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空业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政府停摆重创旅游业:损失已超11亿美元,航班延误持续恶化
智通财经网· 2025-10-09 10:48
对旅游业最直观的冲击体现在全美范围内的航班延误现象,这主要源于空中交通管制人员短缺。统计数 据显示,周日累计有5233架次航班延误,周一增至6154架次,周二是3829架次,截至周三下午2点10分 至少已有1924架次。这些延误通过多种方式导致旅游经济活动萎缩。 本次停摆始于10月1日,起因是国会就2026财年预算案僵持不下,争议焦点涉及支出水平、《平价医疗 法案》医保补贴以及特朗普政府推行的医疗补助削减计划是否延续。 智通财经APP获悉,美国旅游协会估计,自政府停摆开始以来,旅游业已损失超过11亿美元的消费支 出。 美国旅游协会首席执行官杰夫·弗里曼表示,停摆正在造成真实且不可逆的损失。他指出:"旅游业维系 着美国的运转。当旅行受阻、服务中断时,连锁反应将波及全美各个角落。" 共和党提出的重启政府拨款法案需在参议院获得60票才能克服阻挠议事程序。尽管宾夕法尼亚州议员约 翰·费特曼、内华达州议员凯瑟琳·科尔特斯·马斯托和缅因州议员安格斯·金打破党派界限与共和党共同投 票,但共和党参议员兰德·保罗却对党内提出的法案投下反对票。 展望未来,航空业财报季将于10月9日达美航空(DAL.US)公布业绩时正式开启。 ...
政府关门超一周!两党互撕,谁在买单?
搜狐财经· 2025-10-07 20:12
政府停摆的直接财务影响 - 2018年政府停摆35天导致经济损失30亿美元[1] - 当前政府停摆每周造成7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1] - 旅游业每周损失10亿美元[4] - 国家公园周边商户每日损失7700万美元[4] 联邦雇员与机构受影响情况 - 75万联邦雇员受到停摆直接影响[3] - 部分雇员被迫停薪休假 部分如空中交通管制员需无薪上班[3] - 专利局计划裁员1% 白宫表示可能进行大规模裁员[3] - 联邦航空局有1.1万名员工停薪休假[3] 公共服务与行业运营受阻 - 华盛顿纪念碑 自由钟等旅游景点关闭[3] - 史密森学会博物馆依靠去年结余资金运营至10月6日 之后将歇业[3] - 空中交通管制系统人手紧张且设备老旧 可能导致机场安检排长队及航班延误取消[3] 经济数据与政策制定受干扰 - 非农就业数据 消费者价格指数等关键经济指标停止更新[4] - 经济数据缺失使美联储难以判断经济形势并制定调控政策[4]
陆家嘴财经早餐2025年10月6日星期一
Wind万得· 2025-10-06 06:27
出行与旅游市场 - 国庆中秋假期第五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2.99亿人次,同比增长6.3% [3] - 假期前半程累计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约12.43亿人次,日均值超3.1亿人次,创历史新高 [3] - 上海市国庆假日前四天接待游客1511.75万人次,同比增长23.74%,宾馆旅馆平均客房出租率达64.7%,同比增加2个百分点 [7] - 国庆假期机票价格“跳水”现象少有发生,反映民航市场供需情况及航司定价策略优化 [7] 消费与产业政策 - 海南省自10月6日0时起暂停2025年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但汽车报废更新、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等补贴政策保持不变 [7] - 国家发改委紧急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2亿元,支持广东、海南两省台风灾害灾后应急恢复建设 [4] - 多家银行调整动账短信提醒服务,如广东华兴银行停止发送500元以下动账短信,湖北银行将提醒起点金额调高至100元,此为银行精细化成本管理举措 [7] 农业与食品供应 - 