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百货业
icon
搜索文档
广州首家市内免税店落地,免税经济能带来多少消费增量?
新浪财经· 2025-08-28 11:16
广州首家市内免税店开业 - 广州首家市内免税店于8月26日在天河区CBD珠江新城开业 由中免集团、岭南控股、广百股份及白云机场联合运营 [1] - 采用"CBD购物、机场提货"模式 面向60天内从广州离境的中外游客 商品免征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 [1] - 提货点覆盖白云机场T2航站楼及未来T3航站楼 旅客凭有效证件及航班信息提货 [1] 政策背景与城市布局 - 财政部等五部门2024年8月底印发通知 推动在八个城市各新增一家市内免税店 [1] - 深圳同为试点城市 其首家市内免税店也于8月26日同步开业 [3] - 政策目标为吸引中国离境消费者和外国入境游客 提振消费 [1] 广东免税业态现状 - 广东免税业起步早但发展滞后 2024年8月前无市内免税店 主要依赖机场口岸免税店 [5] - 2019年白云机场免税销售额仅19.2亿元 远低于上海浦东机场(138亿元)和北京首都机场(86亿元) [5] - 广州、深圳凭借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 出入境客流居全国前列:2024年上半年广州接待外籍人士超150万人次(同比+40%) 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达1.3亿人次(同比+16.2%) [5] 市内免税店竞争优势 - 不设购物限额 商品种类多于口岸免税店 涵盖美妆、腕表、箱包、酒水及国潮电子等品类 [6] - 服饰类成为与机场免税店错位竞争的代表性商品 因顾客时间更充裕 [7] - 店内超50%服饰为广州本地品牌 融合广绣、榄雕等非遗元素及满洲窗等在地文化设计 [7] 消费群体与营销策略 - 面向中外离境游客 首批顾客消费实例显示商品折扣幅度达5折至8.8折 [1] - 针对商务人士、入境游客及本地家庭制定精准营销 预计国庆和十五运期间销售达高峰 [7] - 通过二次元展览等创新业态吸引年轻客群 如广百百货9月启动1400平方米航海王主题特展 [13] 行业格局与运营商表现 - 中免集团为全国唯一授权跨业态免税运营商 覆盖机场、市内等多场景 [9] - 2024年上半年中免营收281.52亿元(同比-9.96%) 利润总额36.63亿元(同比-19.21%) 受海南离岛免税下滑冲击 [9] - 2019年中国市内免税店销售额仅占行业2% 远低于韩国超50%的占比 显示巨大发展潜力 [6] 经济带动效应 - 免税店每销售1万元商品可形成5万元以上综合收入联动效益 促进旅游、航空、餐饮等产业链 [10] - 海南离岛免税案例显示10年间免税销售额年均增44% 带动旅游收入年均增14% [10] - 免税店入驻推动传统百货转型 广州友谊国金店改造为含餐饮、娱乐的综合商业体 [12] 挑战与机遇 - 出境提货模式可能抑制大件商品消费意愿 顾客倾向购买小件护肤品 [9] - 广百股份2025年上半年预亏1500-2000万元 主因线上冲击及服饰品类销售下滑 [12] - 二次元经济成为线下流量新引擎 广州上半年ACG展会接待84万人次 省外专程赴穗客群占比显著 [13]
合肥晔红百货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28 10:10
公司基本信息 - 合肥晔红百货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陈金宇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10万人民币 [1] 公司经营范围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日用百货销售、日用品批发及销售 [1] - 公司业务包括塑料制品销售、母婴用品销售及木制容器销售 [1] - 公司涉及日用玻璃制品销售、日用木制品销售及针纺织品销售 [1] - 公司经营日用杂品销售 [1]
中央商场:8月25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20:51
