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
搜索文档
医疗AI商业化破冰:善诊、中兴首款AI总检一体机落地上海十院
观察者网· 2025-07-30 14:28
核心观点 - AI智能总检一体机商业化落地 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和服务效率问题 将体检报告生成时间从10分钟缩短至2分钟 准确率达95% [1][3][7] - 技术采用生成式与规则双引擎架构 平衡技术先进性和医疗安全性 规则模型确保医疗逻辑严谨性 生成式模型优化报告可读性 [3][5] - 公司拥有全国最完整的体检数据库和3000家医院客户资源网络 为产品优化和推广奠定基础 [4][7] 产品技术特点 - 基于DeepSeek大模型深度优化 采用混合模型架构 生成式模型解决用户沟通问题 规则模型确保医疗信息绝对准确 [3][5] - 将一线城市三甲医院专家经验数字化复制 使设备具备接近高水平医生的总检能力 [5][6] - 可自动完成体检报告质量控制 阳性体征提取及总检报告撰写 包括异常信息筛选和个性化建议生成 [5] 商业化进展 - 从亮相到商业化仅用时一个月 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达成战略合作 [1][3] - 设备定价贴合市场实际 符合体检中心预算 计划先从3000家合作医院推广 [7] - 年覆盖超5亿人次的高频医疗入口 体检行业年规模约3000亿 80%为企业团单 20%为个人体检 [3][8] 效率提升效果 - 将平均总检时间从10分钟缩至2分钟 提效超10倍 可24小时不间断工作 [3][7] - 解决一线大医院体检报告出具慢问题 部分地区可实现3天内拿到报告 [7] - 让下沉城市用户享受到一线城市级别的报告解读服务 [6][7] 数据优势 - 拥有全国最完整的脱敏体检数据库 数据未形成信息孤岛 实现一定打通 [4][5][8] - 设备使用中产生的新数据将反哺模型训练 形成正向循环 [8] - 通过十余年战略布局构建数据壁垒 为AI应用提供关键燃料和训练场 [5] 行业影响 - AI技术融入将带来体检行业深刻变革 改变生产力而非生产关系 [8] - 公立医院占90%市场份额 AI技术有望拉平全国体检总检服务质量基线 [6][8] - 未来将在定制体检等更多场景应用AI技术 提供更个性化精准化的服务 [9]
爱康国宾董事长:过去几年癌症确诊人数在不断上升
快讯· 2025-07-30 10:50
7月30日,在媒体说明会上,爱康国宾董事长兼CEO张黎刚谈及国内癌症检出率:2022年数据显示,中 国14亿人口,每一年确诊癌症人数超480万,过去几年癌症确诊人数在不断上升,爱康国宾每年大概为 800万人提供体检服务,通过爱康体检发现、专科医院确诊的癌症患者超15000人。(新浪财经) ...
爱康国宾捅了“马蜂窝”
36氪· 2025-07-23 18:40
核心事件 - 北京执业律师张晓玲连续10年在爱康国宾体检均显示"未见明显异常",2024年确诊肾癌晚期(右肾肿瘤3.5cm×2.8cm)[1][4][6] - 当事人质疑公司存在漏检、误检问题,2023年体检报告提示右肾钙化时工作人员解释"正常如结痂"[7][8] - 公司首次回应称"癌症检测受技术限制",二次声明坚称无漏诊并援引研究称肾透明细胞癌年均增长2.13cm[7] 行业现状 - 体检行业存在"假体检"现象,包括抽血不做检测直接出结果等乱象,实际癌症检出率仅千分之三[8] - 行业普遍存在"套餐化"销售、"千人一检"粗放操作,部分机构为控制成本使用非专业医生或过期设备[10][16][17] - 2024年爱康国宾北京18家分院年体检量达148.3万人次,服务对象包括89家中国百强企业[4][13] 公司经营 - 公司2014年纳斯达克上市后于2019年私有化退市,2024年目标三年内营收突破100亿元[11][14] - 竞争对手美年健康2023年营收108.94亿元(+26.44%),门店596家远超爱康国宾的170家(占比28%)[14] - 天眼查显示多地分支机构被吊销,对外投资企业中多家涉及医疗纠纷诉讼[14][17] 质量争议 - 黑猫投诉平台累计1200余条投诉,案例包括:南京客户体检后1个月确诊晚期肾癌死亡、武汉客户5个月后确诊舌癌等[8][9][10] - 2023-2024年多地分院因超范围诊疗、使用过期设备(服务5200余人)、价格欺诈等被处罚[17] - 员工透露医生日均需处理300份影像报告,工作强度导致疏漏频发[16] 行业问题 - 部分机构检验科未参加室间质评,2018年某连锁集团18项生化检测4项不合格[20] - 营销误导问题突出,如将癌胚抗原等非特异性指标包装成癌症筛查神器[21] - 低价套餐(<300元)依赖走量盈利,与医疗严谨性存在根本冲突[21] 技术缺陷 - 行业存在检测方法错误问题:X光片查肺癌、彩超查前列腺癌等方法可靠性存疑[22] - 设备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机构使用未达国标的仪器导致错检漏检[22]
