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旅
icon
搜索文档
假日经济红火!兰州金秋消费市场热力升腾
搜狐财经· 2025-10-04 19:43
核心提示: 国庆与中秋"邂逅",燃动兰州消费市场。记者走访商超、文旅场景发现,景区人头攒动、商圈氛围火爆、特色业态持续"上新",购销两旺的红火景象,勾 勒出假日经济的鲜活图景。 商场装扮一新 百货:多维促销+特色体验 激活消费新动能 互动体验活动 欣大百货每日"主题不重样",献礼国庆文艺汇演、魔法科学实验室、音乐嘉年华、非遗表演轮番登场。促销活动同样亮眼:部分美妆满300减60,黄金最 高克减130元且部分品牌叠加满10000减300,全场消费满599元即赠精美礼品。国芳百货活动力度十足,服饰类全馆满500减250/200/150,化妆品满800减 100、满2000减350,线上精选套盒低至8折;黄金最高克减150后叠加满5000减50元,镶嵌类6.5折起再享满3000减300/150元。 商场内人头攒动 家电消费享至高35%补贴 为匹配消费者夜间消费需求,各大商场均延长营业时间:国芳百货10月1日-7日9:30-22:30,欣大百货10月1日-8日10:00-22:00,兰州中心10月1日-7日10:00- 23:00,亚欧商厦10月1日-6日9:30-22:00。 商场餐饮店座无虚席 家电:政企联动送福 ...
假期前四天 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3%
央视新闻· 2025-10-04 19:12
整体消费市场表现 - 国庆中秋假期前四天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3% [1] - 假期前三天重点监测的78个步行街(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长4.2% [2] - 假期前三天重点监测的78个步行街(商圈)营业额同比增长4.0% [2] 绿色智能消费趋势 - 假期前四天绿色有机食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0.1% [3] - 假期前四天节能家电(一级能耗)销售额同比增长19% [3] - 假期前四天智能冰箱销售额同比增长20.7% [3] - 假期前四天智能家居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6.8% [3] 服务消费市场活力 - 国庆档电影票房突破11亿元 [4] - 赏秋游、自驾游、红色游等持续火热 [4] - 中国网球公开赛等多项体育赛事掀起观赛热潮 [4] 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 - 全国200家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粮油、肉类、禽蛋、蔬菜库存充足 [5] - 假期前四天粮食、食用油、猪肉、羊肉、鸡肉价格与节前基本持平 [5] - 假期前四天蔬菜价格比节前上涨0.4% [5] - 假期前四天牛肉价格比节前上涨0.3% [5] - 假期前四天鸡蛋价格比节前下降0.4% [5]
国庆假期前四日北京60个重点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长14.3%
中国新闻网· 2025-10-04 19:04
大运河"西岸·美好生活节"融合中网嘉年华与水上夜游,着力培育城市副中心文旅消费新热点。奥北中 央公园"金秋国庆嘉年华"依托热气球、音乐会、美食市集等多元业态,打造北中轴文化消费新地标。朝 阳区大屯里商业街、海淀区魏公·芳华里、大兴区世界坊集中开业,持续注入消费新动能。 节展联动引领消费风尚,老字号餐饮点燃全城味蕾。北京市各区积极发挥消费券撬动作用,石景山 区"宠粉消费券"、房山区"餐饮消费券"持续提振区域消费活力。北京烹饪协会联合美团发起线上线下主 题打卡活动,吸引游客深度体验京味饮食文化。 节日供应保障有力,生活必需品价格平稳。北京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强货源组织,畅通调运渠道,有 效保障节日市场供应。物美、小象超市等重点连锁超市与电商平台按照平日销售量2倍左右备足库存, 加大门店、网点配送频次,动态补调配货,全力满足市民采购需求。 "京彩"主题焕新多元业态,潮流地标点亮消费版图。"京彩四季"主题活动联动北京文商旅体特色资源, 精心策划推出500余项促消费活动,丰富假日消费体验。石景山区发挥赛事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票根经 济"模式,有效带动"赛事流量"高效转化"消费增量",假期前四日新首钢园商圈、苹果园商圈客 ...