公司治理 - 公司第十届第七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25日在公司会议室以现场方式召开 [1] - 会议审议《公司关于续聘会计师事务所的议案》等文件 [1] 财务结构 - 2024年1至12月份营业收入构成中百货业占比88.32% [1] - 房地产业务收入占比10.54% [1] - 旅游服务业收入占比1.14% [1] 市场表现 - 公司当前收盘价为3.56元 [1] - 截至发稿时公司市值为40亿元 [1] 行业动态 - 宠物产业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 [1] - 宠物智能手机等新兴产品推动行业市场爆发 [1] - 行业上市公司呈现"涨"声一片的态势 [1]
复兴门百盛年底闭店 老百货问路转型
北京商报· 2025-08-21 00:04
百盛与中工美合作终止事件 - 百盛商业提前终止与中工美的租赁合同 涉及物业面积约1.724万平方米 终止日期定于明年1月1日 [3] - 百盛商业需向中工美支付1170.12万元罚款 逾期每日按未偿还总额的0.05%支付额外罚金 [3] - 北京复兴门百盛购物中心将于今年底闭店 目前商场客流稀少 部分门店已开始1-5折促销并准备撤柜 [3] 百盛集团财务状况与战略调整 - 2020-2024年百盛集团归母净利润除2023年增长6641万元外 分别下降2.5亿元、1.76亿元、3.84亿元和1.75亿元 [4] - 提前终止租赁合同是控制运营成本、优化资产配置的措施 [4] - 百盛集团于2006年斥资5.25亿元收购中工美等持有的北京百盛44%股权 实现独资运营 [4] 中工美大厦改造规划 - 中工美大厦将于明年启动改造 定位为"长安街上会呼吸的文化地标" [7] - 改造围绕"文化空间革新、资产价值重构、IP生态进化"三大方向展开 [1][7] - 项目3.6万平方米空间覆盖百万高净值人群 将利用层高优势、双中庭结构及采光穹顶等建筑基底进行升级 [7] 传统百货行业转型趋势 - 传统百货需从"坪效导向"和"品牌导向"转变为"消费体验导向" 向品牌体验中心、族群社交场所和家庭生活空间转型 [8] - 百货业需通过沉浸式体验、文化认同和个性化服务吸引消费者 例如打造艺术展和时尚发布会 [8][11] - 北京老百货纷纷转型 案例包括长安商场、当代商城转向社区型购物中心 王府井喜悦购物中心加强场景重构 [7] 城市更新4.0版本发展 - 城市更新进入以"文化运营+"为核心的4.0版本 强调文化IP商业化变现 [9] - 1.0版本(2004-2010年)侧重硬件设施更新 2.0版本(2011-2018年)侧重"修旧如旧" 3.0版本(2019-2024年)强调文化运营 [9] - 商业空间需融入文化肌理与现代休闲文化 构建全业态生活方式体系 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 [9][10]
复兴门百盛年底闭店,30年商业地标披露新活法
北京商报· 2025-08-20 18:24
百盛与中工美合作终止 - 百盛商业提前终止与中工美集团的租赁合同 涉及物业面积约1.724万平方米 终止日期为2026年1月1日 [1][3] - 百盛商业需支付1170.12万元罚款 逾期需按未偿还总额的0.05%每日支付额外罚金 [3] - 北京复兴门百盛将于2024年底闭店 当前商场客流稀少 部分门店开展1-5折促销活动 [3][5] 百盛集团财务状况 - 2020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持续承压 2020年下降2.5亿元 2021年下降1.76亿元 2022年下降3.84亿元 2024年下降1.75亿元 [7] - 仅在2023年实现小幅增长 归母净利润增加6641万元 [7] - 提前终止租赁被视为降低运营成本、优化资产配置的措施 [7] 中工美大厦改造计划 - 中工美大厦将于2026年启动改造 定位为"长安街上会呼吸的文化地标" [1][9] - 改造围绕三大方向:文化空间革新、资产价值重构、IP生态进化 [1][9] - 项目覆盖3公里内百万高净值人群 拥有3.6万平方米空间 将利用层高优势、双中庭结构及采光穹顶等建筑基底 [8][9] 传统百货行业转型趋势 - 传统百货面临"云消费"时代挑战 需从"坪效导向"转向"消费体验导向" [8][10] - 实体门店需转型为品牌体验中心、族群社交场所和家庭生活空间 [10] - 北京老百货纷纷向社区型购物中心转型 加强场景重构与文化内涵植入 [9] 城市更新发展进程 - 城市更新进入4.0版本 核心是文化资产化及文化与商业良性互动 [11][12] - 1.0版本(2004-2010)以大拆大建为主 2.0版本(2011-2018)侧重修旧如旧 3.0版本(2019-2024)强调文化运营 [12] - 百货转型升级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环节 需以"文化+"为核心驱动 [11][13]