【财闻联播】柬埔寨动手,逮捕超两千人!韩国特检组对尹锡悦提起公诉
券商中国· 2025-07-19 21:10
宏观动态 - 1—6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0014家,同比增长11.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232.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2% [1] - 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090.6亿元人民币,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3058.7亿元人民币 [1] - 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278.7亿元人民币,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化学药品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127.1%、53%、36.2%、17.7% [1] - 东盟地区实际对华投资增长8.8%,瑞士、日本、英国、德国、韩国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68.6%、59.1%、37.6%、6.3%、2.7% [1] - 港珠澳大桥海事局启动防热带气旋Ⅰ级响应,辖区30余条客运航线全部停航,涉水施工项目全部停止作业 [2] - 韩国特检组对前总统尹锡悦提起公诉,指控涉嫌滥用职权、侵害国务委员审议权等罪名 [2] - 柬埔寨在打击网络诈骗行动中逮捕2270名犯罪嫌疑人,突击搜查45个诈骗窝点 [4] 金融机构 - 富达基金董事长变更,原董事长黄小薏卸任,李少杰接任 [5] 市场数据 - 纳指涨0.05%续创收盘新高,标普500指数跌0.01%,道指跌0.32% [6] - 过去一周标普500指数累计上涨0.59%,纳指涨1.51%,道指微跌0.07% [6] - 大型科技股涨跌互现,奈飞跌超5%,亚马逊涨超1% [6] - 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0.6%,京东涨超3%,阿里巴巴、哔哩哔哩、网易涨超2%,理想汽车涨超1% [7] 公司动态 - 爱康集团声明称已完成内部核查及外部专家评估,确认对张女士的肾脏检查不存在瑕疵,报告结论与实际情况一致 [8] - 东方希望否认违规卖多晶硅,称7月以来未低于成本价出货,多晶硅生产及销售活动合法合规 [9] - 蔚来声明称部分网络账号恶意发布不实信息,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权益 [10]
7.17犀牛财经晚报:霸王茶姬泰国拓店失败 八马茶业港股招股书失效
犀牛财经· 2025-07-17 18:49
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政策调整 - 财政部将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征收范围调整为零售价90万元(不含增值税)及以上所有动力类型乘用车和中轻型商用客车 [1] 锦江酒店业绩预告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预计3.6亿至4亿元 同比减少4.88亿至4.48亿元 降幅57.53%至52.81% [2] - 扣非净利润预计3.9亿至4.1亿元 同比增加148万至2148万元 增幅0.38%至5.53% [2] - 公告发布后股价冲高回落 7月15日收盘涨0.86% 成交额3.19亿元 换手率1.56% 总市值238.78亿元 [2] 霸王茶姬海外扩张 - 泰国总统食品子公司注资1.42亿泰铢获霸王茶姬泰国51%控股权 [2] - 此前与马来西亚Magma Chain成立合资公司 采用"本地资源+外来品牌"互补策略 [2] - 泰国门店拓展因市场竞争激烈和价格劣势停滞 合资成为必然选择 [2] 八马茶业IPO进展 - 港交所招股书满6个月失效 需3个月内更新财务数据延续审核 [3] - 此前三次冲击A股失败:2013年深交所中小板未果 2015年新三板挂牌后2018年终止 2019年创业板IPO最终撤回 [3] - 2022年转战深交所主板后2023年再度撤回申请 [3] AMD对华芯片出口 - AMD将恢复向中国交付AI芯片MI308 美国商务部已启动许可审查 [3] - 美国芯片行业集体呼吁放宽出口管制 预计MI308限制将造成8亿美元损失 [3] 京东外卖业务声明 - 否认参与"0元购"等补贴大战 称其为恶性竞争 [4] - 当前聚焦降低佣金 骑手社保保障和品质外卖建设 [4] 爱康体检争议回应 - 解释癌症检测存在技术局限性 体检报告如实记录当时结果 [5] - 2023年体检报告已提示右肾钙化灶和左肾错构瘤可能 [5] - 强调CEA检测与肾细胞癌无公认关联性 [5] 合众新能源重整 - 哪吒汽车母公司启动重整投资人预招募 保留400余名核心员工 [6] - 2024年11月停产至今8个月 产线设备仍正常运转 [6] ScaleAI裁员重组 - 将裁减200名全职员工(占比14%)和500名承包商 [6] - 业务部门从16个重组为代码 语言 专家 实验 音频五大板块 [6] 上市公司公告 - 金智科技中标国家电网及南方电网项目1.33亿元 [7] - 大唐发电2025年上半年上网电量1239.93亿千瓦时 同比增1.3% 其中风电增31.27% 光伏增36.35% [8] - 金钼股份上半年净利润13.80亿元 同比降8.45% [9] - 纵横股份预计上半年营收增61.72% 净亏损收窄至3468.45万元 [10] - 厦门钨业上半年净利润9.72亿元 同比降4.41% [11] A股市场表现 - 创业板指涨1.76% 两市成交额1.54万亿元 超3500只个股上涨 [12] - AI硬件 军工 创新药板块领涨 CPO PCB概念表现强势 [12]
女子称爱康国宾体检10年无患癌风险,CEO曾揭行业黑幕:抽血直接倒掉
新浪财经· 2025-07-17 17:24
体检行业争议事件 - 北京律师张晓玲连续10年在爱康国宾体检未检出患癌风险,2024年被确诊晚期癌症,质疑公司存在"误检、漏检"问题 [1] - 张晓玲怀疑其体检数据可能造假,否则难以解释十年未检出癌症而其他机构能发现 [5] - 爱康国宾已委托律师与张晓玲沟通,表示将以积极态度回应,目前正在搜集材料准备正式回复 [6] 行业历史问题曝光 - 2018年爱康国宾CEO张黎刚曾公开爆料行业造假行为,包括用护士假冒医生做超声检查、抽血后不做检测直接出结果等 [3] - 行业造假动机在于癌症检出率仅0.3%(千分之三),使得部分机构存在侥幸心理 [3] - 爱康国宾代理律师明确表示CEO此前爆料内容与公司无关,希望就事论事处理当前纠纷 [6]
上半年AI营收预计同比增长超60% 美年健康迎下半年体检旺季
第一财经· 2025-07-16 10:35
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9.6亿元—42亿元 其中AI技术相关收入超1.4亿元 同比增长62.36% [1] - AI技术收入主要包括心肺联筛 AI-MDT报告 肺结宁 脑睿佳 数智云胶片 眼底AI等产品 [1] - 上半年传统淡季受宏观环境影响部分企业预算及到检后置 但整体订单签定 客单价 个检市场保持稳定 [1] 业务战略 - 公司持续优化政企优质客户拓展战略 推动团检向个检转化与裂变 通过"全旅程客户运营"和"私域裂变"策略提升客户黏性与复购率 [2] - 业务模式从"2小时体检"延伸至"365天健康管理" 提供"体检+专检+健管+保险"一站式解决方案 [2] - 公司积极推动重点客户签单占比提升 持续促进C端客户健康消费增长 [1][2] 技术创新 - 公司与阿里巴巴达摩院达成战略合作 率先落地"一扫多查"医疗AI技术 推动多癌筛查AI技术在体检领域应用 [2] - AI技术有望覆盖更广泛无症状人群早期筛查 显著提升筛查效率 推动精准早筛向系统性解决方案升级 [2] - 公司基于AI与数字化推动提效降本及创新创收工作 为下半年体检旺季做准备 [1] 行业转型 - 公司加速从体检服务商升级为AI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平台 构建AI驱动专病早筛产品矩阵与智能健康管理平台 [3] - "团转个"模式推动检后市场从传统体检服务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升级 [2] - 健康数据要素价值加速释放 公司平台价值具备巨大想象空间 [3]
