一体化解决方案,已进入下游厂商联合验证阶段 [7] 市场拓展与客户进展 - 在乘用车领域与多家头部主机厂建立深度协同合作,参与多款主流车型同步研发与配套供应 [6] - 拓印技术在华为、荣耀、小米等终端客户多品类产品中实现规模化应用,准分子工艺实现多个项目量产落地 [5] - 航空航天领域部分涂层项目取得终端客户RFI确认,低空飞行器专用涂料获得试航机喷涂资格 [8] 运营效率与质量管理 - 研发人员291人,同比增长21.76%,占总人数33.33%,重点引进汽车外饰、树脂等领域专业人才 [10] - 通过阿米巴经营理念优化组织架构,管理费用率(剔除折旧及摊销影响)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 [11] - 质量检测中心获得比亚迪颁发的《乘用车供应商实验室资质认可证书》 [11] ESG与可持续发展 - 华证ESG评级由B级跃升至AA级,万得ESG评级由BBB级升至A级,可持续发展能力获市场认可 [12]
光华科技上半年实现营收12.82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424.12%
巨潮资讯· 2025-08-30 00:17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12.82亿元 同比增长9.53% [2][3] - 归母净利润5626.77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424.12% [2][3] - 扣非净利润5476.51万元 同比增长472.78% [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113万元 较上年同期-6095万元实现扭负为正 [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93% 较上年同期0.79%提升213个基点 [3] 资产状况 - 总资产34.79亿元 较上年度末下降0.92% [3] - 归母净资产18.89亿元 较上年度末增长3.07% [3] - 基本每股收益0.1210元 较上年同期0.0269元增长350% [3] 产品研发进展 - 高纯化学品硫化锂已送样客户检测 目前处于优化阶段 [3] - 硫化锂生产工艺简化 有效提升产品纯度至电池级要求 [4] - 相关技术已申请发明专利保护 [4] 研发投入与成果 - 研发投入4541.4万元 同比微降0.69% [4] - 新获发明专利4项 涵盖电镀液制备、金属化合物应用、清洁剂开发及电池拆分技术 [4] - 新增实用新型专利9项 主要涉及储能系统、电池模组及电源控制领域 [4] - 获得外观设计专利1项 关于特种车辆设备控制界面设计 [4] 业务模式特点 - 专用化学品制造采用定制化研发模式 根据客户需求进行针对性开发 [3] - 高端产品对杂质含量、晶体晶型及电性能有特殊要求 [3] - 主体生产工艺保持标准化 包括分离提纯、结晶、合成等核心流程 [3]
IPO审3过2,1家暂缓
梧桐树下V· 2025-08-29 19:44
文章核心观点 - 8月29日IPO审核3家公司 北交所1家科创板2家 2家通过1家暂缓审议 [2] - 精创电气北交所通过 泰金新能科创板暂缓审议 恒坤新材科创板通过 [2][3][4] - 三家公司均披露详细财务数据及经营情况 存在产能超产、用地合规、设备成新率等关注点 [3][4][5] 精创电气北交所IPO - 主营业务为冷链设备智能控制器、医药食品冷链监测记录仪等产品研发生产销售 提供物联网和云系统解决方案 [3][5] - 控股股东李超飞持股44.66% 与配偶李敏28.16%、女儿李小凡6.87%合计控制79.70%股份 [3][6] - 报告期营收分别为39,633.69万元、43,450.44万元、49,879.96万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12.24万元、4,983.97万元、5,195.21万元 [3][7]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4916亿元同比增长6.83% 扣非归母净利润0.2821亿元同比增长16.13% [8] - 2023年产量490.02万台比2022年474.16万台增长3.34% 但员工人数减少21人 用工总数减少40人 [10][14][15] - 拥有两宗土地使用权合计75,028.84平方米 其中57,778.44平方米科教用地被用于生产经营 2024年11月26日完成整改 [3] - 备案产能100万台套 2023年实际产量约500万台套 超产幅度400% 已重新备案900万台套产能 [19][20] - 2024年末通用设备成新率3.72% 专用设备39.23% 运输工具32.06% 显示近年设备购置较少 [23] - 选择上市标准为预计市值不低于2亿元 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不低于1,500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8% [9] - 审议关注问题包括收入真实性、毛利率上升合理性、销售费用率高于可比公司、业绩增长可持续性、研发能力及创新属性 [25][26] 泰金新能科创板IPO暂缓审议 - 主营业务为高端绿色电解成套装备、钛电极及金属玻璃封接制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 [3][27] - 控股股东西北院持股22.83% 通过西部材料控制20%股份 实际控制人陕西省财政厅持有西北院100%股权 [4][28] - 报告期营收分别为100,457.95万元、166,942.45万元、219,387.52万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763.71万元、13,777.67万元、18,331.01万元 [4][29] - 2024年资产负债率85.27%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7,048.99万元 [30] - 选择上市标准为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 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 [30] - 审议关注问题包括主要产品在手订单、发货验收进展、经营性现金流及行业周期对业绩影响 收入确认政策一贯性及准确性 [31][32] 恒坤新材科创板IPO - 主营业务为光刻材料和前驱体材料研发生产销售 具备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关键材料研发量产能力 [4][33] - 实际控制人易荣坤合计控制40.87%股份表决权 [34] - 报告期营收分别为32,176.52万元、36,770.78万元、54,793.88万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103.53万元、8,152.78万元、9,430.36万元 [4][35]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6.17% [36] - 选择上市标准为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 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 [37] - 上市委会议无现场问询问题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