复兴门百盛年底闭店 30年商业地标披露新活法
北京商报· 2025-08-20 18:05
百盛与中工美合作终止 - 百盛商业提前终止与中工美租赁合同 涉及面积1.724万平方米 终止日期2026年1月1日 [4] - 百盛需支付1170.12万元罚款 逾期每日按未偿还总额0.05%支付额外罚金 [4] - 百盛复兴门店将于2024年底闭店 当前商场客流稀少 部分门店开展1-5折清仓促销 [6] 百盛集团财务状况 - 2020-2024年归母净利润持续承压 2020年下降2.5亿元 2021年下降1.76亿元 2022年下降3.84亿元 2024年下降1.75亿元 [10] - 仅2023年实现6641万元净利润增长 提前终止租赁系控制运营成本及优化资产配置举措 [10] - 百盛与中工美合作始于1993年 初始持股56% 2006年以5.2507亿元收购剩余44%股权实现独资 [10] 中工美大厦改造规划 - 项目将于2026年启动改造 定位"长安街上会呼吸的文化地标" 覆盖3公里内百万高净值人群 [12] - 改造围绕三大方向:文化空间革新 资产价值重构 IP生态进化 项目总面积3.6万平方米 [1][12] - 利用层高优势 双中庭结构及采光穹顶等建筑基底 打造文化+综合体 [12][16] 百货行业转型趋势 - 传统百货面临新零售冲击 需从"坪效导向"转向"消费体验导向" 向品牌体验中心及社交场所转型 [13] - 北京老百货纷纷升级 案例包括长安商场改社区购物中心 王府井喜悦强化场景重构 [12] - 实体商业需提供沉浸式体验 文化认同及定制服务 通过艺术展 发布会吸引年轻客群 [13][16] 城市更新发展进程 - 城市更新进入4.0版本 核心为文化资产化及文化IP商业化变现 [15] - 1.0版本(2004-2010)侧重大拆大建 2.0版本(2011-2018)强调修旧如旧 3.0版本(2019-2024)注重文化运营 [15] - 商业空间需融入文化肌理 构建全业态生活方式体系 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 [14]
黄金疯涨反成负担?金价暴涨导致“世界最大金砖”消失
搜狐财经· 2025-07-23 13:51
黄金价格走势 - 日本国内黄金零售价创历史新高 达每克17678日元(约合人民币830元)[2] - 当前金价相比十年前已上涨三倍[2] 土肥金山历史与现状 - 西伊豆土肥从江户时代就是伊豆最大金矿 历史上曾产出约40吨黄金[4] - 展出的250公斤金砖2005年价值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880万元) 现已升值至4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07亿元) 涨幅达11倍[7] - 该金砖2006年获吉尼斯认证为"世界最大金砖" 最初重200公斤 后重新铸造为250公斤[6] 金砖展示终止原因 - 展示将于7月31日终止 主要因物价和人工成本上涨导致管理成本激增[8] - 包括保险费在内的维护成本已难以为继[8] - 金砖升值后安全风险增加 现场安装大量监控摄像头[8] 日本黄金盗窃案件 - 三菱UFJ银行前员工盗取保险库约2.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316万元)金砖[10] - 日本桥高岛屋展销会价值千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70万元)纯金茶碗失窃[10] - 千叶县发生两起"黄金浴缸盗窃案" 涉案价值1.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64万元)[10] 金砖最终去向 - 土肥金山金砖将择日归还母公司[10] - 这块见证黄金传奇的巨砖终将消失在公众视野中[12]
从无到有 上海十年织就离境退税服务网
搜狐财经· 2025-07-05 02:10