国庆假期前四日,北京重点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长14.3%
新京报· 2025-10-04 18:24
首届中国国际糖果节联动首钢园与798·751园区创新推出"艺术消费+糖果体验",引领消费风向标。前 门"中华美食荟"汇聚各地驻京办特色美食,展现中轴线浓郁市井气息。老字号餐饮创新服务供给,阳坊 涮肉推出"一站式套餐",护国寺小吃上线寿桃礼盒,稻香村研发"铛铛车"主题糕点礼盒,假日期间客流 量创新高。 假期前四日,全市电影票房达3000万元 2025年国庆假期前四天,北京市消费市场人气旺盛,商圈客流显著攀升。北京市商务局发布数据显示, 10月1日至4日,全市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企业实现销售额同比增长 0.4%,餐饮消费表现亮眼,在老字号餐饮和连锁快餐的共同带动下,同比增长4.8%。全市60个重点商 圈客流量同比增长14.3%,节日消费氛围浓厚。 OpenLive中网嘉年华打造商圈观赛新体验 "京彩四季"主题活动联动全市文商旅体特色资源,策划推出500余项促消费活动。今年国庆期间,北京 同时迎来两大国际顶级赛事——中国网球公开赛与WTT中国大满贯,为全球体育爱好者呈现"同城双 赛"的盛况。西单更新场、首创奥莱、北辰荟等商圈设置中网赛事"第二现场",通过赛事直播、网球主 题市集、音乐节等活 ...
“体育赛事+”“燃”动假日经济 “小票根”串联消费场景释放经济活力
央视网· 2025-10-04 13:56
赛事表现与收入 - 2025中国网球公开赛门票销售达8800万元,创历史新高[1] - 世界乒联WTT中国大满贯赛门票销售达8600万元,创历史新高[1] - 中国网球公开赛特许商品单日最高销售额突破120万元[3] 消费场景与联动效应 - 赛事主办方在场馆周边打造多个消费新场景,WTT中国大满贯公园内球迷可凭票根在30多家餐饮企业享受折扣[3] - 中国网球公开赛首次设置“第二现场”,带火798、首创奥莱等十多个热门商圈[3] - WTT中国大满贯官方特许文创店推出近40种热销文创商品[3] 商业模式与战略方向 - 行业通过“票根经济”延伸消费链条,关联餐饮零售、非遗集市,形成“引流—停留—复购”的消费模式[9] - 行业以赛事为核心整合文体旅资源,将体育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为假日市场注入动能[9] - 行业围绕球迷需求和市场热点扩展衍生品市场,坚定做大衍生品市场的决心[5] 区域市场与行业趋势 - 从北京“双奥之城”的双赛联动到贵州“村马”赛事,各地以赛事创新消费场景[9] - 上海网球大师赛赛程覆盖国庆中秋佳节,借助票根经济释放消费动能[7] - 行业推动文化体育和旅游商业融合,消费环节更加多元,走向品城、品调、品生活的新方向[12]
活力中国调研行 | "免税+文旅"双轮驱动 “购”与“游”点燃假日消费热潮
央视网· 2025-10-04 13:50
假期消费市场活跃度 - 国庆中秋假期旅游消费市场活跃 海南海口推出百余项文旅体活动 [1] - 通过免税与文旅深度融合持续激发假日消费活力 [1] 海口国际免税城业态与活动 - 海口国际免税城为全球最大单体免税店 汇聚800多个国际国内知名品牌 [3] - 假期推出扭蛋机解锁权益盲盒 联名快闪 宠物乐园 赛博赏月等沉浸式活动增强消费趣味性 [3] - 专门开辟国货产品专区 提供无需离岛行程即可买即提的产品 [3] - 提供免费穿梭巴士连接免税城与周边酒店景点 包括新开通的荣山寮渔村线路 实现游购无缝衔接 [6] - 创新推出无人机送货服务 商品至港口最快耗时一分半 今年以来已运送超过500万件免税品 [14] 艺术与文旅融合策略 - 海口着力打造国际演艺之都 举办接近150场艺术活动的海口艺术周 [8] - 艺术活动分布于万绿园 骑楼老街等热门景点 提升游客看展与参观体验 [8] - 实现艺术与文旅的全域融合 [8] 免税与文旅联动促销 - 利用艺术展等活动的票根可在免税城兑换九折优惠 超千元免税代金券等专属优惠 [11] - 小票根背后是海口免税与文旅融合的大精彩 [11] 行业宏观数据与趋势 - 过去5年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额度从3万元提升至10万元 [14] - 此期间海南全省离岛免税购物金额累计超过2000亿元 [14] - 行业凭借免税加文旅等自贸港独特优势驱动消费 [14]
昆明:夜经济激发消费新活力
搜狐财经· 2025-10-04 12:44
