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货业

搜索文档
黄金疯涨反成负担?金价暴涨导致“世界最大金砖”消失
搜狐财经· 2025-07-23 13:51
黄金价格走势 - 日本国内黄金零售价创历史新高 达每克17678日元(约合人民币830元)[2] - 当前金价相比十年前已上涨三倍[2] 土肥金山历史与现状 - 西伊豆土肥从江户时代就是伊豆最大金矿 历史上曾产出约40吨黄金[4] - 展出的250公斤金砖2005年价值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880万元) 现已升值至4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07亿元) 涨幅达11倍[7] - 该金砖2006年获吉尼斯认证为"世界最大金砖" 最初重200公斤 后重新铸造为250公斤[6] 金砖展示终止原因 - 展示将于7月31日终止 主要因物价和人工成本上涨导致管理成本激增[8] - 包括保险费在内的维护成本已难以为继[8] - 金砖升值后安全风险增加 现场安装大量监控摄像头[8] 日本黄金盗窃案件 - 三菱UFJ银行前员工盗取保险库约2.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316万元)金砖[10] - 日本桥高岛屋展销会价值千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70万元)纯金茶碗失窃[10] - 千叶县发生两起"黄金浴缸盗窃案" 涉案价值1.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64万元)[10] 金砖最终去向 - 土肥金山金砖将择日归还母公司[10] - 这块见证黄金传奇的巨砖终将消失在公众视野中[12]
从无到有 上海十年织就离境退税服务网
搜狐财经· 2025-07-05 02:10
离境退税政策成效 - 2025年上半年上海为167个国家(地区)超6.3万名旅客办理离境退税,累计开具申请单近9万份,"即买即退"销售额较2024年同期增长28倍 [1] - 从2015年试点至今,上海税务部门推动离境退税从无到有,成为促进"双循环"发展的重要引擎 [1] - 截至7月1日,青浦奥莱本年离境退税近4000笔,同比增长126.7%,消费金额1866.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 [4] 退税商店发展 - 东方商厦徐汇店作为首批退税定点商店,政策推行后成功拓展客源市场,退税商店标识成为吸引国际游客的金字招牌 [3] - 退税商店数量从最初的27家增长至1400余户,覆盖中华老字号、海派特色商铺、时尚消费商场和国际高端品牌 [3] - 上海卫康光学眼镜等五家工厂店成功备案为离境退税商店,业态版图延伸至工厂直营端 [3] 服务模式创新 - 2019年1月上海在全国率先推行离境退税"即买即退"便利服务试点 [3] - 青浦奥莱作为首批三家试点门店之一,境外客源呈现多元化趋势,俄罗斯、新加坡、韩国消费者提袋率突出 [4] - "即买即退"模式释放即购即享的消费吸引力,从三家门店试点扩展至全城商圈 [4]
回归主业加速抛售红利股,雅戈尔一年变现41亿元
华尔街见闻· 2025-06-25 20:32
战略调整与资产处置 - 公司加速抛售多年持仓股票,过去一年累计成交金额41.75亿元,占2024年末未经审计净资产的10.13% [1][2] - 出售的股票资产包括中信股份、中信银行等长期稳定分红的核心标的,此举被视为回归主业战略的贯彻 [2] - 董事长李如成明确表示将退出房地产并逐步减少财务性投资,认为这是顺应经济形势的必要举措 [2] - 投资板块2024年贡献收益超22亿元,占公司总收益近八成,而时尚服装业务净利润仅4.3亿元,同比下滑44% [2] 业务转型与并购扩张 - 公司持续推进服装品牌和线下零售领域的并购,2024年以15.3亿元收购法国高端童装品牌Bonpoint [3] - 与法国高端手工皮鞋品牌CORTHAY合作,在北京SKP、武汉SKP等高端购物中心开设3家独立店 [3] - 2024年新增46家自营门店,升级164家,期末自营门店达1777家,营业面积增长4.88万平方米 [4] - 实施"开大店、关小店"战略,在重点城市布局数千平方米的大型"商务会馆" [4] 渠道优化与高端化布局 - 公司主品牌首次进驻重奢级万象城,旗下MAYOR、HELLY HANSEN等品牌在高端购物中心持续拓店 [5] - 采用"总对总"模式与头部商业体合作,类似LVMH等奢侈品集团的渠道策略 [4][5] - 母公司雅戈尔集团并购的银泰百货与大商集团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到2030年实现雅戈尔品牌销售增长20倍 [6] - 银泰百货、大商百货与新疆友好百货成立"三角百货商业生态联盟",未来151家百货商场将协同发力联合招商 [6] 现金流与财务表现 - 2024年末现金比率0.32,较2023年同期下滑0.06,显示短期流动性压力 [7] - 2024年一季度短期借款新增约12亿元,货币资金环比增长18%至91.6亿元,现金比率回升至0.38 [7]
香港零售协会:3月零售销货价值跌3.5%略有收窄 料第二季之后有机会持平
智通财经· 2025-05-02 20:08
香港零售业现状 - 3月零售销货价值临时估计301亿港元 同比下跌3 5% 跌幅略有收窄 [1] - 第二季度后零售销货价值或持平 个别月份可能录得轻微升幅 [1] - 4月零售表现不理想 受超低基数 复活节假期港人外游增多 环球贸易战影响消费意愿三大因素影响 [1] 4月零售细分表现 - 30%受访会员预计录得升幅 主要为化妆品 珠宝钟表及个人护理 [1] - 10%受访会员预计持平 主要为超市和便利店 [1] - 60%受访会员预计录得跌幅 主要为服装 电器 百货业 食品 家具等 跌幅为单至低双位数 [1] 5月零售预期 - 五一黄金周预计不及去年 但比平日周末好很多 [1] - 三分之一商家预计录得升幅 主要为化妆品 健康食品 预计低双位数升幅 化妆品升幅或超20% [1] - 三分之一商家预计持平 [1] - 三分之一商家预计录得跌幅 [1] - 超市等预计持平或单位数升幅 [1] - 百货业 食品店等预计持平或单位数跌幅 [1] - 电器 家具等预计双位数跌幅 [1] 经济环境影响 - 零售商担忧持续贸易战影响股市及经济 推高物价 削弱市民消费力 [1] - 内地优化离境退税政策可能加大香港零售业负担 进一步吸引北上消费 [2] 行业应对建议 - 香港零售商需转型或创造新产品 提升服务及购物体验 [2]