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运
icon
搜索文档
交运ETF(561320)涨超1.1%,高速板块股息吸引力引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5 23:57
基础设施板块投资价值 - 红利标的超跌至股息率5%,市场风格变化可能使高速板块具备较大反弹潜力 [1] - 头部高速公司全年业绩稳健且派息预期稳定,股价调整后股息率回归至5%以上,极具吸引力 [1] - 港口资产作为稳定永续的现金流资产,当前估值在基础设施资产中处于偏低水平,配置价值提升 [1] 交运ETF产品信息 - 交运ETF(561320)跟踪内地运输指数(000945),该指数主要覆盖中国内地交通运输行业 [1] - 指数样本选取涉及航空、海运、铁路和公路运输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以反映行业整体表现 [1]
首批来自钱凯港的进博会展品顺利抵达上海口岸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15 13:45
进博会物流与通关 - 10月15日首批秘鲁进博会展品在上海洋山深水港顺利卸船包含陶制品和羊驼毛制品等南美特色工艺品且多款为首次亮相 [1] - 上海边检机关联合口岸单位开通进博会展品通关绿色通道并提前为船舶办妥入境预检手续确保抵港即可卸货并优先办理边检手续 [1][5] - 10月上旬开始远洋航线班轮陆续抵港预计海运入境潮将持续至11月初上海洋山和外高桥两大集装箱港进入进博时刻 [5] 中秘贸易与钱凯港航线 - 钱凯至上海海运直航航线是中秘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为两国贸易往来开辟了更便捷的物流通道 [3] - 自钱凯港开港近一年来中国品牌家电汽车机械工业小商品等对南美出口持续增长同时秘鲁蓝莓牛油果鳄梨等农产品进入中国和亚洲市场 [3] - 自钱凯港开港以来上海边检机关已累计查验往返钱凯至上海的国际航行船舶240余艘次 [3] 进博会配套便利措施 - 上海边检总站推出8项便利措施包括开通边检专用通道开设12367服务平台热线专席移民管理服务进驻展会现场等助力进博会 [6]
招商轮船股价跌5.08%,易方达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4100.64万股浮亏损失1886.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5 11:10
公司股价表现 - 10月15日,招商轮船股价下跌5.08%,报收8.60元/股,成交额3.77亿元,换手率0.53%,总市值694.41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2月31日,于2006年12月1日上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国际原油、国际与国内干散货、国内滚装、国际与国内件杂货等海运业务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运输服务业务86.38%,其他收入6.75%,商品销售业务4.77%,航运配套业务2.10% [1] 主要股东持仓变动 - 易方达沪深300ETF(510310)在第二季度增持招商轮船378.13万股,持有股数增至4100.64万股,占流通股比例为0.51% [2] - 以10月15日股价下跌计算,该基金当日浮亏约1886.3万元 [2] - 易方达沪深300ETF最新规模为2665.16亿元,今年以来收益率为17.99% [2]
美欧新关税围剿,家具跨境将错失年底消费旺季?
36氪· 2025-10-15 10:49
近期,"关税战"的阴云再次笼罩在太平洋上空,或将成为今年四季度最大的变数。 同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还在社交媒体上连番发布千字长文,并放出狠话,要从11月1日起对中国商品额外加征100%关税。理由是,中国在10月9日 发布对相关稀土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但目前具体细则未出。 然而事情很快反转。10月13日凌晨,特朗普改口发文称中美双方不愿陷入衰退,没必要打贸易战,将在APEC峰会期间举行非正式会晤。 面对高额关税威胁,中方10月14日回应:"关于关税战、贸易战,中方立场是一贯的。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双方在中美经贸磋商机制框架下 一直保持沟通,昨天还进行了工作层会谈。我想指出,美方不能一边要谈,一边威胁恐吓出台新的限制措施,这不是与中方相处的正确之道。" 美国:对家具加征10%至25%关税,14日起实施 当地时间10月10日,美国海关发布公告,自10月14日起,对进口软木木材、软垫木制家具产品以及成品厨柜/梳妆台和零部件加征10%至25%的从价关税。 其中: 软木木材和板材:加征10%关税;软垫木制家具产品:英国(加征10%关税)、日本(15%)、欧盟(15%)、其他国家/地区(25%);成品厨柜 ...