离境退税政策成效 - 2025年上半年上海为167个国家(地区)超6.3万名旅客办理离境退税,累计开具申请单近9万份,"即买即退"销售额较2024年同期增长28倍 [1] - 从2015年试点至今,上海税务部门推动离境退税从无到有,成为促进"双循环"发展的重要引擎 [1] - 截至7月1日,青浦奥莱本年离境退税近4000笔,同比增长126.7%,消费金额1866.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 [4] 退税商店发展 - 东方商厦徐汇店作为首批退税定点商店,政策推行后成功拓展客源市场,退税商店标识成为吸引国际游客的金字招牌 [3] - 退税商店数量从最初的27家增长至1400余户,覆盖中华老字号、海派特色商铺、时尚消费商场和国际高端品牌 [3] - 上海卫康光学眼镜等五家工厂店成功备案为离境退税商店,业态版图延伸至工厂直营端 [3] 服务模式创新 - 2019年1月上海在全国率先推行离境退税"即买即退"便利服务试点 [3] - 青浦奥莱作为首批三家试点门店之一,境外客源呈现多元化趋势,俄罗斯、新加坡、韩国消费者提袋率突出 [4] - "即买即退"模式释放即购即享的消费吸引力,从三家门店试点扩展至全城商圈 [4]
回归主业加速抛售红利股,雅戈尔一年变现41亿元
华尔街见闻· 2025-06-25 20:32
战略调整与资产处置 - 公司加速抛售多年持仓股票,过去一年累计成交金额41.75亿元,占2024年末未经审计净资产的10.13% [1][2] - 出售的股票资产包括中信股份、中信银行等长期稳定分红的核心标的,此举被视为回归主业战略的贯彻 [2] - 董事长李如成明确表示将退出房地产并逐步减少财务性投资,认为这是顺应经济形势的必要举措 [2] - 投资板块2024年贡献收益超22亿元,占公司总收益近八成,而时尚服装业务净利润仅4.3亿元,同比下滑44% [2] 业务转型与并购扩张 - 公司持续推进服装品牌和线下零售领域的并购,2024年以15.3亿元收购法国高端童装品牌Bonpoint [3] - 与法国高端手工皮鞋品牌CORTHAY合作,在北京SKP、武汉SKP等高端购物中心开设3家独立店 [3] - 2024年新增46家自营门店,升级164家,期末自营门店达1777家,营业面积增长4.88万平方米 [4] - 实施"开大店、关小店"战略,在重点城市布局数千平方米的大型"商务会馆" [4] 渠道优化与高端化布局 - 公司主品牌首次进驻重奢级万象城,旗下MAYOR、HELLY HANSEN等品牌在高端购物中心持续拓店 [5] - 采用"总对总"模式与头部商业体合作,类似LVMH等奢侈品集团的渠道策略 [4][5] - 母公司雅戈尔集团并购的银泰百货与大商集团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到2030年实现雅戈尔品牌销售增长20倍 [6] - 银泰百货、大商百货与新疆友好百货成立"三角百货商业生态联盟",未来151家百货商场将协同发力联合招商 [6] 现金流与财务表现 - 2024年末现金比率0.32,较2023年同期下滑0.06,显示短期流动性压力 [7] - 2024年一季度短期借款新增约12亿元,货币资金环比增长18%至91.6亿元,现金比率回升至0.38 [7]
香港零售协会:3月零售销货价值跌3.5%略有收窄 料第二季之后有机会持平
智通财经· 2025-05-02 20:08
香港零售业现状 - 3月零售销货价值临时估计301亿港元 同比下跌3 5% 跌幅略有收窄 [1] - 第二季度后零售销货价值或持平 个别月份可能录得轻微升幅 [1] - 4月零售表现不理想 受超低基数 复活节假期港人外游增多 环球贸易战影响消费意愿三大因素影响 [1] 4月零售细分表现 - 30%受访会员预计录得升幅 主要为化妆品 珠宝钟表及个人护理 [1] - 10%受访会员预计持平 主要为超市和便利店 [1] - 60%受访会员预计录得跌幅 主要为服装 电器 百货业 食品 家具等 跌幅为单至低双位数 [1] 5月零售预期 - 五一黄金周预计不及去年 但比平日周末好很多 [1] - 三分之一商家预计录得升幅 主要为化妆品 健康食品 预计低双位数升幅 化妆品升幅或超20% [1] - 三分之一商家预计持平 [1] - 三分之一商家预计录得跌幅 [1] - 超市等预计持平或单位数升幅 [1] - 百货业 食品店等预计持平或单位数跌幅 [1] - 电器 家具等预计双位数跌幅 [1] 经济环境影响 - 零售商担忧持续贸易战影响股市及经济 推高物价 削弱市民消费力 [1] - 内地优化离境退税政策可能加大香港零售业负担 进一步吸引北上消费 [2] 行业应对建议 - 香港零售商需转型或创造新产品 提升服务及购物体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