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

搜索文档
吴彦祖,进军教育行业!
证券时报· 2025-03-10 19:04
吴彦祖进军教育行业 - 吴彦祖在社交平台开设"吴彦祖教英语"账号,以轻松自然方式教授日常场景英语表达,强调其母语水平及20年好莱坞经验[4] - 吴彦祖创立雅识教育科技公司,通过股权穿透显示其持有上海斐鑫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90%股权,间接控制雅识教育[5] - 雅识教育推出融合明星IP与AI技术的英语课程,包括"90天变身流利口语达人"(498元/99讲)和"吴彦祖带你学口语"(398元/84节)两款产品[6] 教育业务合作模式 - 雅识教育负责课程开发,高途作为分发渠道之一,课程已在高途APP和雅识APP上线[6] - 高途与雅识教育合作推出AI学伴"智能阿祖",基于DeepSeek大模型提供沉浸式互动对话功能,适用全年龄段用户[7] - 高途APP关联抖音账号"阿祖带你学口语"的商品橱窗显示398元课程已售193件[6] 吴彦祖商业版图扩展 - 2024年5月通过玩美祖合公司投资成立杭州无所谓咖啡有限公司(持股20%),在成都开设WHATEVER COFFEE门店[9] - 主导ZUHAUS品牌设计实验室项目,与Baud Audio、CYCLEPAL、森瑞梦等品牌推出联名设计款,并担任森瑞梦品牌设计官[10] - 2020年与姜成镐联合创立潮牌STUDENT DRIVER,2023年推出限量250件联名T恤[10] - 早年曾投资香港Monster Sushi寿司店,在朗豪坊和尖沙咀设有分店[10]
瑞幸,胜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10 16:55
瑞幸泰国商标侵权案判决结果 - 法院判决瑞幸胜诉 确认其对涉案商标拥有在先和更好权利 判令被告撤销已注册的瑞幸相关商标并禁止继续使用相关标识 [2][3] - 被告需支付一次性赔偿1000万泰铢及每日10万泰铢的持续性赔偿(自2024年3月4日起) 目前累计赔偿超4600万泰铢(约1000万元人民币) [4][5] - 2023年12月瑞幸曾败诉 因商标国际布局滞后及对泰国"先注册"原则准备不足 [6] 泰国山寨瑞幸侵权细节 - 泰国仿冒门店自2022年初出现 全方位模仿瑞幸商标设计(字体/颜色/鹿头标志) 仅调整鹿头方向及增加泰文字样 [7][8] - 涉事方泰国50R集团为本土多元化企业 拥有王室及军方背景 其子公司合法注册瑞幸商标并在泰经营十余家门店 [6] 瑞幸国际化及门店扩张 - 截至2023年四季度末全球门店总数达22340家 同比增长37.5% 其中自营门店14591家(含新加坡51家) 联营门店7749家 [9][10] - 通过特许经营进入马来西亚市场 2025年1月开设首批两家门店 [10]
“瘦身”中的雀巢,买下了“时代的眼泪”徐福记
创业邦· 2025-03-05 11:51
雀巢收购徐福记剩余股份 - 雀巢宣布收购徐福记剩余40%股份,实现全资持股[1] - 徐福记过去四年实现连续高增长,2024年营收规模超70亿元[1][33] - 雀巢看重徐福记的分销网络优势,以发展国内零食糖果业务[1] 雀巢中国的战略调整 - 2020年出售银鹭和水业务部分资产,进行业务精简[2][23] - 战略聚焦核心业务:婴儿营养、糖果、咖啡等[28] - 通过"减法"为"加法"创造条件,提升品牌盈利能力[3] 雀巢大中华区业绩表现 - 2024年销售额49.73亿瑞士法郎(约409亿元),同比下降1.3%[3] - 剔除汇率因素,2024年实际增长2.2%[3] - 2022-2024年有机增长率分别为3.5%、4.2%、2.1%[4][13] 核心业务增长情况 - 婴儿营养业务连续三年增长,能恩和启赋系列表现突出[17][32] - 咖啡业务增长由即饮产品拉动[17] - 糖果业务中徐福记和脆脆鲨持续增长[17][33] 创新与转型措施 - 2024年推出上百个SKU新品,创新速度加快[35] - 创新方向聚焦"高端"、"大品类"和"健康"[35] - 基础交易营业利润率从2021年13.5%提升至2022年16.1%[38] 中国市场潜力 - 中国人口占全球22%,但雀巢中国业务仅占全球6%[42] - 新任CEO傅乐宏认为中国市场"很有潜力"[42] - 公司将持续聚焦核心业务和创新驱动增长[8][35]