农业农村部部署秋粮抢收抢烘及秋冬种工作,强调黄淮地区秋粮已成熟但受阴雨影响收获进度 [4][5] - 2024年我国牛奶产量达4079万吨,较2020年增长18.6%,奶牛养殖规模化率达78%,较2020年提高6个百分点,奶牛年均单产9.9吨,较2020年提高19.3% [8] 科技与人工智能 - 英伟达与富士通达成协议,共同构建集成AI智能体的全栈AI基础设施,专注于开发医疗保健、制造业等领域的行业专用AI平台,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GPU、CPU等多芯片超高速互联 [8] - 混元图像3.0在全球26款模型的用户盲测中位居第一,被评为最佳综合文生图模型 [9] - OpenAI计划在10月6日开发者日活动发布新的消费级AI代理产品,并可能推出AI浏览器,标志其向多元化产品组合转型 [10] 消费电子与制造业 - 小米17系列16GB+1TB版本售价5299元,全系列销量比往代同期显著增长超20%,总销量已破百万 [9] - 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二期项目电芯工厂、电池包工厂正式投产,规划年产能增加30GWh,一期项目已于2024年11月投产,年产能30GWh [9] - 鸿海2025年9月单月营收达8371亿新台币,创历年9月新高,环比增长38.01%,同比增长14.19%,第三季度营收2.0574万亿新台币,环比增长14.47%,同比增长10.99% [10] - 特斯拉正努力扩大“擎天柱”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生产,该产品被视为其旗下最重要产品 [10] 金融市场与机构观点 - 多家中外资机构看多中国股市,部分认为港股投资更值得期待,同时看好美联储降息利好风险资产及美国科技股牛市 [6] - 私募机构对节后A股市场持积极态度,认为充裕流动性将支撑行情延续,经济持续复苏趋势正逐渐展开 [6] 能源与大宗商品 - 欧佩克+计划在11月进一步增产13.7万桶/日,并指出全球经济前景稳定,当前市场基本面健康 [14] 国际公司与市场动态 - 美国房地产科技公司Opendoor股价在三个月内从不足1美元飙升至8.11美元,涨幅近16倍,市值冲上60亿美元,一度成为美股成交量最高股票之一 [13] - 越南第三季度经济可能同比增长8.22%,1-9月增长率预计为7.84%,制造业增长10%,政府设定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为8.3%至8.5% [12] - 特朗普政府推进第二轮联邦雇员裁减计划,预计年底联邦雇员人数将减少数十万,同时拟向美国农民提供100亿到140亿美元援助以应对关税影响 [11]
26日起,加尔各答直飞广州!印度靛蓝航空率先重启赴华航班
搜狐财经· 2025-10-04 21:15
印度靛蓝航空(Indigo)率先重启赴华航班,宣布将于2025年10月26日恢复每日一班的加尔各答(CCU)至广州 (CAN)直飞航线。靛蓝航空将使用空客A320neo飞机执飞该航线,这将重新建立跨境贸易和战略商业合作的渠 道,并促进两国间的旅游业发展。 靛蓝航空是全球增长最快的航空公司之一,其拥有超过400架飞机,每日运营约2200多个航班,连接90多个国内目 的地和40多个国际目的地,于2024年引进了58架飞机,并在2025财年迎来了超过1.18亿名旅客。 南都记者了解到,在获得监管部门批准后,靛蓝航空还将尽快开通德里与广州之间的直飞航班。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肖阳 据介绍,作为靛蓝航空全球快速扩张的一部分,恢复广州航线运营是在加强印度国际互联互通方面的一项重大进 展,并巩固了靛蓝航空扩大全球业务版图的承诺。 靛蓝航空首席执行官皮埃尔·埃尔伯斯表示:"我们很高兴宣布恢复印度与中国大陆之间的每日直飞航班。我们为 能成为首批从印度两个航点恢复与中国直航连接的航空公司之一而感到自豪。这将再次实现人员、经贸、旅游等 方面的交流,同时也将加强这两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间的双边关系。通过这一重要步骤 ...