公平航道不容霸权阻拦
经济日报· 2025-10-15 06:16
事件背景与性质 - 中方决定自10月14日起对涉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这是对美国单边主义行径的有力回击 [1] - 美方于10月14日起对中国公司拥有或运营的船舶、中国造船舶、中国籍船舶加收港口服务费 [1] - 美方措施是基于今年4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的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领域301调查最终措施 [1] 中方立场与行动依据 - 中方采取反制措施是依法依规、合情合理的正当防卫,旨在维护中国海运企业合法权益 [1][2] - 美方做法罔顾事实,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违背《中美海运协定》平等互惠原则 [1] - 中方曾就美方无端指责提供书面回应并提出合作建议,但美方态度消极并执意实施不当措施 [2] 行业影响与全球意义 - 海运是全球经济的"动脉",承担着约80%的国际货物贸易运输任务,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的关键支撑 [3] - 中美同为贸易大国,两国间海运体量庞大,对全球航运格局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3] - 中美航运联系若被人为破坏,将引发连锁反应,干扰全球海运体系安全畅通,冲击国际经贸秩序 [3] 核心诉求与未来方向 - 中方反制措施并非为了升级摩擦,而是为了维护国际海运市场的公平与正义 [3] - 中方主张通过平等对话和建设性磋商妥善处理分歧,反对以施压、打压方式解决问题 [3] - 中方呼吁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停止对中国企业的无理打压,通过平等磋商与合作找到解决办法 [3]
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航线成功首航 海运通道上新 冰上丝路启航
人民日报· 2025-10-15 06:11
航线首航与战略意义 - 全球首条专门针对跨境电商与高附加值货物开辟的北极集装箱航线成功首航 [1] - 该航线是践行“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成果 [1] - 航线的开通为高端制造、跨境电商、新能源等产业提供了更快捷低碳的国际物流选择 [1] - 标志着宁波舟山港在全球航线网络上的布局全面贯通全球主要通航大洋 [4] 运输效率与成本优势 - 宁波舟山港至费利克斯托港单程运输时效相较传统航线可缩短22天,从40天减少至最快18天 [2] - 单程碳排放量降低约50% [2] - 航线运输成本相比中欧班列可节约40%左右,单柜成本约7000美元 [3] - 业务库存量能大幅降低40%,资金占用大幅削减 [3] 货物适配与市场影响 - 航线非常适合电池等货物和对时效性要求较高的商品运输,因其自带低温属性 [2] - 首航货物包括光伏组件、储能柜与跨境电商货物,其中锂电池储能柜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占比不小 [1][2] - 新航线将推动长三角高端制造、新能源产业与欧洲市场深度对接 [4] - 今年前8月中国与欧盟贸易总值为3.88万亿元,增长4.3%,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3.1% [4] 未来发展计划 - 明年将充分利用7月到11月的北极通航期运营航线 [4] - 计划升级更大船型、装载更多货物,争取跑出更多航次 [4]
美国出手当日,中方强势反击,一模一样的手段,没给美国喘息机会
搜狐财经· 2025-10-15 00:54
精准回击,中美海运领域"对等反制"开启 中国选择在同一天,以相似的方式对美国进行反制,其意图显而易见。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方的此举是对美国政策的精准回应。路透社将这场博弈形容为 中美在"海运领域进行的对等反制",而10月14日,也因此成为中美经贸较量的"对决日"。 然而,部分声音认为,鉴于中国在美国的船队规模远大于美国在中国拥有的船队规模,此次较量中方对美方造成的打击可能有限,反而可能自身遭受重大损 失。但若深入分析细节,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准确,因为中方此次的反制绝非仅是表面文章。 在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特朗普扬言对中国商品施加高达百分之百的关税之际,中国方面适时抛出了一个重磅消息,令美国方面措手不及。尤为值得注意的是, 中国选择的这一特定时机,意在与美国展开一场正面较量。 此前,在美国颁布最新的稀土出口限制措施后,特朗普总统勃然大怒,公开威胁要对中国征收百分之百的关税。然而,令他未曾料到的是,中方不仅没有就 范,反而选择在同一时间抛出了一则重磅消息,再次击中了美国的痛处。而且,这一精心选择的时间点,背后蕴含着深远的战略考量。 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中国祭出"特别港务费"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2025年10月14日,恰 ...
盛航股份:关于控股子公司增加经营范围暨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14 20:43
(编辑 任世碧) 证券日报网讯 10月14日晚间,盛航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盛航浩源(深圳)海运股份有限 公司因经营发展需要,在原经营范围基础上增加了"国内船舶管理业务;国际船舶管理业务;国际客 船、散装液体危险品船运输"内容,并于近日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取得了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出 具的《登记通知书》。 ...