9块9咖啡的平替“无豆咖啡”,消费者会接受吗?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3-04 18:16
以下文章来源于咖门 ,作者子淇 咖门 . 聚焦茶饮、咖啡行业,关注饮品新风潮 作 者 | 子淇 来源 | 咖门 导语 :可能会吸引到一部分追求创新体验和低咖啡因需求的消费者。 "老婆饼里没老婆,咖啡里也没有咖啡豆?" 最近韩国推出的一款"无豆咖啡"引发热议,不使用咖啡豆却能还原咖啡风味,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在咖啡豆价格持续上涨的当下,"无豆咖啡"能成为经营者的"应急方案"吗? "无豆咖啡"突然火了 由于巴西等咖啡豆主产区减产,国际咖啡期货价格持续飙升,咖啡店经营者的利润下降,很多人咬牙等待转机出现。 在这个关头,韩国有一家咖啡店推出用其他原料替代咖啡豆的"无豆咖啡",制作成本比市面上的普通咖啡降低约20%~25%,以此缓解咖啡豆的成本 上涨压力。 自央视报道后,无豆咖啡在各大社交平台的讨论度水涨船高,B站相关视频的播放量已超85万+。 这也引发了我的好奇,咖啡豆涨价的困境要迎来"转机"?我随即找到报道中的案例一探究竟: 这家咖啡店叫산스 익선(SANS),门店开在首尔益善洞,店名SANS取自法语,意在"没有"。 据其官网介绍,这款"无豆咖啡"使用大麦、木槿、橘子皮等12种谷物类、根茎类、坚果等原料,通过发酵 ...
雪王登上千亿市值,茶饮圈仍然一片红海
虎嗅APP· 2025-03-03 21:44
蜜雪冰城上市表现 - 3月3日港股上市首日高开29.38%,盘中最高涨幅41%,收盘价290港元/股较招股价上涨43.2%,总市值达1093亿港元 [1] - 上市前一周获5266倍超额认购,冻资规模1.82万亿港元创港股IPO纪录 [1] - 成为继泡泡玛特后第二个市值超千亿港元的消费类港股上市公司 [2] 商业模式核心优势 - 核心原材料100%自产,饮品食材总自给率超97%,为行业最高水平 [4] - 拥有第一方工厂(大咖国际食品有限公司)+第一方仓储物流+自购冷链车队构成的完整供应链体系 [4][5] - 通过4.5万个加盟门店的规模效应摊薄生产成本,在低客单价(5-10元)区间仍能保持利润 [5] 财务与增长路径 - 2022-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率分别为14.7%、15.8%、18.7%,年净利润稳定在30-40亿元区间 [6] - 增长双路径:①下沉市场及海外门店扩张(当前已进入印尼等国家) ②咖啡品牌"幸运咖"等新业务 [6] - 对比泡泡玛特市值回升路径,海外业务贡献近半收入是关键参考 [7] 行业竞争格局 - 3月3日同行业港股表现:奈雪跌6.67%、茶百道跌5.53%、古茗跌2.26% [2][9] - 多数竞品依赖代工生态(原料自给率低)+加盟商生态+网红营销,陷入同质化价格战 [9][10] - 2022年以来行业呈现"点位争夺+营销投流+同质化新品"的三合一竞争模式 [9] 未来发展挑战 - 需突破增长瓶颈:下沉市场/海外扩张面临本土化挑战,咖啡业务与瑞幸/库迪直接竞争 [6][7] - 资本市场期待新的爆发式增长点,否则可能维持平稳走势 [7] - 行业整体面临消费降级压力,高客单价模式承压(如星巴克单店销售额持续下降) [9]
猪圈爆改咖啡店,年轻人抢着打卡
36氪· 2025-03-03 20:17