夜间经济的业态升级与市场地位 - 夜间经济已从传统餐饮购物升级为融合食、游、购、娱、体、展、演的多元生态[6] - 2024年约60%的国内居民消费发生在夜间 大型商场每天18:00至22:00消费额占比超全天营业额一半[16] - 夜间经济成为城市拉动消费和实现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16] 昆明夜间经济的发展现状与政策支持 - 昆明积极推进夜间经济集聚区建设 目前共有4个国家级和9个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16] - 2024年8月昆明市商务局印发措施 聚焦夜食、夜购、夜娱、夜游 鼓励建设特色夜间餐饮主题街区和举办特色活动[17] - 政策旨在推进多元业态深度融合和消费活力聚集释放 助力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18] 昆明夜间经济的特色与实践案例 - 昆明夜间经济体现历史与现代并融、经济和文化并举、消费和旅游并进的特点 成为山水风光与人文底蕴的夜间纽带[16] - 具体集聚区如公园1903文体商旅综合体、昆明老街、斗南花市、官渡古镇等 涵盖餐饮购物娱乐并融入文化旅游元素[8][4][12][17] - 通过营销视频号、网红打卡点、展示非遗产品、举办民族节日活动及电音节等创新活动吸引年轻消费者[17]
前沿科技解锁浙江“双节”文旅新体验
中国新闻网· 2025-10-04 09:52
龙湾区政府相关负责人称,"数字技术正重塑文化传播方式,助力传统文化突破圈层、焕发新生。 项目通过挖掘历史典故、展示非遗技艺、融合前沿科技,让历史文化'可触可感',提升年轻游客的参与 度。" 在温州鹿城江心屿,现代科技则为出游注入便捷新体验。原先,游客在江心屿东岛获取餐食需步行 或搭乘收费观光车前往宋街购买,为改变这一就餐困难,景区在长假期间推出无人机餐食配送服务—— 游客在软件上下单后,商家把餐食交给起飞点地勤人员,餐食通过无人机运输至东岛大草坪,再由工作 人员递交给游客。(周健) 10月1日,浙江青田,游客戴上AR眼镜体验乘船夜游。 季慧芷 摄 浙江在科技创新上走在前列,今年中国国庆中秋假期期间,该省多地依托前沿科技,释放文旅活 力。游客一边欣赏风光美景,一边体验技术发展,成为旅游新气象。 放眼温州龙湾,当地百年老街寺前街近日启动"人生八禧AR时空漫游计划"吸引"双节"客流。该项 目借助AR与AI技术,构建出虚实结合的游览场景,游客化身"寻禧使者",沉浸体验"庆生、入泮、弱 冠、登仕"等人生八大禧仪。 体验者戴上AR眼镜后,眼前原本古朴的街道变得绚丽多彩,场景互动宛如现实:太师牌坊前,明 代首辅张璁"现身" ...
“红色游”“文化游”升温 文旅消费热起来
央视网· 2025-10-04 08:04
旅游消费趋势 - 假期期间以“中国红”为主题的旅游活动成为最引人注目的潮流 [1] - 主要旅游形式包括打卡红色地标、探访革命旧址和欣赏红色剧目 [1]
杜莎夫人蜡像馆接连闭馆,“栩栩如生”已无法满足情感需求
南方都市报· 2025-10-03 23:21
公司运营状况 - 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于国庆节前关闭,面积达3000平方米,这是公司今年在中国关闭的第二家场馆,4个月前重庆馆也已关闭 [1] - 单尊蜡像制作成本高达150万元,北京馆拥有99尊蜡像,制作总成本超过1.4亿元 [1] - 场馆位于前门商圈,每年租金高达千万元,运营压力巨大 [1] - 主要收入来源为门票,闭馆前门票价格从200余元腰斩至99元,但依然无法挽回客流量下滑的颓势 [1] - 近一年多来,公司在美国旧金山和土耳其的场馆也陆续关闭 [1] 行业竞争与挑战 - 蜡像馆面临复购率极低的困境,属于一次性消费,与迪士尼、千古情等游乐园不同 [1] - 数字技术高度发达,AI合照、元宇宙虚拟互动等体验使静态蜡像相形见绌 [2] - 消费者行为发生变化,年轻人更愿意花几百块购买拉布布等虚拟IP,而非百来块的蜡像馆门票,反映出对情感连接的看重 [2] - 多地文旅创新推出沉浸式体验项目,如河南万岁山武侠城、清明上河园,山东的互动项目,对传统蜡像展示构成降维打击 [2] - 当代消费者需求从打卡炫耀转向意义获取,认为和蜡像合影太老土 [2] 消费趋势与行业转型 - 文化消费逻辑发生深层次转变,消费者不再满足于与被动的蜡像合影,而是渴望参与其中、创造独特故事 [2] - 在数字时代,文化IP的生命力依赖于与受众的情感连接和文化共鸣,而非物理形态的精致程度 [3] - 文化体验将更加沉浸、互动和个性化,技术与人性的结合将创造出超越实体限制的无限可能 [3] - 传统文旅IP的数字化转型虽充满挑战但势在必行,关键在于将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科技手段有机融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