小摩:料内地航空业定价持平 看好中国东方航空(00670)等
智通财经网· 2025-10-03 17:09
行业整体表现与前景 - 香港及内地航空板块今年至今表现跑输大市,主要因成本压力、竞争加剧及定价能力疲弱令利润承压[1] - 近期板块股价反弹源于市场预期十月黄金周出行需求强劲以及价格企稳,但行业即将进入淡季,势头的持续性仍不确定[1] - 反内卷及相关监管措施对改善定价水平的影响有限,预计2025至27年价格将持平,原因包括经济疲弱及高速铁路持续分薄需求[1] 公司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最看好春秋航空和中国东方航空,其次为国泰航空及中国国航,而中国南方航空则最不看好[1] - 国泰航空评级上调至"中性",目标价由8.2港元升至9.1港元,因其股息收益率超过6%且估值吸引[1] - 中国东方航空A股评级上调至"增持",目标价由4.1元人民币升至5元人民币,原因包括剥离货运业务专注于客运,且与春秋航空同以上海为基地,最能受惠于内陆旅游强劲复苏[1] - 春秋航空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由63元人民币升至65元人民币[1]
美国政府“停摆”首日:数十万雇员停薪
财联社· 2025-10-02 18:34
政府停摆对公共服务的影响 - 联邦政府停摆导致约75万名联邦雇员被迫停薪休假[1][2] - 美国商务部下属专利与商标办公室计划在其1.4万名员工中裁减1%[3] - 国家公园管理局约三分之二雇员被迫停薪休假 该机构管理着400多处景点[4] 旅游业与景点运营冲击 - 华盛顿国会游客中心、华盛顿纪念碑、费城自由钟、维克斯堡国家军事公园等标志性景点因政府停摆而关闭[4][5] - 史密森学会运营的多家博物馆将利用前一年度剩余经费维持开放至10月6日[5] - 国家公园道路、观景台等露天场所基本保持开放 但缺乏可通行区域的公园将关闭 若发生资源破坏或垃圾堆积 已开放区域也可能关闭[4] 航空业运营压力与安全风险 - 美国联邦航空局超过4.4万名员工中已有逾1.1万人被迫停薪休假 超过1.3万名空中交通管制人员必须暂时无薪上班[7] - 美国运输安全局和联邦航空局本就面临人员短缺问题 政府停摆可能导致航班起降节奏放缓 引发更多延误或取消[7] - 空中交通管制员在岗员工仅10800名 为数十年来最低水平 而现有编制应为14633人 员工还在使用不可靠的设备[7]
今起试行!中国团体游客赴韩免签,“黄金周”说走就走?
第一财经· 2025-09-29 11:52
从中文标识、支付便利化以及客服培训等,到韩国的航司、商场、景点、餐饮机构都已全力以赴准备迎 接中国游客。 据央视新闻消息,韩国政府9月29日起面向中国团体游客试行免签入境政策,直到明年6月30日。 免签政策试行期间,中国三人以上团体游客可免签入境韩国并停留15天。济州地区与此前相同,个人和 团体游客均可免签入境并停留30天。 在此次新规实施前,韩国对中国游客的免签仅适用于特定条件,比如济州道旅游、过境免签、青少年修 学旅行团等。"旅游是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最有力桥梁。自9月29日起实施对中国团体游客的免签政 策,呼吁韩国民众以亲切、体贴和成熟的公民意识共同践行好客之道。"韩国国务总理金民锡近日表 示。 韩国韩中联合会会长朴胜赞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新政首先说明李在明新政府有意改善中韩关 系,去年底中国方面对符合免签条件的韩国普通民众访华已试行了免签政策,(韩国)政府最新在签证 政策方面的调整是对中方善意的回应。其次,此举对提振市场有积极效果。 朴胜赞还认为,10月韩国还将举办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结合签证政策调整等积极措施,中韩 两国的宏观环境将显著改善,相信后续产业合作、民间交流等微观层面的合作 ...
机构:中国航空业将迎“超级周期”
证券时报网· 2025-09-29 09:07
行业核心观点 - 中国航空业将迎来“超级周期”,行业具备长期发展逻辑 [1] - 民航量价正循环效应逐步显现,看好航空投资机会 [1] 行业供需分析 - 供给端新飞机引进增速放缓,存量飞机利用率逐步恢复,运力增速逐年下滑 [1] - 需求端公商务旅客韧性有望恢复,因私出行表现较好,银发经济将持续发展 [1] - 行业供需持续向好,目前客座率已高于2019年水平并全球居前 [1] 行业票价趋势 - 票价市场化与干线高客座率保障了票价充分传导 [1] - 高客座率叠加行业“反内卷”倡议及民航局加强价格监管,票价提升基础较强 [1] - 票价上升两大条件在“十四五”期间均已实现 [1] 行业盈利前景 - 若公商需求持续恢复,航空公司盈利中枢将显著上行且可持续 [1] - 宏观情绪改善带动商务出行和旅游消费,航空公司基本面有望提升,盈利情况有望好转 [1] - 三四线增投压力与票价负向拖累减弱 [1]
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李冰会见空中客车公司企业资讯及公司事务执行副总裁朱莉
格隆汇· 2025-09-28 10:42