猪圈咖啡现象 - 核心观点:闲置猪圈改造的咖啡店成为年轻人打卡热点,结合"土味+小资"标签和乡村旅游趋势迅速走红 [1][5][6] - 社交媒体热度:小红书相关笔记超1万篇,抖音播放量超8000万次 [4] - 典型案例:都江堰猪圈咖啡年接待游客超20万,2020年单店咖啡销售额达1000万元 [12] 商业模式与产品设计 - 场景改造:保留猪圈原始结构,搭配农具装饰打造农村庭院风 [5] - 产品创新:命名融入"猪"元素(如"猪屎咖啡"),部分门店提供小猪拉花,人均消费约35元 [7] - 增值服务:南京、丽江等门店饲养小香猪提供"撸猪"体验 [8] 行业背景与选址策略 - 乡村旅游带动:2024年乡村旅游接待人次12.45亿(同比+9.9%),文化体验消费占比提升 [9] - 选址特征:远离市中心,集中于乡村或景区(如福建沙县黄溪坑村、贵州千户苗寨山顶) [10][11][12] 挑战与竞争 - 消费者争议:被吐槽出品质量差、服务不佳、卫生问题(如猪只异味) [15][20] - 流量波动:淡旺季明显,依赖节假日客流 [16] - 赛道拥挤:全国村咖超4.4万家,部分区域一年新增60余家后大量倒闭 [18] - 巨头挤压:星巴克进入千个县级市场,瑞幸等本土品牌加速下沉 [18]
一家精品咖啡品牌,大败退
36氪· 2025-03-03 08:05
文章核心观点 - Seesaw咖啡曾获资本加持快速扩张,但自2023年起陷入经营困境,出现关店、欠薪等问题,其衰败既有自身经营原因,也受行业竞争影响;2025年咖啡赛道变化明显,价格战或降温,行业回归价值发展,精品咖啡市场仍有前景 [4][16][24] Seesaw咖啡发展历程 - 2012年成立,是老牌本土精品咖啡连锁品牌,前5年聚焦上海市场,2016年底仅8家门店 [7][8] - 2017年6月完成A轮4500万元融资,开启扩张,同年在深圳开店,后进入苏州、北京 [10][11] - 2021年7月完成A+轮过亿元融资,2022年2月完成A++轮数亿元融资,投资方包括喜茶等;2021 - 2022年分别新开43家和67家门店,2022年8月门店破100家;2023年底放开加盟,截至去年11月特许经营店30家 [12][13] - 2023年成为转折年,开店减慢,传出资金链紧张消息,创始人去年11月被限制高消费,目前全国门店不足50家,上海关闭超六成 [4][5][13] Seesaw咖啡衰败原因 - 自身经营:前期直营模式重资产投入、运营成本高;产品研发和创新不足,跟不上市场变化;供应链管理能力弱,现金流短缺影响门店经营 [17][19][21] - 外部环境:受9.9咖啡价格战冲击,未主动加入价格战,吸引消费者能力弱;咖啡赛道融资活跃度降低,新融资难获取 [22][23] 2025年咖啡赛道变与不变 - 变化:行业格局稳固,头部效应凸显;咖啡店生意边界模糊,如库迪开便利店,Manner或开放加盟;9.9咖啡加速消失,价格战或降温 [27][28] - 不变:咖啡豆价格上涨,对中小品牌和个体咖啡馆影响大;中小连锁和个体咖啡馆经营压力大,一二线市场存量发展,巨头关注下沉市场 [29][30] 咖啡行业前景 - 咖啡市场需求存在,行业未来在市场空间、规模和渗透率等方面有上升空间,精品咖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4年预计达279亿元,近5年年复合增长率22.7% [30]
星巴克扛不住了?
虎嗅APP· 2025-03-03 07:57
以下文章来源于商业弧光 ,作者柳柳 商业弧光 . 听风者,捕光人,最准点的商业节拍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 作者|柳柳 编辑|苗正卿 题图|视觉中国 如平地惊雷,咖啡界巨头星巴克"绯闻"不断。 当地时间2月24日,星巴克先是宣布全球裁员,后是中国区业务传言被卖,近日又有员工在社交平台称"星巴克开始查监控开除人",星巴克中国经历了 一场风波时刻。 去年新上任的星巴克CEO布莱恩·尼科尔(Brian Niccol)还是举起了裁员大棒,发起了星巴克史上最大规模裁员,据悉这次裁员风潮,裁减人数多达 1100人。距离上次星巴克规模裁员,已近7年,2018年,星巴克曾宣布在全球范围内裁员,但当时总计约350人。尼科尔在一封内部信中强调,这是确 保星巴克未来成功所必须的改变。 关于星巴克裁员一事,虎嗅向星巴克官方求证,星巴克官方表示,星巴克中国的伙伴不在此次全球沟通范围内。也就是说,中国市场涉及本轮星巴克 裁员。 但星巴克在中国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据路透社消息,知情人士透露,KKR、方源资本FountainVest、太盟投资集团PAG等投资机构有意向收购星巴克中国的业务,华润集团与美团也作为潜 在买家。 虎嗅向星巴克中国相 ...