全面崩盘,消费医疗交出史上最差一季报
36氪· 2025-05-16 08:55
消费医疗行业2025年一季度业绩表现 - 医美领域华熙生物一季度营收10.78亿元同比下滑20.77% 归母净利润1.02亿元暴跌58.13% 创上市以来最差记录 [2] - 疫苗企业智飞生物营收23.74亿元骤降79.16% 净利润亏损3.05亿元同比下滑120.93% 现金流首次转负 [2] - 长春高新营收29.97亿元下降5.66% 净利润4.73亿元缩水44.95% 20年来首次出现营收净利双降 [2][3] - 行业整体呈现断崖式下跌 超40%净利润降幅企业达7家 万泰生物等首次录得季度亏损 [2][3] 细分领域危机蔓延 - 医美三巨头集体失速 爱美客营收增速从2023年47.99%降至2025年-17.90% 昊海生科首次出现单季度双降 [3] - 牙科行业闭店潮持续 2024年全国连锁口腔医院倒闭率达30% 眼科龙头爱尔眼科2024年扣非净利首次负增长 [4] - 九价HPV疫苗从供不应求到库存积压 智飞生物2023年库存量达4209.6万支 国内适龄女性接种率两年内从3%跃升至20% [6] 业绩下滑核心动因 - 消费降级导致中产家庭减少医美等非必需支出 乔雅登雅致产品价格从最高9000元跌至980元 [5] - 集采政策压缩利润空间 爱博医疗人工晶状体中标价下降31% 何氏眼科屈光手术价格腰斩至1.1万元 [7] - 监管趋严推高合规成本 锦波生物2024年销售费用增长56.73% 医美企业需额外投入医生培训及产品认证 [7] 企业转型困境 - 医美企业跨界布局肉毒素等新领域成效有限 爱美客关键产品仍处临床阶段 失去先发优势 [9] - 高溢价并购埋隐患 爱美客以13倍溢价收购韩国REGEN公司 但需重建销售渠道 [10] - 爱尔眼科激进扩张至352家医院 2024年扣非净利首次下滑 反映规模扩张与成本控制失衡 [10]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技术研发成为关键 玻尿酸三剑客研发投入保持10%增速 爱美客达21.41% [14] - 差异化服务构建壁垒 巨子生物专注胶原蛋白领域实现40%业绩增长 爱尔眼科推出终身眼健康管理等服务 [14] - AI技术助力获客成本优化 某眼科诊所客户留联率从38%提升至60% 人均成本从200元降至68元 [15] - 小红书等新渠道创造增量 88%医美用户通过平台获取信息 薇旖美产品提及率居首位带动销量破百万瓶 [17]
拆解医疗行业数据资源入表|应收账款占比超四成,借力数据要素布局精准医疗能否破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8 18:32
公司财务表现 - 金域医学2024年营业收入71.90亿元,同比减少15.81%,归母净利润-3.81亿元,同比减少159.26% [5] - 华大基因2024年营收38.67亿元,同比下降11%,归母净利润-9.03亿元 [5] - 何氏眼科2024年营收10.96亿元,归母净利润减少2739.82万元 [15] - 金域医学应收账款43.96亿元,占总资产的42.39%,华大基因应收账款26.04亿元占20.76%,美年健康应收账款28.54亿元占14.18% [7] 数据资源入表情况 - 四家医疗企业合计披露数据资源入表金额2688.7亿元,其中华大基因962.17万元居首,美年健康935.2万元,金域医学700.83万元,何氏眼科90.51万元 [1] - 金域医学数据资源中335.44万元计入开发支出,365.38万元确认为无形资产 [1] - 华大基因入表数据资源中611.9万元计入开发支出,350.27万元确认为无形资产(外部购入数据治理平台,摊销十年) [13] - 何氏眼科90.51万元数据资源均为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 [14] - 美年健康882万元数据资源转入无形资产,53万元计入开发支出 [1] 数据要素布局 - 金域医学推动11个数据产品进场交易所,完成第三方医检行业首款数据产品场内交易 [9] - 金域医学入驻广州城市可信数据空间,投资1亿元建设广州医检可信数据空间新建项目(2024Q4-2028Q4) [10][12] - 金域医学"数据驱动的宫颈癌早筛及防控方案"获"数据要素×"大赛商业价值奖 [12] - 华大基因构建"万象数据库"覆盖生育健康、肿瘤诊疗领域,研发OmicsDB统一数据资产管理平台 [13] - 何氏眼科整合12大系统数据建立四维数据图谱,匿名化处理后完成数据交易所登记 [14] - 美年健康研发扁鹊SAAS体检管理平台和星羽展业平台,后者数据可反哺保险产品研发 [15] 行业动态 - 大数据驱动的精准医疗与个性化治疗方案成为行业趋势 [13] - 医疗企业数据资产化进程加速,外部购入与自行开发模式并存 [1][13][14] - 行业面临营收下滑压力,主要受市场需求放缓、回款周期延长、成本上升影响 [5][7][15]