合作背景 - 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李冰会见空中客车公司企业资讯及公司事务执行副总裁朱莉 [1] - 李冰对朱莉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 [1] 合作现状与展望 - 近年来中法关系保持高水平发展,中法企业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1] - 国资央企正积极与包括空中客车公司在内的知名跨国公司强化合作 [1] - 双方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拓展科技创新、供应链管理、绿色低碳等领域合作 [1] - 合作旨在加强产业协同,更好地服务全球市场 [1] 合作潜力与评价 - 朱莉高度评价中央企业取得的发展成就 [1] - 中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1] - 空中客车公司与中国中央企业在航空业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合作潜力巨大 [1] - 双方愿进一步深化合作,携手推动全球航空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1]
美国造船业绞索已套上中国企业脖子:一场关乎全球海运的生死博弈
搜狐财经· 2025-09-26 17:43
美国对华造船业关税政策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于2025年2月21日发布公告,对所有进入美国港口的中国制造船舶征收额外服务费 [2] - 第一阶段自10月14日起,按净吨位计算,中国船公司需支付每吨50美元,非中国船公司支付每吨18美元或每集装箱120美元 [2] - 最终政策于4月17日敲定,从每吨50美元起步,计划三年内逐步增加至每吨140美元,并豁免大湖区、加勒比海和波多黎各的船只 [3] - 此政策源于2024年4月17日美国启动的针对中国海运、物流和造船业的301调查,调查报告指责中国存在补贴和市场不公等问题 [3] 中国造船业全球地位 - 根据2024年数据,中国造船业完工量占全球55.7%,新接订单占74.1%,手持订单占63.1% [5] - 在18种主流船型中,中国在14种船型中位居第一,尤其在绿色船舶订单方面,前三季度揽获全球70%以上份额 [5] - 中国造船业优势在于效率高、成本低、供应链稳定、工人熟练及钢材本地化 [5] - 相比之下,韩国2024年订单份额约为24%,日本份额更少,美国份额可忽略不计 [5] 政策对全球海运市场的直接影响 - 政策导致中国船企订单量直线下滑,船东调整约30%的订单转向韩国 [6] - 平均每艘大型船舶的成本预计翻倍,运费需上涨约200美元每标准箱(TEU) [3] - 华尔街航运股在5月出现暴跌,全球供应链增加障碍,美国消费者面临中国商品价格上涨10%-15% [9] - 法国航运巨头CMA CGM从4月起调整网络,挪威及欧洲船东将部分订单重定向至韩国等其他地区 [9] 韩国造船业的应对与获益 - 韩国现代重工、三星重工等船厂推出“零风险补偿条款”,承诺承担美国政策风险并提供全美港口合规认证 [6] -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于6月设立专项基金,提供利率为3%的低息贷款,帮助船企承接从中国转移的订单 [6] - 韩国船厂订单吨位在3月占全球55%,7月环比增长25%,部分LNG船和集装箱船订单从中国转移至韩国 [6] - 韩国船厂技术领先、焊工精度高、环保标准严,但成本比中国高20%-30% [6] 相关地缘政治与商业交易案例 - 长和集团于3月4日宣布以228亿美元出售其80%的港口股权给由贝莱德领头的美国财团,该交易覆盖23个国家43个终端,年吞吐量达1亿标箱 [8] - 由于涉及巴拿马运河两端战略要地,交易引发国家安全风险评估,中国和香港舆论表示反对 [8] - 3月29日,长和集团声明暂缓签署巴拿马部分协议,交易结构随后修改,内地投资者加入,美国份额缩水,交易未能按原计划在年内完成 [8] 中国的反制措施与行业应对 - 中国商务部启动对等审查,对波音飞机进入中国港口加收费用,并对高通芯片授权进行反垄断调查,对美光产品进行网络安全评估 [11] - 5月,上海浦东机场开始对波音737收取额外费用并延误其起飞时间,高通在深圳的谈判中专利条款被审查且购买量下调 [11] - 中国企业如广州船厂内部挖潜,升级设备提高效率以争夺东南亚和印度市场,至9月手持订单量稳定在全球首位 [11] - 中国通过WTO申诉,强调国家安全对等原则 [11] 全球海运格局与未来展望 - 海运占世界贸易90%以上,未来竞争焦点在于绿色转型和数字化 [12] - 特朗普上台后,韩国于8月26日承诺向美国船厂投资1500亿美元,由现代重工带头进行现代化建厂 [12] - 分析师认为美国政策难以动摇中国造船业的根本,中国市场份额预计将稳定在60%以上 [12] - 长远来看,中国产业链具备韧性,通过补贴优化和国际合作有望突破困局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