中国“从实力地位出发”的强硬反击,美国得习惯起来
虎嗅· 2025-10-14 15:15
文章核心观点 - 中美实力格局已转变为“中强美弱”,中国在多个关键领域具备显著优势 [23][42] - 中国对美国的制裁与敌对政策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强硬对等反制,标志着中美斗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18][21][22] - 全球决策层对中美实力的认知正发生颠覆性变化,中国正“从实力的地位出发”迫使美国适应新现实 [41][42] 海运与造船行业 - 中国在商用造船领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2023年商船建造总吨位达3286万吨,全球市场份额为51%,2024年升至55.7%,2025年前8月进一步升至58.1% [7] - 美国商用造船业极度萎缩,2023年建造量仅为6.48万吨,全球市场份额仅0.1%,排名第14位 [7] - 中国港口吞吐量占全球30%,远高于美国港口18%至19%的占比 [9] - 针对美国4月提出的歧视性港口收费政策,中国船企新接订单量迅速恢复,6月份按修正总吨计市场份额回升至65%以上,8月达到84% [9] - 中国于2025年10月14日起实施对等反制措施,征收港务费,并对美资持股25%及以上的企业运营船舶进行反制 [11] - 美国港口费影响有限,2025年预计收费仅1亿美元出头,峰值年度(2028年)对中国船只收费预估为35至38亿美元,相较船公司全行业1.05万亿美元的营收规模微不足道 [12] 半导体与高科技行业 - 美国持续加码对华半导体制裁,2025年6月一次性将140家中国半导体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创单次制裁数量新高,并新增24种前道设备、3种软件工具和HBM存储器对华禁运 [13] -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于7月发布禁令,企图阻断中国AI芯片的海外应用场景 [14] - 美国9月生效的“关联公司规则”将管制范围扩大至由受限实体持股50%及以上的公司,要求出口商主动核查买方所有权结构 [14] - 美国半导体制裁依赖“0%规则”的长臂管辖,即产品含美国技术或零部件即受管制,对全球供应链破坏极大 [15] - 中国在稀土领域引入“0.1%价值占比”门槛进行对等反制,其严厉程度震动全球市场 [17] 制造业与实体经济 - 中国制造业实力远超美国,以美元计制造业增加值是美国的2倍,以实物产出计差距达5至10倍 [26][33] - 中国制造业实际产量是美国的4到8倍,且质量更高,美国制造业产值大量依赖进口零部件,空心化严重 [33] - 中国拥有全球最庞大的工业劳动力,约7000万人,积累了深厚的工艺知识 [39] - 美国制造业GDP统计存在扭曲,通过“质量调整”等手法在实物产出未显著增加的情况下夸大增加值,例如2024年汽车产量比1997年增长39%,但增加值却增长125% [32] 科技研发与军事 - 中国在高水平科研上大幅领先,2024年5月至2025年6月的自然指数是美国的1.62倍,而2014年美国该指数是中国的3.58倍 [25] - 中国军事科技在多领域实现超越,有27种武器性能要么美国没有要么不如中国,福建号航母的电磁弹射技术远超美国福特号 [25] 金融与宏观经济 - 美国股市存在巨大泡沫,2025年10月市值超过70万亿美元,占全球50%以上 [24] - 美国经济依赖增发国债和通胀扩张GDP,美元信誉严重受损,金融优势对实质竞争帮助有限 [24][26]
智库要览丨中国经济向新向好为世界提供机遇
搜狐财经· 2025-10-14 14:43
全球经济与贸易展望 - 世界贸易组织将2025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长预测上调至2.4%,高于8月预测的0.9% [3] - 2026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长预期大幅下调至0.5%,较8月预测的1.8%显著降低 [3] - 2025年上半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同比增长4.9%,贸易额增长6%,人工智能相关商品贸易同比增长20%,占整体贸易扩张近一半 [3] - 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速预计从2024年的2.8%放缓至2026年的0.5% [4] - 2025年全球服务出口增速预计从2024年的6.8%下降至4.6%,2026年进一步降至4.4% [4] 全球海运贸易 - 2025年全球海运贸易量预计仅增长0.5%,为近年来最慢增速 [5] - 海运承担全球80%以上的进出口商品运输,2024年航运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5% [5][6] - 目前全球海运船队中仅有8%的船只配备了使用替代燃料的设备 [6] 首席经济学家观点 - 约72%的受访首席经济学家预计未来一年全球经济将增长乏力 [8] - 78%的受访者预计自然资源和能源将面临长期冲击,75%预计技术和创新将面临冲击 [9] - 约70%的受访首席经济学家认为当前贸易冲击程度"非常高" [9] - 80%的受访者预计未来一年发达经济体的债务风险会加剧 [9] 区域经济增长预测 - 东亚与太平洋地区预计2025年经济增速为4.8%,略低于2024年的5.0%,越南以6.6%的增速领先 [10] - 欧洲与中亚地区预计2025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4%,低于2024年的3.7% [10] - 南亚预计2025年经济增速将达到6.6%,但预计2026年将放缓至5.8% [10] 中国新质生产力与创新 -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首个国内有效发明专利突破400万件的国家 [13] - 中国拥有的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数量最多,占全球比重达到60% [13] -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在2024年明显提速,产生突破性成果 [14] 全球发展倡议进展 - 全球发展倡议自2021年9月提出后,得到100多个国家及多个国际组织支持 [15] - 已有80余个国家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入全球发展促进中心网络 [15] - 中国将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增资至40亿美元,支持20多个国际组织在60多个国家实施180多个项目 [16] 一带一路贸易与投资 - 2024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对中国外贸增长贡献率达67.8%,货物贸易规模首次超过中国货物贸易总额一半 [18] - 2024年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达509.9亿美元,同比增长22.9%,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26.5% [18] - "丝路电商"伙伴国已拓展至36个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