美年健康(002044):深耕主业数智赋能驱动盈利提升 ALL IN AI拥抱智能健康管理新时代
新浪财经· 2025-04-26 12:40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作为专业体检行业龙头企业,受益于健康中国战略和银发经济红利,全国化网络、AI技术和数据资产构筑核心竞争壁垒,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4] 行业情况 -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慢性病管理需求激增和政策红利释放,体检行业迎来发展新周期 [1] - 2012 - 2022年行业规模CAGR达15.06%,预计2030年将突破5200亿元 [1] 公司竞争优势 - 依托“参转控”模式实现区域资源高效整合,在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下有显著竞争优势 [1] - 深度布局296座城市、576家实体服务网点网络,承接中小机构退出市场的份额转移,形成规模化发展优势 [1] - 独具累计过亿人次的影像数据及超2亿人次的结构化健康数据,构建国内最大的结构化健康数据库 [2] 公司业务架构 - 聚焦老龄化市场需求,布局脑睿佳、心脑血管早筛、肿瘤标志物检测等银发刚需项目,构建“预防筛查 - 健康管理 - 医疗转介”全链条服务体系 [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度累计完成2512万人次体检服务,客单价同比提升8.25%至672元 [1] - 2024年个检收入占比从2021年的17%提升至24.1% [2] - 2024年AI相关收入超2.15亿元,技术渗透率提升带动毛利率增长2.3个百分点 [3] 公司渠道拓展 - 坚持“保质、增收、提效、降本”主线,以医疗导向和服务品质为核心,多渠道营销拓展线上线下客户 [2] - 线下实施“核心城市加密 + 空白区域覆盖”策略,线上通过“团检裂变个检 + 电商平台导流”机制 [2] - 团检端锚定政企大客战略,个检端强化私域生态建设,构建“公域导流 - 私域留存 - 检后干预”全链路闭环 [2] 公司数据资产 - 依托美年臻选平台,整合专项筛查、健康管理等场景化产品矩阵,形成从流量获取到服务增值的生态协同 [2] - 通过AI大模型训练形成“数据 - 算法 - 产品”闭环 [2] 公司技术体系 - 完成从“All in数字化”向“All in AI”的战略升级,构建覆盖检前智能预约、检中AI辅助诊断、检后健康干预的全链条技术体系 [3] - 开发脑睿佳、肺结宁等AI专病筛查产品,提升脑健康评估和肺结节识别的准确性 [3] - 通过动态健康监测系统整合可穿戴设备数据,构建“三师共管”体系,实现慢性病个性化干预 [3] 公司生态协同 - 与华为联合开发“健康小美”数智健管师,年服务能力覆盖数百万用户,打通体检报告解读、健康咨询和保险核保全流程 [3] 公司商业化路径 - 通过技术授权、数据服务及健康管理订阅制产品(如“糖豆管家”),形成多元变现模式 [3] 公司转型方向 - 从体检服务商转型为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平台 [3] 公司未来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21.42/140.19/163.20亿元,同比增长13.46%/15.46%/16.41% [4]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5/10.09/12.68亿元,同比增长114.47%/66.80%/25.63%,对应PE分别为34/20/16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