星巴克中国“自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1 07:52
星巴克全球战略调整 - 公司宣布裁员1100个现有岗位及数百个空缺职位 旨在提高运营效率 加强问责制 降低复杂性 这是自2018年以来首次大规模裁员 [2] - 北美市场成为战略重心 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93 98亿美元(同比下滑0 3%) 归母净利润7 81亿美元(同比下滑23 8%) 美国市场收入66 05亿美元(同比下滑1%) 同店销售下滑4% [8][9] - 简化菜单结构 减少星冰乐等混合饮料产品 管理层认为美国市场问题源于运营偏离初心 包括菜单复杂 出品不一致等问题 [2][10] 中国市场变革动态 - 中国区暂未裁员 但存在业务出售可能 KKR 方源资本 太盟投资等私募及华润 美团被列为潜在买家 拟通过特许经营协议引入战略伙伴 估值或超10亿美元 [4][7] - 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营收7 44亿美元(同比增长1%) 门店数增至7685家 但同店销售下滑6% 下沉市场表现亮眼 已覆盖1000个县级市场 新店两年内实现投资回收 [11] - 推出"启航项目"改革运营模式 组建多店社区(MSC) 允许单店长管理两家门店 同步推出春节系列咖啡豆等本土化产品及手语门店等新店型 [18][19]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瑞幸2024年Q4营收96 1亿元(同比增长36 1%) 门店总数达22340家(同比增长37 5%) 自营门店收入75 7亿元(同比增长42 7%) 头部城市增长强劲 [13] - 库迪咖啡采用全场9 9元策略 2024年5月起实现盈利 截至2025年2月门店超1万家 同店销售持续增长 [14] - 价格战持续发酵 瑞幸客单价14 58元 星巴克36 62元 两者价差显著 库迪与瑞幸均表态维持9 9元策略 [15][16] 管理层变动与战略转向 - 新任CEO布莱恩·尼科尔推动"回归初心"改革 获得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支持 2025年1月访华后加速中国业务出售进程 [10][21] - 中国区原联席CEO刘文娟升任CEO 主导本土化创新 但未能阻止总部出售意向 [18][20]
谁能买下星巴克中国?
创业邦· 2025-02-28 17:50
以下文章来源于零售商业财经 ,作者RBF团队 零售商业财经 . 新零售的思想者,新商业的参与者,新财经的见证者,中国零售大商业领域影响力媒体。 来源丨零售商业财经( ID:Retail-Finance ) 作者丨Annie 图源丨图虫创意 近日,一则关于星巴克中国可能出售股权的消息搅动了全球咖啡市场。 2月25日,据多家媒体报道,国际私募基金KKR、方源资本、太盟投资集团,以及中国本土企业华润集团、美团等均被列为潜在买家。目前,交易的具体架构仍 在磋商中,并可能随谈判进程动态调整。 对于将出售中国业务的说法,星巴克方面没有正面否定,而几名潜在买家则对于这一消息并未给予回应。 事实上,这场涉及全球咖啡巨头在华命运转向的传闻,恰逢星巴克全球宣布裁员1100人、星巴克中国业绩承压的关键节点。当"第三空间"的缔造者开始考虑战略 撤退,这场跨国品牌本土化的终极实验,正将中国消费市场的深层变革推至聚光灯下。 令人好奇的是,在这场资本与商业的博弈中,究竟谁能买下星巴克中国?华润、美团等潜在买家的入场,又将如何改写中国咖啡市场的格局? 潜在买家之华润集团 "全渠道优势"与本土化基因 华润集团作为最受关注的潜在买家,其商业版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